登陆注册
18510900000006

第6章

天長地久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徽宗註曰:天穹窿而位乎上,經為日月,緯為星辰,而萬物覆焉。地磅磚而位乎下。結為山岳,融為川澤,而萬物載焉。萬物覆載於天地,天地無心於萬物,故天確然而常運,地險然而常處,所以能長且久也。天地有心於生物,則天俄而可度,其覆物也淺矣,地俄而可測,其載物也薄矣。若是則有待也,而生烏能長生?

疏義曰:輕清為天,以圓而動,故其體穹窿而位乎上。重濁為地,以方而靜,故其體磅磚而位乎下。天以氣運乎上,則日月也,星辰也,皆積氣之成乎天者也,凡戴天者,皆其所覆焉。地以形處乎下,則山岳也,川澤也,皆積形之成乎地者也?凡履地者,皆其所載焉。天無不覆,地無不載,萬物覆載於天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無心於萬物。故確然示人以易而其運不息,險然示人以簡而其處不已,此天地所以能長且久也。苟或任機械,恃智巧,簡髮數米物,刻而彫之,是有心於生物也,焉得力而給諸天地之神明?殆將可以數推,可以智測,覆載之功淺且薄矣。若是則有待而生,與物奚擇哉?夫惟不自生,而冥於不生之境,所以能長生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徽宗註曰:天運乎上,地處乎下,聖人者位乎天地之中。達而為三才者,有相通之用。辮而為三極者,有各立之體。交而為三靈者,有無不妙之神。然則天地之與聖人,咸得乎道,而聖人之所以治其身,亦天地已。故此章先言天地之不自生,而繼之以聖人不自有其身也。人皆取先,己獨取後,曰受天下之垢,是謂後其身。後其身,則不與物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故曰後其身而身先。在塗不爭嶮易之利,冬夏不寺#4陰陽之和,外死生,遺禍福,而神未嘗有所困也,是謂外其身而身存。夫聖人之所以治其身者如此,況身外之事物乎?遭之而不違,過之而不守,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形將自正,物我為一,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此其效歟。

疏義曰:天職生覆,故運乎上。地職形載,故處乎下。聖職教化,故位乎天地之中焉。以其用相通,故謂之三才。以其體各立,故謂之三極。以其神不離,故謂之三靈。即是以觀天地之與聖人,進雖異而道則一而已。聖人之治身,不可他求,觀諸天地斯可矣。故此章先言天地而繼之以聖人也。蓋不自生則忘生也,不自有其身則忘身也,忘生而長生,忘身而身存,此天地之所以為天地,聖人之所以為聖人也。自後者人先之,故人皆取先,己獨取後,經所謂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也。川澤納汙,國君含垢,故受天下之垢,經所謂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是也。凡此皆後其身者也,惟後其身,則以柔弱謙下為表,而不與物爭。夫惟不爭,則虛己以遊世,孰能害之?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身先之道也,是之謂後其身而身先。倀倀而往者,不避川谷險易之利,人所爭也,今則在塗不爭險易之利。違寒就溫者,自然之性,陰陽之和,亦所爭也,今則冬夏不爭陰陽之和。悅生而惡死,嚮福而避禍,人之情也,今則外死生,遺禍福。此無他,知身非我有,而四肢百骸將為塵垢,故能大同於物,而不自有其身也。若然,則寓百骸象耳目,而神未嘗有所困,物孰能害之?是之謂外其身而身存。人莫重於一身,聖人治之尚且如此,況身外之事物乎?遭之而不違,知其來不可圉,過之而不守,知其去不可止。不累於形,而體性抱神,與人為徒,以遊世俗之間。形將自正,物我為一,長生久視而與天地並,則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又何難焉?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徽宗註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道者為之公,天地體道故無私,無私故長久。聖人體道故無私,無私故常存。自營為私,未有能成其私者也。

疏義曰:天地者,有形之大也,其異於萬物者,以長久故也。聖人之於民類也,其異於眾人者,以常存故也。《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天地所以生生而長久,聖人所以保位而常存,以無私故也。橫私於道,不得道。道者為之公焉,其能無私,以體道故也。韓非曰:自營為私,背私為公。夫不自生也,外其身也,豈自營哉。所以致長久而身存也,是之謂成其私。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徽宗註曰:《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莊子曰:離道以善,善名既立,則道之體虧。然天一生水,離道未遠,淵而虛,靜而明,是謂天下之至精,故上善若水。

疏義曰:陰陽者,氣之大。自其未見氣言之則非陰非陽者,道也。萬物負陰而抱陽,自其行於萬物者,言之則不離陰陽者,亦道也。《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即物而言之爾。自道而降,人之可欲,唯善為先,則繼之者善也。夫道一而已,既已謂之善,則分於道矣。其相分也,乃相繼也,故莊子曰:離道以善。蓋善名既立,則渾全既析,而道之體虧。然而九疇以五行為初,五行以水為先,則天一生水,離道未遠也。雖濫而不失其監,淵而虛也。澄之而鬚眉可燭,靜而明也。非天下之至精,孰能與於此?然則上善若水,異乎天下皆知善之為善者矣。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

徽宗註曰:融為雨露,萬彙以滋;凝為霜雪,萬彙以成。疏為江河,聚為沼址;泉深海大,以汲以藏以裕。生殖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以利萬物,孰善於此?善利萬物,萬物蒙其澤,受其施,而常處於柔弱不爭之地,納汙受垢,不以自好,累乎其心,故於道為近。幾,近也。

疏義曰:天一生水,周流無際,其在天也,陽氣勝則融為雨露,敷施以生物,而萬彙以滋。陰氣勝則凝為霜雪,刻制以成物,而萬寶以成。其在地也,疏為江河,聚為沼址;包之反流全一,為泉之深,視之不見水端,為海之大,以汲以藏以裕。生殖而其養不窮,萬物皆往資焉不匱,而隨取隨給,以利萬物,孰善於此?其善利萬物,在天為雨露之類,而萬物蒙其澤;在地為淵泉之類,而萬物受其施。然其性解緩,而常處於柔弱不爭之地,納汙受垢,不以自好,累乎其心,則於道為近。蓋幾也,幾者動之微,幾動‘而未至特鄉所至爾,故幾訓近。幾於道,則近於道故也。

居善地,

徽宗註曰:行於地中,流而不盈。

疏義曰:水曰潤下,故由地中行。盈科而後進,故流而不盈也。

心善淵,

徽宗註曰:測之而益深,窮之而益遠。

疏義曰: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測之而益深也;千里之廣不足以舉其大,窮之而益遠也。

與善仁,

徽宗註曰:兼愛無私,施而無擇。

疏義曰:霜露所墜,無有遠邇,極地所載,咸被其澤,可謂兼愛無私,施而無擇矣。

言善信,

徽宗註曰:避礙而通諸海,行險而不失其信。

疏義日:學海而至于海,所謂避礙而通諸海也。萬折而必歸於東,所謂行險而不失其信也。

政善治,

徽宗註曰:汙者潔之,險者夷之,順物之理,無容心焉,故無不治。

疏義曰:以出以入就鮮潔,則汙者潔之也。主量叉平,則險者夷之也。若有次行之,以順物之理,無容心也。夫然故澹然無治,而無不治矣。

事善能,

徽宗註曰:因地而為曲直,因器而為方圓,趣變無常而常,可以為平,無能者若是乎?

疏義曰:流行順理,故因地而為曲直。隨取隨應,故因器而為方圓。搏之可使過颡,激之可使在山,而其平中準,大匠取法焉。則趣變無常,而常可以為平也,無能者若是乎?

動善時。

徽宗註曰:陽釋之而伴,陰凝之而冰,次諸東方則束流,次諸西方則西流,動而不括,宜在隨時而已。

疏義曰:時方在春,陽氣發於上,則冰解而為水,陽釋之而泮也。時方在冬,陰氣極於上,則水結而為冰,陰凝之而冰也。不滯於一隅,不膠於一曲,次諸東方則東流,次諸西方則西流,因物而動,動而不括,宜在隨時而已。

夫惟不爭,故無尤矣。

徽宗註曰:聖人體道則治身,惟長久之存。兼善則利物,處不爭之地。莊子曰:有而為其易耶?易之者悍天不宜。夫無為而寡過者,易;有為而無息者,難。既利物而有為,則其於無尤也難矣。上善利物,若水之性,雖利物而不擇所利,不與物爭,而物莫能與之爭,故無尤矣。故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

疏義曰:聖人應世,其自為則體道以在己,故治身惟長久之存,所以與天地並。其為人則兼善天下,故利物。處不爭之地,所以其動若水焉。莊子曰:有而為其易耶?易之者皡天不宜。蓋君子將有為,又先齋戒以神明其德,則有為不可易也。夫無為則入而與物辨,欲寡過則易;有為則出而與物交,欲無息則難。既以利物為事,是未免有為也,則其於無尤難矣。蓋又宜右上而左乙,宜左屈而右#5,皆所以為尤。惟上善利物,若水之性,上下屈伸,無左右之偏,雖利物不擇所利,不與物爭而莫能與之爭,萬變常一,物無得以勝之,故無尤矣。經所謂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同義。

持而盈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徽宗註曰:盈則溢矣,銳則挫矣,萬物之理,盈必有虧,不知持後以處先,執虛之馭滿,而湛溺滿盈之欲,是增傾覆之禍,故不如其已。物之變無窮,吾之智有盡,前識者道之華,愚之始也。揣物之情,而銳於進取,則智有時而困,可長保乎?

疏義曰:物有常量,故盈者斯溢,亦有常勢,故銳者斯挫,則盈叉有虧,萬物之理也。苟不知行巽之權,持後以處先,用謙之柄,執虛以馭滿,消長代謝,與時俱化,而湛溺滿盈之欲,是增傾覆之禍,故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傳》曰:得道者能持盈而不傾。蓋異此矣。以一身對群動,以一心膺萬務,將蟬聰明,竭思慮以應之,則終籍膠錯,曰投其前,雖有至智,或不足以周事情,以物之變無窮而人之智有盡故也。蓋敝精神而妄億度,是為前識。前識則徇末而忘本,心勞而日拙,所謂道之華,愚之始也。以智為鑿,揣物之情而銳於進取,則智有時而困,雖得之必失之,可長保乎?《傳》曰:體道者逸而不窮,任數者勞而無功。此之謂歟?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徽宗註曰:金玉富貴,非性命之理也,外物之不可恃而有者也。寶金玉者,累於物。累於物者,能勿失乎?故莫之能守。富貴而驕,則害於德。害於德者,能免於息乎?故自遺其咎。聖人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以為己處顯,夫豈金玉以為寶,富貴之足累乎?故至富國財并焉,至貴國爵并焉,其貴無敵,其富無倫,而道不渝。

疏義曰:自券之內無適非真,自券之外無適非偽,金玉富貴皆券外之物,非性命之理也。外物不可必,得與失常相仍,則不可恃而有者也。蓋所寶在我,則無往而不存;所寶在物,則隨得而隨失。寶金玉者累於物,物之去不可止,能無失乎?故莫之能守。富貴體恭者,君子之德。驕淫矜夸者,將由惡終。富貴而驕則害於德,害於德,人所違也,能無患乎?故自遺其咎。聖人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共利之之為悅;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樂道而忘勢。夫豈貴難得之貨,金玉以為寶,以名利為心,富貴之足累乎?故有萬不同皆備於我,至富國財并焉。彼晉楚之富,非此所謂富也。宰制萬物,世莫能先,至貴國爵并焉。彼趙孟之貴,非此所謂貴也。其貴無敵,其富無倫,亙古今而常自若也,是以道不渝。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徽宗註曰:功成者環,名成者虧,日中則反,月盈則食,物之理也。聖人睹成壞之相因,識盈虛之有數,超然自得,不累於物,無驕盈之患,非知。天者,孰能與此?故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四時之運,功成者去,是天之道。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能勿悔乎?伊尹曰:臣罔以寵利居成功。

疏義曰:功累之至於高功之成也,然有時而集焉。名修之至於全名之成也,然有時而虧焉。仰觀諸天,日為陽之主,月為陰之宗,日月運行,猶有虧缺,況儻來之功名乎?聖人達萬物之理,知成已俄壞,睹成壞之相因,知盈極叉虛,識盈虛之有數,非得人之得而超然自得,能不累於物而不物於物,謙沖持滿,無復驕盈之息,消息盈虛,與時偕行,視富貴如陰影集身,蚊蟲過前,曾何以為累哉?非知天者孰能與此?故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今夫戊出則丁藏,甲旺則癸廢,四時之運,功成者去,是天之道。苟知進不知退,進退不已;知存不知亡,保其存而不變;知得不知喪,既得而患失,能勿悔乎?伊尹曰:臣罔以寵利居成功。蓋有居則有去,功成名遂身退,則功成不居也。夫惟不居,是以不去。執臣之道者,可不念玆。

道德真經疏義卷之二

#1偏爭:疑作『偏乎』。

#2搏而之不得:疑作『而搏之不得」。

#3物為一曲:『物』前疑脫『在』。

#4冬夏不寺:疑為『冬夏不爭』。

#5左屈而右:『右』後疑脫『伸』。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先天记

    先天记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成就先天道体。得盖世神功——先天功!无上功法,无上体质,看主角如何披荆斩棘,登上云霄。
  • 经验良方全集

    经验良方全集

    本书是清代医家姚俊所辑的著名方书。作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荟萃前贤效方、民间单偏方以及王公内府秘方共2 000余首,辑成4卷80余门,涉及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选方精粹、立法严谨、论证精妙,言简意赅。
  • 西门吹雪洪荒行

    西门吹雪洪荒行

    有一种人,已能接近神的境界。因为他已无情。有一种剑法,是没有人能够看得到的。因为曾经看到过的人都已入土。有一种寂寞,是无法描述的。因为它是源自于灵魂深处的。“西门吹雪至少有一点是别人学不像的。”“他的剑?”“不是他的剑。是他的寂寞。”
  • 大漩涡

    大漩涡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角色。爱情、事业、友谊,人生在带给我们巨大的困惑与苦难时,也让我们享受到爱的幸福。迷失者*终知返,贪婪者*终得到惩治。肉体的苦难与心灵的疾患,已经危机到现代人的生存,可多少人却浑然不知。本书通过商场、情场多方的博弈,讲述了周培扬、方鹏飞、木子棉、陆一鸣等人在事业与爱情上的挣扎与突围,同时也展现了乐小曼、林凡君、魏洁等不同年龄段女性面对婚姻危机时做出的选择,对婚姻尤其中年婚姻危机做了深刻探究。著名作家许开祯在这次创作中,一改往日创作风格,文字深沉凝练,对现实问题剖析深刻,是一次在畅销文学与纯文学间的有力探索。
  • 淬尸

    淬尸

    人类如果使用智商超过了百分之50,真的会更睿智吗人类真正拥有智慧时,会真的拥有一切吗。人类拥有想要的一切后,真的会满足吗人类满足后,再去回想当初。人类是真的满足了吗。人类劣根性太多。人类。
  • 兄弟随我战天下

    兄弟随我战天下

    一个身怀绝技的少年,为了能复仇,逃避追杀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江北市,隐姓埋名成为了一名学生,和自己的兄弟用超强的武力开设了自己的集团,对校花赵怡一见钟情便开始了自己的练武培养实力追美女校花的旅程。
  • 第八个人

    第八个人

    我只想知道第八个人到底是谁…是我?还是另有其人?
  • 隔壁情人

    隔壁情人

    一个江南美女、大学教师,一个北方汉子、诗人,他们各自有家有事业,然而他们在网上相遇并陷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中。在那虚拟的世界中,他们摆脱尘世的束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一时间,爱火熊熊,情话绵绵……
  • 少年记述篇

    少年记述篇

    行走于繁华社会,深深的我感受到了人的一声有着太多的无奈,迷惘时我忍不住谱写一部【少年记述篇】来谱写我人生中的感悟,有悲苦,有欢笑……由于本书多半是一些记述我的一些事迹以及一些牢骚,所以没有正常更新的时间!!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