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1000000017

第17章 三桂树反旗 三藩扰君心

居德尔太过激愤了,身躯都在不住地颤抖。而吴三桂却异常地从容,冲吴世璠摆手道:“去,墦儿,将那什么圣旨拿来,让爷爷我瞧瞧。”

云南巡抚朱国治怒不可遏:“平西王,你太无礼了!”

吴三桂仿佛不经意地也了朱国治一眼道:“巡抚大人不必激动,待本王看了那道圣旨之后,便会知道究竟是谁无礼了。”

最震惊的当然还是那个尼德尔。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眼睁睁地,吴世璠就走到了尼德尔的面前。又眼睁睁地,吴世璠一把将那道圣旨从尼德尔的手中抓了过去。

吴三桂接过吴世璠抢来的“圣旨”,只粗略地浏览了一下,就气呼呼地将“圣旨”掷到了地上,并阴沉沉地言道:“看来吴某是低估了皇上啊……他的胆子很大嘛,既要撤我的藩,还要把云南的一切军政大权都收归朝廷……钦差大人,皇上为何不把吴某人头也一并收归朝廷?”

那尼德尔似乎还没有从极度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朱国治却很清醒,他已清醒地看出,吴三桂根本就不会执行这道“圣旨”。所以,他“呼”地从座位上站起,圆睁二目,厉声喝问道:“吴三桂,你意欲何为?”

吴三桂冷冷地盯着朱国治道:“在我吴三桂的眼中,这道圣旨简直狗屁不如!”

那尼德尔终于回过神来,听到吴三桂这句狂妄透顶又无礼至极的话,一把抽出那把尚方宝剑,用剑尖一指吴三桂,大义凛然地言道:“吴三桂,待本钦差先将你这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的奸贼斩首示众!”

尼德尔说着话,就仗剑向吴三桂走来。只可惜,他根本就近不了吴三桂的身。因为,他刚一拔出尚方宝剑,吴世璠和林兴珠、韩大任等人就早已各执兵器将吴三桂团团护住。吴世瑶和林兴珠执的是剑,而韩大任的胸前则横着一柄寒光闪闪的大刀。一时间,客厅内呈出了一种剑拔弩张的局面。

尼德尔又气又急,握着尚方宝剑的手在不停地哆嗦着:“吴三桂,你的眼中还有没有当今皇上?”

吴三桂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尼德尔道:“钦差大人,在京城,玄烨是皇上,而在云南,我吴三桂是皇上。你现在明白了吗?”

朱国治一步跨到尼德尔的身边,怒视吴三桂:“莫非你想造反吗?”

吴三桂居然很认真地点了点头道:“玄烨能做皇上,我吴三桂为什么不可以?”

大厅内最慌乱的,要数云贵总督甘文焜了。他急急忙忙地扯开嗓门叫道:“平西王,你千万不能反啊!你若一反,这天下可就要大乱了啊!”

吴三桂却似乎显得有些不耐烦了。他冲着林兴珠和韩大任言道:“这尼德尔竟然敢用剑指着本王爷,显然是不想活了。你们就成全他吧。”

朱国治情知今日之事不妙,但仍没有放弃最后的一丝努力和希望。他望着林兴珠和韩大任,急急忙忙地言道:“两位将军,吴三桂如此犯上作乱,你们可万万不能跟着他走啊……”

林兴珠几乎面无表情地回答朱国治道:“巡抚大人请原谅,有道是世事纷纭、各为其主,我等只能听从王爷的吩咐!”

林兴珠话音刚落,韩大任手中的大刀就在头顶之上划过一道弧光。再看钦差大臣尼德尔,一声未吭却已身首分离,只手中还紧握着康熙皇上所赐的那把尚方宝剑。

吴世璠兴高采烈言道:“韩将军,你真是神刀啊!”

尼德尔死了,甘文焜像是被吓呆了,只张着大嘴,一动不动地站着。而朱国治则不然,双目几乎要喷出火来,头发几乎要竖起来。

吴三桂冷蔑地看了看尼德尔那已然身首分离的尸体,然后大大咧咧地冲着甘文焜和朱国治言道:“尼德尔死了,就说明我吴三桂已经跟皇上分道扬镳了。现在,你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跟着尼德尔走,一是站到我的身边来。”

到了第二天,林兴珠与韩大任二人奉吴三桂的命令,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由云南一路杀到湖南。与此同时,吴三桂也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自封为周王,称“天下招讨都元帅”,正式和大清国宣战。不到几天的时间,尚之信就在广东响应,率兵攻入广西。同时,靖南王耿精忠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于福建边境大肆地围剿清军。这就是大清历史上名震天下的“三藩之乱”。

康熙不紧不慢地说道:“朕想要将兵部精心操练的十五万精锐之师,再加上五万的八旗兵,全部迁往湖南战场!”这样的话一说出来,文武百官都惊呼不已。因为这样一来,东线与西线就要分别派出五万人马增援,毫无疑问,大清现在的实力无疑是杯水车薪,徒劳啊!

“三藩之乱”的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惊。虽然许许多多大臣对此早就有了不祥的预感,但当这种“预感”真的变成现实时,他们依然感到极大的震恐。许许多多大臣变得惶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起来。甚至,有不少大臣在私下里都这么以为:大清国完了。

基于此,康熙召集群臣殿前议事,历经鳌拜一事后,他对于政权的理解似乎比之前更为尖锐。

康熙对吴三桂等人叛乱的态度之所以如此坚决,并非单凭血气方刚。他认真计算过,吴三桂的兵马,不会超过二十万众,而尚之信和耿精忠的军队加在一起,也至多在二十万人左右。康熙想,京畿一带的清军约有三十万众,一半是兵部特地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一半是拱卫京城的八旗兵。康熙认为,以兵部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加上一些地方部队,完全可以对付狂妄的吴三桂,再以卫戍京城的八旗兵,加上一些地方部队,就可以打败尚之信和耿精忠了。更何况,吴三桂等人只不过占据着南方那么几个省,地小人少,而大清国则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只要调度有方、指挥得当,平定“三藩之乱”当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所以,基于这种想法,康熙才会对吴三桂等人的叛乱,既不感到意外,更不感到慌张。

兵是有了,但将呢?正是在这种“踌躇”之下,康熙想到了索额图和明珠。康熙本来的打算是,让明珠跟着另外一个将军率兵部训练出的那十五万精锐之师,南下湖南去抗击吴三桂的军队,让索额图跟着另外一个将军率戍卫京城的十五万八旗兵去抗击耿精忠和尚之信的兵马。康熙之所以让明珠和索额图都跟着“另外一个将军”,原因是,明珠和索额图都没有领过兵,让他们先跟着“另外一个将军”学习学习,然后再独自指挥打仗。

看得出,康熙对索额图和明珠二人是极其信任的。只是因为后来陕西提督王辅臣突然起兵对康熙发难,而且,由王辅臣起,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都让康熙有措手不及之感,故而,康熙就不得不重新调整部署。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康熙便觉得可以同吴三桂等人放手一搏了。然而,就在康熙准备派索额图和明珠分别领兵南下的当口,却突然从陕西传来消息:陕西提督王辅臣公开响应吴三桂的号令,从宁关起兵,正向甘肃兰州攻去。康熙闻之,一时间目瞪口呆。

康熙的经略大臣莫洛曾向康熙禀奏:陕西提督王辅臣已经同意和吴三桂“划清界线”。既如此,王辅臣为何又出尔反尔?

王辅臣本来并不想与大清国和康熙皇帝为敌。然而,吴世璠的到来却改变了这一切。确切说,是那二十万两银子使王辅臣改变了主意。加上吴三桂先前对王辅臣有保举推荐的知遇之恩,王辅臣便准备同大清朝廷开战了。

就在这个当口,经略大臣莫洛以康熙钦差的身份适时抵达了陕西。在莫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王辅臣表示:愿意与吴三桂一刀两断,继续为康熙皇上镇守陕西。为防止王辅臣再有什么“不轨”之举,莫洛便向康熙皇上请求继续留在陕西以监督王辅臣。康熙考虑到陕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就答应了莫洛的请求。

事情似乎一点点地归于平静和正常了。然而,吴世璠的第二次抵达陕西,却使王辅臣不得不最终拿定了主意。

当吴世璠又带着十万两银子出现在王辅臣面前时,后者很是惊讶地言道:“小王爷,你如何又到这里来了?皇上的钦差正监视着我呢……”

吴世璠“嘿嘿”一笑道:“提督大人,皇上的钦差有什么稀奇?几天以前,皇上也曾派了一个钦差到云南去呢。不过那钦差已经被我爷爷给杀了,甘文焜和朱国治也一路同行了!”

王辅臣大为震惊:“如此一来,平西王他老人家岂不是真的反了?”

吴世璠点了点头:“此时此刻,我爷爷的十万大军,恐怕早已经打入了湖南。如果消息传送得快,尚之信和耿精忠,也该同大清国开战了!”

王辅臣下意识地问吴世璠道:“小王爷,我现在……该怎么办?”

“我爷爷叫你马上起兵响应,先攻下兰州,然后全力向京城攻击!”

王辅臣犹豫着:“这……钦差……是不会同意我这么做的……”

吴世璠显然有些不快:“什么钦差不钦差!干掉就是了!”

“小王爷有所不知……这钦差,是我的朋友,叫我杀掉我的朋友,我实在有些不忍心,也实在下不了手……”

“提督大人,那钦差既然是你的朋友,就叫他跟我们一起干嘛,如果他不同意,再杀他也不迟,提督大人要是下不了手,世璠也乐意代劳!”

王辅臣忙道:“小王爷莫性急,容我与那钦差好好商量一番……”

于是,王辅臣就将吴世璠妥善地安排在一个地方住下,醇酒美人款待着,自己则在苦思冥想着究竟该怎么办。

王辅臣根本就没同莫洛商量。他知道用什么手段也休想同莫洛商量通。他只能一个人选择今后的道路,可一连三天,也没有选择出结果来。

吴世璠却等不及了。三天后的下午,他找着了王辅臣,脸色阴沉地问道:“三天过去了,该商量出结果来了吧?我明日一早便回云南。”

“小王爷……为何要走得这么快?”

“提督大人这么难以作出决定,我在此逗留下去又有何益?来时我爷爷曾说,如果提督大人及时起兵,待事业成就之后,就让提督大人做陕甘总督兼朝中兵部尚书。可现在看来,我爷爷的这番心意算是白费了……”

王辅臣挤出一脸笑容道:“王某谢过平西王厚爱和栽培……”

吴世璠回以冷冷一笑:“有件事情必须向提督大人事先说明一下。我明日需把两次带来的银两一并带回,请提督大人支持并谅解。”

王辅臣闻言,心中不禁“咕咚”一沉。显然,吴世璠要把银子带走,恰恰击中了王辅臣的要害。三十万两,这么多的银子,王辅臣如何能舍得?

王辅臣忙道:“小王爷莫急,王某今天晚上再同钦差好好地、彻底地商谈一次,明天一早便给小王爷一个明确的答复,小王爷以为如何?”

吴世璠却道:“提督大人为何不今天晚上就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王辅臣暗暗地咬了咬牙,然后一跺脚言道:“好,就依小王爷的,王某今天晚上就给小王爷一个满意的答复!”

晚上,王辅臣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将钦差莫洛邀来同饮。

酒酣耳热,王辅臣拐弯抹角说起要莫洛跟他也就是跟吴三桂一起造反的意思,甚至还一反他爱财如命的本性,拿出五万两银子来收买这位忠心耿耿的大清忠臣。不想却被莫洛臭骂了一场,骂得王辅臣五官都挪了位置。结果不难想象,两个彪形大汉用剑只轻轻一抹,经略大臣莫洛就无声无息地訇然倒地。吴世璠拍着双手走了进来:“漂亮,干得真是漂亮啊!”

当得知王辅臣杀死莫洛、起兵攻打兰州时,康熙简直就像是呆了一般。亲臣莫洛惨遭杀害,康熙自然异常难受,而战略要地陕西发生了叛乱,康熙就更加感到担忧。

很显然,康熙原先的战略部署不得不重新调整。康熙原来想把京城周围的三十万大军分成两路南下,一路去对付吴三桂,另一路对付尚之信和耿精忠。可现在,陕西王辅臣叛乱,就使得康熙又增添了一条战线。该如何调遣京城的三十万大军?

就在康熙举棋未定之际,一连串的更为严重的消息相继传入京城: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提督李本深、四川提督郑蛟麟及总兵吴之茂、长沙副将黄正卿、湖广总兵杨来加、广东总兵祖泽清、潮州总兵刘进忠和温州总兵祖宏勋等,纷纷树起叛旗,响应吴三桂,归附吴三桂。而吴三桂的兵马已攻入湖南省腹地,正火速向长江沿线推进。尚之信的军队已基本上控制了广西。耿精忠的军队已经占领了福建全部。陕西提督王辅臣的动作也不慢,只几天工夫,就攻下了兰州。

大清国国土,整个长江以南,加上陕西、甘肃和四川,不是已被吴三桂等叛军占据,就是正处于战火纷飞之中。

各路叛军中,以吴三桂的军队声势最为浩大。吴军在大将林兴珠和韩大任的统率下,连克沅州、常德、衡州和长沙等地,兵马直趋长江南岸。

康熙在乾清宫内召集索额图、明珠等十数位亲近大臣商议应急的办法。

明珠小声问道:“皇上,你打算如何分配京城的这三十万军队?”

康熙扫了众人一眼后缓缓地言道:“朕打算把兵部训练出来的十五万精锐之师,再加上五万八旗兵,全部开往湖南战场!”

康熙此言既出,众人皆惊。因为那样就只剩下十万人马了,东线和西线战场就只能各派五万人马去增援,这无疑是杯水车薪。故而,康熙作出这一决定之后,众人一时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十多位康熙的亲近大臣中,有一位顺承郡王,名叫勒尔锦,曾跟着鳌拜打过几次仗,且还博得过“常胜将军”的美誉。在当时的朝廷中,能具有勒尔锦这种作战资历和作战经验的大臣,委实不多。此刻,勒尔锦犹豫了一下后言道:“皇上,吴三桂在湖南战场上投入了很强大的兵力,加上长沙副将黄正卿等叛军的支援,吴三桂在湖南战场上的实力就更是非同小可。甭说派二十万军队去湖南战场了,就是把在京的三十万军队全部投放到湖南战场,也不为多。只是,把二十万军队投入中线战场,东线和西线战场就没多少兵力去增援了,而东线和西线战场上的叛军,其实力也不容低估。如果东线和西线的叛军,一个迅速北上,一个迅速东进,我们将无力阻止,如此一来,大清国岂不是岌岌可危?请皇上三思!”

康熙并没有直接回答勒尔锦,而是面向索额图和明珠等人道:“你们是如何认为的啊?”

索额图是极端聪明之人。他当即言道:“郡王爷所虑不无道理。但是,微臣以为,如果我们及时地阻止住了吴三桂在湖南的攻势,东线和西线的叛军就会有所顾忌,就不敢轻易地迅速北上或东进。而要保证能够及时地阻止吴三桂叛军的攻势,就必须在湖南战场投入更多的兵力……”

顺承郡王勒尔锦微微摇头道:“如果我们阻止了吴三桂叛军的攻势,但东西两线叛军却并未停止或放慢进攻,那时我们将何以应对?”

明珠的聪明自然不会比索额图逊色多少。他紧跟着勒尔锦之后言道:“郡王爷所担心的事情,也正是微臣所担心的。微臣以为,皇上之所以这么决定,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总共只有三十万军队,既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叛军一部,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势兵力可言,又不能把三十万军队平均投放到三个战场,因为那很容易被各路叛军各个击破,所以,我们只能相对集中兵力,去遏止住叛军的重点攻势,说不定,皇上这一英明决策,还真的能奏奇效……”

明珠说出“说不定”三个字,说明他对康熙的这一决定,心中也没有什么底。康熙轻轻叹息道:“朕又何尝不想在东西线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可朕没有这么多的军队啊!”

索额图想了想,然后低低地问道:“皇上,我们能否把东北地区的军队全部抽调回来投入到南方战场?”

当时,也只有东北地区的官军没有抽调了。

康熙缓缓地摇了摇头道:“东北的官军不能抽调,一是因为东北的官军人数不多,即使全部抽调回来投入战斗,作用也不大,更主要的是,东北地区一直不太安宁,罗刹士兵在东北一带肆意烧杀抢掠,如果东北的官军全部抽调回来,罗刹士兵岂不更加肆意妄为?”

索额图唯唯诺诺地道:“皇上圣明,微臣考虑问题太过肤浅……”

康熙顿了一下,继而沉声言道:“前线将士正在为朕、为大清江山浴血奋战。朕,还有你们,不能也不该总是坐在这里纸上谈兵,要立即行动起来,去英勇顽强地打击叛军!”

康熙如此一说,众人马上挺直了身子,洗耳恭听。康熙言道:“驰援湖南的二十万大军,必须挑选得力大将统领。勒尔锦听令!朕封你为宁南靖寇大将军,专门负责湖南战场事宜。”

勒尔锦叩首道:“臣遵旨!”

康熙又道:“明珠听令!朕封你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副将,协助勒尔锦处理湖南战场事宜。”

明珠磕头道:“臣遵旨!”

康熙看了看勒尔锦和明珠,然后重重地言道:“朕命你们即刻率二十万大军,火速开往湖南战场,尽快遏止吴三桂叛军的攻势,不得有误!”

勒尔锦和明珠一起响亮地回答道:“臣遵旨!”然后便双双离去。离去时,两人的脸色都很沉毅,两人的脚步也都很坚定。

康熙对其他人言道:“你们可以回去了……索额图留下。”

索额图似有不快之色。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康熙问道:“你是不是也很想上战场啊?”

“臣确实很想上战场,同那些叛军真刀实枪地大干一场……而且,皇上本来也是准备叫臣到东线战场的……”

确实,康熙本来是准备把索额图派往东线战场去同尚之信、耿精忠等叛军交手的。“但是,”康熙解释道,“事情发生了变化。朕没有想到,叛军的实力会有这么强大。朕的大清江山,几乎都处在一种战争状态中。所以,朕就迫切需要及时而又全面地了解各个战场上的真实情况,以供朕决策之用。朕坐镇宫中,不可能亲往前线,这就需要一位诚实可靠又精明能干的大臣代朕巡查……索爱卿,除了你,还有谁更适合替朕做这些事情?”

康熙这是让索额图做他的战场钦差。索额图连忙伏地言道:“臣遵旨……臣一定不辱使命!”

康熙轻轻地道:“爱卿平身……从现在起,朕寸步不离乾清宫。你一有战场上的消息,无论深夜凌晨,都可以直接来此面朕!”

康熙如此,博尔济吉特氏当然能理解。所以,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刚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博尔济吉特氏就常常领着赫舍里氏到乾清宫来看望康熙,给他一些心理安慰。

公元1674年的五月三日,孝诚皇后赫舍里氏生下了康熙的第二个儿子胤礽。然而,因为难产,在生下胤礽之后,赫舍里氏失血过多不幸身亡。康熙与赫舍里氏情深意笃,赫舍里氏因生产而死,康熙心中的莫大悲伤自然就可想而知。尽管当时的战事十分紧张,大清王朝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但康熙还是亲自为赫舍里氏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狠狠心、咬咬牙,将为赫舍里氏接生的十几名太医全部处死。赫舍里氏死后不几天,康熙立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

康熙为情所驱,将太子之位封给皇次子胤礽,待皇长子胤禔长大成人后,胤禔的心中又会怎么想?所以,康熙过早地立下太子,从某种角度来看——而事实也恰恰如此,无疑是给自己种下了一条祸根,差不多完全摧毁了康熙整个的晚年生活。

如果不算日夜服侍康熙皇帝的阿露和赵盛外,在那段日子里,和康熙皇帝见面最多的人,好像就是索额图了。索额图三天两头地往乾清宫里跑,有时一天要跑好几趟,有时深更半夜地也跑到乾清宫里来。当然,有时候,一连十多天,康熙也见不着索额图的身影。

索额图到乾清宫里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康熙皇帝禀告各条战线上的情况。听完索额图的禀报后,康熙如果皱眉,就说明某条战线上又吃紧了,相反,如果康熙展眉,则表明某路清军在某个地方打了一个胜仗。可惜在战争刚开始的日子里,似乎只看见康熙皱眉,而看不见康熙展眉。

康熙皇帝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展了眉头,是在四月一天的半夜里。索额图风尘仆仆地走进了康熙的寝殿。

“启奏皇上,勒尔锦和明珠奉旨率军抵达湖北南境时,吴三桂的叛军已经越过长江,占领了荆州……”

康熙不禁“啊”了一声:“吴三桂叛军的行动竟然如此神速……勒尔锦和明珠如何应对?”

同类推荐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东经小兴安岭与东北相连,西以阿尔泰山为界至中亚细亚,北从贝加尔湖一带直到西伯利亚,南越阴山山脉到万里长城与中原内地相连接,西南毗邻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的广阔疆域就是蒙古高原。
  •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荣格心里的象征与信仰

    本书对荣格生平及思想进行了精心梳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并带有强烈宗教情怀的思想家。他卓越的思想及其丰富的人生,向人们展示出他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他为人类的思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 巴尔扎克(世界十大文豪)

    巴尔扎克(世界十大文豪)

    巴尔扎克是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穷毕生精力,创作了卷帙浩繁、气势恢宏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其中包括《舒昂党人》、《夏倍上校》、《乡村医生》、《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幽谷百合》、《禁治产》、《无神论者做弥撒》、《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卡迪央王妃的秘密》、《搅水女人》、《纽沁根银行》、《古物陈列室》、《幻灭》、《贝姨》、《邦斯舅舅》、《农民》等96部。
热门推荐
  • 绝对自由

    绝对自由

    他们本是普通小孩,却沦为实验品,好不容易逃出基地,却又被扔进另一个漩涡,想要的自由到底在哪?是负天下还是被天下所负?且看主角会带领兄弟做出怎样的选择?
  • 绝代玄尊

    绝代玄尊

    一个被人称作傻子的孤儿,竟然是万年之前神界帝尊转世!封天大盾下,群魔乱舞!玄宝携鸾后与十八帝妃,找回三大圣宝,平魔乱,归元一,统一白鸾,重登帝位!面对来自神界、灵界、冥界、人界四界众生对圣宝和神帝之位的觊觎和阻拦,玄宝携五大兵团,扬玄尊大旗,洒男儿热血,平四界之乱,祈万民之福!
  • 袋国风云之碧雪阁

    袋国风云之碧雪阁

    命运能带给我们什么。是时事成就英雄,还是英雄造就时事?然而命运之轮已经远去,剩下的一切,都只是镜中月,指间沙......
  • 逆仙成圣

    逆仙成圣

    小说讲述了一个凡人踏上修仙之路的传奇,这里有威力惊人的法宝,有数不尽的灵石,有奇妙的洞府探险,还有强横的功法。他只是一个凡人,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修仙一途。从炼气、筑基、凝元、结丹、元婴……最后能否逆仙成圣,成为仙界圣尊?请多多关注《逆仙成圣》,关注不一样的修仙。
  • 超级全能练气士

    超级全能练气士

    他是修炼界的天才,符箓,丹药,炼器,无所不能。他是大家族的弃少,纨绔,偏执,孱弱,备受欺侮。当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同一人身上之时,又会迸出怎样的火花。清纯可爱的学生妹,冷傲孤零的女警花,柔情似水的邻家女,一个个天资国色,为何突然纷纷出现在他的世界中。都市全能练气士,修真泡妞打坏人。
  • 嗜剑仙

    嗜剑仙

    在一次意外,她被下了魔心咒,变得冷漠无情,受人控制。剑中书————焓嗜剑的剑谱中的禁页,上面记载了七七四十九个特殊的男子,要将他们一一杀尽,他们的血可以唤醒焓嗜剑的魔性。所以她便无情无义的杀了四十八个人。杀到第四十九个时,突发变化,她竟会犹豫不决并且心如刀割般的痛,却怎么也下不去手。也就是因为他,此后她的人生将迎来五彩缤纷的炫丽!!
  • 我们的独特恋爱旋律

    我们的独特恋爱旋律

    一次偶遇,他们相遇;梦想的舞台,他们的恋爱种子发苗之地;奇迹之律动。一见面就吵架的欢喜冤家,谁会知道,到最后却会成为自己深爱的人,十指相扣的走完这一生;温柔之歌曲。他与她一见钟情,被各自的优点吸引着。才发现,原来喜欢的人近在眼前,从没远在天边;别样之歌词。一个擅长和他人交流,一个不愿与男生来往,他一次次的陪伴,让她打开了心结。这般的梦想与恋爱,谁会不为之心动呢?
  • 世界末日异闻录

    世界末日异闻录

    未知病毒席卷全球,人类危在旦夕侥幸得生,究竟是福是祸一个平凡学生在末日之中的见闻,这是堕落,还是新生?
  • 兽武歌神

    兽武歌神

    生活着各种兽人的大陆,唱着各种流行音乐的祭祀,一曲歌舞串烧就有可能毁灭一个国家,一首唐诗宋词就有可能杀死一个高手,一个普普通通的学渣,又是如何在强国之间崛起,在权贵之间求生,异界好声音,倒数五个数!!!本文充满乡村非主流气息,慎入慎入。←←←←←←←敬请收藏~感谢支持~尽量保证每日两更(新人绝不太监,老夫稳定更新,欢迎收藏,欢迎大家养肥再杀。)
  • 潜伏,在特殊战线

    潜伏,在特殊战线

    这是真实的人,这是真实的事;这是在旧中国上流社会声名显赫、能量巨大的一群人;这是在冷酷无情血雨腥风的世界,执着坚韧默默用信念支撑行动的一群人,邵飘萍、杨度、盒山、胡愈之、王昆仑、阎宝航、卢绪章、沙千里、翦伯赞、华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