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6900000024

第24章 《桃花扇》

分析《桃花扇》的思想倾向;分析李香君、侯方域的思想性格;分析《桃花扇》的结构。

第一节 孔尚任的生平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号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64代孙。作为孔子的后裔,他是儒家文化熏染出来的典型文人。他早先也是努力地求取功名,但运气不好,屡战屡败,多次乡试未能通过。34岁那年,他卖田捐了一个国子监生。孔尚任从亲属和朋友那里听到一些南明王朝的故事,准备写一本反映南明兴亡的戏剧。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康熙第一次南巡,路过曲阜,孔尚任被推荐到御前讲经,受到康熙的褒奖,次年即赴北京任国子监博士。对此,孔尚任受宠若惊,深感知遇之恩,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所谓“书生遭际,自觉非分,犬马图报,期诸没齿”。后来,他奉命去治理黄河,3年里目睹官场的派系斗争、尔虞我诈、人浮于事、议而不决,深感失落。与此同时,他和江南的明代遗民有了广泛的接触,听他们缅怀往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他的感情也在逐渐地变化。他在扬州登上梅花岭,瞻仰史可法的衣冠冢;在南京登上燕子矶,参谒孝陵。物是人非,引发了孔尚任的兴亡之感,激起了他的巨大的创作热情。孔尚任一面希望在新朝有所作为,一面为明王朝的灭亡惋惜悲哀。治河3年,他仕途上虽很不得意,但为后来写作《桃花扇》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回京以后,他依然做国子监博士,虽然是风光体面,却是官俸微薄,十分清苦。朝中党争激烈,孔尚任冷眼旁观,抽身事外。经过3次易稿,他终于在1699年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桃花扇》。该剧演出后即引起轰动。次年,他担任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同年,他莫名其妙地被免了职,表面的罪名是耽于诗酒、荒废政务,实际上恐怕和《桃花扇》的演出有关。两年以后,孔尚任回到家乡,70岁时去世。综其一生,他曾经怀抱济世救民的大志,但现实粉碎了他的幻想。

第二节 思想倾向

历史上的南明弘光朝,是一个短命的小王朝,主要的原因在于内部的纷争和腐败。福王荒淫,马士英、阮大铖之流,结党营私,排挤史可法等忠良之士。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等四镇,拥兵自重,骄横跋扈,自相残杀。史可法被排挤出南京,空有一腔救国之心,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顺治二年(1645),江南的历史翻过了沉重的一页。豫王多铎的大炮轰塌了扬州的城墙,史可法被俘,不屈而死。清兵烧杀十天,昔日的烟花佳丽之地,化作人间地狱,全城死亡人数达到80万。不久,清兵乘夜雾渡江,攻克镇江,南明的沿江守军一触即溃,弘光政权如鸟兽散。礼部尚书钱谦益等在大雨中跪着,迎接清兵。不久,福王在芜湖被俘。接着,清军自常州、无锡直取苏州、杭州。

明朝灭亡以后,许多文人身受国破家亡的痛苦,他们在痛定思痛之余,便将自己的精力转向历史的批判和反思。他们怀着沉重的历史感伤之情,以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总结明王朝覆亡的原因。他们仔细地检查封建国家机器的每一个零件、每一处细枝末节,竭力要找出它的每一个毛病和隐患。当时的很多诗歌、散文、小说和戏曲里,都在进行这种历史的反思。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其中的一例。

《桃花扇》,40出,是一部反映南明弘光朝覆亡的历史剧。在此以前,已有一些历史剧,如梁辰鱼的《浣纱记》、吴伟业的《秣陵春》、洪昇的《长生殿》,这些剧作都是借人物的悲欢离合来串演历史。孔尚任的《桃花扇》继承了这一传统,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情缘为线索,以南明弘光朝的兴亡以及当时那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大变动为背景,借侯、李定情的一把扇子,串联全剧,所谓“南朝兴亡,遂系于桃花扇底”。

《桃花扇》的剧情梗概是:崇祯末年,复社文人侯方域侨寓莫愁湖畔。阮大铖身被阉党恶名,成为过街老鼠。为摆脱困境,情愿出资,由杨龙友说合侯方域梳拢秦淮名妓李香君。侯方域将题诗的扇子赠送给李香君,作为定情之物。李香君得知妆奁出自阮大铖之后,以大义责备方域,当时拔簪脱衣,退还妆奁。侯方域作书,由柳敬亭送赴左良玉军中,劝告其以大局为重,不再率军东下。阮大铖以私憾报复,诬蔑侯方域为内奸,欲行迫害。侯方域与李香君痛别。杨龙友劝说李香君嫁新贵田仰为妾,遭到李的坚决拒绝。侯方域在史可法那里参议军事,四镇钩心斗角,形同水火。马士英、阮大铖等花天酒地,命香君前来唱曲佐兴。香君舍命抗拒,头撞妆楼,血溅宫扇。杨龙友将其点染成折枝桃花。香君立誓终生等待方域。后来,马、阮饮酒,召众妓女唱曲。李香君乘机痛斥奸党。侯方域被马、阮投入监狱。清兵压境,弘光政权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经过了许多曲折,侯、李相逢于栖霞山上,本欲再续旧情,但在张道士的棒喝之下,毅然割断情根,双双出家入道,完成了苍凉的悲剧结局。

《桃花扇》包含着浓郁的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它的目的是总结历史教训,正如孔尚任的小引中所说:“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孔尚任借鉴了《浣纱记》的经验,又加以发展。写南朝的兴亡,比较严格地按照史实来写,如作者自谓“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其地,全无假借”。写才子佳人的离合悲欢,则出以虚构,而又注意分寸,如作者所谓“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桃花扇凡例》)。剧本续40出《余韵》,借苏昆生一曲《哀江南》,将那种故国之思、兴亡之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驻马听]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沈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沽美酒]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

[离亭宴带歇指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见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里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第三节 人物塑造

一、李香君

秦淮妓女对东林复社名士的倾慕,是晚明以来的一种风气,侯、李情缘是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背景下的爱情。剧本突出李香君的政治见识、政治敏感和政治气节。她却奁,拒嫁,非常看重与阉党划清界限的名节。她很爱侯方域,但她有原则性,能够指责侯方域的“徇私废公”。侯方域听了杨龙友的一番花言巧语,收了阮大铖赠送的妆奁酒席,便要替阮大铖疏通其和复社名士的关系,“原来如此,俺看圆海情辞迫切,亦觉可怜。就便真是魏党,悔过来归,亦不可绝之太甚,况罪有可原乎。定生、次尾,皆我至交,明日相见,即为分解”。李香君当即反驳说:“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官人之意,不过是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哪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不放在我香君眼里!(拔簪脱衣介)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等于在政治上挽救了侯方域。香君的义烈教育了侯方域,使他连声赞叹:“好,好,好!这等见识,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平康巷,他能将名节讲,偏是咱学校朝堂,偏是咱学校朝堂,混奸贤不问青黄。”《却奁》一出,充分表现出这位风尘女子“富贵不能淫”的气节。《守楼》一出,李香君听说新贵田仰要出三百金娶她为妾,她“立志守节,不肯下楼”。马士英派人来强抢,李香君发誓:“奴家就死不下此楼!”《骂筵》一出,表现出她的威武不能屈的正气:

[五供养]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把俺胡撮弄,对寒风雪海冰山,苦陪觞咏。

……

[玉交枝]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副净)好大胆,骂的是那个,快快采去,丢在雪中。(外采旦,推倒介)(旦)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旦)奴家已拼一死,吐不尽鹃血满胸,吐不尽鹃血满胸。

二、侯方域

侯方域的形象是李香君的陪衬,但是也自有他独立的价值。他是东林名臣侯恂的儿子,有才气、有政治才干,“在复社中铮铮有声”。他清流自居,鄙视阉党。眼看明王朝大势已去,侯不是为国奔走,而是去烟花巷中寻求安慰,明朝覆亡的征兆同样体现在这位复社名流的身上。侯方域结识李香君,起初只是一种嫖客的心理:回天无力,暂且从声色中寻求麻醉和安慰。梳拢的资助从何而来,他并不细问,一副公子哥的脾性。一份重礼,就把他软化,他表示愿意为阮大铖和复社之间疏通关系。在香君的教育和感化下,他迅速改正了错误。阮要报复他,李贞丽劝他远走高飞,他却舍不得新婚燕尔。剧本没有写侯方域的降清,目的不是要为侯、李立传,而是要从“桃花扇底看南朝”。侯方域软弱、糊涂和动摇,颓唐消沉而并未离开斗争旋涡,入狱以后并没有动摇变节,是一位多才多情、终无大用的复社名士。

三、其他人物

杨龙友是马士英的妹婿,阮大铖的朋友,又与侯方域交往。他八面玲珑、趋炎附势而并无害人之心,他会出主意让阮大铖出资,拉拢侯方域。香君却奁,他说她太激烈了,自觉没趣,却没有去告密,也没有报复。阮大铖诬蔑侯方域是左良玉的内应,杨龙友极力为之辩白。阮大铖要抓侯方域,杨龙友暗中通风报信,使侯方域免遭毒手。李香君骂筵时,面临杀身之祸,他又巧言为之解脱。

李贞丽见钱眼开而天良未泯,李香君却奁,李贞丽虽知是不义之财,总觉得可惜。马士英派人来强抢香君,香君以死相抗,李贞丽伪冒香君上轿而去。

阮大铖这个反派人物塑造得非常成功。他有才、鬼点子多,马士英没有他的辅佐,成不了事;他不借马士英的势力,也难以得志。

第四节 结构艺术

《桃花扇》的结构极具匠心,总的说来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使侯、李情缘时时与政治风云纠结在一起。李对侯的爱慕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侯对李的爱慕则是经历了一个由羡其姿色到敬为畏友的过程。其中《却奁》一出是转折点,作者是以国家兴亡放在儿女情长的前面来考虑的。最后的结局同样说明了这一点。剧中的其他人物围绕着侯、李,围绕着南明的兴亡多层次地展开。侯、李的命运时时地和南明的政治斗争纠结在一起。一写马、阮对香君的迫害,借以写南明的腐败;一写侯的活动,写南明王朝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展示其必亡的原因。所谓“没见阵上逞威风,早已窝里相争斗”。以事为线,以物为线。扇为联结全剧之物:赠扇、溅扇、画扇、寄扇、撕扇,针线细密,前后呼应,环环相扣,一丝不漏。赠扇时,扇是侯、李的定情之物。题诗中便将香君喻作桃花:“青溪尽是辛荑树,不及东风桃李花。”溅扇时,扇上的血迹是李拼死反抗阉党的见证。画扇时,那血迹画成的桃花象征着香君的坚贞的人格,点破剧本的题目《桃花扇》。寄扇时,扇子是李寻找侯的信物,香君说:“奴的千愁万苦,都在扇头。”撕扇时,扇子是国家兴亡压倒儿女私情的象征。正如张道士所谓:“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1.南明王朝

指明朝灭亡以后,残余力量先后在各地建立的政权。这里仅指其中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权。

2.平康巷

指妓院。

3.复社

明末江南士大夫的政治集团,发起者为张溥等人,崇祯六年(1633)成立于苏州,主张改良政治,挽救明王朝的统治。

4.左良玉

明末将领,封宁南伯,进侯爵,驻武昌。他拥护东林党人,于弘光元年(1645)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中途病死。

思考题

1.分析《桃花扇》中男女主角的思想性格。

2.分析《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3.分析阮大铖、杨龙友的形象。

同类推荐
  • 衣锦还乡

    衣锦还乡

    本书描述的是李牧民回到家乡富饶县,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款待,受到镇长、县长等领导的接见,受到“衣锦还乡”般的待遇。随后李牧民为家乡发展写了一份“设想”,这个设想牵涉到了农民地权的问题,遭到其伯父李连财的强烈反对,引发了李氏和钱氏的纠纷。李牧民身份上的误会,使得县长的计划作罢,李牧民不见容于同族,匆匆逃离家乡……
  • 蒙古剔修改稿

    蒙古剔修改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

    《爱人的头颅》收录蔡骏早年中短篇小说十九篇。作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迷宫中寻找永恒之爱,然而爱情之花花开有时,人类注定长怀无法解开的忧愁。“爱人的头颅”千年不朽,灵魂长驻其间,千年来他只爱一个女子;她与“爱人的头颅”长相厮守,直至进入坟墓,爱尽今生。神秘的白猫化作美女夜夜来伴,“恋猫”之人是否能放下南泉和尚的那把屠刀?烽火连天,“一封家书”一路平安,两地之人已生死相隔。白衣女子轻轻地绕过卫兵,走上了城门。她来到高高的城垛边,整个城池和城中央巍峨庄严的宫殿都在眼前。你们顺着长长的城墙根看过来,可以看到她缓缓拉动吊着人头的绳子,直到把那颗人头捧在怀中。
  • 入流

    入流

    所谓的“入流”,就是要六亲不认,该打的打,该杀的杀,心硬如铁,从而成就自己江上霸主的地位。也就是说,“入流”不只是为了满足人的钱欲、色欲,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的权欲,建构自己的领地,包括其中的生存规则。正是这种类似于“丛林法则”的生存逻辑,将固城船队带入了深不见底的人性之渊。
  • 脸书杀死我

    脸书杀死我

    《脸书杀死我》,一部法国人网络生活的诙谐画卷,法国最畅销的小说!《脸书杀死我》风趣而且引人深思。
热门推荐
  • 八块腹肌

    八块腹肌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王爷,夺个皇位给你坐

    王爷,夺个皇位给你坐

    姚玉被鸳鸯佩带到了古代,没有谈情说爱过得她,一来就变成了新娘子,糊里糊涂的嫁进了王府,而娶她的王府三公子,却是个爹不亲娘不爱的人,两个命运相似的人,要如何面对王府中的争斗,如何面对重重难关!
  • 三国之我是赵云

    三国之我是赵云

    赵云:吾可弹琴,能吟诗,冲锋陷阵,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上马提枪,弯弓射大雕,哪里找我这么好的夫婿?蔡琰,貂蝉,大小乔:将军所命,不敢不从。刘备,关羽,张飞:云哥,带我飞!PS:新人新作,望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 走向春天

    走向春天

    本诗集继续延续熊明修田园风格,保持了清新、俏皮的诗风,此外加入诗人一些乡村之外的感受,融入城市和工业文明的气息,这是诗人有意在诗歌抒情领域的探索,非常可贵。
  • 富有的鸭太太

    富有的鸭太太

    本书包含两个故事:富有的鸭太太很有钱,吃得太多却不羞于承认,最后她怎么样了呢?两只狗请了一群朋友参加派对,结果宴会上发生了很多意外……
  • 世上哪有第二个你

    世上哪有第二个你

    这个世界上我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你,你一定要一直跟我在一起。她曾毅然出走,徒留未明真相的他独自忍受与她阴阳两隔的可能。她从他爱的缰绳中逃离,最终又选择回来,不仅仅是因为伤害的烙印。相同的容貌,伪装的性格,只有依旧怦然的心动无法自控。其实他给的爱,从来都是唯一。他一直留在原地,等待她的归来。
  • 网游之血影王者

    网游之血影王者

    一柄尘封的剑,一身染血的袍,面对千军万马,手中魔剑轻挥,响彻云霄的惨叫,这血红的地,才配我的降生
  • 卓越员工的第一本书

    卓越员工的第一本书

    《卓越员工的第一本书》李岳著,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本书绝非一部“屠龙术”专著,而是一本职场员工自我修炼的实用读物,一本企业员工素质培训的通俗教材。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蚀骨婚约:三爷的心尖宠妻

    蚀骨婚约:三爷的心尖宠妻

    北城裴三爷财权独大,雷霆手腕震慑众人,然众所周知裴三爷有个放在心尖尖上的人。“你就是个杀人犯!”男人眸中凝聚着万千怒火,杀机四伏!她头也没回的上了警车。五年后的某天夜里,裴三爷却将她抵在盥洗台上,二人姿势暧昧。“三爷疼你爱你这么多年,你以为你一句两清就一笔勾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