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3100000152

第152章 对人财产之罪 窃盗之罪(26)

3781

22672

36519

4915

4417

19

1139632

8392238

14988

1647816

2448736

1619932

23921

96548

16167

8885735

蚕丝类各种平均百斤价表 单位:圆

生丝

屑丝

熨斗丝

茧壳

真绵

玉丝

屑茧

元年

55638

1418

9847

4989

19954

2247

299

8119

二年

78785

3947

152

6621

17862

248

2894

三年

62613

4267

1164

4495

19235

3498

2266

5397

四年

648

2

8439

536

47117

2559

114

539

五年

58127

256

9453

5758

14934

246

六年

59964

3396

8693

7155

24464

3481

七年

54147

2972

8824

6665

15586

2579

2526

5723

八年上半季

47164

314

2455

6262

17629

2362

18879

八年度

4457

2898

9428

7185

16549

12115

1785

8

生丝

屑丝

熨斗丝

茧壳

真绵

玉丝

屑茧

九年度

76129

4687

15266

2845

21537

23388

3754

22436

十年度

53861

3669

9921

7337

129

1476

583

十一年度

5574

4415

1553

7647

15344

24332

237

322

蚕卵纸历年输出价量表

平均一枚价

(圆)

百分

比 例

元年

188632

3712351

197

212强

571弱

二年

13493

2556

182

155强

385弱

三年

1397846

2566759

184

157强

395弱

四年

1427

1285189

92

158弱

198弱

五年

128746

2247365

175

145弱

346弱

六年

141889

36337

216

16弱

471强

七年

1335465

731578

55

15强

113弱

八年上半季

八年度

727463

47492

65

82弱

73强

九年度

118525

19227

187

115弱

293弱

十年度

1176142

346998

3

132强

53强

十一年度

888367

6516

73

1

1

1391353

1948683

14

日本植茶盖始于嵯峨帝时,或云圣武时既知饮茶,但事不可考,惟考日本《凌云集》载皇太弟《秋日御制诗》云“院里满茶烟”。《桓武帝御制诗》云“吟诗不厌捣香茗”。又《经国集》载嵯峨帝与海公饮茶归山,御制诗有“香茶罢酌日云暮”句,可征当时风尚。史称嵯峨弘仁六年,幸近江国之韩崎,有崇福寺僧都永忠自煎茶献帝及皇太弟。永忠曾于宝龟中入唐留学,得制茶及栽培法,延历中归朝,自试其法并传于人,及是帝遂命畿内及近江、丹波、播磨诸国植茶。盖始于延历,盛于弘仁也。其后中绝,及后鸟羽院文治中僧千光游宋,赍江南茶种归,分栽于背振、梅尾诸山,茶事复盛。千光种之筑前背振山,建保二年将军源实朝有疾,千光知其宿酲,献茶及《吃茶养生记》二卷,将军饮之顿愈。又馈茶实一壶于释明惠,明惠种之拇尾山,故拇尾山又名茶山。其后分种之宇治,近代拇尾种殆绝,而宇治实称茶海。应安以来,以足利义政嗜茶,举世咸尚之。后义政命僧珠光、僧休心通晓茶事,义政聘之,命其臣能阿弥、相阿弥等学习。休心自结茶室,号珠光庵,其子宗珠、其徒引拙、古市等传习其道,鸣于南都。真能、即能阿弥,号春鸥斋。真艺、真能子。真相,即相阿弥,号松雪斋。藻鉴茶具,润饰茶仪。及丰臣氏使千宗易修饰之,千宗易,和泉人,称千阿弥,仕丰臣氏,号利,居士。于是王公以下逮于庶人咸尚茶术。至德川氏,每春遣使于宇治赍瓮收茶,而宇治之名益著。日本初传古法,特尚煎茶。惟良春道和出云大守《茶歌》有:“空林下清流,水纱巾仍漉,银枪子兽炭,须臾炎气盛,盆浮沸浪花。”“起巩县碗商家盘,吴盐和味味更美,煎罢余香处处薰,饮之无事卧白云。”是当时所尚在煎茶,薛能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着更夸”观此知用盐是古法也。煎茶废而点茶兴,点茶之法始于陆羽,宋人盛行之,考《大观茶论》、蔡襄《茶录》,知日本点茶即同其法。凡运筅击拂谓之立茶,立茶谓粥面聚也。茶多汤少,运筅旋撤,再添汤击拂者谓之浓茶。茶少汤多者谓之薄茶。、盖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以观其色泽,法以抄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迥环击拂,汤上盏可四分而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者为绝佳。其后茶仪盛行,又专以斗茶器、结茶室,务为奢靡矣。行之数百年。若制茶之法则近来较精,将新采之叶用泥炉铁镬煮热汤以竹笼蒸之,俟其叶软,取出用竹簟摊开,以扇扇退热气,然后用铁棂糊纸于泥灶上烘焙,随焙随捻到茶卷身干,再用筛分出粗细,拣去茶梗,翻覆焙干乃用箱装运。凡谷雨前后所采者为头春叶,肥嫩而味浓厚。夏至前后所采为次春叶,老而味薄。至大暑前后所采为尾春。每年出产头春居其六,次春居其三,尾春居其一云。有日宇治制,有山本嘉兵卫者,西京人,鬻茶于江户,至四世嘉兵卫时,元文年,山城永谷宗七郎自制一种美色茶,贩之山本氏,山本氏赏其奇雅,与之结约,令再制,、当时诸侯伯赏之,有天上地下第一之名。由是山本氏之名大噪,名日字治制。有日玉露制,天保年间山本氏已获巨利,于治、缀喜之间共有十八所茶园。至六世嘉兵卫,号德翁,由宇治至小仓村,宿于木下吉左卫门家,戏于焙茶时以手搅和,茶叶如团珠,木下氏患之,德翁转奇其状,购以重价,更令多作赍归江户,名曰玉露。人争购之,当时一斤值银四十五钱,尔来渐次翔贵,值至七十五钱。尤擅香名。其制造较粗者日番茶,多粗品,制工尤草率,仅以太阳曝干而已。下总、常陆之间多有之。碎屑者日粉茶。近年以来学制红茶,明治七年劝业寮创编《红茶制法》一书,颁布诸府县,民间始有学制者。八年,驻扎上海领事官特聘我国人二名,于肥后之山鹿、丰后之木浦等处学制而未能得法。又遣委员多田元吉往湖北、江西、安徽等处学习栽培、制造诸法,并购觅良种赍归。其后日本三井银行与一西商又延请华人四十余名,于近江大津郡制造,初颇如法,后以制造过多不能得利云。又学作砖茶,初,明治九年多田元吉游历中国湖北咸宁及汉口等处,赍回砖茶,遂于劝业寮中以绿茶粉末拟造,用器械压榨而未能坚实。十年,元吉又入江南福建模拟其器,赍归。十一年,全权公使梗本武扬由俄国东部陆路归朝,闻俄人素嗜砖茶,购数种携归。至十一年,元吉与上林熊次郎又如法制造,赠之美商。茶商田川某亦传其法,俄人遂与定约购买云。又有学作印度茶者。印度种茶起于泰西一千八百三十四年,至今五十余年矣。先是,侯爵某上书政府首倡其议,英国从其言,遂选英人及印度人十三名为委员。阿朔昔州旧有茶树,当印度未入英国版图时,于千八百二十四年缅甸之役,炮船长官巡察其地并携茶种归告政府,及是所遣委员遂于阿朔昔州先建数所茶苗园,并开小制场。至三十七年,暂通制造、焙炼诸法。又遣员往中国福建厦门购种种之,渐及东北诸州,其后政府决议以移植中国种为便,又往安徽、杭州、宁波、福建武夷山购觅良种,植于西北诸州。尔后考论工拙,争以金牌为赌物。植物家又考究树质佳否,土宜如何,一一论究中国焙炼之法,政府并译其书布告于众。凡种茶之地虽在绝域深山,政府皆开通道路以便运输,人民亦争自奋发益求良法,佐以机器,至千八百六十九年,印度茶之名竞噪于世。今核印度近年输出之茶,每岁已逾三千一百万磅,卖价一千三百万圆。出产不过中国八分之一,然茶价之高几倍于中国矣。日本自明治七年遣富田冬三往桑港,经东印度闻其茶美,至明治九年遂适多田兀吉为制法视察委员,石川正龙为器械视察委员,梅浦精一为商务委员,均往印度研究其法。及归,遂以高知县下取自生茶制以印度之法,果投西人嗜好。乃将其制法遍告各府县,并设传习场,受业者凡五百余名云。日夺产茶遍于全国,以宇治为最良。开港之先,惟中国商人于长崎购九州茶,回国再制以充西商之用。又有和兰商人赍茶树五百本移植于爪哇,然西人未有购茶者。及安政六年横滨开港,米国商人始稍稍购茶,此时茶一百斤不过六七圆,仅以当时十二三方之一分银购取,一分银值英国银半圆。后增至十六七圆,其后输额递加,栽植益盛。至明治二三年,适因中国红茶有伪造者为美人所厌忌,而日本绿茶乘机得以销售,至明治十一年输出至二千八百余万斤之多,售于美国者十之九,于英国者十之一。然以制造稍滥得利转微,政府频年设法维护,于明治十二年开共进会,凡出品者八百四十六家,一千一百七十二品。特撰委员审查其形状,以黑漆盘盛茶叶置于案,外映日光以鉴别茶叶之长短、紧疏、伸缩如何。色泽,于玻璃窗外施有色屏障透入日光,仍以黑漆盘盛茶叶以辨其润泽、枯燥、纯青、碧黄、驳杂等事。火度,以茶叶盛盘,嗅其香气以别火度之强弱,熏焦能否适当。水色,茶叶重八分置之茶铫,注以热汤,经五分时间倾其液汁注于纯白茶碗中,以审定清浊黄碧如何。茶滓,将茶滓倾入白碗注以清水,细审其形况性质,有无混淆他物。香,如前法渗出茶液,咀含于口以辨其薰莸强弱。味,亦如前法辨其味之甜滑苦涩如何。收藏,即茶叶之香味、色泽,以审定其收藏保护之善否。价格,即是年茶价以辨高低。性质,以每县每区分别品质以考其土宜物性。原价,据各家出品人申告书考其工役费用之多寡,以审定其价。分别/等以定优劣。其尤者给以赏牌,民人奋励争进,其豪农富商自种茶园有辟地五十馀町之广,制额二万余斤之多者,比之从前大有进境云。明治十二年,既开制茶共进会,劝农局长复勉励业茶者日:“尝就现状以p来势,日本产茶虽逐渐拓充,然其利实不足恃,有可虑者六:地之广大,物之丰饶,中国、印度非我所及,一也。此二国者输出之多,价额之高,又非我所及,二也。红茶气焰压倒全欧,尚之者十八,假令美国转移嗜好趋重红茶,则我之绿茶将弃之如土苴、如敝屣,三也。加非一物美人以供饮料,实居首位,仍虑茶为所夺,四也。印度政府于产茶一业殚精竭虑,以期进境未知其所底止,即论今日印度茶价既挺然特立,高出诸国之上,则其效已可睹矣,五也。中国之从事茶业者虽比之印度当让避三舍.其政府亦未尝加意保护,然商人能协力同心、互相联络以趋赴事机,近来益矫宿弊改图精良,以广开英、美、俄、澳各国贩卖之路,六也。今之产茶只中国、印度、日本三国,然茶之为物虽产于温带,实宜于热带,假令他日产茶益广,又有第二印度世界现出,亦未可知。是亦不可不思也。方今商务万国竞争,有如此大敌,如此要事,岂得以日本产茶为天之所授,国之特产,而安坐逸居以图之乎?期所以保此天授,享此特产者在吾民手段。何谓手段?官民协同一心,以实验征实效,自培养制造以至贸易,苟有利益则急起以图,精进不已,务使货美价廉无复馀术,则庶几其可也。”日本自通商以来,当路诸人专以殖物产、兴国益为务。观此可知其概,故附录于此。

茶历年输出价量表

制茶

番茶

粉茶

平均百

斤价

(圆)

平均百

斤价

(圆)

平均日

斤价

(圆)

元年

7439124

3344965

4497

1951246

21265

19

725223

24198

334

二年

6424156

195436

342

216349

144154

715

154945

4228

273

三年

1816332

4431326

497

138416

68376

659

459654

11913

259

四年

3728396

462984

363

995488

39695

399

342969

181

265

五年

3739349

4124463

3238

157361

92123

61

48755

952

195

六年

386769

4561949

34

85658

88659

142

42582

8783

218

七年

17862275

7193844

427

94389

499

553

362366

9583

265

八年上半季

633928

2389749

3

678879

3462

5O

38897

19

353

八年度

1963121

659816

3361

1182

9766

823

983496

33236

338

制茶

番茶

粉茶

平均百

斤价

(圆)

平均百

斤价

(圆)

平均百

斤价

(圆)

九年度

179744

4931395

27

73821

25936

351

19232

56

295

十年度

19235645

43496

2276

44593

16165

363

2139558

6628

31

十...年度

214484

5226872

2442

488524

17681

362

178317

58529

328

164681855

5375695

1282495

887652

152㈣

3333

三种茶合计比较袅

二种汁

百分比例

量 价

三种计

制茶

番粉茶

元年

1115593

3581768

43弱

68弱

31强

63强

4强

二年

859545

212418

36强

4弱

27强

37弱

9强

3弱

同类推荐
  • 忆四明山泉

    忆四明山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阳陶隐君内传

    华阳陶隐君内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镜公案

    明镜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泾林续记

    泾林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长生笔之一世长安

    长生笔之一世长安

    司徒南音;写的了一世长情的佳话,却写不了关于你的一世长安。百里十步:别哭,我从未离开梵音:佛渡众生,我渡你完颜裂:我向长生天发誓,若有一天你死我也会变成草原上最凶猛的狼继续守护你。
  • 玉谷传奇

    玉谷传奇

    古代有个种玉谷。最好的玉是种出来的。浸润这美玉的沃土,是人们的血汗、油脂、骨殖……今天的种玉谷,成了贪婪之徒舐舔正义之剑的硝烟战场。作者在丰赡的文史底蕴,娓娓讲述古今故事,从容不迫之中,道出人世间至真之理。
  • 问剑上古

    问剑上古

    世间纷扰,自红尘中来,往红尘中去,何以超脱.道如沧海,只取一栗.一人,一剑,一壶老酒,醉望上古风流.从剑而始,亦从剑中寻一场超脱....
  • 明朝好男人

    明朝好男人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内容简介】:打打杀杀得看多了吧?来点清淡点的!一个闲散王爷、山泉、有点田!还有老婆孩子热炕头,当然,少不了几个漂亮妹妹,不过本书貌似不是11哦……【出品人】:嘻哈鸭(天使之张)【评级】:XXX(完全無修正)【首发网站】:起点中文网【是否有码】:绝对步兵【小说题材】:架空请大家支持我的新书《娱乐教父〉这次不能再扑街了!(129)请大家支持我的新书《娱乐教父〉这次不能再扑街了!(129)请大家支持我的新书《娱乐教父〉这次不能再扑街了!(129)
  • 废妃很抢手

    废妃很抢手

    莫名其妙穿了,还被腹黑王爷当成间谍!拜托!姐不会武功,也不知道你和谁有仇啊!被囚,你宠妃的离开难道真是我的错。逃离,却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身份变成了他的王妃。一场阴谋把她从第一美人变成第一丑女,再成废妃。而她,真的废了吗?接二连三的美男出现,费心讨她一下笑…到底谁才是她最终的归属?(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无尽仙皇

    无尽仙皇

    传说中来自第十域的人都能搅动天地风云,但古往今来,万载沧桑,没有人知道第十域位于何处,甚至是那些来自第十域之人。陈非凡,被一道晴天霹雳劈到了神武大陆,只身万里,逆天改命,成就十域最亮眼的星辰。
  • 战鼎

    战鼎

    鸿蒙古时、混沌初开,天地孕育了一种奇物……不知几世几劫,这奇物竟碎裂十八片!谁能想到威震宇内的神尊、气吞天地的神兽、移山填海的天地异宝、广袤无边的奇幻仙境、妖娆迷人的绝世妖姬,竟然都是这上古奇物的碎片所化!由神为人,再由人化神,落魄神人云长空因得到一尊战鼎,走上不平凡之路。且看云长空如何发现惊天秘密,重现上古时期号令众神魔的辉煌!战鼎显、神魔出、回归上古,号令三界!本书等级:炼体、凝气、雾化、雨化、固化、虚丹、金丹、灵境、圣境、神人
  • 彼岸花精

    彼岸花精

    彼岸花,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彼岸花死亡、分离的代表。彼岸花恶魔的温柔。彼岸花地狱的召唤。当彼岸花向往有生命的人类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奇迹。
  • 工业女帝:彪悍夫妻的扑倒之路

    工业女帝:彪悍夫妻的扑倒之路

    彪悍的人生由我司徒小小来书写。司徒小小穿越了,带着拯救全人类,全时空的重任穿越了。发展科技、振兴军工,她顺手拈来。顺道还拐带了夏国最帅的将军做了自己的王夫。一个彪悍、两个彪悍,凑在一起就是霸道……看着帝国铁骑无情推进,站在最高处的一对夫妻心情激荡。1v1,双处,强强联合,横扫地球。
  • 论君子

    论君子

    之前的一些散文,陆陆续续先发上来。小说随后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