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55600000007

第7章

论曰。此是第三显是。言若寂灭生心不生者。反前若生寂灭心句。遣诸生心不取生故。心常寂灭无功无用者。反前若生无生心句。离诸生灭起动之相亦无作意分别功用故。不证寂灭相者。虽遣生起之心。不存寂灭相故。亦不住于无证者。虽无取寂灭相不堕无证过故。可处无住者。总明离住着过。诸可住处皆无所住故。可住处者。若遣生起则可住寂灭。若遣有证则可住无证。如是可处皆无住故。总持无相者。总显具功德。谓无生心持诸行德而同一味无差别相故。则无三受等三者。反前内生三受等句。远离流转因果相故。悉皆寂灭者。达三受等本来空故。清净无住者。能达之心无住空故。不入三昧者。能亡世间入定心故。不住坐禅者。亦遣世间住禅静故。若能如是则无生起之心亦无分别之行。故言无生无行也

经曰。心王菩萨言禅能摄动定诸幻乱云何不禅

论曰。此是第七陈疑。疑意而言。凡诸禅定能摄掉动之念令定散乱之心。云何出世无生行心亦不入住于禅定耶。如其不禅则应是动。有如是疑故乘彼问也

经曰。佛言菩萨禅即是动不动不禅是无生禅禅性无生离生禅相禅性无住离住禅动知禅性无有动静即得无生无生般若亦不依住心亦不动以是智故故得无生般若波罗蜜

论曰。此是第八决疑。言禅即是动者。谓世间禅虽非散乱而取境相。取相心生生起动故。能离如是生动之禅乃能得入理定。故言是无生禅。如是理定性无生动。故言禅性无生。非直无生亦无住寂。故言禅性无住。若有生则是相。有住着则是动。今即反此故言离生禅相。离住禅动。上来诸句明理定相。知禅性下显理智相。唯就一体义分为二。知禅性无有动者。知禅性无生故。无有静者。知禅性无住故。即得无生者。得理无生故。无生般若者。得行无生故。亦不依住者。谓无生智不依理住离能所故。心亦不动者。虽不依理住而非生心动故。由如是智能到彼岸。故言般若波罗蜜也。上来八分合为第二反诘问答

经曰。心王菩萨言尊者无生般若于一切处无住于一切处无离心无住处无处住心无住无心心无生住如此住心即无生住尊者心无生行不可思议不思议中可不可说

论曰。此是第三领解。一切处者。一切真俗动寂等处。言无住者。于此一切无所得故。言无离者。于此一切无所不得故。所以然者。彼一切处悉皆非然非不然故。心无住处者。无所住处故。无处住心者。无能住心故。无住无心者。合前二句。以无有处有住之心故。心无生住者。不无无生无住之心故。如此住心者。结前于一切处无住乃至无离。无离之义假说住故。即无生住者。结前心无住处乃至心无生住。住即无住。无住即住故。心无生行不可思议者。离言绝虑故。不思议中可不可说者。以离言亦离离言故。以离言故言不可说。离离言故亦可得说。言可说者。非不然故。不可说者。非是然故。故总说言可不可说。如说言说有可不可。当知其思亦有可不可。但举一边影显之耳

经曰。佛言如是如是

论曰。此是第四述成。如前领解非直契当道理。亦乃仰称佛说。所以重言如是如是。长行正说竟在于前

经曰。心王菩萨闻如是言叹未曾有而说偈言

论曰。此下第二以偈赞说。于中有二。先序后颂。闻如是言者。闻此一品之内佛言也

经曰。满足大智尊广说无生法闻所未曾闻未说而今说

论曰。此下三颂非别颂文但是总叹。于中有四。法喻合结。此是第一法说。赞叹未说而今说者。虽前广说。而今此经言略义丰文省理详。若斯之妙未先说故

经曰。犹如净甘露时时乃一出难遇难思议闻者亦复难无上良福田最上胜妙药为度众生故而今为宣说

论曰。此下二句是第二喻。言甘露者不死之药。以喻此经能出生死。次有四句。是第三合。无上良福田者叹能闻者。最上胜妙药者合所闻法。下之二句第四结也

经曰。尔时众中闻说此已皆得无生无生般若

论曰。此是第三时众得益。地前凡夫闻说此品能得初地无生忍故

本觉利品

论曰。一切有情无始已来入无明长夜作妄想大梦。菩萨修观获无生时。通达众生本来寂静直是本觉。卧一如床以是本利利益众生。此品显是道理故名本觉利品

经曰。尔时无住菩萨闻佛所说一味真实不可思议从远近来亲如来座专念谛听入清白处身心不动

论曰。别明观行六分之中此下第三明本觉利。依无生行能会本觉。方得普化饶益一切。由是义故次演说之。就文有三。一者广明本觉利益。二者以偈赞颂。三者时众得益。初中有二。一者因动明静略标本利之宗。二者从微至着广说本利之义。初中有三。一者寄身移动以标本利。二者因言往复以标本利。三者放光赞颂本利。初中言无住菩萨者。此人虽达本觉本无起动。而不住寂静恒起普化。依德立号名曰无住。无住之德契合本利。故因此人以表其宗。言一味真实不可思议者。则前品说心无生行不可思议等也。从远近来亲如来座者。其先座处去佛座远。闻前品已迁至近处。表其先时未闻深法。位在凡愚去佛果远。今闻佛说得本觉利。自知当得佛果在近也。专念谛听入清白处身心不动者。已近佛座时专念于谛听。入本清净明白之处。随本觉静身心不动。因此即表入本觉时达本无动得无所得也

经曰。尔时佛告无住菩萨言汝从何来今至何所无住菩萨言尊者我从无本来今至无本所

论曰。此下第二因言往复。于中有三。问.答.述成。第二答意明从凡位来至圣位。至圣位时顾寻古今。古在凡位始发趣时自信己心本无起动。起动之本不可得故。今至圣位得无生时证知自心本来无生。生起之本无所得故。故知始从无本处来。今所至处亦无本所。既举无本。当知无末。无末无本者。无来无至矣。但仰顺佛问之辞假寄来至之言。虽复不有来至而非都无来至故。故因来至显无来至。至所来处同无本故

经曰。佛言汝本不从来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议是大菩萨摩诃萨

论曰。此是述成。述成意言。来处至处既同无本。无本处同则无来至。所以然者。来处不异于至处故。本无从来。至处既同于来处故今无所至。又复来处既无本故无来不来。今所至处亦无本故无至不至。既无来无至本来寂静。故言汝得本利不可思议。既得本利自利利他。故言是大菩萨摩诃萨也

经曰。即放大光遍照大千界而说偈言大哉菩萨智慧满足常以本利利益众生于四威仪常住本利导诸群庶不来去去

论曰。此下第三如来放光表赞菩萨。于中有二。先经家序。所以放大光明照大千界者。为表得大智慧光明照世间闇令得光明故。证成如来前所赞故。大哉菩萨者。别赞无住菩萨。智慧满足者。以无所知无所不知故。于四威仪常住本利者。如前所序从远近来亲如来座。因此示现本觉利故。不来去去者。寂而恒化故。言不来者。随所导化令得出世不退还故。言去去者。随得不退展转出离而善逝故

经曰。尔时无住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转而转众生一切情识入唵摩罗

论曰。此下第二广演本利之义。于中有二。一者直广。二者重演。初直广中先问后答。以何利转者。是问能化转利义。问前导诸之句。而转众生等者。是问所化转诸识义。问前去去之句。一切情识即是八识。唵摩罗者。是第九识。真谛三藏九识之义依是文起。如彼章说

经曰。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唵摩罗何以故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无生何以故决定本性本无有动

论曰。是答正广本利之义。于中有二。先标后释。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者。是标能化之本。而转诸识入唵摩罗者。是标所化之转。释中有二。正释转释。正释中言一切众生本觉者。释前能化之本一觉。一切众生同一本觉故言一觉。诸佛体此乃能普化故言常以。以此本觉令他觉故。故言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者。是释所化转入之句。本觉正是唵摩罗识。得本觉者。是释入义。入本觉时觉诸八识本来寂灭。觉究竟故诸识不生。故言诸识寂灭无生。是句正释转诸识句。此文具显本始二觉。谓一切众生本觉等者。是本觉义。觉诸情识寂灭无生者。是始觉义。是显始觉即同本觉也。何以故下第二转释。释前始觉所觉寂灭。虽诸八识随缘动转。而求定性皆无所得。故言决定本性本无有动。本无动故本寂灭也

经曰。无住菩萨言可一八识皆缘境起如何不动

论曰。此下第二重演。于中有二。先演始觉。后演本觉。初中亦二。一演诸识空寂。二演诸识无生。前是始觉之所觉。后是能觉之始觉。初中即有六番问答。于中有三。一者前二问答正明空寂。二者第三问答明不同相。三者后三问答明不异相。此初问答明无起动。言可一者。一切之谓。谓一切众生所有八识。皆缘境起者。四缘之中且举缘缘以难不动

经曰。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识本空空无缘性如何缘起

论曰。且遣境缘显识无起

经曰。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如何见佛言见即为妄何以故一切万有无生无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见

论曰。此下第二问答明见是妄。妄故真空。谓境空故见有境即是妄。见亦空故计有见亦是妄。释中有二。总明别显。总明者。阴界等有本不自名我为色等。但由妄心名为色等。是故一切悉皆空寂也。别显中言一切法相亦如是者。谓外山河等六尘法相。一切众生身亦如是者。内色受等五阴之身。身体尚无。何有见用故

经曰。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识空觉亦应空佛言可一觉者不毁不坏决定性非空非不空无空不空

论曰。此下第三番明觉不觉之不同相。问意言觉亦应空者。从缘生识既空。从缘起觉亦空。识既空故其见是妄。觉亦空故其觉亦妄也。佛答意言一切觉者。不坏道理故非可空。不存自性亦非不空。是故觉中无空不空。诸识不尔。妄取诸法违反真理。可空可遣。如是不同。何得相类也。决定性者。谓真如性不可破坏。性自尔故。言不毁者。不取有相。以伤空故。言不坏者。不计无性。以损真故。谓不毁坏于决定性也

经曰。无住菩萨言诸境亦然非空相非无空相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决定决定性根无有处所无住菩萨言觉亦如是无有处所佛言如是觉无处故清净清净无觉物无处故清净清净无色

论曰。此下三番明不异相。于中前二番明觉与境同相。后一问答显觉与识同相。初中前番明境同觉。谓诸妄境本来不有。既无其有。何有空相。既非有空。何得无空。故言非空相非无空相。以此而言则不异觉。答中言性本决定者。明本不有故非空相。无有处所者。明非有空故非无空也。后番问答明觉同境。觉亦如是者。觉亦缘生。本性空故。答中言清净无觉者。觉空之理离一切相故曰清净。觉性既空空中无觉。如色空中无色相故。前明境同觉者。以境非空非不空义同于前觉非空非不空义。今明觉同境者。以觉性空无相之理同于境空无相之义。二文不同应如是知

经曰。无住菩萨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佛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何以故色无处所清净无名不入于内眼无处所清净无见不出于外心无处所清净无上无有起处识无处所清净无动无有缘别性皆空寂

论曰。此第三番明识同觉。心眼识者。谓眼识种子积集之心及此种子所起眼识。略举此二标其性空。下就四缘明眼识空。色无处所者。色性自空故。清净无名者。空中无色故。不入于内者。不与眼根作境界故。是明所缘缘空也。眼无处所清净无见者。眼性空中无眼根故。不出于外者。无能行于色境界故。是明增上缘空也。心无处所清净无上者。种子空中无种子故。四缘之内为上首故。无有起处者。无亲起识之处所故。是明因缘空也。识无处所清净无动者。既无三缘眼识不起故。无有缘别者。以无缘色了别识故。是明等无间缘及眼识空。缘者前灭之缘。别者后生了别。此二皆空故言无有。如是四缘及识皆空故。总结言性皆空寂。如说眼识四缘皆空乃至意识应如是说。谓法无处所清净无名不入于内。意无处所清净无见不出于外。心无处所清净无上无有起处。识无处所清净无动无有缘别性皆空寂。此中意者是第七识。此中心者是第八识。是明八识。皆悉空寂所以同于一切觉空也

经曰。性无有觉觉则为觉善男子觉知无觉诸识则入何以故金刚智地解脱道断断已入无住地无有出入心处无在决定性地其地清净如净琉璃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觉妙观察如慧日光利成得本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智地者诸识不生

同类推荐
  • 过庭录

    过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阿弥陀经通赞疏

    阿弥陀经通赞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真子外篇

    玄真子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ruise of the Snark

    The Cruise of the Sna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阴阳雕刻师

    阴阳雕刻师

    阴阳雕刻师这一职业在民间流传已久,而“我”出生在一个阴阳雕刻师世家之中,看似玩世不恭的性格之下掩藏着一份睿智和执着,因为受到家族压力,大学学无所成的我刚毕业就被迫回家继承祖传家业,当上了一家小文玩店的年轻掌柜,各类形形色色的雇主来到,自此一系列阴阳诡事源源不断的袭来,与此同时,凭借着我的看家本领和看穿阴阳事物,驾驭鬼神的能力,引得各路美人纷至沓来……
  • 萌娃挡道:大明星爱上小助理

    萌娃挡道:大明星爱上小助理

    她是他的一个小助理,每次看到他的脸都会心花怒放,看到他的完美的上半身就会脸红。他是万人迷的大牌明星,家缠万贯,但身边的小助理却从来没用正眼瞧过他,这让他对她燃起了雄雄烈火。某天,他找了个借口去她家,却发现她在家藏了个很拽的小鬼,竟然坐在他的海报上乱涂乱画,···········。
  • 情晚·帝宫九重天〖全本已出版〗

    情晚·帝宫九重天〖全本已出版〗

    传说,她骁勇善战,深受将士拥戴,令敌军闻风丧胆;传说,她坑杀五万降卒,手段狠辣,可止小儿夜啼;传说,她在妖娆媚笑中让千军万马灰飞烟灭……她将嫁给大芮最杰出的男子为妻,她将辅佐青梅竹马的太子登基。可蓦然回首,是哪里走来的小小女孩,一脸孺慕地看着她,连连唤着“娘亲”?她又几时多出一个“夫婿”,声声指斥她的背情负义?暗香疏影里,到底是谁忘了谁?前方已是绝崖,无路可去。愿与君约,不订归期订死期。若有一日,江南江北梅花落尽,方是我命终之时。否则,等我。
  • 探索宇宙奥秘的思想家霍金

    探索宇宙奥秘的思想家霍金

    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谁想得少,谁犯错误就多,谁进步就慢。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 公主殿下请小心

    公主殿下请小心

    “公主殿下请小心呀,有一个不明物体来袭。”某丫头大声叫到。“哼,什么不明物体?要是它敢来,看本公主不给他瞧瞧本公主的厉害。”某人自恋的说。可惜事事都是那么不如人意。“啊。”一阵尖叫,吵醒了林中的鸟儿。原本洋洋自得的某人静静的躺在血泊中。“公主。”听到女仆最后一声呼喊,晕了过去。醒来时这位公主却失忆了,是命运在捉弄她吗?不是是换了一个人而已。那不明物体是什么?
  • 4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女性篇

    4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女性篇

    本书针对40岁左右女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介绍了生理健康、运动保健、饮食健康、性爱保健、美容与健康、减肥与健康、按摩保健、心理保健、医疗保健等内容。
  • 医见钟情:男神老公轻轻宠

    医见钟情:男神老公轻轻宠

    孟元雅等了宋子琛七年,做梦都想要跟宋子琛重归于好。但是,七年后,宋子琛回来,闪电一样向她求婚,娶她进家门。为了的,却只是让她空欢喜一场而已。
  • 谁动了我的剪刀

    谁动了我的剪刀

    小雪是一名大四的女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男子跳轨自杀,就死在小雪身边,从此小雪夜夜噩梦缠身不得安宁。为了驱邪,小雪在好友佳佳的陪伴下,找到了个住在筒子楼里的会占卜的女人,这个女人给了小雪一把据说是沾染了六个人鲜血的,满是戾气的剪刀,她告诉小雪把,这把剪刀放到枕头下面即可驱除梦魇,但同时也嘱咐小雪,切记要小心保管,否则便会招来横祸。小雪按照这个女人的话做了,噩梦果然得以驱除,但怪事却也接踵而来:先是同宿舍的温暖由于误用了这把剪刀,导致腿骨骨折。紧接着,噩梦再次重现,小雪惊恐的发现,剪刀竟然不见了,由此,小雪和宿舍里各同学之间的矛盾也不断的升级,同时,宿舍里其他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随后,小雪发现身边的人,一个个的消失,她通过种种蛛丝马迹,追寻她们失踪的原因,最后才发现,这一切竟真的与那把剪刀有关。
  • 现世茅山

    现世茅山

    谈到“茅山术”在一般人的心中,立即泛起一种神秘、尊重却又敬而远之的强烈感觉,这些也许都是在电影情节中所塑造出来的深刻印象,“茅山道士”似乎个个都有高深的驱鬼、下符、扭转乾坤的高深法术,所以对他们是既爱又怕。此时此刻就让kt冰带领你们进入这一神秘的领域。。鬼门开启
  • 一群逗比孩子

    一群逗比孩子

    她们,是一群高中生,也是舍友,每天都要自己的一片天空,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正如管别人怎么说,自己玩的开心就是了。她们是一群逗比孩子,犯二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她们的世界里玩的开心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