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7100000012

第12章 梁启超谈儒学:君子不怨天,不尤人(1)

在梁启超的文化思想中,儒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只有正确认识儒学,才能认识到儒学对梁启超的影响以及梁启超对儒学发展的推动,这对于研究梁启超国学思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这对于认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儒家历来讲求的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及“内圣外王”之学,他们十分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梁启超曾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过激烈批评,不过,他的所有学术研究中,基本上都有儒学的影子,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直将“圣贤之学”谨记在心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就是“圣贤之学”的践行者。在他看来,儒学的根本意义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而作为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梁启超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带有先哲往圣的人文情怀。他始终以君子之义,看待和对待中国文化的转变和发展。

后世是否可以培养出“孔子魅力”

儒家可以说是发端于孔子,而儒家的很多经典著作也是出自孔子之手。但到了后世,儒学流派所产生的分歧现象日渐严重,不过他们依然尊孔子为先师、至圣。梁启超在起初也对孔子颇为推崇,并在书中这样描写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夫孔子诚教主也,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而孔子则凡有血气莫不尊亲,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我将用教主这个尊贵的身份来尊称孔子,然而仅凭教主这一身份,还不足以代表孔子的全部。教主的感化力量,只可以影响他的信徒,而对于孔子来说,但凡是生灵全部都将得到他的亲近,例如,很多中国人,虽然没有尝试着去读孔子的书,但依然受到孔子化的影响。可以说,孔子是德行的代表。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在模仿和复制孔子的人格德行,以孔子的行事准则为效法依据,从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这种独特的人格。

曾经,鲁国法律条令中有明确规定,如果人们可以从其他国家赎回本国流落在外的女奴,那么这个人将会得到嘉奖,并且可以去官府领取赏金。

有一次,子贡外出游历,在途中遇到了一名鲁国人并将其赎回国,但他没有要官府所提供的赏金。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对子贡说:“子贡,这件事情你做得不对,考虑不全面。众所周知,圣人处理事情时可以移风易俗,让其他人紧随效法,这样就可以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而不是仅仅彰显自己的道德。如今,鲁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穷的人逐渐在增多。如果人们在赎人回来后,在领取赏金时被人们指责为不廉,这样就会降低人们的积极性,导致自愿赎人的人大量减少。因此,你的这种做法仅仅是考虑到了自己的德行修养,而忽略了他人,这必然会导致鲁国人今后不愿意再去其他国家赎人。”

孔子的这番话,给子路带来了很大触动,让其深受启发。不久之后,子路将一位落水者救了起来,那人要送给他一头牛作为谢礼,子路没有推脱,就直接接受了。孔子知晓后,十分高兴地说:“今后,在他人危难之际甘愿出手相救的人,必然会增长很多。”

后来,子路被鲁国君主任命为蒲城的郡守,当时水灾泛滥,为了抗洪救灾,官府四处召集民工,对各处水利展开抢修。当时,大家工作十分辛苦,但是他们携带的饭菜常常都不够吃,子路看到这种情况,就利用自己的一部分俸禄,购买了足够的饭菜,接济民工。孔子听说此事之后,不但没有支持自己的弟子,反而让子贡将那些饭菜直接丢掉,并毁掉了那些做饭菜的器具。子路看到子贡所做的一切,十分气愤,极为不理解,并直接找到孔子那里去质问“老师,我所做的都是仁义之事,您时常教导我们,做人要以仁义为先,如今,我将自己多余的粮食,拿出来给大家分享,难道有什么不对吗?老师为何制止呢?”

孔子听完子路的话,叹惋道:“子路呀!你处理事情时,往往都太单纯了,做事情要从深层次理解,不要只看表面。如果你觉得民工的饭菜不够,那么你就应该上报鲁君,让朝廷开仓放粮。但你用自己的俸禄去做这种事情,无疑是在掩盖鲁君对百姓的恩泽,只彰显出你的德行,现在如果立即停下这种做法,或许还能挽回,如若不然,你被处罚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子路听完老师的话,十分惭愧地走了。果然,不久鲁君派来的使臣就找到了孔子,并说:“先生让自己的弟子自讨俸禄接济民工,这是在跟鲁君争夺民心么?”

看到这种情形,孔子知道大势已去,无论如何解释,鲁君都不会轻易相信了,于是便带着弟子,投奔他国去了。

其实,这件事情彰显出的正是孔子的特殊人格魅力,梁启超在其著作中,也曾多次提到“孔子专在养成人格魅力”。在他看来,孔子的言行举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属于一些庸言庸行,只要肯下功夫,就都学得会,“孔子的人格魅力,在平淡中展现出伟大的一面。它的可学习性和不可学习性都在此处有着充分体现。”

总而言之,梁启超认为,从关于智力、情分和意念等方面考虑,如果将古今中外的伟人相互比较,没有人能跟孔子一样处事圆满,所以,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孔子的人格魅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日常行为模范。

事实上,孔子的言行,旁人也可以学习,可以后天去培养。孔子身上特有的人格魅力,完全可以拿来参照己身,用于增强自己的德行和人格魅力。

为什么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句话历来被人们所诟病。很多人认为,孔子这是将女子和小人捆绑在了一起,这是对女子的不尊敬。梁启超对此持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古文一向注重微言大义,而且《论语》还是一部‘人类千古不磨之宝典’,显然不能用浅显的字面意思对其进行理解!”

《论语》自出现以来,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其被列为儒家经典是经受了诸多考验的。北宋著名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对社会来说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人们才对《论语》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和研究。但是,仅其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一句却让孔子饱受非议。

在后世看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正是孔子歧视女性的最有利的证据。因为孔子直接将小人与女子罗列在了一起,很明显是将女子归为了小人这一类别中。《论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所以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更大,甚至是让人们深信不疑。所以,在孔子之后的大量有关《论语》的注释著述中,很少有人会对这一事件进行考究,追查个究竟。

北宋经学家邢昺曾在其著作《论语注疏》中写道:“正义曰:此章言女子与小人皆无正性,难蓄养。所以难养者,以其亲近之则不逊顺,疏远之则好生怨恨。此言女子,举其大率耳,若其禀性贤明,若文母之类,则非所论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文王的母亲是一位众所周知的贤惠奇女子,因此自然是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但是对比孔子的《论语》原文,显然是没有这层意思的,所以,很明显这是邢昺在为孔子开脱,委婉地指出孔子的论述有失公允。

清代著名知县刘宝楠曾在自己的著作《论语正义》中写道:“此为有家国者戒也。养犹待也。左僖二十四年传:女德无极,妇怨无极。杜注:妇女之志,近之则不知止足,远之则忿怨无已。即此难养之意。”

这段话的大意是: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国家的统治者而言的,算是对统治者进行的劝告。这里的“养”指的是对待的意思。这种解释,其实与孔子的原意是极相符的。

近现代知名学者中,对《论语》研究比较多,并且颇有权威性的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有这样的表述,大意为:他认为孔子所说的“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是正确的,他没有为女子进行辩护。孔子的原意是如果对女子太好了,就容易导致她们变得骄纵蛮横。而此后如果一旦对她们有一点不好,就容易引来对方的仇恨。这是无解的难题,关键是,绝大多数男子也都没有逃脱“小人”这顶帽子。实际上,孔子所说的这句话,夹带着把全天下的男人也一起骂了。

从南怀瑾所表述的意思来看,他认为孔子将男人和女人都骂了,这种说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梁启超对此也进行过一番研究,他认为,仅根据《论语》中的句子来分析,不能十分清楚地了解到里面到底蕴含着何种意思,甚至不了解孔子当时说出这句话的缘由。《论语》中的句子,基本上都没有明显的前后联系,因此,仅凭此来推断出孔子说这句话的真实背景无疑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根本就不可能。不过,从某些著作中对孔子进行记载的字里行间,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有用信息的。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丑之,去卫,过曹。”

梁启超在读《史记》时,曾对此处做过评注,他认为,孔子毫不掩饰地说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完全可以判断出孔子在说出这句话时的情景。当时,在卫灵公身边,还有弥子瑕这种佞臣,行的都是阿谀奉承之事。所以,孔子在看到这种情形后,直接将“女子”和“小人”归为了一类。从此可以得出,孔子所说的小人,指的是南子和弥子瑕等奸佞之臣。他们为了得到君主的重视,极尽阿谀奉承之能,相互勾结,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取悦君主。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无怪乎他会说出“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话。

梁启超还指出,除了《论语》之外,在孔子的其他著作中,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女性的不利言辞。而且孔子还在很多著作中,都表达出对女子的尊重和同情。

在《礼记·哀公问》中,文章显示的都是孔子对女子的尊重和关心。哀公曾向孔子询问关于国家治理的方法,孔子着重强调应该尊重妻子、儿子,同时爱护自己的身体。随后,哀公问:“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答:“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故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正为大。”哀公又问:“敢问何谓正?”孔子答:“政者,正也。”哀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答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

在哀公与孔子论述治国之道的最后,孔子直接道出了治国的根本:如果想要处理好政事,那么首先要处理好夫妻、父子和君臣之间的关系。其中,孔子对夫妻关系的处理尤为看重。所以,由此可以得出,孔子对女子是保持尊重态度的。

因此,自古以来,认为孔子歧视女性的言论是有失偏颇的,没有经过客观分析的,没有可信度。

在梁启超看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其实就是在时代的背景下,孔子对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治理难题的实时感叹,在孔子看来,君主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出现在“小人”和“女子”的身上,但这并不是对女性的歧视,而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发出的感慨。

梁启超眼中的君子

梁启超在其著作《论君子》中写道:“君子二字其意甚广,欲为之诠注,颇难得其确解。为英人所称劲德尔门包罗众义与我国君子之意差相吻合。证之古史,君子每与小人对待,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似无定衡。顾习尚沿传类以君子为人格之标准。望治者,每以人人有士君子之心相勖。《论语》云: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明乎君子品高,未易几及也。”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君子两个字的意思十分广泛,如果想要对其进行注释,那么很难得到确切的答案。如同英国人所称的德尔门有众多意思一样,中国的君子也是这样。根据历史来看,每个解释都是君子与小人对立的,勤学从善的就是君子,不学无术的就是小人。君子和小人的区分,似乎是没有什么衡定的意义。所以从古至今,基本上都是沿用以君子来作为人们行事的准则。希望天下大治的人,都通过君子的德行相互勉励。《论语》中记载:君子之间的交往,都明白君子的品德高尚,没有什么不认同的。

自古以来,文人志士追寻的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他们认为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修身,由此可见,修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时的明君,之所以可以引天下人不远万里前来投奔,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德行,所以人们在他们麾下效力,自然可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因此,如果人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就必须从修身开始,只有积极地去提高自己,才有能力去应对以后的事情。

在儒家看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将修身当做为人处世的首要修行课程。儒家坚持的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但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子曰:“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认为,但凡君子,都会通过提升自身德行,来消除社会对己身产生的种种影响,并树立良好的德行,去感召世人,引导更多的人从善,并在修德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自我完善。由于儒家主张入世修身,同时又将“中正”作为修身准则,所以修身过程中树立“中正”之心便成为人们永恒不变的道德底线。

同类推荐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习惯的传统,丰富的风俗礼仪或由历代统治者制定,或由百姓约定俗成,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俗文化,成为了老百姓彼此沟通情感的纽带和彼此认同的标志。书稿精选收录了八大类280个经典风俗礼仪,涵盖面较广,兼顾了知识性、趣味性,又辅以相关知识链接和精美图片,更增加了它的可读性。尤其对于青少年了解传统习俗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这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明间文化大典。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龙文化

    中国龙文化

    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它们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如果从龙凤文化原初的象征拓展开去,是不是可以将它们的文化含义排成两个相对的系列;龙:天、帝、父、权利、凶悍、战斗、伟力、进取、崇高、威严、至尊等等;凤:地、后、母、幸福、仁慈、和平、智慧、谦让、优美、亲合、至贵等等。龙凤的精神其实也可以乾坤二卦来象征:乾卦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龙代表中华民族刚毅、进取、万难不屈的一面、凤则代表中华民族仁慈、宽厚、智慧灵魂的一面。龙凤文化相对、互补、相渗、互含、合一,深化出中华文化的大千世界。
  • 活色生香的民俗

    活色生香的民俗

    很多人都对民俗知识不太了解,或对民俗现象了解得不大正确,认为民俗是土气的、不入流的,是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这是极为肤浅的看法,是不应该出现的看法,说明我们对造就了自己的文化缺乏认识,很陌生,很疏远。这不仅是我们的过失,也是历史的遗憾。民俗史与人类史互相交叉,与考古史互相渗透,与宗教史互相感染,与语言史互相弥补……总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入民俗史,都是庄严的、严谨的,也是活泼的、活色生香的。了解民俗,就是了解真实的生活,就会明白生活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阅读此书,就是步入生活腹心的快捷方式。
热门推荐
  • 凶险的假期

    凶险的假期

    王森劳苦功高,上头特别调他去苏州帮忙侦查一件奇案。结果王森到境之后,不但没人告诉他案件情况,反而被当地警方监视。几经周折方知,当地大美女林香莉被人劫杀,嫌疑人却有不在场证明,而之前向王森透露情报之人又突然坚决否认和林香莉有关。王森人生地不熟,唯有谨慎行事。刚刚得出头绪之际,就险些被人暗杀!
  • 解神尸

    解神尸

    终日无所事事的天才解剖医师,遇上最难解剖尸体,钢铁般皮肤,层层血肉经脉内,隐藏着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秘密。解开来,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他,会如何行走?
  • 爱情你不懂

    爱情你不懂

    一个勇敢坚毅的身影,一曲爱恨情仇的悲歌,一本荡气回肠的小说。
  • 青春恋曲之含情脉脉

    青春恋曲之含情脉脉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故事被淡漠,在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人群被遗忘,但是曾经情人之间的深情对望,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的那一瞬间,那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也许,这样的含情脉脉,已经深深的沉淀在心上,再也无法挖忘怀……
  • 君子一剑

    君子一剑

    万年前,一神秘人悄然混入名剑大会,因一块九天玄玉夺得第一。之后万年,接近整个武林人士涌入西湖之畔,攻入藏剑山庄。得九天玄玉者,得天下!只因这句话,整个天下大乱,争斗四起,藏剑山庄为最。藏剑山庄虽是当时四大世家之一,却也经不起整个武林的压迫,可谁也不知道九天玄玉的下落,最后不得已,叶晖带着所有人逃离藏剑山庄,隐姓埋名。整整万年,曾经的恶人谷遗址突然走出一个衣衫破损,面色苍白的少年,呆呆的望着谷口,久久无法平静……
  • 留在大学里的青春

    留在大学里的青春

    《留在大学里的青春》主要讲述了主角叶泽多经历高考失利的严重打击,被迫报考了专科院校,从一开始的不情缘,不理解,到最后懂得了人生的真谛,主人翁从经历到懂得,从幼稚到成熟,点点滴滴都收录在此,故事的发展是从一场不言而语的散伙饭开始的,描述了大学里同学之间友谊,活泼,团结,积极向上的真实故事,主人公最后也得到了浪漫的爱情。
  • 小病不可小视

    小病不可小视

    日常见到的一些症状或小病,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却潜伏着重大危险,或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这些症状或小病往往给人带来可怕的损害,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可能都有难以忘却的片段、不愉快的经历,甚至于惨痛的教训。这本书将向您提供100多个症状或小病,以及从保健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结合部份实际病例,告诉您应该怎样重视这些症状和小病,从而在保证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适合各阶层广大群众阅读。
  • 邪月剑神

    邪月剑神

    一柄以欲望为食——持剑者心里的欲望诉求越强,斩击能力也就越强的邪意魔剑,一个始终坚持正义的少年!且看他如何追逐缥缈的梦想,终成一代冠绝于世的剑神。
  • 星战风波

    星战风波

    少年林阳星际之独裁战神!身系恶魔、天使、死神之魂!手握神剑、神枪、神炮战星辰!脚踏生死轮转不死不灭之门!轻松破宇宙无敌战队!骄傲斗星河强硬牛人!潇洒抱暗黑霸道魔女!逍遥夜战空降独宰女!谁有不服,前来一战!保证不打脸!
  • 纯情女孩(密码测试)

    纯情女孩(密码测试)

    纯情的女孩,你多么美丽动人,但未必令男孩“一见钟情”。你只有具备女性的仪态美和人情味,才能深深打动男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