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7000000010

第10章 文友一(1)

陈忠实与葱花油饼

80年代初,陈忠实在文学界就小有名气。怀着对其崇拜的心情,我常常骑着自行车从乡下老家,一去百十里,赶到灞桥拜访他;他也时不时去蓝田写点东西。一来二往,以文会友,我俩竟成了朋友。

1985年,改革的春风将我吹到了渭南。我在汽车站办了一爿“蓝田小吃”,其中葱花油饼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很快地占领了饮食市场,而且名噪一时,轰动渭南。渭南的作家李康美,也是我早年的文友,吃过我的葱花油饼后说:“你和陈忠实不是铁杆弟兄吗?怎么不请他来尝尝?”

于是,我们两人租了一辆吉普,颠颠簸簸赶到陈忠实的老家西蒋村。一见面我就说:“请你去渭南尝尝我的葱花油饼,那滋味可不同寻常啊!”

陈忠实一拍大腿说:“嫽!我最爱吃的就是葱花油饼!”

那时候,我还在“同州餐厅”当副经理。陈忠实一到渭南,我立即在二楼“雅室”摆了一桌鱿鱼、海参、鸡、鱼、野味,为他接风。我的老婆、我、李康美一同作陪。

陈忠实望一眼这丰盛的宴席,瞅瞅我的老婆,说:“其实,我最爱吃的是老嫂子亲手做的葱花油饼。”我老婆连忙摆手:“我粗手笨拙的,做不了那个玩艺儿,小吃部的葱花饼,全是那些姑娘们做出来的。”李康美这家伙出卖朋友,立即煽风点火说:“不,姑娘们的手艺,是老嫂子传授的。”

这一下,陈忠实非要吃我老婆亲手操作的葱花油饼。于是,我们一行四人又移步到“蓝田小吃”,坐进我那既是办公室又是卧室的小房子里。

一张小低桌、四张一拃高的矮凳,安排了这位颇有声名的大作家。我老婆瞅一眼我,诡谲地一笑,到操作室去了。还不过五分钟,一张葱花饼,从中间“十”字切了两刀,盛在一张盘子里,放在了小低桌上。几个人的眼光全移在了这张葱花饼上。黄亮中透出一丝微红,无数个油泡正在饼子的表面“扑轰扑轰”地闪动着,一股诱人馋涎的香气立即喷满了房间。陈忠实两手一拍,竖起右手的大拇指:“嫽!老嫂子的手艺真嫽!”

我老婆看我一眼,我看李康美一眼,三人会心地笑了。

一个大文人、大名人,竟狼吞虎咽地吃完了三小块,这才咂一咂舌头,满足地笑了。

第二天,陈忠实要赶回西安,特意提出要拿两张葱花饼回去犒劳夫人。

我老婆立即让那些“纤纤素手”在十多分钟内赶制了三四张饼,分装在几个塑料袋里。

临上公共汽车,我老婆说:“忠实,这几张饼子一定要交到弟妹手中,千万不能在半路里弄丢了……”陈忠实憨憨地一笑说:“放心!老嫂子,放一百二十条心!”

事隔多年,我老婆和陈夫人坐在一起闲聊时,故意笑着问:“我当年托忠实带给你的葱花饼,你尝到了没有?”陈夫人点点头说:“尝到了,尝到了,味道不错。”

陈忠实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和陈忠实住在同一个城市,而且相距不到两三千米。由于我们都奔波于各人的事业,因而一年半载也见不上一次面。

如今的陈忠实,是茅盾文学奖的得主,在中华大地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白鹿原》用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我曾多次想去拜访他,考虑到他太忙了,那怕是十分钟的闲聊,也可能干扰这位大名人的工作。所以,我一直未敢登门。

现在,不知陈忠实还爱吃不爱吃葱花油饼?

原载《经济新报》2001年5月16日12版

文友孔明

那年,我在杂志社任编缉,一日,翻开晚报,却见有一个叫“孔明”的人发了篇文章——《梦读白鹿原》,我奇怪,诸葛老先生怎么在死后1700多年的今天,突然读起陈忠实的大作来了?

事隔不久,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沉浮》要出版,跑了两家出版社,都说文中有些男男女女的事情,不好面世。正在一筹莫展,有朋友张君说,我给你送到陕西人民出版社试试。我直摇头:人民社乃综合性出版社,且是全省头号权威,别人不敢出的书,他们敢吗?可是在两天之后,张君竟然面告我:出版社批了!我简直不相信,这会是真的?会有这么快?张君看我顾虑且疑心,就补充说,责任编辑说他曾经读过你的第一部长篇,而且说他和你是乡党,一个镇上的。我不由睁大眼睛问:“他叫什么名字?”张君说:“孔明。”我更狐疑了!于是,我带着去年出版的两部作品,去陕西人民出版社拜访他。一见面,我愕然了。孔明者,非诸葛亮老先生也,原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小青年。一副银丝眼镜,显示了他的潇洒,光滑而亮丽的一头乌发,显示了他的倜傥,啊,好标致的一个风流才子!

及至我们无所顾忌地攀谈时,我才知他是距我家十多里的杏树凹人,而且是我那死去几十年的老姑的孙子,按辈份,他应该叫我叔叔哩。我窃喜,这下,他为我出书应该不成问题的了。

孔明指着我送给他的两本书说:“你这个名字,我早就知道,这两本书,我也早己读过了,我很喜欢读你的小说。所以,接到你的《沉浮》后,我不歇气地两天两夜就读完了,而且立即向领导作了汇报……”

我这才发现,孔明原来是一个非常热情而认真的编辑。

在孔明的帮助下,我的《沉浮》终于出版了,而且发行很好,在读者中影响不错。及至后来被不法书商盗版,一盗再盗,弄得我们一筹莫展。这是后话。

自从认识了孔明,我就特别注意起他的文章来,他的文章系青一色的散文随笔,千把字左右,最多的不超过3000字。我发现,凡是我能见到的报纸或刊物,都会有他的文章,而且数量之多,发表之广泛,令人咂舌!只要细心浏览一下,几乎他每天都有作品面世。我怀疑这小子是不是在“偷”人家现成的东西呢?

孔明这小伙,脑袋似乎与别人不同,思维总是有些独特,也许因为其人性格的缘故吧,他的文章总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加上他的阅历广泛,目光高远,写出的文章自然就如行云流水。细读他的随笔,似品茶,似坐禅,似听道,侃侃说来,一气呵成。简洁明丽,空灵觉悟。特别是他的那些抒写“爱”的文章,撩拨人心,给人美的享受。我把孔明的文章介绍给我周围的朋友,他们都喜欢读,而且读后都对孔明羡而佩之。一位女士看过他的几篇有关谈“爱”的文章,就跑来向我滔滔议论,赞叹不绝。说什么孔明的文章笔调轻快,题材出新,总是用平常人之心,写平常之事,于细微处出趣味,于觉悟处出真谛;还说什么读孔明的文章,如听孔明在说话,越品越产生一种令人发笑的快感。她要我转告孔明,说她不但喜欢他的文章,更喜欢他的为人,并要我引荐她去领略一下这位年轻作家的风采。但我怯惧惹出不应有的麻烦,终于没有满足她的要求。嗔怒之下,她提出,孔明如果能把文章集结出书,她将永远与书为伴!

于是,我去找孔明。

孔明很谦虚,听说要他将发表过的文章整理出书,直摇头,说,小人写小文,登不得大雅之堂;出了书,谁看?

那阵儿,我因为工作的原因,认识几个书商,于是,我就告诉孔明:“不要紧的,只要出版社同意,发行的事,我给你找人,找一个代理商,至少发它两万三万!”

于是,一本《说爱》出来了;接着,一本《谈情》也出来了。

大小书店的柜橱上都摆着,大街小巷的地摊上也放着。“谈情、说爱”一时间轰动了一层人,特别是那些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

说来也怪,广州的一家出版社竟然亲自找上门来,要为他出版第三部有关“谈情说爱”的文章,说这种文章能博得一大群读者,他们会从中挣到一大笔金钱的!

然而,本省文坛一些带官方味儿的文章,却不买孔明的账——青年散文家的大名排了一长串,却没有孔明的名字,似乎那些权威人士还不知道本省有个散文家叫孔明。为此,我曾不平!曾气愤!不提不要紧,孔明还是孔明,照样以每天一篇散文随笔见诸祖国南北多种报刊杂志。他的名字照样走红,他的文章照样博得一大层读者。我就是这千千万万个读者中的一员。

我比孔明几乎大三十岁,我们是忘年之交。一来二往,如胶似漆。也许我们在以后的交往中,以文会友,互相促进,将更加密切,更加融洽!

原载《陕西工人报》1998年9月29日3版

《西部文学报》1999年2月25日2版

《三秦都市报》1999年4月19日3版

女朋友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交结许多朋友。

在我生活的这个历史长河中,同样交往了不少朋友,然而,纯系青一色的男人,女朋友却无缘结识,我还不知道和女人交朋友是个什么滋味。

突然,在我55岁生日这一天,一个女人闯进了我的生活圈子里……

1

那是阴雨连绵的九月。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濛濛细雨,我伏案正在写作,突然有人敲门。

我最讨厌当我非常投入的时候来人打扰,可这敲门声却饶有节奏地不断响着,大有不开门绝不罢休的意思。我只好放下钢笔,走出书房,拉开了门闩——一个头戴大盖帽、身穿公安服装的女警官站在我的当面。她欠欠身子,微微一笑,算是和我打招呼。

同类推荐
  • 跨越时空的自有:郭沫若研究论集

    跨越时空的自有:郭沫若研究论集

    本书包括郭沫若研究的区域文化视野、郭沫若诗歌研究、郭沫若文化观念研究、郭沫若研究学术建设问题等几个大的方面。
  •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
  • 潇洒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潇洒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推出这部文集,一是要让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二是要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热门推荐
  • 六朝名文赏析

    六朝名文赏析

    作者历时数载,以近百万字的遒文巨制,以高屋建瓴、五丁凿山的气魄,以普及传播国学的强烈使命感,详细解析了六朝时期21位古文大家的27篇名作。本书以注为作,汪洋恣睢,涉及朴学、美学、史学等多门知识,又以现代视角审视古文内涵,不乏独到精辟之处,实为一部学习六朝古文的好书。行文清丽豪迈情愫亦随处可见,颇具骏马下坂、势如破竹之势,终成一家之言。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抱着“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的奢望进行赏析,学贵履践,经世致用,读书贵在自得,还望读者在赏析本书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原作的辞采、布局、气势和神韵等,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 红色宁都

    红色宁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都是中央苏区前期的革命中心,是中央苏区反“围剿”的轴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政的重心,是苏区江西省后期的核心,是苏区精神、党的群众路线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形成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宁都人民胸怀坚定信念,竭尽所能,为苏区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表现出对党和革命的无限忠诚,被誉为第二个苏区模范县。
  • 三九廿四

    三九廿四

    他,生于月光三一小劫,九一大劫,廿四方终他笑着来到这个世界因为他不惧怕这个世界,也不向这个世界妥协他向这个世界问好,同时也在向这个世界谋道不是钱财的道,也不是天道的道,而是自己的道,道理的道(PS:“廿”与“念”同音。)
  • 血溅山东

    血溅山东

    威武、健壮的山东汉子鲁长风凭着他的胆略和高超的武艺,在擂台上连续打败两个到山东莱阳城挑战的东洋武士,为山东人争回了连日来失败的面子,因此被大家誉为山东英雄。
  • 旧梦经年

    旧梦经年

    年华远岸,旧梦已是经年。此书为本人这些年两个笔名的文字整理,现已全部整理完结,送给多年喜欢我文字的朋友。
  • 烟花坠落似你苍凉

    烟花坠落似你苍凉

    我一直在等。等一场迟迟未来的盛世烟花。在它们坠落的瞬间,奋不顾身地奔赴到你的身旁。你还记得我吗?我是苍凉。【温暖其实是如此的奢侈,在我浅显悲凉的文字里,他们只能用互相伤害和沉重疼痛来获得。对不起,原谅我如此绝情。】我是作者也迟染。
  • 超级魔法时代

    超级魔法时代

    什么魔法是最厉害的魔法!什么人是最厉害的人。这是一个魔法史上最颠峰的时代。也是整个魔法史最疯狂的时代。
  • 每天读一点 催眠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 催眠心理学

    每个人都经历过催眠,你相信吗?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催眠正以其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也许你会对这件事将信将疑,也许你会觉得神秘而危险的催眠绝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别急,你是否曾经在公交车上恹恹欲睡?是否曾经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浮想联翩?又是否有过受到广告的影响而立即采取购买行动的行为?等等!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经历过催眠了。如果你还不相信,那么打开这本书吧,这里将会告诉你什么是催眠,催眠的历史,催眠可以治疗的顽疾以及一些神奇的催眠方法。书中的例子简单而实用,并配有十分形象的插图可以使读者更加轻松的读懂催眠。你容易成为一位受控者还是一名具有潜质的催眠师,别犹豫了,赶快进入催眠的神奇世界吧!
  • 《死神之》

    《死神之》

    太古圣文,极道九转。玄门八卦,晓地通天。能者,可上至青冥,下达九幽,一手荡乾坤,只手碎星河。登天之路,仅有一条,欲通过者,唯有杀杀杀!且看一普通少年如何林立星空之巅。九九世界,欲登极天!
  • 英雄联盟之与你相伴

    英雄联盟之与你相伴

    英雄联盟之中,有很多玩家都专注于某一个自己喜爱的英雄,那个英雄也许寄托了一份感情,也许代表一段记忆。一名少年在放逐之刃的身上,一步步地解开了自己丢失的记忆,但那段岁月中相伴的人,是否还能走到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