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春节,蔡邕又回长安去了。蔡珪也带着孩子返回了婆家。
蔡家回复了往日的平静。
此时的蔡琰,丧夫之痛渐渐平复。经历了一年多幸福而又痛苦的婚后日子,她重返娘家,重新投入了往昔读书,弹琴,写字,绘画的生活。整个人恰似回到了婚前的少女时光。
其实,她现在也不过才二十岁啊。
看她精神和身体都恢复得差不多了,母亲蔡夫人暗地里问过她:“琰儿,你现在有没有打算再婚呢?”
“母亲,我现在还没有如此打算,我要为仲道守节最少一年,还有三个月呢。”
“哦,母亲尊重你的选择。你什么时候觉得可以再婚了,母亲就帮你选择。”
“谢谢母亲。”蔡琰有礼貌地说。提到婚姻,她脑子里出现了董祀那黑里透红的执着的面孔。也不知道他现在何处?而且,他的年龄也还只有17岁,距离弱冠成人仪式还差三年呢。
冬去春来,蔡琰的气色越来越好,脸色白里透红,比原先在婆家胖了些,看起来更加丰满水灵了。
受父亲蔡邕的影响,她对史书的兴趣越来越大。当时社会上只有“二史”,即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蔡琰把这“二史”反复研读,除了白天,晚上也秉烛夜读。到后来,其中不少章节她都能背诵下来了。
父亲蔡邕的文学作品也是蔡琰精读的内容。蔡邕有辞赋近二十首。名篇有:《述行赋》《汉津赋》《青衣赋》《笔赋》等。其中《青衣赋》描写的是作者与一位婢女的一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情节完整,情感动人。《汉津赋》开古代首写汉水之先,《笔赋》是古代描写毛笔的第一篇作品。
发奋读书之余,蔡琰也鼓瑟弹琴。《高山流水》《广陵散》《阳春白雪》这些名曲都是蔡琰的最爱。父亲的《琴操》是音乐典籍,蔡琰认真研习之后,大有收获。
蔡琰经常抱着父亲那把著名的“焦尾琴”,动情地弹奏着。弹着弹着,她常常会突然伤感起来。想起原先在父亲学堂里读书,想起那些快乐无忧的日子,想起那些可爱的同学们,羊衜,卫仲道,董祀,还有姐姐……
如今,只剩下自己孤家寡人,难免不伤神落泪。
父亲的乐曲创作《蔡氏五弄》(包括《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五首琴曲),也是蔡琰反复弹奏的曲子。
这天下午,蔡琰正端坐院中弹琴。初夏的阳光正好,风儿柔柔地吹在她的手指间,吹进她的心里。
弹奏间隙,她抬起头来,用手指把遮在眼前的一绺头发撩上去。忽然她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正走进蔡家大门。
这人军官打扮一身盔甲,中等身材略显健壮,细眼长髯目光如炬。
等他走近了,蔡琰才看清楚:这不是曹大人曹孟德吗?
“曹某在此路过,闻听琰儿奏得好曲,心下喜欢,故特意进来一看。”
蔡琰停止了弹奏,微微一笑站起招呼道:“曹大人,您好。琰儿弹奏之曲,算不得多么美妙,不过思念父亲,缅怀逝去之岁月。”
曹操笑而言之:“琰儿不但曲子弹得优美动听,人尤其美貌光鲜,比原先更丰满艳丽。曹某都快认不出来了。”
蔡琰听曹大人如此夸奖,羞涩道:“大人过奖了,琰儿哪里有大人所说之美好,不过喜好读书弹琴一弱女子罢了。”
曹操忽然想起什么,笑问:“琰儿不是已经婚配?为何独自在娘家?你那位夫君,卫仲道呢?”
蔡琰闻言低下头来:“大人有所不知,仲道已经染疾故去了。”
“哦?”曹操若有所思,“如此说来,琰儿如今独守空房?”
“琰儿返回娘家,与母亲相依为命。”
曹操点点头,又问:“你父亲蔡大人呢?还在贼臣董卓那里?”
“哦,父亲还在那里。我们家人商议几次,没有办法让他回来,怕是董卓追捕,又怕伤及家人。如果曹大人在,能够保护父亲就好了。”
“嗨,曹某如今虽然招兵买马,扩充了些军队,但还不足以战胜董卓,看局势发展吧。”
蔡琰此时忽然想起董祀,忍不住询问一句:“请问大人,董祀目前身在何处?”
“你问那个浑小子啊?哈哈。”曹操笑道,“董祀在我军中,任下级军士。我让他好好锻炼锻炼,不如此不成才。怎么?琰儿还在挂念着他?”
蔡琰不好意思地说:“琰儿想起旧时同学玩伴,故随便问问。”
曹操思索片刻,说:“琰儿,你是才貌双全之佳人。我曹某走南闯北,见识佳人无数。但如琰儿你这般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者,绝无仅有。你不可低估了自己。不要随便依附什么人。要嫁人,也要嫁给叱咤风云之英雄人物,不能辜负了自己。”
蔡琰听曹操如此一说,心下若有所动。笑着答曰:“曹大人过奖了,琰儿哪里如大人所言?一般女子罢了,只想平平安安,过个寻常日子。可是如今天下如此之乱,甚至父亲都处在危险之中,哎……”
“琰儿不必谦虚。尔与乃父蔡大人,都是国宝级人物。将来国家动乱平息,还要靠你们呐。”
此时,蔡夫人从院内堂屋走出来,看到曹操与蔡琰攀谈,马上赶过来打招呼:“这不是孟德吗?孟德如何今天来到寒舍?快进来坐啊。”
曹操道:“曹某今天行军路过此地,恰闻琰儿优美琴声,被吸引至此。”
“孟德在此率众行军?”蔡夫人问。
“曹某正是率军路过,曹某和各路诸侯正在共同举兵,讨伐董卓。不日或将蔡大人解救出来,我就不进去了。改日有空再来探望。”
曹操说罢,告别了蔡琰母女,回身出门,上马离去了。
蔡夫人看到琰儿若有所思,问道:“女儿还在思考什么?”
“母亲,曹大人却是一个乱世英雄呢。”
“哈哈,女儿也很佩服他?”
“嗯。”
“这曹孟德可不是一般人。你莫看他貌不惊人身不雄伟,此人虽出身军旅,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你父亲就很佩服他,说他日后必定为治国之能人呢。”蔡夫人介绍说。
蔡琰闻言,点头称是。
“你父亲一介书生,是个偏好舞文弄墨之人,竟然与一介武夫为友多年,若不是此人有才有德,断然不会长久交往。”蔡夫人补充道。
母亲一席话,让蔡琰对曹操的品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前琰儿幼小时,只晓得曹孟德与父亲交好,却并不了解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