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1800000015

第15章 深挖内幕(3)

张勋是个人,不是神,他没有一眼看穿别人真心的本事,也就是说这么多的人都同意他,他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是真的同意。

这样吧,让我们通过更多的史料重新审视本案的来龙去脉。

事件爆发之前,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那就是“中华民国”的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闹翻,此事史称“府院之争”。闹翻之后,黎元洪、段祺瑞两个人,分别都想争取重量级军头张勋的支持。

张勋的部下苏锡麟,在《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这册史料里面,对张勋复辟一案的简要来龙去脉,有这样的证言和回顾:

“……段祺瑞通过冯国璋劝说张勋派兵入京驱赶黎元洪。各省督军来了许多人,包括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冯国璋的代表胡嗣瑗、段祺瑞的代表曾毓隽、曹锟的代表、张作霖的代表等,会上一致推举张勋出兵推翻黎元洪,拥戴冯国璋当大总统,并恢复段祺瑞总理之职。会上,张勋的秘书长万绳栻提出条件:保皇上(溥仪)复位。大家没有答应。后来,徐树铮、胡嗣瑗等人密谋:先佯装答应张勋提出的拥戴溥仪复位的条件,利用张勋入京,推翻了黎元洪之后,再想别的办法善后(被张文生偷听到)。结果大家在一张黄缎子上签名同意了,张勋上当了。到了天津的时候,张勋和段祺瑞见面,段祺瑞对张勋说:‘要推翻黎元洪,但是清帝复辟一事,就算北方同意,南方也不会同意,因此我建议缓办。’张勋只是默默点头,没有明说答应。到了北京,我(苏锡麟)建议张勋:他们签名同意,是骗局,复辟一事,不能干。张勋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他们是骗我,我也坚决要干的,这事儿干成,我死了也甘心。’不久,惊闻段祺瑞马厂誓师(讨伐张勋),张勋说:‘他们推我出来复辟,原来真的是在耍我,我们不能孬了,拼了命也要跟他们干到底,怕什么?到时候我们就把内情抖搂出来,难道是我张勋一个人要搞复辟的吗?’情势越来越紧张,张勋叫万绳栻马上把当时大家签了名的那张黄缎子拿出来公之于世。万绳栻说:‘缎子留在天津,我现在就去取。’不料,万绳栻一去不回。原来,签名的黄缎子早就被冯国璋的心腹胡嗣瑗用二十万元的价格买走了。

在紧急关头,王士珍派人找了我(苏锡麟),要求停火,希望牺牲张勋,避免内战。我(苏锡麟)说:‘搞复辟,是各省督军一致签名同意的,现在他们反悔,玩弄张勋,是他们不讲信用,现在张勋很危险,张勋是我的长官,我不能见死不救!你回去告诉王士珍,只要(段祺瑞)讨逆军不开枪,我也决不开枪。而如果张勋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保障,我就更不会开枪!’不料,最终还是开打了。很快,荷兰使馆派了轿车来接张勋,张勋不肯走,荷兰人强架着他上车走,张勋还咬了那荷兰人一口。后来,(京师警察总监)吴炳湘陪同我(苏锡麟)去荷兰大使馆看望张勋,张勋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问:‘皇上怎么样了?’吴炳湘说:‘这跟皇上有什么关系?’我则问张勋:‘部队怎么办?’张勋说:‘你看着办吧。’于是,我安排部队的官兵们剪辫子、换服装,发放遣散费,遣返回乡罢了……”

张勋的部下苏锡麟的上述这些回忆,透露了以下三点鲜为人知的重要信息:

1.在“徐州会议”上,有相当多的各省军政要人,在一张“黄缎子”上面,签名拥护张勋搞复辟。

2.张勋见大家都签名拥护,有恃无恐,果断发动复辟。与此同时,那张签了名的“黄缎子”,则被段祺瑞、冯国璋势力收买并销毁。

3.张勋在发动复辟之前,去天津见了段祺瑞,段祺瑞对张勋说:“请不要复辟,否则后果自负。”张勋则所恃各大军头在“黄缎子”上的签名“支持”,因而根本不把段祺瑞放在眼内。

换而言之,张勋是被耍了。被谁耍了?被当年的北洋军头们集体耍了。

那么,事前各省军政要人在一张“黄缎子”上面签名,佯装拥护张勋复辟,这事儿,有没有更多的证人证言呢?

当然有。

关于“黄缎子签名”的这个历史细节,当时的北洋军阀王占元的幕僚杨文恺,也在《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里面,留下了证言。作为历史旁观者,杨文恺在他的证言中,是这样说的:

“……(徐州)开会时,张勋对大家说:‘中国的国情不适合搞共和,我们想请宣统皇帝复位,北京内外的各同人都已经同意了,各国也都乐于支持,现在我与各位商量,同意的请签名……’事后听说,王占元他们是在一张黄缎子上签的名……”

杨文恺的证言说得很明白:的确存在“黄缎子签名”这么一回事。

同样关于军政要人签名同意张勋复辟一事,北洋历史见证人曹汝霖,在其《一生之回忆》里面,也有这样的说法:

“……张勋在徐州开会,各省督军应邀列席,段祺瑞派了徐树铮参加,不料,张勋讨论的却是复辟问题,到会督军首领和代表竟然也签字画押,宣誓赞成,徐树铮则没有签字……”

可见,曹汝霖在他的回忆录里,虽然没有特别提到“黄缎子”这个载体,但是,“签字画押、宣誓赞成”,也是比较清晰的,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

在同一点上,当年的前清遗少派、北洋旁观者张达骧,在中国文史出版社《我所知道的北洋三雄》这册资料里,也是这样回顾的:“是以徐树铮为首的北洋军头们耍了张勋。先是唆使你去干,你干了之后,我们再反对你。”

张达骧的证词,关键文字是这样的:

“……徐树铮急于驱黎(元洪),恐夜长梦多,就不择手段策划行动起来,他知道张勋对复辟蓄意已久,而张的秘书万绳栻素为张所推重,遂极力唆使万在张左右鼓动复辟,这是徐树铮怂恿人上梯子之后再抽梯之计,张并未悟及……”

这不是“耍”,是什么?

还有一个证人:曾毓隽。

在段祺瑞、徐树铮利用张勋复辟这一点上,段祺瑞的心腹曾毓隽,也在《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里,写下了这样的证言:

“……段祺瑞曾经说过:‘张勋带兵入京打倒黎元洪,是上了我们的当。’徐树铮也说:‘张勋是个复辟脑袋,先让他复辟,我们才有机会(倒黎执政)……’”

以上诸多的证人证言,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大家伙签名假装拥护张勋复辟,事后又出兵反对他——张勋,这个憨哥哥,显然是被玩弄了。

于是,在各方表面上的“大力支持”之下,张勋果断带领数千名辫子兵,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北京。

7月1日,北京城全城商民的户门口,挂上了龙旗。

清朝复辟了。

就在此时,果然,段祺瑞在天津起兵讨伐张勋。7月8日,段祺瑞向张勋开出了以下的和谈条件:

1.取消帝制。

2.解除辫子军武装。

3.保全张勋性命。

4.维持《清室优待条件》。

对于段祺瑞开出的这个和谈条件,张勋是如何反应的呢?对此,《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收录了段祺瑞的心腹曾毓隽的一份回顾:

“……张勋则提出:必须允许其辫子军安全退出北京回徐州老巢。于是,谈判破裂,双方继续开打。7月12日拂晓,讨逆军兵分三路会攻,天坛辫子军率先投降,其余的也陆续缴械了。

当时,一些军阀采取了骑墙观望的态度。例如,山东张怀芝,迟迟不发讨张电,等到得知辫子军在北京节节败退,各省纷纷发出讨张电的时候,张怀芝才仓促决定发布讨张电。

7月14日,段祺瑞返京再任总理,并亲自去日本领事馆请黎元洪复职总统。黎元洪觉得自己引张勋入京造成此变,愧对国人,遂自己决定下野。于是,段祺瑞电促冯国璋入京,就职总统……”

为什么张勋仅仅带了几千名辫子兵,就胆敢入京搞复辟?事件亲历者曹汝霖在《一生之回忆》里面,是这样认为的:

“……张勋以为:在徐州军事会议上,各省军事巨头都赞成复辟了,所以只带了三千(原文如此,准确数字待考)辫子兵入京搞复辟,因为张勋深深相信各方会响应,所以不需要带太多的兵,不料,各省军事巨头临时变卦,背信弃义,食言毁约,他也没有料到段祺瑞出师竟然如此迅速……”

可见,张勋是真的相信诸多将领对自己的“拥护”,才有恃无恐,仅仅带了几千号兵进了北京城,当时的张勋,还满怀信心天真地认为大家伙都会从四面八方带兵来拥护他呢。

而冯玉祥,则在其《我的生活》里,摘录了张勋在失败之后,写给段祺瑞的一封信,张勋在信中,是这样对段祺瑞说的:

“……勋(张勋)知国情,只宜君主,即公等卓见,亦早诋共和,兹方拥戴冲入,辄即反对复辟……逐鹿中原,不为大局绸缪,纯为权利起见,徒说伸张大义,岂为好汉英雄……恨当世无直道……”

冯玉祥进一步评论道:

“隐约之间,可以看出:张勋上了段祺瑞的当之后,是非常的愤慨。”

张勋给段祺瑞的这封信,翻译成现代国语,是这样的意思:

“……我张勋为什么要搞复辟?因为我深深知道:中国的国情,只适合搞君主体制。即便是号称远见卓识的你(段祺瑞),也对共和心怀不满好久了,你们刚刚拥戴我带兵入京,立即就翻脸了……你们只知道争夺政权,没有一个是为了中国大局考虑的,你们嘴巴上说的是正义,实际上都是孬种……这世界是多么的黑暗啊……”

平定张勋复辟事件之后,冯国璋以副总统身份继任大总统。

依照冯国璋的秘书长恽宝惠在中国文史出版社《我知道的北洋三杰》之中的回忆,冯国璋上任大总统之后,派了恽宝惠到荷兰公使馆去慰问在使馆内避难的张勋。当时,张勋对恽宝惠狠狠地抱怨,并说了这样的话:

“我这次搞复辟,之所以失败,完全是由于北洋各个实力派背信弃义。就算是你们总统(冯国璋)也有信给我(主张复辟)!”

张勋的言下之意是,冯国璋也背信弃义了。

经过梳理以上正反两方人员基本上互相吻合的证人证言,我们似乎可以基本上理清了“张勋复辟”事件的关键事实和发展经过。令人震惊!原来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1.总统黎元洪罢免了总理段祺瑞,段祺瑞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2.段祺瑞联合冯国璋、曹锟、张作霖等主要军事力量,劝说张勋出兵入京,推翻黎元洪。

3.张勋开出条件:推翻黎元洪可以,但是希望你们支持清帝复辟。

4.上述各主要军事力量假装同意,签名赞成了张勋的复辟建议,引诱张勋出兵。

张勋见此,有恃无恐,出兵推翻黎元洪搞了复辟。

与此同时,大家同意复辟的签名表(黄缎子)被收买、销毁。

利用完张勋之后,段祺瑞突然发兵“讨逆”,打败了张勋。张勋有苦难言,身败名裂。

就这样,张罗了短短12天的“张勋复辟”事件,落下了帷幕。

张勋为什么有苦难言?因为那块写满了北洋军头的签名的黄布——“黄缎子”——被北洋集团收买了而且还销毁了。

也就是说张勋唯一能证明自己搞复辟是“经过大家同意”的那份证据被销毁了。

当然有苦难言,哑巴吃黄连。

读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了。事情似乎是这样的:在段祺瑞和黎元洪的政治斗争当中,由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牵头,利用了忠勇有余、权谋不足的张勋,假装同意张勋搞复辟,引诱张勋出兵入京推翻黎元洪,事后,又销毁了各省同意复辟的签名录,翻脸发兵打倒了张勋,并让张勋这个憨汉子,背了将近一百年的骂名。

读到这里,也许有的读者会有疑问:总统黎元洪罢免了总理段祺瑞,段祺瑞为何不直接发兵打倒黎元洪,而非要让张勋去打黎元洪,自己再来打倒张勋,偏偏要绕这么一个大弯呢?

我认为“中华民国”号称“共和”,段祺瑞作为一国总理,如果自己直接起兵推翻总统,于共和精神不符,因而很容易遭到舆论的抨击,也会失去民心。所以,段祺瑞利用张勋入京,推翻黎元洪,自己再来推翻张勋,这样绕一个弯,自己做的事情就可以名正言顺了。

也就是说,丑角让张勋去当,英雄让段祺瑞自己来做。“张勋复辟”事件的这个版本,我想应该是更加接近事实真相的。

是谁赶跑了末代皇帝

1924年11月5日上午,冯玉祥派出“国民军”包围紫禁城。此时,18岁的末代皇帝溥仪尚在宫中玩乐,对即将发生的这一切,毫无知晓……被赶出紫禁城之后,一切荣华富贵,顿时都成了镜花水月、过往烟云。

鲜为人知的是:在冯玉祥的背后,让溥仪彻底失去“宝座”的幕后“黑手”,原来却另有其人……中国的近代史爱好者,大概都知道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兵将溥仪从紫禁城里驱逐出去的这件事。依据在辛亥革命中所达成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是可以居住在紫禁城里面的。但是,清廷倒台十二年之后,冯玉祥派兵,将溥仪赶走了。对于这件事,一般人都知道冲到前台的冯玉祥。但是,人们似乎并不知道,站在冯玉祥后面的更高级拍板人,却是另有其人。

首先,让我们回到当时事发的现场,看看都发生了些什么:

1924年11月5日的清晨,天蒙蒙亮,鹿钟麟、李石曾等“国民军”将领,奉冯玉祥之命,带着一份《修改清室优待条件》,拥兵策马,浩浩荡荡地来到紫禁城,要驱赶溥仪出宫。

当时,出来接待鹿钟麟、李石曾一行的是清朝的老臣子绍英。绍英从鹿钟麟手中接过《修改清室优待条件》,一读,就知道来者不善。当时,绍英的心怦怦地跳。糟了,这回皇上要被赶出皇城了。十万火急。

同类推荐
  • 混在大明当皇帝

    混在大明当皇帝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迎来了它真正的君王查理五世,开启了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横跨亚欧大陆的奥斯曼帝国也迎来了他伟大的君王苏莱曼大帝,开启了全盛时代。而东方强大的大明王朝随着中兴之主孝宗皇帝的驾崩,也迎来之后东方逐渐走向漫长衰弱的时代……明朝中叶,一个人才遍地却又声名不显的时代。一个穿越而来的少年,依靠着手中的搜索系统,靠挖掘人才而让大明重新走上盛世巅峰……
  • 窑变之郎红与祭红的故事

    窑变之郎红与祭红的故事

    人生如瓷,瓷如人生!窑变,它是失败中的奇迹,祭红这种人生信仰绝对要避免!窑变,不要过于追求,就如郎红。顺其自然便好!
  • 妖星高照

    妖星高照

    真正枭雄,任性且善谋;凶狠却多情。江山、美人,活色生枭。
  • 宋元明清那些爱

    宋元明清那些爱

    全书从浩如烟海的历史陈迹中梳理出七十个爱情故事,作者对这些经典爱情故事的个性化理解成为串联这段中国情爱文化历史的主线,观念新颖,语言活泼,幽默风趣,历史知识点遍布全书,具有相当高的知识息信密度,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评说远古到民国时期情爱的完全读本一部回肠荡气的中国情爱史,一道色香味全的汉文化盛筵。
  • 神话之恋

    神话之恋

    穿越神话的爱恋,爱恋时空,携手千年不变的爱。
热门推荐
  • 好吃易做大众湘菜

    好吃易做大众湘菜

    本书是家庭实用菜谱类工具书,主要介绍菜名、原料、制法、特点、提示等内容。书中介绍的菜肴都是比较有益于健康,而且材料基本上都是物美价廉,于大众接受。
  • 龙将捉鬼师

    龙将捉鬼师

    身世神秘的少年踏出茅山,进入红尘都市,搜集神器碎片,体味人心百态,降伏百鬼千邪。缠绵悱恻,红颜之情,火辣女警、靓丽校花,千年女鬼、美艳狐妖……鬼踪悬案,各异凶灵之迷,百鬼成魔,山村邪魅,不死鬼军,万煞邪教,千古帝尸,僵尸圣祖,天地墓塚……一件件灵异奇事,一次次凶煞险局,一局局善恶交锋,尽在龙将天师降魔传奇。天地皓月,正气长存,疾疾如律令!
  • 金石录之蜀盗

    金石录之蜀盗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三张清朝老照片,无名童谣,竟引得蜀中盗墓世家蜀七门再度聚首!唐门何灭?张献忠屠川秘密何在?影魁,尸阴,蚕陵镇,七杀碑,黑白双身塔,黄龙仙人冢。。。。。。一切都如此真实。一本蜀盗,半部川史。
  • 镜花水月之青春年少

    镜花水月之青春年少

    《镜花水月之青春年少》讲的是一个自小被父母遗弃的女孩-月水镜的爱情、友情与亲情的故事。月水镜既是上帝的宠儿,又是被上帝遗忘的孩子,虽遭父母遗弃,却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长大。她与好朋友路理和林昙花的友谊让她幸福,同时也让她伤透了心,路理的背叛、林昙花如昙花般在午夜凋谢都让她痛苦的忘记自我,沉寂于往日之中。但是友情上的痛苦也有着两个帅气的男孩抚慰她,冷酷而又可爱的诸葛英奇充当她的保护神,为她拭去一切烦恼,给她一片阳光明媚;曾经的花花大少姜晓辉就像一湾宁静的水一般,默默的守护着她,给她一个可以诉说的对象,一个宽广的肩膀,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总是坚定地站在她的身后。怯弱与坚强,自私与宽容与月水镜同在,她信奉的友谊使她遍体鳞伤,她的爱情使她梦断愁肠,但是她还是坚强的走过青春年少。青春年少有着无往不在的忧伤,她却可以含泪笑着拥有……
  • 早早的,好好地

    早早的,好好地

    主要讲的是我的生活,写得不好请见谅,因为在学校里,生活的没什么独特,所以没什么趣味,读后请多指点
  •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各具特色的陵墓建筑,神庙·教堂·寺庙·塔,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古代公共建筑,现代公共建筑,纪念物,交通设施,校舍、住宅、古都等。
  • 深夜末班车

    深夜末班车

    深夜的末班车,你敢坐吗?万一,它是来自地府的冥车呢?一个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却陷入了无尽的圈套和黑暗挣扎之中,如何能够救人或是自救,看他在深夜里寻找光明。
  • 重生之超级学霸

    重生之超级学霸

    “本系统主要培养各种学霸,商霸,拳霸等等,有意者请速速报名,先到先得,只限100名!”······“这位同学,我是XXX台的记者,现在想问一下你使用了超级学霸系统后的效果怎么样!”“自从有了超级学霸系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成绩了···”杨凡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 山海林原

    山海林原

    人心,或寄于名,或趋于利,或寄于善,或寓于权……纵观大之世界,唯强者支天下,唯乱者引纷争。人生在世,追求也者,不过图欲云尔。气御老者七叹归仙,八道神光衍向八方,幻化为木,相传集齐八神木者可得到其毕生所学。大势不可避免,且看林家少年如何经历传说中的“八神之劫”,聆听那属于气的真源之声。(详情请关注山海林原的百度词条╮(╯▽╰)╭)
  • 大神上门

    大神上门

    本来只是想找个开宠物的,没想到一失手,找了个附带仇恨体的包袱,这个包袱一来嘴毒,二来霸道,性格恶劣就算了,还是个人见人追的实力大神,安姚内心崩溃,因为包袱懒上她,甩也甩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