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5000000025

第25章 赐金放还(1)

(一)

送走贺知章以后,李白又有不少朋友陆续离京。每次送别他都依依惜别以诗相赠:《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送友人入蜀》、《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赠别王山人归布南》等等。

朋友们的远离,越发使李白感到形影孤单。他忧心忡忡自己的前程,真是愁一愁就白了头,仅仅四十五岁的年纪两鬓就已微了,三绺氏须中也夹了不少灰色。近来,他常常做思乡梦,不是梦见远在西蜀的老父老母在倚门盼儿归,就是梦见南陵的一双儿女在啼饥号寒。这两处都常常牵挂笤他的心、他想西归西蜀,可是自己这个落魄文人的样儿,功不成,名不就的,有何语旧见乡亲父母。他纪东了南陵去和妻儿团聚,一样存在个脸面问题。当初皇上三诏进京时,在妻儿和荀妈妈母子等乡邻面前是多么地得意和荣耀?这样两手空空地回去,岂不叫人耻笑?而且食君之禄,忠哲之事。不得皇上恩准,他也不能想走就讵。

有一天晚上,他苦坐书斋,读了会儿《诗经》。窗外么一轮明月,四周静悄悄的,读得乏了,他又想喝酒,取来从南陵带来的酒葫芦摇:了摇,里面还何不少洒,便开门到花闲电的石桌上放下,然后坐在心凳,举头仰望着天上穿云行进的一轮明月。后厅里有人声喧哗,他不去理会。他边喏月边喝着寡酒,思绪便自由地驰骋了起来。他想起人生的短暂衍明月的永恒。那月里的媒娥如今在做什么呢?那伐树的吴刚,捣药的白兔是不是还在永无止息地劳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旧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沿明月皆如此的诗句在脑海中产生了。继而,他又面对自己的身影举杯对明月,想邀请明月共饮,兴之所至,就大声地吟诵了起来:

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月既不解饮,暂伴月将影,我歌月徘徊,醒时同交欢,永结无情游,独酌无相亲。对影成三人。影徒随我身。行乐须及春。我舞影零乱。醉后各分散。相期邈云汉。

谁人在此喧闹?一声呼喝从远处传来。李白循声一帘,原来是小白脸张堆走了近来。李白平时对这个不学无术的顶头上司从来就没有用正眼看过,总感到堂堂一个翰林院乃文人雅士各路英才汇聚之处,怎么让一个肚中空空的大草包来当总管?故宰相张说是其父,怎么留下这么一个纨绔子弟,真给乃父丢脸!张洎自恃是皇家驸马,最爱摆官架子。他对翰林学士们常常像是老子对儿子一样地颐指气使,动不动就怒目相向地加以训斥。他起草的一些文书诏告,常常是上字连篇,狗屁不通,李白有时委婉而客气地加以指出,他还恼羞成怒毫不认错。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张洎常住驸马府养尊处优,不常来翰林院。今晚是因为会间高力士、杨国忠,叫崔敬昌带鸡来后厅相斗。同时有歌妓助兴,四个人臭味相同玩够了也喝够了才散场。张洎是主人最后走,听见这儿有人声才特意走来察看的。李白见了他照样没有奵脸色,不过既是上司,面子上总要敷衍两句,便回答说:李白在此对月吟诗。

哦,对月吟诗,好雅兴呀?张洎又摆起官架子训斥起人来了,这是翰林院,不是你李家院。你夜半三更的大声吟诗也不怕吵闹了别人?

我吵闹了谁?李白根本不吃那一套时反唇相问。

吵闹了我。

应说清楚,这不叫吵闹,叫做吟诗!刚才后厅里那些男叫女唱,才应该叫做吵闹哩,驸马公怎么不去管管呢?

这——张洎被当场揭穿干挟妓斗鸡的老底,心里更加不高兴,他避而不谈,反而说,你作诗吟诗咋不看个时候呢?

哼!你说的是外行话。作诗全靠一时灵气,不及时捕捉—气呵成,灵气一跑了,还有什么好诗?驸马公如果不服气,也与我作肖.诗来听听,我却不怕吵闹。

你,你这是讥讽我不会作诗?

不敢不敢,堂堂翰林院总管还能不会作诗?那不就成了尸位素餐的酒囊饭袋了么?

你,你怎么骂人?

这怎么是骂人?难道你承认自己是酒囊饭袋吗?

你你你,简直是出言不逊,目无官长!张洎气得浑身发抖地说:我这个小小的翰林院庙太小了,放不下你这个大和尚,有本事你就另谋高就嘛!

哼!李白冷笑了一.声。他想不到张墙会对他下逐客令。对方既然撕破了脸皮,自己也就不讲客气了:你这是癞蛤蟆打呵欠——好大的口气。我李白这个翰林学士是当今皇上连下三道诏书,像三请诸葛亮一样把我请来后亲自加封的。要叫我走,你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

当今皇上是我的父皇岳丈,这你该知晓吧?

是你丈并不假,那叫攀龙附凤,狐假虎威,有本事你就去请来圣旨,罢了我的学士职位嘛!

那——那你就等着瞧吧!

张洎气势汹汹地走了。他并没有很快去找皇上,也没有正当理由罢李白的职。那仅是一句逼出来的大话。他想到的整人方法仅仅是:瞅机会找高力士、杨国忠共同商量个对策,好拔掉自认为的一个眼中钉。

月亮被一堆乌云遮掩。花园变得黑暗起来。李白生气地回到屋里,他越想越气地在油灯下铺开了花笔,准备书写辞干奏章。他耻与张堆这样的小人同僚为伍。与其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还不如离长安去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过,他还多少存有一丝幻想,幻想皇上看到他的辞王奏章后会出面挽留。他就趁机献上《强唐鸿策》,规谏皇上恢复他往昔的魄力:勤于政事、疏于嬉戏,亲贤臣,远小人,罢免张洎、杨国忠、崔敬昌之流酒囊饭袋奸谗小人。那样的话,岂不是国家幸甚!百姓幸甚!而我李白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从大展济苍生,扶社稷的远大抱负。

兴庆湖上碧波荡漾。一只高昂着龙头的大红龙舟在八个妙龄宫女用木桨轻轻的划动下,缓缓地破浪前进。龙舟前甲板上,玄宗与杨妃在对坐弈棋。高力十手持拂尘恭敬侍立一旁,不时地指挥小太监和宵女上茶水点心。

时值中午,春日的阳光无遮无拦地照射,使得人们浑身暧洋洋的不断地减着衣服。今天玄宗的心情颇佳。杨妃为了取悦玄宗,有意连输二局,玄宗似乎看出来了,微笑说道:爱妃,你这是有意让朕吧?

不,杨妃嫣然一笑,故作媚态地说:圣上杀法骁勇,出奇制胜,妾妃自当甘拜下风!

哈哈哈!玄宗不无得意地敞声发笑:传酒宴上来,朕与爱妃痛痛快快地喝它几杯。丰盛的酒宴由另一只小船源源不断地送了龙舟。玄宗连敬杨妃三杯。杨妃高兴地喝了下去,不觉脸色发红,在白如凝脂般的肤色的映衬下,可谓白里透红,红里透白,红白相间地像是一只熟透的苹果,越发增加了几分娇艳。

趁此空隙,高力士把一份早就揣在怀中的表章呈了上去,请玄宗批阅。

玄宗问:什么奏折?无关紧要的,高将军批复了就是。高力士说:多谢圣上的器重和信任。这份奏折老奴批复不了,是翰林学士李白呈上的。

啊,他不去喝酒写诗,有什么要事可奏?

他请求辞朝乞归!

哦!玄宗吃了一惊,好好的闲宫不当,闲酒不喝,发什么疯了?

他,他这怕是无事生非呀?高力士趁机进了谗言,他,他对圣上有了怨言!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得陇还望蜀!

玄宗接过奏折看了起来。李白在辞王表中说他在翰林院中坐冷板凳,好像被人忘了似的,成月成月地无事可做,空吃皇家俸禄。与其如此虚度光阴,还不如回归田园占寻仙访道,爬山涉水,多为老百姓写些好诗,对社会还多一份贡献,恳请圣上恩准。

玄宗阅毕,面露不悦之色。李白显然在抱怨朕把他遗忘了。不过,这毕竟是事实。玄宗想了想,的确有多半年没有召见过他了。之所以如此,还不是为了《清平调》那件不愉快的事。

有两次玄宗想召见李白,都被杨妃给反对掉干。玄宗的确佩服李白的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盖世文才,希望于李白的也仅仅是做个忠于自己的御用文人,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要起用他的什么治国安邦之才。玄宗觉得有了李林甫、杨国忠、张洎这些文臣和哥舒翰、安禄山这些武将就足够了。大唐江山不是稳如磐石般巩固吗?开元盛世不是还在天宝年间继往开来呵?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朝野无甚大事,要你李白多嘴多舌指手划脚干什么?还是安下心来当你的翰林供奉吧!坐个冷板凳怕什么?无事不要生非就行!少不了你的一份俸禄嘛!玄宗本想对李白加以挽留,在下朱笔批复以前,他问了问身边的高力士:高将军,你看应当如何批复?

高力士对于为李白脱靴之耻,一直是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对李白恨得咬牙切齿。他早就串通杨国忠、张洎要抓个机会参奏李白,拔去这个眼中钉。如今他自己提出乞归田园,岂不是求之不得吗?老于事故的他,此时还装得与已无关的样户说:老奴对李白走与不走都无成见。圣上不妨听听贵妃娘娘的高见吧?玄宗转而询问杨妃:爱妃,你看呢?杨玉环毫不思索地回答:叫他走!叫他走!我煌煌大唐,人方济济,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他李白不过会写几許歪诗,有啥了不起?离了红萝卜照样做好席嘛!玄宗联想起了杨妃的枕头状,转而又问高力士:高爱卿,你看贵妃娘娘是不是有些言辞过激了?高力士字斟句酌,小心翼翼地回答:娘娘千岁虽说言同有哔过激,何也柯一定的道理。依老奴愚见,李白既然把翰林学得不耐烦了,不妨就成全他吧!免得叫娘娘千岁看蔚他就生气心烦,为此有损玉体芳容,可就追悔莫及了。

两个人阴阳怪气的一席话,使得处于动摇中的玄宗下了决心,于是提起朱笔在十白的辞王表上批了四个大字:赐金放还!高力士得意地向杨妃交换了一个眼色后发出了狞笑,心中在说:你个李白,这下你才知道我高大将军是不好惹的了吧?圣旨很快传到了翰林院。捧旨太监同时带去了玄宗的特别赏赐:锦袍一件,玉带一条,白龙马一匹,白银千两。面对宣读完圣旨的太监,李白心头像挨了一闷棍一样,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但照例还得叩头谢恩高呼万岁。张垧为此可欣喜若狂啦。他没有与李白照面,却出头约定杨国忠、高力士、崔敬昌一道额手称庆,举杯同贺胜利。就是这个不学无术,嫉贤妒能的皇家驸马,他后来的下场并不比在马嵬坡兵变中被杀的杨国忠好多少。他在安禄山打进长安城时,为了保全狗命,不顾皇国戚的驸马之尊,无耻地跪在伪大燕皇帝的脚下摇尾乞怜,认贼作父作了叛臣。安史之乱平定后获罪流放并死于流放途中。这是后话了。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暮春的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一阵大风刮过了长安城郊,把已经零落的春花吹得叶落花折,一片落红。

李白早旱起来,收拾简单的行李。他含着热泪将用多年心血写下的治国安邦的《强唐鸿策》撕了个粉碎;将御赐的锦袍玉带打进了包裹;穿上了来时的白色布袍布帽,背上龙枭宝剑与酒葫芦,然后骑上新赐的白龙上,不屑向张洎告别,只向十几个在院门送别的翰林同事一一拱手之后,就独自一人离开了语住了两年多的翰林院,信马由缰地出了长安东大门。

长乐坡前,人头攒动,文朋诗友和自发聚集起来的长安父老在此为李白送行。他们在路旁摆下了饯行的酒,使李白忧郁的心头一热,受到了安慰,觉得皇上虽然遗弃了他,而朋友们和长安的父老们并没有忘掉他这个人民的诗人。

众多的送行者中,汝阳王李琎和尚书左丞王维的官最大名声也最大。李琎是玄宗皇帝的侄子,居酒中八仙之首,平时也写诗作文,年长于李白。王维也年长于李白,诗风与孟浩然相近,与李白爱好相同交往甚笃。

李琎见李白策马前来,立即拦住马头打了一躬说:太白贤弟,吾等在此等候多时了,请下马痛饮三杯,以壮行色。

多谢!多谢!李白向人群频频招手后滚鞍下马,被李琎、王维和众人簇拥着走进了长亭。王维代表众人首先敬酒:太白贤弟,得知你辞官东归的消息,朋友们甚感意外和震惊,曾联络汝阳王爷等多人上书圣上请求挽留,可是却无下文。吾等估摸是高力士等人作了手脚,没有上达天听。

好在来日方长,只要有了机会,小王一定还要面见叔皇下诏,请诗仙与酒仙卷土重来,再进长安。

王爷不必再多此一举了。李白苦笑了一声说:李甶来自布衣又回到布衣,这就叫返璞归真。俗话说,无官一身轻,可谓其乐无穷也。

喝,喝!李琎与王维觉得人前不便细说官场的纷争,大家只管劝酒。

李白连喝了三大碗后,又接受了一个白发老者代表长安白姓的敬酒:李翰林,你为我们写了那么多好诗,大家都在争着耳传诵,长安城早已出现了李白诗热。连我那五岁的小孙儿都能背诵出十多首。他今天也来了,一定要见见你。说着就叫过身旁的一个顽童过来向李白行礼。

顽童流着泪说:李伯伯,你不要走,我还要多多背你的诗!

李白一把抱起顽童亲了亲后说:小朋友,李伯伯虽然离开长安了,诗还是要写的,你就等着背诵吧!

老者从李白手中接过孙儿后又说:李翰林,你人虽然走了,你的诗永远留在长安百姓们心中。我们祝愿你写出更多更好的诗!请干了此杯!谢谢!谢谢!李白对此受到了感动,又连饮了三杯,情动于心,当众吟诵了昨天晚上夜长难寐而作的《行路难》诗稿: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賭黎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簦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同类推荐
  • 文学批评学

    文学批评学

    文学思潮、文学文体和文学经典三大理论问题,呈现了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内在思想结构。通过对“为何批评”和“如何批评”问题的深入追问,通过具体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范导性实践,通过“如何成为批评家”的诸多奈件的理论确证,本书变得极富思想操作性,并且具有理论解释力。从文学思潮出发,作者探讨了文学思潮与批评思潮的成败得失;从文学文体入手,作者特别强调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独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的自由思想价值;从文学经典出发,作者建立了开放性的文学经典观,为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双重经典体认进行自由立法。
  •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陨石之歌

    陨石之歌

    《陨石之歌》是作者一批散文和短篇纪实文学的集锦。押题篇《陨石之歌》的主人公是一位出身军人之家的普通战士,但他却在未来战争的浩渺星空中流连忘返,包括在高烧状态的梦中……一篇篇探索未来战争的论文让专家们不能不刮目相看。他是我军新一代军人精神结构与境界的活标本之一。
  • 爻爻斋闲话

    爻爻斋闲话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画家云巢和文涛夫妇二人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兴味盎然而不失天真,偶有机锋透露,却随性流出,如胸臆直抒,毫无雕琢痕迹,其中的闺房之乐,颇可谓当代《浮生六记》。书中所描绘的画家生活,关注植物,关注动物,关注天气,关注艺术,无市井气,无呻吟病,一任率真洒落,不计利害得失,远离都市的喧嚣扰攘,全然一片沉静的自得生活,在《浮生六记》式的闺房之乐外,又飘散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清新之风。对忙碌拥挤的当代人,不啻为一泓洗濯心灵的清泉。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热门推荐
  • 洛克王国之魔法成长传奇

    洛克王国之魔法成长传奇

    魔法成长传奇第二册强势归来!夏洛克小分队在前往外交的路途中卷入一场天大阴谋,邪恶势力暗影集团的杀人计划能否得逞?夏洛克又会如何在异国他乡设法逃脱?(本书由洛克王国改编,已脱离主线,连载渠道只在QQ阅读)
  • 神农

    神农

    想要世间上难得的美味?没问题,来找我想要尝尝我们中华的美食?没问题,来找我。得了绝症我都能治好,你的肺结核当然是小意思啦。王宇如实的说。且看王宇在国外如何靠着魔戒传承,开始他的风光人生!
  • 阴阳怪谈

    阴阳怪谈

    阴差阳错,王可可与鬼冥婚,冥婚之夜她在枕头底下放了剪刀,果然没有见到他!从此她整日提心吊胆,就在她渐渐遗忘了他的时候,午夜惊魂,她被一个男鬼抚摸全身。桃木剑,剪刀,五帝钱,都没用了……从此,王可可被扯进了一场延续了几十年的阴谋之中。
  • 无界天语

    无界天语

    世界初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盘古开天真的是世界之初吗?在那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所以我想:这里是修仙的世界,应该又不完全是。这是一个魔法的世界,也不止魔法的文明。这是一个神话的世界,这里有失落的文明,也有心旷神怡的爱情……大体还是以修仙道为主,剩下的那些只是为了情节需要以及衬托……大家都懂的~
  • 失忆,彼岸

    失忆,彼岸

    她们看清了世界的一切,只是不曾说,不曾想,一个生命,一份善心,一个帮助,就是她们唯一的不会坠入魔道的路。但,友情始终没有胜过爱情。爱情,被朋友摧毁,才知道,是多么的无可救药。亲情,被至亲至爱的朋友分散,才知道,自己信错了人。我,还会原谅她们吗······一切尽在《失忆,彼岸》
  • 雪球专刊第024期:解密复星投资之道

    雪球专刊第024期:解密复星投资之道

    我是一个新上海人,从浙江过来。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县城,从我家到达上海,我记忆中的时间都是要十三四个小时,所以觉得好遥远。这二十多年下来我一直在比较,我觉得我确实很爱上海,爱上海的理由是我最好的青春都在上海度过。第二呢,我觉得上海让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我读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复旦当时的校长说,一个好的国家、好的社会,它一定是给年轻人最多机会的国家、社会。
  • 傀儡支配

    傀儡支配

    他在异域离奇身亡,是咎由自取,还是祸从天降?哥哥暂时接过操纵身体的支配权,仍旧不离不弃守护在他身旁;不料,哥哥却被书中记载的千年活尸缠上!原来帮助他修复身体和灵魂所要支付的代价竟是……虐杀傀儡师的傀儡!逆转时间的夭折男婴!引发战争的世界禁书!等待他们又会是什么?多特洛尼大陆,各种神秘玄乎的事件纷至沓来!
  • 让学生勤奋好学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勤奋好学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勤奋好学是求知启智的根本途径,也是育人成才的重要条件。本书从“乐学好学”、“刻苦勤学”、“勤学苦练”、“立志勤学”、“虚心好学”、“自学成才”等方面,精选了众多勤奋好学的故事。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本书选取青少年易于接受、便于理解的内容,每个故事结尾都有一个小总结,以加深对故事思想内容的理解,并结合当前形势,告诉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这对于他们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将起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作用。
  • 做你永远的我

    做你永远的我

    淑怡:“苏航;今生今世做你永远的我。我做你的唯一。此生有你我很知足。是你让我在不幸中感到万幸;是你让我从被抛弃感到寄托。是你让我从低谷感到阳光......让我们的爱情不被任何世俗牵绊。愿精神与物质同在。”苏航:“淑怡;别人有的我会让你也有;这一生我要努力;让你每天都感到幸福。我要为我们将来的的生活更美好,努力!努力!再努力!”经过风雨的爱情最扎实;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最幸福。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 异世折冲录

    异世折冲录

    这是一本轻度幻想的穿越传奇小说。举鼎九州内,奋武宇宙间。发矢随轻啸,皇帝堕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