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5000000002

第2章 习书练剑(1)

(一)

清清的涪江水,像一条美丽的绸带,从远处高高的岷山雪岭流来,由北而南,弯弯曲曲地横穿西蜀绵州昌明县境,给两岸造成了大块的冲积平原。这儿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一年稻麦两熟。竹篱茅舍的农家星星点点地散布在平原各处。农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自然平静的生活。

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9年)的夏天,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样,从空中向大地释放着烈焰。气候十分炎热。水稻与范谷的叶子都被晒得卷了起来。树上的知了吱——吱地叫个不停,好像是热得受不了似的,拼命地用鸣叫来散发心头的热量。这时,一群十来个学馆的蒙童,从学馆里放了午学。他们像是笼中放飞的鸟儿一样获得了自由,高兴得又蹦又跳地向着回家的田间小路上奔跑。他们来在了涪江岸的拉纤小道上,眼看着江中的大小船只往来穿梭,不时地用衣襟擦拭着额上的汗珠,纷纷叫嚷着:

嘿,这太阳太毒了,热得人头都发疼。

对,热得很,地皮都发烫了!

唉,下午我真想逃学不来,找个凉快的地方躲一躲。

走在头里的一个高个子男孩,名叫李白,年方十岁,长圆脸,广额高鼻,一双浓眉又黑又亮,满口牙齿整齐洁白。他不停地摇着手中的青竹扇子说:我们下河去洗澡吧?一到河里就像鱼儿入水一样安逸得不热了。

不行,不行!一个大名叫盂学轲,外号叫小孟子的十一岁的男孩摇了摇头说:杨老师说了,不准我们下河洗澡。谁不听话,就要挨手板心呀!

一提杨老师,小李白脑海中就出现了一个瘦脸鸵背,花白胡须的老人形象。杨老师读了几十年书,青壮年时热心科场,考了好几场都名落孙山,到老来才死心,靠教十来个蒙童为生。杨老师教书极为认真,遵循严师出高徒的信条,对学生管教极严。入夏以来,他最担心的是学生们下河洗澡;水火不容情,万一淹死了哪个学生,他就无法向其家长交待。所以,天天都像老和尚念经似地向学生们下达严令:你们听着,谁也不许下河洗澡,谁犯了这条学规,我就要他吃笋子炒肉!(用竹板打手心或屁股)一面是老师的严令,一面是酷热难当的气候,怎么办呢?从来就好动不好静,像初生牛犊一样胆大包天的孩子头小李白说话了:同学们别怕,杨老师是吓唬我们的。他放了午学吃了午饭就要午睡。我们偷偷地在河里洗个澡,他哪能知晓呢?小孟子摇了摇头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叫杨老师知晓了呢?

小李白瞪了小孟子一眼说:你就是胆小怕事!树叶掉下来都怕打破了脑壳!

我们赌咒发誓,拉钩,谁也不准去告密!说这话的人是个外号叫王小胖的同学。他因为胖得肚皮凸鼓,像佛寺里的弥勒佛一样,从来最怕热,所以最爱下河洗澡消热了。

好,王小胖说得对!小李白当即点头表示赞同:我们拉钩赌咒,谁去告密,我们就一齐揍他!来一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这——小孟子迟疑了,用右手搔着头皮,似乎他成了告密者的怀疑对象,急忙又说道:我们除了怕老师还要怕家长。我爹对我说过,不准下河,如果下河淹死了,回家去后还要挨一顿好打!

不要紧,人都淹死了,再挨打,也不知道疼了!王小胖十分天真地说。

人都死了,哪还能挨打呢?真是笑话!小李白扑哧一声笑了,露出了满嘴的白牙。

来,别管它,我们来赌咒拉钩!

小李白头高,学习好,又最讲友情,平时有啥好食物都要分给大家吃,有谁受了人欺负,都要挺身去打抱不平,所以孩子们都不约而同把他认作孩子头,遇事都爱跟着他走。大家听他的话,一齐伸出右手的食指,互相拉钩。小李白领头大家齐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抬头向蔚青天赌开了咒:我们向天老爷赌咒发誓:谁把下河洗澡的事说了出去,谁就叫天打雷轰,不得好死!

孩子们接着就鹦鹉学舌地重复了一遍。

啊!下河啦!下河啦!

大家高兴地大声吼着向着河边大步奔跑。小李白一马当先跑在了最前面。他们来到一个回水湾的地方,找了一个柳阴处,几下把衣服脱了扔在了白沙滩上,就赤条条地扑通扑通地跳进了浅水里。这儿水流较缓。清清的河水浸泡了全身,丝丝凉意袭来,使得炎夏的酷暑顿时全都消失。大家都从心里叫喊着:安逸!安逸!痛快!痛快!

十二个孩子,有十一个下了河,只有小孟子一人在岸上迟疑观望,还是不敢相从。小李白生气地把眼一瞪说:小孟子,快下河来呀!你一个人在岸上多孤单呀!

我,我怕!

你怕啥嘛?我们十一个人都不怕哩?

你,你们洗吧,我在树阴下等你们。

不行!小李白从水边抓了一把发黑的河泥,背藏在身后,走近小孟子身边,猛地往他脸上和脖子上涂抹。小孟子躲闪不及,立即成了个大花脸,乐得河中的小伙伴们直是发笑。小孟子这下不下河是不行了,只好半推半就地脱光了衣服,下河去溶进了小小的集体里。

俗话说,近水识鱼性,在山知鸟音。在水边生长的男孩子们天天与江河打交道,从小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游水。他们一进河里,就像是鱼儿进了大江大海,个个都像个浪里白条一样游来游去,十分悠闲自得。

来!我们打水仗!小李白出点子说。

行!大家一齐响应。

孩子们分成了六人一队。小李白叫了声开始!只见两队人排成了两个一字形阵势,互相瞅准对象捉对相打——是用狗刨沙姿式,用前胸掀起水浪推向对方,企图将对方淹没,造成灭顶之灾。二是用剪刀差的姿势双脚打水作动力,双手左右开弓打水向对方头上猛灌。小李白的游技最高。他的攻击对象是王小胖。他左右开弓地不断地灌水,王小胖人胖手笨不是敌手,开始还能还击几下,很快就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他满眼满耳都是水,只好高举双手服输:我投降!我投降!

好!优待俘虏!小李白这一队一齐获得胜利后,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玩法:来,我们捉水鸭子!

好!

要得嘛!

孩子们齐声响应。

小李白自告奋勇,第一个当水鸭子。孩子们把他团团围在深水中央。他用踩水的姿势高喊一声:开始!

抓住他!孩子们便分进合击地向他游近,慢慢地缩小着包围圈,要抓他的俘虏。

小李白不慌不忙地应战。眼看包围圈愈来愈小,已无处可逃时,他深吸了一口气,头朝下来了个深潜人水,像一只水鸭子一样,从对手们的肚皮底下突出重围,在远处浮出水面举手高喊:笨蛋!笨蛋!我在这儿哩!

孩子们见小李白漏了网,又一齐向他游去成扇形展开,形成了新的包围圈。接着,小李白又如法炮制地重新突围。然后以胜利者的身份宣布由王小胖当水鸭子。王小胖动作迟缓,在包围圈中刚要潜水逃跑,就被小李白从水中抓着了胳膊,又一次当了俘虏!孩子们高兴得夸奖他说:李白,你真行!我们服了你啦!

红日开始偏西,蓝天里有几只雄鹰盘旋觅食,农舍屋顶上的炊烟四起,像是摇动着手臂,在召唤着人们归家。小孟子感到肚子饿了,便提议说:我们该回家吃饭了!

不行!不行!这下轮到你当水鸭子。小李白佘兴未尽地说。

小孟说:就算我输了,我服了你还不行吗?

对!下午还要上学哩。我们各自回家吧!王小胖给小盂子打了圆场。

小李白虽然还想尽兴地再玩下去,考虑到时间已经不早了,便顺水推舟地说:好吧,明天中午再来!

孩子们迅速上岸,脚踩着发烫的白沙滩,几下就穿好了衣服,又顶着头上的炎炎烈日,向着各自的家中分散走去。

小李白的家住在离涪江岸不远的青莲乡,一个有着高大门楼人称陇西院的大院子里。乡邻们为何称其为陇西院?这是因为小李白五岁时,由父亲李客和母亲白氏携家来此建院而居。李客是一个大商人,经营着大宗的盐茶生意。他在县城里有一个大货栈,雇有账房和伙计十多人;因嫌城里嘈杂,特意在乡间建造了一个四合大院:青瓦粉墙,一砖到顶。高大的门楼正中浮雕着一只展翅凌空,俯视着足下千山万水的大鹏金翅鸟。院子正中一棵李树是刚来时栽的,春来开出白花,这就寓意着李白的姓名。此时,枝头上已结满了累累果实,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吃了。李家在城里有商号,乡间还种有十几亩地,雇有一个长工叫老田头。这种富庶之家就与周围竹篱茅舍的普通农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家虽是外来的客籍人,但是李客夫妇知书识理,待人和气,仗义疏财,谁家有了难处,都慷慨地给予帮扶,遵循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吃亏是福的中华古训,与邻里们频繁往来,关系十分融洽。

小李白饥肠辘辘,推开了虚掩着的红漆双扇大门,穿过院坝,走过李树的浓阴,进到堂屋时,李妈已经做好饭菜在等待儿子归来了。

妈!小李白一声呼喊。

哎!李妈从厨房里应声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大碗绿豆汤。她抚摸着儿子滴汗的前额,慈爱地说:看把我娃热的,来,先喝碗绿豆汤,消消暑,解解渴。

小李白接过来喝了一大口,甜甜的,凉凉的,可口极了。他边喝边问:爹爹回来没有?

李妈回答:你爹爹生意忙,要晚上才回来。

长有一脸络腮胡子的中年长工老田头从田间働草归来。他摘掉头上的草帽,扑打着满身的尘土。李妈忙把早斡准备好的铜盆里的热水与面巾递了过去。老田头站在屋檐下接过来说:有劳了,我自己来吧!

李家的农活主要靠老田头长年操劳。李妈和小李白有时去搭个帮手。主仆关系十分融洽。小李白也很喜欢这个勤劳憨厚,两手长满厚茧的老田叔。在田间的守望号棚和晚间的长工屋中,小李白老要闹着老田叔给他讲总也讲不完的故事,和总也唱不完的民歌。少年李白从民间的口头文学中汲取了养料,队而开启了他的文学的大门。老田头是一个不识字的民间文学家。他永远也回答不完小李白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一连串的为啥为啥?老田头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后,小李白就凝望着夜空中闪烁着星光的银河说:牛郎织女还在天上吗?他们的一双儿女早就长大了吧?老田头讲完了孟姜女的故事后,小李白流着眼泪发问:万里长城在哪里?秦始皇为什么那么坏?我能去看一看长城吗?老田头为小李白唱民歌:高高山上—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儿时开。小李白觉得很好听,就又发问:那个女儿为啥要望郎来?她为啥要对娘扯谎说白?老田头裂开大嘴微笑着回答:你还小,这些事儿等你长大后就明白了。小李白因此就希望自己快快地长大成人,然后就去探寻民歌中的秘密。

三个人在堂屋里,围着一张八仙桌吃中饭。主食是自产的大米,副食是塘里日养的大鲤鱼和自种的大青菜。小李白不停地给妈妈和老田叔夹鱼肉,自己却尽量多吃大青菜。

老田头说:少爷,你咋不吃鱼肉呀?

小李白说:我怕鱼刺卡着了。

老田头摇了摇头说:你怕是在学孔融让梨吧?

小李白心想:我就是要学孔融让梨。老田叔咋知晓我的心思呢?嘴上却说:老田叔你天天下地干重活太辛苦了,应该多吃点鱼肉才有力气犁田打耙。

耳听着儿子真诚谦让的话,李妈十分高兴。她觉得儿子慢慢地懂事了,再不是一个贪玩逃学的小顽童了。她不由得想起了那个铁棒磨针的故事,便又启示道:白儿,你还记得去年夏天,你在小溪边碰到的那个磨铁棒的老婆婆吗?

记得,记得!小李白皱起了浓眉,思绪回到了去年前那些个逃学偷懒的日子……

小李白从小天资聪慧,记忆力特强,但却贪玩,不好学。他认为一家四口人(他把老田叔也当作了家里人)只他一个人上学,太不公平了。书本上那些子曰诗云天天读,天天背,太单调太乏味了,哪个字认不好讲不来还要挨杨老师的打,太不划算了。书本那么厚那么多,啥时候才读得完背诵得完呀?真是太难太难了。因此就隔三差五地逃学,一个人跑到河边去钓鱼,上树去掏鸟窝,挨到放学时才间家。父母发现后,狠狠地教训他,他也不听。有一天,他又一次逃学,一个人悠哉游哉地闲逛到一条小溪边上。他发现溪边有不少鲜艳的野花,溪里有不少可爱的小蝌蚪,便一会儿采花,一会儿捉蝌蚪地玩耍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了一阵霍霍的响声。抬头一望,只见小溪上游有一个白发的老婆婆在那里磨着什么。

他便好奇地沿着溪边的小路走了过去。只见老婆婆手拿一根长长的铁棒,沾着溪水在脚边的一个磨刀石上认真地磨砺。霍霍的磨擦声不断响起。小李白见老婆婆有些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便好奇地发问:老婆婆,你磨它作啥呀?老婆婆望了小李白一眼后缓慢地回答:阿弥陀佛,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使用呢。小李白把浓眉一皱,舌头一伸,很不理解地说:哟!那要用多少功夫?磨到什么时候呀?老婆笑了笑说:不要紧,我今天磨,明天磨,后天磨,天天长磨不断,功到自然成:铁棒就会由粗变细,由长变短。这就叫,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嘛!啊!小李白脑中猛然一个闪亮,像是开了一扇天窗,突然悟出了什么。相比之下,自己读书怕难,甚至逃学,这就远远不如这个白发婆婆了。他十分敬重地又看了一眼老婆婆,当即心事重重地向学馆的方向走去。

同类推荐
  •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本书,就是要将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 《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 40余篇文章就着电影品经济,内容涉及经济思想、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欧日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经典理论,在电影与经济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对经济感兴趣的普通人,更轻松、更直白、更感性地理解经济世界打开一扇窗户,放飞畅想!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内与外:心灵的视镜、回忆中的叙述、遗忘、诱惑、结束、消失、梦境、栖居、幸福、距离、静思、寓言、沉寂等。
热门推荐
  • 普法泛言录

    普法泛言录

    社会主义中国意气风发地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人们不会忘记,早在新中国如旭日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欲出之时,伟人毛泽东便向世界庄严宣布新中国废除伪法统,摈弃包括《六法全书》在内的国民党政府的一切法律,新中国建国后步入了创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艰巨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真正地步入了法治的春天,众多法律相继问世。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第一次郑重地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提了出来,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纷纷问世,为我国的经济在快车道上迅速前进而保驾护航,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当今世界的前列。
  •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本书共10章,即10位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各自成章。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相信每一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中得到启发,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
  • 超级视网膜

    超级视网膜

    一场车祸。改变一位少年!逆天科技,强势来袭!
  • 仙儒佛缘

    仙儒佛缘

    仙路茫茫不可见,红尘求道许多年。试问一声人间从此若无道,那我将拔剑问天何为仙?这是一个凡人求道问仙的故事,这是一个我心中所理解的仙侠世界。本书慢热,文笔稚嫩,若君看阅,多多见谅。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五行修仙传

    五行修仙传

    一个平凡被认为是废灵根的的少年,偶得奇遇改写了他的一生,他能否改变废灵根不能修仙的规律?他能否终得到长生之道?请看“五行修仙传”。(感谢小说素材库xssck.com免费提供封面支持!)
  • 针帝

    针帝

    在虚拟的波云诡谲的武林中“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已成为神话,而在现实的平淡如水的杏林中“欧阳针出必带魂回”也已成为传说,八大暗门之首的“一师一徒”长生门弟子孤儿欧阳飞羽还未来得及传承师父的荣耀就被一道紫雷劈向异界,在那里——针帝的传说正在慢慢升起。
  • 庶女枭妃

    庶女枭妃

    “哗啦”一下的水声。正在沐浴的女子看着突然而至的俊美男子,躲进了她的木桶里。也就是这一刻,一条看不见的红线紧紧地系着他们两个的小拇指。【天下,有什么好的?】男子张扬而深情:【我亦是平凡的人,若非为了百姓,我不会去征战天下。而如今,天下安定,】【我该追逐我的爱情去了。】她眼眶微微湿润,以往不开心的事情,早已淡忘。【好。】她听见她这么说。【天下,我们一起来坐。】【亲爱的。】
  • 无限世界中的崩坏之旅

    无限世界中的崩坏之旅

    当拂晓的光辉与深邃的黑暗相互交替,当真实的幻境与虚伪的现实相互重叠,我从永夜中苏醒,自深渊间而来,左手持着圣典,右手怀抱战旗,迎着汹涌的人群,逆行而上。灭亡即将降临于此世——却无人可以逃避。所以...就让它来吧。人类的文明已经走到终途,从天空中陨落的无数火焰将奏响这毁灭之前的最后一曲,无论在此之后是生存还是死去,我都会一如既往的,在这末世之中笔直的前进。——并非没有恐惧,而是无所悲哀自然.......无所畏惧。PS:群号238752998,有喜欢或者有什么建议的朋友都可以加,作者会虚心接受提议的PS2:不要让我回想起建了个群就三个人加,其中一个还是买壮阳X的那种恐怖了...
  • 春痒

    春痒

    刚从大学毕业的糖芯,开始学着适应社会生活,在经历工作、友情以及突然而来的爱情上的时候,糖芯开始感到迷茫、不自信、悲伤,最终糖芯在经历了这些之后,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理解生活的真谛。
  • 寒门教父

    寒门教父

    故事起源于一个愿望:男孩想带女孩一起去看一场电影,但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对穿越回明朝末年的陈恪来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要实现这个心愿,需要许多条件: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巨量的财富支持,层出不穷的科技创造……涉及到一个时代的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因为一部电影,无数人的命运被改变,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