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35900000018

第18章 世袭刺史

这边厢走了好好先生李靖,那边厢却又来了一个谁见了都喊伤神的刺头儿——萧瑀。

三起三落的他被李世民封为特进,同时参与政事,知宰相事。李世民知道他与房玄龄之间长期不和,于是在重新启用萧瑀之前,特地加封房玄龄为开府仪同三司,以表安慰之意。在萧瑀出任宰相之后,李世民还当着房玄龄和众人的面夸奖萧瑀道:“武德六年之后,父皇曾经想要重新废立太子,却一直摇摆不定。那个时候朕遭到兄弟们的嫉恨,随时都有功高不赏的担忧。而萧瑀这个人却不为威逼利诱所动,坚持原则,在父皇面前时时照拂于朕。若没有他,朕恐怕早已不保。这才是真正为社稷着想的臣子啊!”

感慨完当初,李世民又题诗一首赐予萧瑀,其中有两句流传后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惹得众人艳羡不止。这番言行,也是在暗示房玄龄:朕知道你与萧瑀不和,然而,萧瑀对朕来说可是劳苦功高的老臣子,他在朕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你就忍让他一点,不要再闹情绪了。

不过,凡事都要分两面。表扬完萧瑀,李世民又适时指出他的毛病:“你为人耿直忠诚,然而对是非黑白看得太过分明,有时候也会好心办坏事啊。”萧瑀闻言,赶紧伏地拜谢。而魏徵这个时候也恰如其分地站出来打起了圆场:“萧瑀向来与群臣不和,唯独陛下能够体恤他的忠贞。假如没有遇到像您这样的圣明天子,萧瑀很有可能会招来祸事啊!”一席话,既是对李世民的奉承,又是对萧瑀和房玄龄等人的提醒,算是给这场戏画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

不过,很少有人能明白李世民为何要不顾及群臣的不满,一而再再而三地起用萧瑀。除了利用耿直的萧瑀来制衡房玄龄等人之外,李世民还有另外一个重大的目的:利用萧瑀来完成李世民一直藏在心中的另一项重大政略措施——封建诸侯,屏障国本。

如何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这是李世民即位以来一直苦苦思索的大难题。除了改革制度,订立法律之外,在地方上也需要加紧布局。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央皇族的控制力实际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总是受到地方世族豪强势力的掣肘。在和平时期,他们对中央政令阳奉阴违,偷梁换柱。一旦天下发生动荡,又总是这些门阀家族势力第一个站出来割据称雄,甚至觊觎神器。要保证江山永固,就必须将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小山头一一削平。而除开李氏家族赖以起家的关陇集团,以及相对来讲文弱许多的江南文士集团可以加以收拢利用之外,在政治上最需要值得警惕的异己力量便是向来桀骜不驯的山东世族和豪强了。

因此,李世民在贞观六年(632年)命令高士廉主持编撰《氏族志》,以提升李姓皇族的地位,抬升尚属后起之秀的庶族政治势力,压制过去的世家大族。不过,这只是属于文的一手。在政治层面上,李世民也积极布局筹划,一力要使中央的威权和李唐皇室的代理人能够深入地控制住这些地区。而一个可供李世民选择的良方,便是分封诸侯。

最早在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为了打击宗室诸王中的异己势力,曾一度削减调整当时优厚的宗室分封待遇。然而等到其支持者逐渐在朝堂内外站稳脚跟之时,李世民又重新恢复了优待宗室的政策,并且将大批宗室子弟派遣到地方上为官,使之能够代表中央政府监视各地的异己力量。此后,李世民更是准备将这一政策扩大到嫡系功臣之中,也就是建立世袭刺史制度,与他们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相随始终。而萧瑀之所以能在如此不会做人为官的情况下还能屡屡被李世民起用,正是因为他是最早提出用封建诸侯来巩固国本之人,也是朝堂上坚持这一主张的最得力之人。现在,诸般条件业已成熟,大举分封诸侯的措施再次被李世民提上日程,这就需要萧瑀重新出来为自己鞍前马后地效劳了。

对此,绝大多数朝臣都难以理解李世民的一番苦心——自古以来,封建诸侯的制度便多为乱阶,汉初有七国之乱,晋初有八王之乱。哪一次不是闹得天下大乱,分崩离析?

然而,秦代和隋代因为在地方上没有强有力的支持者,因此中央大局一旦出现变乱,全局便不可收拾,称得上是前车之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许多人仅仅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却看不到当时的实际情况:朝廷派下去的行政官员往往因为出身寒贱,或者家族式微,在地方上无法受到应有的尊敬和礼遇,更不要提能够有效控制当地的豪强大族势力了。最现实的权宜之计,不是寄希望于地方官吏的控制能力,而是迅速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把原来的一大批“旧神”拖下神坛,换上自己属意的“新神像”。

不过,新的神像一定就能俯首帖耳,忠于皇权吗?李世民的子孙后代有足够的政治智慧驾驭得住他们吗?又或许,穷李世民之一生,他能将这个政治难题彻底解决掉吗?李世民坚信事在人为,当初少有人看好的收复河东之役,李世民一意孤行,结果李世民赢了;当初少有人看好的洛阳围城之战,唐夏虎牢交锋,李世民一意孤行,结果还是李世民赢了;当初少有人看好的东宫夺嫡之争,李世民一意孤行,结果,仍然是李世民赢了。李世民自信唯有封建诸侯之策才可以安定大唐天下,虽千万人阻,吾往矣!

李世民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心,主要是因为反对的声音实在是太多太强。可以说,满朝上下,只有李世民和萧瑀二人孤独前行。就连一向唯李世民马首是瞻的房玄龄也对此持消极态度,还有那个被李世民一手树立成进谏标杆,同时又掌管门下封驳圣旨职责的魏徵也强烈反对。他们的态度势必会对其他人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李世民自然首先得考虑如何绕开这二位的阻挠。终于,在贞观十年(636年)的二月,李世民借题发挥,以一件极小的事情严厉批驳了房玄龄,并将他免职。这实际上是对房玄龄的敲打和警告,旨在暗示他不要违逆自己的意思。

房玄龄走了,聪明的魏徵自然也嗅到了不安的气息,以至于他此次竟没有对李世民罢黜房玄龄的举措作出任何劝谏。这么多年来,李世民对他的定位和心理上的纠葛,他是一清二楚的。在此之前,他便多次上表要求让位退职,只不过李世民一直没有答应。而现在,魏徵清楚地意识到,在经过多年的准备之后,李世民全面控制和打压山东集团的举动已经是箭在弦上。对此,他已经是无能为力,冒死阻挠显然不是要做良臣不做忠臣的魏徵的最佳选择。那么,剩下来的一条路,便是退出这是非之地。果然,此后魏徵更是接二连三地上奏要求让贤。李世民终于在本年(636年)的六月批准他辞去宰相一职,改为特进,享受极高的政治待遇。同时,又将温彦博提升为尚书右仆射,老臣杨恭仁之弟、太常寺卿杨师道被任命为侍中,接替了魏徵的职务。说来滑稽的是,魏徵辞去职务时提出的理由是“眼疾”。而辞职之后,他却又领受了编写《隋书》、《齐书》、《梁书》、《周书》等一系列史书的工作。这不是更伤害眼睛的工作么?因此,每个人都看得出来,接下来的朝堂上,必将有更大的动作要上演。

然而,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多月之后,首先经历大震的却是他自己。贞观十年(636年)七月二十八日,长孙皇后永远地离开了李世民,那一年,她才仅仅三十六岁!

尽管后宫妃嫔无数,却从来只有长孙氏一人称得上是李世民的灵魂伴侣,她的离开,意味着后宫中从此再无人如她般能为李世民分忧解难。尤其使李世民感到痛惜的是,她在临死的最后一刻,还在为李世民打算。

“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察纳忠言,摒弃谗言。房玄龄辅佐陛下经年累月,一应奇谋秘计他都有份参与,也从不曾泄露机密。若非特别的原因,希望陛下不要抛弃他。”

“臣妾的哥哥长孙无忌,靠的是姻亲关系才得到陛下信用。既不是出自于他本人的奋斗,又容易卷进政治旋涡。陛下您要是真的为他着想,要保全他,就千万别把他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臣妾活着的时候不能对陛下有所进益,死后,无须厚葬臣妾。葬者,藏也。古来圣贤崇尚简薄,只有无道乱世才大起山陵,劳动天下,这样做恰足以使得有识之士笑话。臣妾但请陛下因山而葬臣妾,无须棺椁,一应器服,皆以木瓦为之。只有这样做,才是真正不忘臣妾!”

然而,李世民仅有第一个要求可以做到对长孙皇后信守承诺——房玄龄从来就没有被驱赶出自己的视野,这次只不过是李世民为了贯彻自己的政治构想而刻意作出的临时安排而已。不久之后,已经离职快半年的房玄龄就官复原职,重新回到了中枢。

后两个要求,李世民无论如何也没法答应。

于公,李世民何尝不知道长孙皇后维护哥哥长孙无忌的一片苦心。然而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长孙无忌是满朝文武中,唯一能寄予托孤重任的骨干人物。李世民要以他为纲绳,总揽维系李世民身后的政局安排。既如此,又如何能如长孙皇后所愿,让他淡出政治中心呢?

于私,长孙皇后是李世民最深爱的皇后,李世民如何忍心以薄葬对待自己的皇后,让她在九泉之下清苦度日!

长孙皇后就这样去了,红颜叹飘零,英雄悲迟暮。她的离开,使李世民在剧痛中猛醒——人生无常,世间岂有万年天子哉?从时间上来看,也该是着手安排太子未来辅佐班底的时候了。然而,李世民心中最为属意的太子人选,就一定是李承乾吗?

同类推荐
  •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民国名士中就有这么一批人,也许金戈铁马,也许沉浸研究,也许埋头著述,但他们心底最温柔的地方,始终为一个人保留。侠骨柔情的男人是最男人的男人,为爱而生的女人是最女人的女人。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碰到一起,会抛开外界的纷扰,在乱世中逍遥,他们纵心随性,碰出的爱情之火,比烟花还要绚烂。这样的爱情,因为懂得而深刻,因为舍得而长久。本书专门抽取其中最为动人的名士爱情故事,以优美抒情的语言描述出来。故事真实而生动,将我们之前所了解的逸事碎片连接起来,还原一个个真性情的才子佳人。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袁世凯

    袁世凯

    本书以贴身紧逼的方式触摸历史,从丰富的史料中寻绎出悖论式的连番提问,展开一代权臣袁世凯复杂的一生。并以散文化的方式透视其内心世界,写他的坚韧不拔,写他的大义凛然,写他的摇身一变,写他的委曲求全,写他的敢为人先。写他的阴险毒辣,写他的不识时务,写他的身不由己……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塑胶巨子的创业实录,台湾首富的成功秘诀。王永庆是台湾最知名的大企业家,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也是年轻一代心目中最崇拜的创业英雄。有 “塑胶大王”之称的王永庆是凭个人奋斗走向商业成功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本书不仅详尽描述了王永庆的创业发家史,还把他在商业经营乃至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管理艺术及独特的人格魅力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对于管理者、创业者及普通的打工者都很有启发及借鉴作用。
  • 和珅传:世界第一大贪官

    和珅传:世界第一大贪官

    他堪称世界第一大贪官,他贪污的财产竟相当于乾隆朝十余年的国库收入;他的私生活比皇帝还要奢侈、糜烂;他与乾隆皇帝的关系有些“不明不白”;他与刘墉、纪晓岚斗得死去活来……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本书将为您一一道来。
热门推荐
  • 开仙祖师

    开仙祖师

    仰望苍穹,不知多少人长啸:“九天之上,可有神明?”俯视大地,又有多少人叹息:“古往今来,何人称仙?”地球人林风,灵魂穿越至一仙侠世界,面对着这个修真文明已经发展到巅峰,却无人能成仙的浩大世界,现代人的思维模式与之发生碰撞,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这是一个热血酣畅的复仇故事,这是一个轻松有趣的寻妹之旅,一切尽在本书——《开仙祖师》。新书上传,敬请关注。
  • 三国之董卓霸业

    三国之董卓霸业

    公元2086年,中国秘密情报组织'黑龙'组织为追查李超人后代李囿霆窃'司母戊鼎'一案,派出了特工郭凌起暗中调查,不曾想这来自商朝的文物却含有着撕裂时空的能力,偶然一次机会,当凌起触及其底部时,一阵眩光袭来.....................
  • 闻烟

    闻烟

    《闻烟》是辛酉首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闻烟》《谎言识别器》《书香》在内的16个短篇故事。16个故事,或以温情动人、或以执念撩人、或以灵异拟人,故事虽短,但尽显平凡众生、世事百态。
  • 百变小狐妖:高冷少女在都市

    百变小狐妖:高冷少女在都市

    索雷诺,所有世家公子都向往的学院,入学条件只能用苛刻形容。如此庞然大物,却和她有着不一样的关系。然而,意外总是无处不在的。刚刚化形的她,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救了一个身份及其特殊的人。从而,展开了一个不一样的妖徒之旅。。。
  • 异界之萨满传奇

    异界之萨满传奇

    古风做人还算热心,但是世上的事可不是做好人就有好报。明明做了好事,却不想竟然因此殒命,也许是老天也觉得不公,于是乎,穿越了。然而,人家穿越都是强大无比的职业,可是古风,竟然变成了萨满祭祀。难道说,古风在洛伦斯大陆,还要继续做不被人看好的萨满?
  • 拾我十年

    拾我十年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会后悔,都会有遗憾,熟悉的人渐渐陌生,老家的街景慢慢模糊,爱过的那个人也已不在。突然有一天你回首望去,像魇了一样,久久不能言语。“如果能再来一遍,那该有多好啊。”你叹息道。
  • 一生路漫漫

    一生路漫漫

    本文主角张起灵,盗墓笔记中的闷油瓶,强大的犹如佛神般的人物,又会有着怎样的个人经历?这是一部小哥的成长史,记叙小哥从一个纯真无知的小孩,经过一系列的事件慢慢成长,慢慢成熟,最后成为张起灵,并背负上张家使命的故事,也将从小哥视角,揭开张家的神秘面纱,和那深埋雪山的秘密。(本文仅是融入个人想象)
  • TF我是你的代理经纪人

    TF我是你的代理经纪人

    任娇娇,TF经纪人。因照顾TF而患上胃病并且没有及时就医,进了医院。莫筱叶,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孩。父母早年去世,家里奶奶是她唯一的亲人。时代走势匆匆,慌忙之中,莫筱叶成了TF的代理经纪人,并且走上了短暂的陪读历程。时过境迁,流水年华。TF,曾记心里。
  • 莫雨星辰

    莫雨星辰

    孝!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一直想着家里的母亲……义!“你的仇恨,就由我来背负……”情!“如果你要杀我,我绝对不还手……”
  • 神将之聚宝盆

    神将之聚宝盆

    荒元历745年,荒原大陆门派林立,仙魔共舞。赵杰从一个学子慢慢搅动的逆天风云的序幕缓缓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