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55600000006

第6章

无生行品

论曰。菩萨观行成就之时。知自观心顺理修行。非有生心非无生心。亦非有行亦非无行。但为离增益边故假说为无生。不于有生生心。不于无生生心故。为离损减边。亦假说为行。虽非有有行之行。而非无无行之行故。是故立名无生行品

经曰。尔时心王菩萨闻佛说法出三界外不可思议从座而起叉手合掌以偈问曰

论曰。别显观行有六分中。第一遣诸境相显无相观竟在于前。此下第二泯其生心明无生行。就文有三。一者正说。二者赞说。其第三明闻说得益。初正说中有其四分。一者往复问答。二者反征问答。三者菩萨领解。四者如来述成。初中有六。一问二答三难四拒五请六释。初中有二。先经家序。心王菩萨者。从体立名。然心王之义略有二种。一者八识之心御诸心数故名心王。二者一心之法总御众德故名心王。今此菩萨入无生行证一心王故。从所体以立名也。今此品中明无生行。所以心王菩萨发问出三界外不可思议者。是出所闻之法以为发问之本。其所闻者谓前品说。今且举后以摄其前。谓最后颂言。超然出三界乃至所成故

经曰。如来所说义出世无有相可有一切生皆得尽有漏断结空心我是即无有生云何无有生而有无生忍

论曰。此二颂是问辞。于中初颂领前所说。上半领前一味法印。下半领次一乘所成。后一颂正发问。于中上半牒无生义。下半问无生忍。既无有生。应无忍心故

经曰。尔时佛告心王菩萨言善男子无生法忍法本无生诸行无生非无生行得无生忍即为虚妄

论曰。是第二答。答意有二。先示无生忍相。后显有得过失。无生法忍者。达法本无生。是则定慧诸行亦无有生。非于无生。有能忍行。故言非无生行。于中有得能忍之行则乖真忍无住无行。故言即为虚妄

经曰。心王菩萨言尊者得无生忍即为虚妄无得无忍应非虚妄

论曰。是第三难。难意而言。若谓有得有忍是虚妄者。则谓无得无忍应非虚妄。反虚妄故。诸学大乘无所得者。作如是计。自谓非妄。为显彼妄故作是难

经曰。佛言不何以故无得无忍是则有得有得有住是则有生有生于得有所得法并为虚妄

论曰。是第四拒。于中有二。不者直拒。何以故下第二释拒。拒意而言。若彼意谓无得无忍则虽不得有得有忍之有而犹得其无得无忍之无。既得于无者则心住于无。心既有住即是有生。谓有心生于有所得故。亦违于无生无得。是故说言并为虚妄

经曰。心王菩萨言尊者云何无忍无生心而非虚妄

论曰。是第五请。追难路穷意不能诣。故须仰咨。请为将导

经曰。佛言无忍无生心者心无形段犹如火性虽处木中其在无所决定性故但名但字性不可得欲诠其理假说为名名不可得心相亦尔不见处所知心如是则无生心

论曰。此下第六为释。于中有四。先开无得道理。次示无生道理。三者举非。四者明是。初中有三。谓法喻合。初言无忍无生心者。是牒正在法忍之心。言心无形段者。显心无所得。形之言体。段之言分。就诸缘中求心体分。若即若离皆无所得。由是道理故无形段。非谓无色形段相也。喻中火性虽处木中者。喻于忍心。虽处理中。其在无所者。就此木中有诸极微。于中都无火性所在。如是理中有恒沙法门。于中求心永无所在。如是火性无处道理。有佛无佛法性常尔。故言决定性故。火性名下义不可得。如是火性虽不可得而其木中非无火性。欲诠此理说火性名。推析此名但有诸字。转求诸字皆无所得。忍心名相当知亦尔。故次合言。心相亦尔。得忍菩萨知心如是。何得于中能取心生。以之故言则无生心

经曰。善男子是心性相又如阿摩勒果本不自生不从他生不共生不因生无生何以故缘代谢故缘起非生缘谢非灭隐显无相根理寂灭在无有处不见所住决定性故

论曰。此下第二明无生理。于中有二。先喻次合。喻中有二。先明四不。后显八不。言四不者。待缘故不自生。自种故不他生。无作故不共生。有用故不无生。又复未生时无自故不从自生。已生时已有故不须自生。自既不成。待谁有他。自他既无。何得有共。有因而生。既不可得。何况得有无因而生。如是求生皆无所得。言不因生无生者。明不无因而生。谓不能生因无而果得生也。何以故下次释伏疑。疑者意曰。三不可尔。第三云何。意谓果生种子为亲因。地水为疏缘。此二共合故有果生。云何而言不共生耶。是故问言何以故也。缘代谢故者。明彼二缘先代后谢不得暂停。停时既无则无功用。功用无故俱不生果。如偈说言。诸行皆刹那。住尚无况用。故又求代谢。无生无灭。所以然者。既无暂住则无有生。生无有故。则无有灭。故言缘起非生。缘谢非灭。如是推求隐显皆无。隐者种子在土下故。显者芽茎出地上故。根理寂灭者。推其树根及树干理求生果因毕竟无起。故言寂灭。在无有处不见所住。所以然者。决定性故。决定性义如前所说

经曰。是决定性亦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入不出不生不灭离诸四谤言语道断无生心性亦复如是云何说生不生有忍无忍

论曰。次明八不。非直法尔。唯前四不亦乃具绝一异等八。所以然者。果种不一。其相不同故。而亦不异。离种无果故。又种果不断。果续种生故。而亦不常。果生种灭故。种不入果。果时无种故。果不出种。种时无果故。不入不出故不生。不常不断故不灭。不灭故不可说无。不生故不可说有。远离二边故不可说为亦有亦无。不当一中故不可说非有非无。故言离诸四谤言语道断。阿摩勒果如是绝言。法忍之心亦不异此。故言无生心性亦如是等也

经曰。若有说心有得有住及以见者即为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是为长夜

论曰。此是第三举非。谓有说言无生忍心心体可得住于无生。及与能见无生理者。不了心性。直是妄执能障菩提及其般若。是明不得性净菩提能证般若。又菩提者。始起菩提。言般若者。菩提之因。不得觉因故为长夜。无始妄想是大梦故

经曰。了别心性者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无生行

论曰。此是第四显是。言了别心性者。即以自心了自心性。如经言。若能以其能取作意还能通达能取作意。如是方乃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无漏智生通达圣谛故。知心性如者。知自观心体性平等故。是性亦如者。是能知用。用性平等故。如是观心体用平等。无生无灭无始无终。以之故言是无生行。上明四不之无生者。显无生理。理通凡圣。今明知如之无生者。明无生行。行别在圣。在圣之行与理一味。遍通之理与智平等。平等一味故圣人所不能异也。有通有别故圣人所不能同也。不能同者即同而异也。不能异者即异而同也。同者辨同于异。异者明异于同。明异于同者非分同为异也。辨同于异者非销异为同也。良由同非销异故不可说是同。异非分同故不可说是异。但以不可说异故可得说是同。不可说同故可得说是异耳。说与不说无二无别矣

经曰。心王菩萨言尊者心若本如无生于行诸行无生生行不生不生无行即无生行也

论曰。此下第二反诘问答。于中有八。一举行难理。二反诘有证。三仰报无证。四反诘有得。五仰报无得。六述无证得。七更陈所疑。八决其所疑。此即第一举行难理。言心若本如无生于行者。举前所说行无生义。谓即前言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无生行。谓无生于生灭之行。即是正举无生行相。言诸行无生者。举理无生。谓诸众生五阴诸行本来无生。生行不生者。明理无生异行无生。谓生起行即空不生非由证理灭心不生。言不生无行者。显理不生类行无生。谓不生门亦无心行。如无生忍无分别行故应即是无生行耶。若如是者一切凡夫莫不证得无生忍矣

经曰。佛言善男子汝以无生而证无生行耶

论曰。此是第二反诘有证。诘意而言。汝于入观无生忍时以依诸行无生之理而得无生行耶。所以如是反诘问者。彼以理无生别异行无生而难理无生亦是行无生故。今诘言。汝入观时理行别异。有能所耶

经曰。心王菩萨言不何以故如无生行性相空寂无见无闻无得无失无言无说无知无相无取无舍云何取证若取证者即为诤论无诤无论乃无生行

论曰。此是第三奉答无证。于中有三。初明无证。二者举非。三者显是。初中亦二。前标后释。如无生行性相空寂者。是总标句。言性空寂。谓观心体性离生灭相。即前所说知心性如也。相空寂者。观心知用。用相亦如。即前是性亦如之谓也。下以十无释此总句。无见无闻者。心性希夷。夷故绝色非像所表。希故绝声非教所诠也。无得无失者。显空而无所得。遣生而无所失故。如是四无释性空寂也。无言无说者。心行既寂不起言说故。无知无相者。心行寂灭远离二分故。无取无舍者。既无分别无性可取无相可舍故。如是六无释相空寂也。无生行中如是空寂。云何于中而有取证。作是答时自知前难不成难也。举非显是。攻即可知

经曰。佛言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论曰。此是第四反诘有得。问曰。菩萨未得阿耨菩提。如来何故问汝得耶。解云。此虽未得究竟菩提。而已证得初地菩提。如法华论曰。八生乃至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谓证初地菩提故。以离三界中分段生死。随分能见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谓究竟满足如来方便涅槃故。案云。是约真如佛性说名菩提。能证见故名得菩提。如经言诸法性空即是菩提。此之谓也

经曰。心王菩萨言尊者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无得无失无觉无知无分别相无分别中即清净性性无间杂无有言说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诸可法行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法行不见处所决定性故本无有得不得云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曰。此是第五仰报无得。于中有三。谓标.释.结。释中有二。先明所得菩提无所得性。后显能得诸行无能得相。初中言菩提性者。谓真如性虚通无碍性离闇弊故名菩提。于中本无真性可存。亦乃本无妄想可亡。故言无得无失。如是本觉远离思构之觉亦亡率尔之知。故言无觉无知。既无分别之见亦离所行之相。故言无分别相。由如是故非惑所浊。本性离染故言即清净性。纵非生灭所间横非能所所杂。故言性无闲杂。无有言说者。能言所言无不绝故。非有非无者。虽非有如而非无如故。非知非不知者。虽非本觉而非不觉故。菩提性然无可得义。诸可法行已下次显无能得行。如前品说六度之行无非真轨故。言可法亦如是者。同前无得故。一切法行者。六度等行。不见处所者。不见得失觉知乃至有无知不知等所可行处故。与菩提平等平等。所以本无有能得不能得也。云何已下总结无得

经曰。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心行不过无相体寂无生

论曰。此下第六如来述成。于中有三。一者正述。二者举非。三者显是。初中亦三。总述.别述.后还结成。初言如是如是者。述前无证及后无得。一切已下第二别述。先述无生后述寂灭。言无生者。是无生行。述无能证能得。言寂灭者。是寂灭理。述无所证所得。初言一切心行者。所有出世无分别智相应心行不取诸相证会无相故。言不过无相体于空寂冥然无生故言体寂无生

经曰。可有识识亦复如是何以故眼眼触悉皆空寂识亦空寂无有动不动相内无三受三受寂灭耳鼻舌身心意意识及以末那阿梨耶亦复如是皆亦不生寂灭心及无生心

论曰。此是第二述寂灭义。谓诸世间八识空寂。于中有二。一者例前。二者广释。初言可有识识。总摄所有世间八识。如言处处。摄一切处故。亦如是者。空寂之理同前出世心之无生故。何以故下第二广释。眼者眼根。眼触即是遍行中触。依三和生。令三和合欲明散空故偏举之。识亦空者。眼触既空眼识不生故。无有相续迁动亦无刹那不迁故。言无有动不动相。言内无三受者。三受生起本来寂灭故。诸心数中触受相近。有大胜能故举此二通遣余法也。耳鼻舌身者。谓耳耳触耳识等也。心意意识者。是第六识。未来名心。过去名意。现名意识。依随转门举此三名。为显三世皆空寂故。末那梨耶第七第八皆同眼识故亦不生也。广释文竟。次言寂灭心者。近结八识空寂之文。及无生心者。远结体寂无生之文

经曰。若生寂灭心若生无生心是有生行非无生行内生三受三行三戒

论曰。此是第二举非。谓有所得。大乘学者不空八识违其寂灭。故言生寂灭心。不知出世心之无生。谓有心生证无相理。故言生无生心。直是世间流转之行而乖出世无生忍行。故言是有生行等也。言三行者。身口意作通善不善。言三戒者。身口意止唯取其善。生此三行三戒为因而生三有具受三受。如是流转不得解脱

经曰。若寂灭生心不生心常寂灭无功无用不证寂灭相亦不住于无证可处无住总持无相即无三受等三悉皆寂灭清净无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禅无生无行

同类推荐
  • 太上九真明科

    太上九真明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朝金粉录

    南朝金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母般泥洹经

    佛母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诸病主病诗

    诸病主病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律二十二明了论

    律二十二明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证道路

    证道路

    这是一片属于道的世界,这是一片神奇的世界。这是一可以证道成圣的世界,也是一人人向往修行,以求掌握命运,摆脱轮回,冲破天地的世界。这是一人妖两族共同主导的世界,也是天外魔族想夺取的世界.一位八岁的稚童因一梦而梦到另一片天地,梦道了那一片世界的自己的十六年人生,梦醒人未醒,不知梦里梦外何为真?因师父一个决定,步雨从此怀着振兴小说家,并想亲眼看看这片天地,而踏上了去往外面的路,一条不悔的路…
  • 亚森斯王国记

    亚森斯王国记

    遇见你,便是主赐予我的无上光明。--------------------------------------新人一只,求勾搭,求支持。
  • 渡灵师三世情缘

    渡灵师三世情缘

    一位少年与民国女鬼在末班车上相遇的经历故事
  • 亚修

    亚修

    欧林大陆,是一片广袤的土地,诸国分立,各族犄角,每一天都有着生死存亡的戏码上演,兴盛与衰败,无时无刻。大陆的北方,现今统治于北方帝国“奥菲”,其东部三分之一的疆土是血色的红心平原,“蓝眼”一族在此统御千年,朝代更替无法改变其霸主地位。只是历史哪有永恒,奥菲年历699年,“蓝眼”一族卷入莫名的政治纷争,因谋逆反叛之罪,全族屠灭。唯有八岁的幼子亚修在各方势力维护下,侥幸得存,苟延于流民区中。而今,亚修终究难弃古老的传承,踏上重拾荣耀的道路,初心不过是再度夺回家族的根基--菲克斯城,却不想,卷入了一场侵蚀整个大陆的风暴。
  • 宠物小精灵之大时代

    宠物小精灵之大时代

    当达玛岚奇卸任,谁来扛起连联盟的大旗?当大木雪成故去,研究界的泰山北斗花落谁家?当火箭队复燃,当银河团重现,当隐世的氏族一一出现在人们眼睛,这个世界必将迎来再一次巨大的洗牌!看那少年,以龙领主继承人的身份,如何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撑起一片祥和的空间。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六十种曲还魂记

    六十种曲还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域高飞

    异域高飞

    用科学方法诠释的异世,定会有所不同。群号:39880520
  • 皇帝老爸

    皇帝老爸

    中国古代的历代皇帝既是“九五之尊”的真命天子,也是一个做过儿子、做了父亲的平凡人。虽然他们是皇帝,当然也只是凡人,那么,他们的成长经历、所受到的来自家长的教育、还有对后代的培养教导,不可否认那会是很精彩的。虽然时过境迁,社会形态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很不一样,但是历史就是一面镜子,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些走过历史尘埃、名垂青史的皇帝老爸们自己是怎么接受教育成长,而后又薪火相传下去教育自己的未来皇帝儿子的历史故事。
  • 五官科学

    五官科学

    本书内容包括: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眼科检查法、眼睑及泪器疾病、结膜病、角膜病、葡萄膜病、青光眼、晶状体病、玻璃体病、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