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朱走后,李白带着中年丧妻这种人生最大的痛苦抚育儿女。他每天闭门不出陪伯禽玩耍,教平阳读书习字。有时还带上儿女到许氏夫人坟前烧化纸钱祭奠一番。闲时就一个人喝闷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这样的时间不长,李白便觉得实在闷得慌。他是个好动不好静,一生好入名山游览的人,每当听到白龙马在马棚中长嘶,呼喊着主人骑着它去奔腾驰骋时,心中就不是味道。整天守着一双儿女,虽有天伦之乐,却缺乏了另外的乐趣,就像水牛掉进了深井里,有劲也无处使了。而且随着炎炎夏日的逐渐逝去,清凉的秋天就会到来。中秋节时与杜甫有同游梁宋之约,能够失约不去吗?如果要去,这一双儿女交与何人?这时,他忽然想起了洛阳的花正芳。如果娶她做了妻子不就既遂了花正芳的心愿,又使儿女有了人照料,岂不就两全其美了吗?想至此,他的眉头舒展了开来,很想立刻到洛阳与花正芳一晤。春天分别时,她不是殷切地盼望再度相见吗?可转念一想:不可不可,夫人的尸骨未寒,怎能有此非分之想?该打该打!可耻可耻!
时近中午,一声雄鸡的啼鸣从院中的李树下传来。伯禽跑来叫抱。他一把抱起儿子走到院子中摘下成熟的李子与儿子吃。然后又义开儿子的双腿架在过己脖子上在阴凉处走来走去,乐得儿子咯咯直笑。正从山坡上放牧白龙马归来的平阳见状后笑着说:弟弟快下来,小心累坏了爹爹!
伯禽撇了撇小嘴说:我不,这样骑马马最好玩。
平阳说:来骑这匹真马吧!这是皇上赐给爹爹的御马,它闲在咱家两个月了,也该有人骑它去练练腿劲了!
好,我要骑真马马呶!伯禽大声叫喊。
平阳把弟弟从爹爹的脖子上抱了下来说:爹爹,你教弟弟骑真马吧。我去做午饭。
嗯,李白点了点头,把儿子抱上了马鞍说:白龙马是千里马,怎么能老闲呆着不动呢?
伯禽在马背上很害怕,李白扶他走了几步后索兴骑上去。父子二人共骑一马,信步向村外走去。
赤日炎炎,热气蒸人。树上的知了不时地叫着。二人来到江边。江里有几个光屁股的男孩子在浅水处游水。伯禽又闹着要下水去玩。李白不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涪江里与小伙伴们打水仗捉水鸭的事来。他觉得儿童好玩水,此乃天性,不可违也。当即就下马让伯禽脱光了衣服与小伙伴们一起去浅水处玩水。他把白龙马拴在江边的一棵大柳树下,自己坐在柳阴下歇凉,同时看着孩子们如同鱼儿一样学游水打水仗。
看着看着,他的心长上了翅膀飞向了洛阳,飞到了花正芳身边:想象着见了面时如何向她开口说些什么。不是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吗?自己到底是好马还是坏马?那晚上花正芳如此痴情地向自己献身,甚至做个小妾也心甘情愿,在遭到拒绝后是多么地伤心?如今自己死了妻子再去提亲,合适吗?估摸她会欣然应允的。如果她做了后妻与后娘会做得好吗?儿女会乐意吗?堂堂一个翰林学士,四海知名的大诗人娶了一个曾做过多年歌女的店老板,会不会降低了身份?朋友们会怎么看?首先是杜甫会怎么看?是赞成还是反对?是庆贺还是讥笑?这都是个未知之谜。想来想去,他有些迷茫和不安了。以至平阳来叫吃午饭,连叫了好几声他部魂不守舍地没有听到,直到伯禽从江中调皮地拂了他一身江水,这才如梦方觉,带上一双儿女,手牵着白龙马缓缓地向家中走去。
菊花开了。稻子黄了。苞谷千壳了。黄豆炸荚了。乡亲们忙于收秋。这是农人们一年中最忙碌也是最高兴的时候。
早饭后,李白又带着伯禽到田边散步玩耍。父子们来到荀妈妈的稻田边。荀妈妈与儿子荀山夫正忙着将割倒成堆的稻束,一把又一把地高高举起又重重地在拌桶边沿上摔打。金黄色的稻粒像雨点似珍珠般地纷纷下落。新米的香味充溢在四周。
蚂蚱。伯禽高兴地下田去捕捉,捉多了可以拿回去烧着吃,味道可香了。李白也脱掉长袍卷起短袄的衣袖下田去帮忙打稻。他一边劳作,一边向荀妈妈说:荀妈妈,看样子,今年收成不错哩!这稻穗个个粒多粒饱的。
荀妈妈笑着说:托老天爷的福,今年算是风调雨顺,收成比去年好多了。
那你们家该不愁吃穿了吧?山夫兄弟该娶个媳妇了。唉,娶媳妇要花好多彩礼,我家拿不出来呀!
不是眼前丰收了吗?
丰收是丰收了,可官家的税银又增加了不少。到头来我们农家还是一场空欢喜啊!
税银为啥要增加呢?
我老婆子也不知道,正想问问你这个大诗人哩?
问我?
对,你是见过皇上的人嘛。
我也说不清楚呀!
有机会你再见到皇上老倌儿时,代我们老百姓种田人问问嘛。这税银为啥要不断增加呢?再增加的话,我儿子不说娶不上媳妇,恐怕连饭都吃不上了啊!
唉!李白的浓眉紧锁了起来。他恨当初在长安时,为啥不抓紧时机把农人们的现状和要求与皇上说一说呢?就是皇上不爱听也要犯颜直说呀!孟夫子不是说民为贵,君为轻吗?魏征丞相不是说过载舟之水也覆舟吗?
妈,别说这些了!荀山夫停下活计插话说,太白先生被皇上连下三道诏书请去又无缘无故地放回来,心情就够烦躁的了!
好,不说了,不说了。荀妈妈听从了儿子的话,太白先生,你别忙活了。这些粗活不是你们文人雅士干的,快放下吧!
咚!咚!李白继续将手中的稻把在拌桶壁上摔打着说:不妨事,我的老家在西蜀农村。在家时,我常下田去栽秧打谷哩!
那就好!那就好!荀妈妈夸奖地说,太白先生咋看都像是我们老百姓自己人嘛!
伯禽!李白叫来正玩着手中蚂蚱的儿子说:那边有很多稻穗,你去拾过来!
嗯!伯禽听话地去拾了一小捆。
李白说:把它交给荀叔叔。
荀叔叔,给。伯禽听话地交给了荀山夫。
好孩子,真听话。
乖孩子!真能干!
荀家母子连连称赞伯禽人虽小但聪明能干又听话。伯禽受到鼓舞后,满田中去寻拾稻穗就更加卖劲了。
李白父子俩帮忙一直到晌午,累得全身满头大汗。伯禽还满脸都沾满了泥水。李白笑着说他像个小花脸猫。
吃午饭的时间到了。荀家母子用萝筐各拘了一担新谷回家,并邀请李白父子到家中吃饭。
李白说:今天就不用了。我家平阳早就做好了在等着哩。
荀妈妈说:那就改天吧!今天没啥好酒菜,改天杀只鸡,再买点好酒,那就一定要赏光啊!
一定,一定!
父子俩带着几只蚂蚱回到家时,见门前的柳树上拴了二匹黄骠马。李白依稀记得好像是丹朱骑过的那匹,进门后果见丹朱坐在堂屋里喝茶。丹朱见了李白连忙站起,用旧日称呼笑着招呼:公子,你好!
李白点头回答:好,好!有什么事吗?
丹朱说:没什么大事。上次回任城去后一直放心不下公子一家,这一阵子怎么过的?近来生意比较清闲,我来看看。如果公子要外出,就接平阳和伯禽到我家去。
李白为此很是感动,觉得丹朱来得正是时候。因为与子美中秋节梁园同游的约会已到时间了,如果不去岂不失信于人?再说,还有着不便向人提及的洛阳之行哩。儿女去了仟城自己也就放心了。李白当即叫平阳取酒炒菜来与丹朱叔叔洗尘。吃喝中间,丹朱问起公子有无出游计划?李白告之以同杜甫的相约梁宋之游。丹朱说:那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很快就把平阳与伯禽接去任城。什么时候,他们有了新妈妈了,再送回来。
李白当着儿女的面,脸上为之一红,忙用话岔开说:荷香与贵贵母子好吗?
好,好!丹朱高兴地回答:贵贵长得虎头虎脑的,都一岁多了,能到处走了!
平阳与伯禽得知爹爹又要外出,都不高兴。伯禽嘟起个小嘴,把手中拿着的烧蚂蚱一扔,撒娇地哭闹起来:我不让爹爹走!我不让爹爹走!
丹朱哄劝说:伯禽,你不是哭着要妈妈吗?你爹爹是去帮你找妈妈哩。妈妈找回来了多好呀?就又多了个疼你爱你的人了。
伯禽抹了抹眼泪说:妈妈能找回来吗?她不是躺在山上睡大觉了吗?
丹朱点了点头说:不,你妈妈像你爹爹一样外出游历去了。你爹爹就是要去找她哩!听说伯禽你好想好想妈妈哟!你妈妈听说你好想好想她就会和你爹爹一块回来的!
伯禽信以为真了,心里想象着妈妈回来的情景。丹朱说:我要领你去任城,你小时住过,你已经忘了。那里可好玩了。有高高的城墙,宽宽的护城河,大大的店铺;还有秋千,有滑板,有风筝,有铁环,好多好多玩好吃的东西,你都没见过哩。而且还有一个小弟弟,他早让想见你这个小哥哥和你一块吃一块玩,一块睡,一块捉猫猫,打秋千,过家家,作游戏,多好呀!
小孩子都有好奇心,几句话一哄,伯禽就不哭了,表示愿意去任城了。平阳年岁较大,也较懂事。她知道爱好浪游的爹爹是留不着的,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爹爹,你可要常去任城看望我和弟弟呀!
李白满口答应:一定!一定!爹爹咋能忘了我的乖女儿和乖儿子呢?爹爹此去一有了落脚的地方,还要到任城去接你们哩!
事情就这样定干。李白当即取出一包银子作为两个孩子的生活费。丹朱坚决不收,说他不缺钱花,而李白外出正用得着饯。李白见丹朱说的足心里话,也就不再勉强。
一家人分两处上路的前夜,李白一个人踏着月色到荀妈妈家告知了这件事情。他给荀妈妈五十两银子说是送给荀山夫娶媳妇做彩礼用的。荀妈妈不接。李白执意要送,并说还有事要请荀妈妈帮忙。荀妈妈说:太白先生,有啥事只管说。
李白说:我住的那一院房请代为照看,找一家人来住也好,租钱可以不要,只要不叫房子败落就行。另外孩子他妈的坟墓也请代为照料。以后,我会与孩子们常来扫墓的。
能行!能行!荀妈妈满口答应:房子和坟墓一定保管好。太白先生你就放心走吧。你好比是一条蚊龙,哪能长困在这浅水滩里呢!
说到银子,荀妈妈还是不收,理由是李白无官无职,有出无进,手头也不宽裕。李白道:这点银子就权当我请你看房护墓的酬金吧!你要是不收,我就不好烦劳你老人家了。
盛情难却,荀妈妈只好收下了。她当下叫儿子杀了一只自养的大公鸡,买了两壶陈年老酒,作为饯行酒,把李白招待一番。李白说他晚饭已经吃过了,酒嘛可以再喝两杯。
简单的酒菜很快摆上了小桌。李白与荀家母子坐在小竹凳上边喝酒边聊天,聊得甚是投机。当他又踏着月色回到家中时,儿女与丹朱全都睡下了。他一个人乘着酒兴,又带了些香烛纸钱到许氏夫人墓前焚化,恭敬地打躬作揖说:孩子他妈,我们明天就要走了。你好好头枕着这青山绿水安息吧!以后,我还会常回来看望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