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35900000019

第19章 陡生波澜

贞观十年(636年)的十二月末,长孙皇后离世带来的风波还未平息,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这件事看似无足轻重,却对今后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极其微妙的影响——李世民的四皇子,魏王李泰授意自己的亲信向李世民告状。告的是什么内容呢?是李泰的抱怨,说的是朝中三品以上的许多大臣都很轻视他,对他毫不尊重。

李泰乃是诸位皇子中李世民最为宠爱的一个,他自小就聪明伶俐,文采风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怜爱地唤这个孩子为“青雀”,虽然未立他为太子,李世民却一直把他当做掌上明珠。如今这些大臣竟敢如此轻忽李泰,这自然让李世民勃然大怒:你们凭什么?你们依仗什么?还不就是凭借你们的门第或官位骄人吗?不要忘了,爵位官职,我李世民可以给你们,也可以收回来!门第出身,虽不出自朕授,但朕一样可以破旧立新,把你们一个个打翻在地!

终于,李世民在朝堂上雷霆震怒,将一腔怒火尽数倾向了诸位大臣。就连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重臣都被吓得战战兢兢,伏地请罪。唯有魏徵越众而出,抗颜力争:“遍数当今群臣,必然没有谁敢于轻蔑越王殿下(此时李泰尚未被改封为魏王),然而古礼早有成规——在家为子,在朝为臣。周天子的子孙和诸侯们的身份相等。方之今日,我们这些三品以上的大臣,在身份品级上本来也与皇子们相等。平日里就连陛下也本着礼贤下士的精神对我们尊敬有加,这是陛下圣明。可是越王怎么能随意侵辱我们这些公卿大臣呢?陛下是明君,远远超过隋高祖,陛下的诸位皇子,自然也不能像隋高祖的诸位皇子那样,放纵无礼,最后招来罪黜之祸啊!”

魏徵的一席话让李世民冷静下来,是啊,这不是家事,乃是公事。在朝堂大臣们看来,尊卑有别,名分有殊。除了未来的储贰——东宫太子,有谁能有资格受得他们的殊礼呢?早在此之前,李世民便因为对李泰的特殊宠爱,特地命他搬到武德殿居住。这个武德殿,本来是李世民日常办公的地方,离李世民现在办公处所的距离,甚至比东宫更近。李世民的这一略显偏心的举动在当时也是被魏徵看在眼里,他曾向李世民进谏道:“陛下要是真的怜爱越王殿下,应该教会他谦虚谨慎,不要自招嫌疑。如今的武德殿就在东宫的西边,当年海陵王李元吉就是住在这里,恐怕越王殿下在这里也不能心安吧?”

这番劝谏直接戳中了李世民心中的旧伤,一幕幕当年兄弟争位的血淋淋往事掠过心头。无奈,李世民只得让李泰又搬了回去。今天想起来,李世民之所以在朝堂上因为朝臣不能礼敬李泰而大动肝火,十之八九也是出于心底深处那无法言明的心愿——尽管李泰不是太子,但李世民的心中早已把他当做太子来同等看待。你们又如何能轻忽于他呢?

今天,又是这个魏徵站出来劝谏。李世民何尝不知道他的言外之意呢?李世民的做法早已超越了普通父亲溺爱袒护儿子的边界,上升到了国本问题。如此大骂群臣,足以把李世民内心的真正想法公之于众,这恰恰是驾驭百官的大忌!

李世民赶紧向魏徵道歉,并赏赐他绢缎千匹,以奖励他的直言敢谏。然而,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李泰因为自己这一极不成熟的举动,将朝堂上三品以上的大员得罪了个遍。日后,他将为这一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不过,许多时候,李世民发自于私心的情感实在是太过于强烈,无法抑制。就在此事过去不久,已经被再次起用的礼部尚书王珪奏称:三品以上公卿路遇亲王下马参拜的规定于礼法不合,请求明文取消。

听了王珪的话,李世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人生在世一辈子,祸福寿夭岂能预测?假如哪一天太子有什么不测,难保不是今日的某位亲王成为你们日后的主君,你们怎么敢随随便便轻视他们呢?”

话说到这个分上,相当于向臣下们释放出了一个可怕的信号——太子之位,还不见得已经确定了呐,谁知道将来太子会不会换成其他的皇子呢?

若是此话在朝堂上传扬出去,不啻天崩地裂。要知道,此时离承乾被册立为太子,已经有十年之久了。在这个时候李世民表态说太子之位并不一定非李承乾莫属,无疑使朝堂上的骨鲠之士惊慌不安,而野心之辈,则为之蠢蠢欲动,还指不定要闹出什么大乱子来呢。

李世民的这番言论其实自有他的打算,想当初,李承乾确实是英武不凡,行事果断,颇有李世民当年的风范。要不然,李世民怎么会在即位伊始,便急急立他为太子呢?只可惜,也许是李世民过于关注政事而疏失了对他的教育。随着年纪增长,他身上顽劣之处越来越多,加上他又患有足疾,走路一瘸一拐,若是将来做了人君,甚是有碍观瞻。反观一旁风度翩翩,秀外慧中的李泰,李世民这心中的天平,难免会逐渐失去平衡。

当然,这场潜在的危机在贞观十年(636年)的时候,还未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李世民也有意无意地将此事压了下去——往小了说,这似乎只是皇家与大臣的体面之争,并不值得过多地大做文章。然而也有像魏徵这样的明眼人明白李世民心中的秘密。那是两年之后的贞观十二年(638年),李世民再次对魏徵流露出了自己的想法:“假如有一天没有了太子,那就该依照顺序立其同母弟弟为储。”魏徵听了李世民这番话,考虑半晌说道:“这样做,倒也确实跟殷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殷人重视兄弟之间的亲情,所以才有兄终弟及的制度。而从周代以来,却改为立嫡以长的制度,以子继父。这样做可以断绝庶出子孙的非分之想,堵塞国家将来的祸乱之源。事关重大,不可不慎重对待!”

这番话说得很客气。表面上看来,魏徵还能为李世民“兄终弟及”的政治安排找到冠冕堂皇的古代先例。然而,若是把殷朝和周朝对比起来看,该当以何为重,那是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的事。比较起粗野少文的殷人来,周礼注定被每一个正统王朝奉为圭臬。而周礼中最为根本的“立嫡以长”制度岂是李世民能够轻易逾越的!

本来李世民只是打算在礼制层面上先撕开一个小口子,再设法推行自己在立储方面的新设想。魏徵这样一说,就等于堵死了李世民的念头。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明确表态:三品以上官员,在路上遇到太子之外的亲王时无须下马致敬。这场礼制之争才算画上一个休止符。

不过,这只能算是未来大风暴来临前夕的小小蛙鸣之声而已。因为此刻李世民的全部精力并没有集中于此,目前更需要他做的是尽力化解宗族内部的矛盾,缓解朝堂衮衮诸公的不安情绪。对颇有些不安守本分的李泰,李世民派出了立身以正直耿介著称的王珪做他的老师。希望王珪的人格魅力能教导李泰如何立身处世,如何低调做人。对李泰,李世民一再强调:“你侍奉王珪,要像侍奉朕一样恭谨小心。”而聪明如王珪,无疑充分领会了李世民的想法。每次李泰见到王珪行拜见礼时,他也总是坦然接受,毫无惶惑之意。或许,只有王珪这种不阿权贵的君子之风,才能有效地束缚住人们在权力面前总是会被煽起的非分之想吧。

这边暂且稳了下来,另一边,李世民才好正式推行心中早已筹划多年的大计。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终于以诏书的形式颁布了以世袭刺史封赏诸位功臣的国策。

周武定业,胙茅土于子弟;汉高受命,誓带砺于功臣。岂止重亲贤之地,崇其典礼,抑亦固磐石之基,寄以藩翰。魏、晋已降,事不师古,建侯之制,有乖名实。非所谓作屏王室,永固无穷者也。隋氏之季,四海沸腾,朕运属殷忧,戡翦多难。上凭明灵之祐,下赖英贤之辅,廓清宇县,嗣膺宝历,岂予一人,独能致此!时迍共资其力,世安专享其利,乃睠于斯,甚所不取。但今刺史,即古之诸侯,虽立名不同,监统一也。故申命有司,斟酌前代,宣条委共理之寄,象贤存世及之典。

接下来,那些有幸列名其中的功臣旧将们,就连他们的封号,也随着世袭州刺史的名号而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变动,旨在能够做到名实相副,代代相承。

司空、齐国公无忌等,并策名运始,功参缔构,义贯休戚,效彰夷险,嘉庸懿绩,简于朕心,宜委以藩镇,改锡土宇。无忌可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

尚书左仆射、魏国公玄龄可宋州刺史,改封梁国公;

故司空、蔡国公杜如晦可赠密州刺史,改封莱国公;

特进、代国公靖可濮州刺史,改封卫国公;

特进、吏部尚书、许国公士廉可申州刺史,改封申国公;

兵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可陈州刺史,改封陈国公;

刑部尚书、任城郡王道宗可鄂州刺史,改封江夏郡王;

晋州刺史、赵郡王孝恭可观州刺史,改封河间郡王;

同州刺史、吴国公尉迟敬德可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

并州都督府长史、曹国公李勣可蕲州刺史,改封英国公;

左骁卫大将军、楚国公段志玄可金州刺史,改封褒国公;

左领军大将军、宿国公程知节可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

太仆卿、任国公刘弘基可朗州刺史,改封夔国公;

相州都督府长史、鄅国公张亮可澧州刺史,改封郧国公。

余官食邑并如故,即令子孙奕叶承袭。

从这一份长长的名单中,你可以发现两点:第一,凡受封者,基本上都是李世民在政治上高度信任的嫡系心腹。而其他一些在朝堂上曾炙手可热、风光无限的名臣如魏徵、王珪等,并不在此列。

第二,受封者的封地基本上都集中在山南道和河南道地区。山南道在终南山、太华山之南,以此得名,东接荆楚,西抵陇蜀,南控大江,北距名山。而河南道在黄河以南,故而得名,西距函谷,冬至大海,北临大河,南滨淮泗。这两处既是由关中东向争天下的咽喉要地,又是财富之区,更是威慑河北和江东的战略前出地带。所谓“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李世民将世袭刺史尽数分封在这里,正是要他们为李世民“镇守四方”,拱卫京师,同时进一步渗透和监视河北江东的异己势力。

此番安排,不可谓不周密。要知道,从每一个人选直至每一块封地,都颇费了李世民不少的筹算苦心。然而这番苦心却不足为外人道,只能依靠李世民的强力去将其推动。当然,一开始,这项计划看上去进行得还颇为顺利。除了马周等少数几位后起之秀外,来自朝堂重臣的反对意见可谓微乎其微。特别是出身军旅的将领如侯君集等人,更是巴不得在列土分疆之外,过上一把政由己出、专制一方的干瘾。至于房玄龄、长孙无忌他们虽然表现得心不甘情不愿,但李世民相信胳膊终归拗不过大腿。因此,当时在李世民看来,这一计划的实现,只是水到渠成之事,哪里会想到后面还会横生波折呢?

总之,在贞观十一年(637年)之前,大唐帝国似乎正有条不紊地在李世民确定的轨道之上运行着。强敌宾服,四夷归心;国势日盛,万民乐业。但凡李世民想要做的事情,无不成功;但凡李世民想要达到的目标,无不实现。这期间尽管也发生了长孙皇后离李世民而去这样的悲剧,似乎是上天在以某种方式警告李世民,要敬畏来自人性情感深处的那些不受理智抑制的力量。然而这在政治生活中也仅是一段插曲而已。当时,自信满满的李世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要为自己的骄傲和过去做过的事情付出巨大的代价。

只是,那个时候,李世民已经没有了退路,冷酷的现实再一次逼迫李世民在儿女亲情和政治大局之间作出血腥的取舍。

也许我们可以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立场上,来荒诞地设想一下。假如我们能够现场采访李世民“若有机会的话,在太子人选问题上你愿意重来一次吗”这个问题的话,他会给出什么样的回答呢?

作为一个皇帝,李世民也许会给出这样的回答——这纯属毫无意义的假设,没有任何可能性!

但作为一个父亲,李世民的回答可能是——我愿意!

同类推荐
  •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无耻、腹黑、阴鸷的小人然而他又是清末的治世能臣,民国的开国总统,中国现代军事的开创者。他是一个谜,一个今天史学家也很难盖棺定论的谜。通过对他不断的发挖可窥见大变局时代政客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官场的潜规则。
  •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曾说:“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爆发,会一直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莫里哀(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莫里哀(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在巴黎热闹的大市场附近,耸立着一幢古老的建筑。这里居住着一对新婚夫妇。丈夫叫做约翰·波克兰,是一位有名的室内陈设商。他在大市场开设了一个店铺,另外,在巴黎其他地区还有几处铺面和作坊。在当时,他算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人物。
  • 帝王主沉浮

    帝王主沉浮

    本书介绍了26位皇帝的帝王术,重现了君王的宿命人生,在字里行间找寻着他们往日的雄风和智慧。
热门推荐
  • 媚师人间

    媚师人间

    狐、龙、蛇,最精彩的故事,总是发生在人间。
  • 中庸的智慧

    中庸的智慧

    本书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文化上升到对称文化,又用对称文化来提升中庸文化,从而使中庸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使之可以从哲学理论上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到企业管理与人的日常生活中。
  • 养玉为妻

    养玉为妻

    玉是地胎,佛家称为大地舍利子,佩戴玉器,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禁忌;摘下美丽女尸胸前的玉佩,我就开始发冷,只有她的怀抱才能温暖我。
  • 流年,往事如风

    流年,往事如风

    新疆小子高峰高考后被内地某大专医学学校录取,他对自己曾经一直爱恋过得女孩宁静告白后独自去了内地,独身在外开始了他慢慢地求学路,当结识了同班同学同样是外地的林玲后他的理想有所改观并开始对她产生好感,可是他又心系远在新疆的初恋女友宁静,矛盾的心里让她百感交集的度过青春,待他大学毕业,回到新疆时,一切都变了??青春
  • 嘘!鬼王驾到

    嘘!鬼王驾到

    别人都是比老爸,又谁比她背景强悍,魔界界主是她追求者,神界界主是她亲姐,妖界界主是她未来姐夫,鬼界鬼王是她丈夫,谁敢欺负她,鬼王驾到,直接吓跑~
  • 改变世界的101个发明

    改变世界的101个发明

    本书精心挑选了最具有代表性的101项古今中外的发明成果,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活、交通等各方各面,并详尽地讲述了每项发明辗转曲折的由来、艰辛的发展历程,为青少年读者展现更为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让其从每一项发明中感受前人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激励青少年读者学习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创造精神。
  • 长生诠经

    长生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右下角的签名

    右下角的签名

    他们都说高中的爱情是最美好,最纯洁的。时间匆匆,宁愿笑看过去,也不后悔。
  • 鸽子飞过天空

    鸽子飞过天空

    这是一场错位婚姻。当小说主人公陈家明像只鸽子似的,又飞回妻子身边时,妻子姜丽萍再也不是以前的姜丽萍,她的变化让陈家明倍感困惑。当他终于发现妻子背后的秘密,准备大动干戈时,姜丽萍提出了离婚……
  • 浮云之禁

    浮云之禁

    从大陆西北的海口扬帆,一条水路穿过死亡之海汹涌的“伟大航道”,便会到达一座笼罩在云海之中的岛屿,那是后世中连神魔都为之颤抖的禁地;且看斯多罗曼史诗后裔——索雷特在神秘强者的指引下,手持永恒之刃缔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段传说,怎样在神魔再次活跃的乱世,建立那样一座使众神颤抖,万魔俯首的禁地!话说大家不喜欢慢热的书吧,那么看下面吧。新书《穿越之至尊修士》,欢迎大家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