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7000000022

第22章

传奇作家孙兴盛

靳鸣翔

孙兴盛闯入文坛,抱着他的六部长篇小说。他说自己的目标并不高,临闭眼写够10部长篇小说就行了,说这话时,孙兴盛年近花甲。

年近花甲的孙兴盛并不显老,个头不高,和一般女人差不多,但腰板挺直,像陈毅笔下的青松。满面红光,额头晶亮,嘴巴像一条长长的河,有叙说不尽的故事。这缘于他有如曲折长河一样的人生经历。

孙兴盛,蓝田人氏。高中毕业后去教小学,然后回乡“修理地球”,当了好多年的草头王——生产队长。改革之风吹进蓝田后,他辞职经商,鸭子下蛋似地办了四五个饭馆,在渭南,在华阴。孙兴盛从贫困的蓝田山乡走出后,就不再贫困。衣锦还乡,大兴土木,改换了人老几辈子的门庭——修建了数十间漂亮新颖的华堂。华堂竣工,鹤立鸡群,直令村夫野老瞠目。然而,孙兴盛却扔下这几十间装修一新的华屋,直奔大西安了。在西安租了两间民房,埋头操起爬格子的营生。此间,他先后在情报杂志社、西安出版社当过编辑,为著名作家陈忠实出过书。孙兴盛本人也不松火,《尘世》、《沉浮》、《清河川》……一部接一部的长篇小说往外涌。孙兴盛有着旁人不可多得的生活积累,更有一副平易近人的阔大的胸襟,和朋友交往,坦荡胸怀,话语连绵,如春蚕吐丝村妇经布,针头线脑,根根筋筋。既有密友戏侃的亲昵,又有老庄论道的玄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孙兴盛倒也反常,他的可塑性是极强的。为人师表,是个在全县树标兵的教师;当农民,是个什么苦都吃得的好农民;当队长,一气当了好多年,这么多年老实不好混,何况他还是个老少咸宜男女都夸的好队长;办饭店,像阿庆嫂一样红红火火,极善应酬;搞创作,他算不上闭门造车的才人,而是简装跋涉高山大岭,叩拜一个个年逾古稀的翁妪,打捞一个个即将被时间洪水淹没的沧桑故事。几个月采访下来的他,像蜜蜂采够了花粉,趸足了糖分,将自己锁进一间屋子,每日以一万字的速度,仅用女人怀胎的三分之一时光,就会给你捧出个大金娃娃——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长篇小说。他写小说不用打草稿,一提笔就往方格稿纸上写,连标点符号也写得清清楚楚。他这边写,女儿在隔壁用电脑往出打。他说他的稿件再潦草,女儿都会认得出来,几乎不曾差错。

孙兴盛人不显老,文章却“老”得厉害,不夸张地说,他的文章“老”到了“油”的地步。无论是谋章布篇,还是遣词炼句,都显示出一个成熟作家的腕底功夫,那么经推敲、经咀嚼、经玩味。他是从自由王国步入了必然王国,达到了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的地步,如公孙大娘舞剑,又像庖丁解牛。名如其人,孙兴盛何以如此“兴盛”?因为他骨子里饱含蓝田山民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但又不同于一般闭关自守的山民,他从这山望见了那山之高,领略出“山外青山楼外楼”人人皆知而未必人人实践的通天的大道理。骨子里注入了这种“不安份”的钙质,使他的脚步才有那么大的跨度,那么快的节奏,如填海之精卫,如逐日之夸父。不经意间,矮个儿孙兴盛头顶摞了三顶帽子:西安市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副会长。

2000年7月21日西安广播电台

“作家撷英”栏目播出

好友郗佰骞赠诗

只缘海内存知己,

始信天涯若比邻。

虽言长安咫尺路,

自叹腿脚了无神。

总念蓝田琢玉手,

常思翰墨撰书人。

酒醇茶香谁对饮,

明月白云诉衷心。

郗佰骞

2001年元月3日

致孙兴盛君

玉山清河沉浮久

终成吾曹第一家

艰难困苦蝉须蜕

勤奋酿蜜蜂可夸

寻常百姓玉有种

腾空白鹿景无涯

望君常饮干酢酒

方知八仙笔生花

李养轩

2004年元月

同类推荐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爱落一地

    爱落一地

    父亲是我心中的伟人,他的为人做事,被乡亲们四处传颂,“爱落一地”是他留给人间的杰作,我深感自己的为人做事,远比不上父亲,但我也敢大声叫喊:“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活着见过人,死了见过鬼。”我的人生既简单如“一”,也渺小如“一”,然而我的这个“一”呀!举上为天,铺下为地,竖起如柱。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点滴人生

    点滴人生

    这是一部日记体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随笔心得和纪事,内容丰富,涉及家庭、生活、人生、情感、立志等内容。每一篇三五十个字,字数虽少,但表达的思想内涵却很深厚,作者以此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对人有很深的启迪作用。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帝王

    史上最强帝王

    是他金戈铁马征战天下,令群雄慑服统一内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是他创建了一个强大无比的帝国,开疆拓土宇内扬威,令万国来朝称臣纳贡;就是他说出:凡日月所照之地,江河所至之处,皆为帝国疆土。
  • 震撼心灵的名家诗歌

    震撼心灵的名家诗歌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乌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1号通缉令

    1号通缉令

    陈玉福先生辛勤创作、寒暑不辍,在其二十七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出版了五百万字的作品。中国作家网、搜狐、新浪及《南京日报》、《贵阳晚报》、《兰州晨报》等五十余家海内外报刊连载过他的作品,反响强烈。他写故事曲折跌宕,时有妙笔,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塑造人物善于从侧面取势,大处着眼,细微处着墨,各色人物跃然纸上,历历如在眼前。因此,他的作品大多脍炙人口,让人爱不释卷。“1号”系列长篇中,有三部登上了全国百家书城十大畅销书排行榜。
  • 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沈星火之于陆燎原便是如此,一发不可收拾,越发一往情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曾经,爱情被搁浅

    曾经,爱情被搁浅

    若水温雅,回忆的一场漫长的旅程。没有真爱是一种悲伤,青春是一卷没有回放的磁带。我若路过,能否惊你一地的花香。是谁,埋葬了你那些沉淀的记忆;是谁,拾掇了我那些搁浅的爱情?我想,你懂。局就是意味着另一个开始……
  • 紫芒魂帝

    紫芒魂帝

    他大哥是特亚大陆顶顶有名的天才第一人,鼬之狩,他父亲是狩之一族的一族之长,兀烈狩,他母亲则是被三头冥犬看守的神秘之人,那么他是谁呢?他是被整个特亚大陆之上所有势力捕杀的对象,他是上千年来,拥有灵兽级别以上的召唤兽之人。
  • 东海文集

    东海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大学门

    大学门

    故事以某大学为背景,通过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学校领导等不同人物的粉墨登场,把他们在申请经费、建学术点、课题攻关、职称评定、利益分配、男欢女爱等公家的和私人的“大事小情”中的勾心斗角及暗中作态表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是近期网络热炒的“大学丑闻”在纸媒体上的艺术展现。作者身为大学教授,所写内容虽不可能全都亲历亲为,但也可以说是亲见亲闻,因此写出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品中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风格生动活泼,有较强的可读性。同时因题材的挖掘角度独特,更使之可以成为“大学丑闻”的制造者、参与者和旁观者的一面镜子,对社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 重返十六岁:公主很忙

    重返十六岁:公主很忙

    被汉服男忽悠一块石头能让她重回十六岁,结果咒语念错了,穿越到楚朝去当公主!【天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被同父异母亲妹妹虐待,嘤嘤嘤男神快来救!情敌+妹妹倒打一耙,连夜逃出皇宫,结果差点被骗到青楼里……遇到一个逗比师傅,武功还没学多少,就被发现打包送回皇宫……亲妹妹高高在上狂翻白眼,穿越公主的复仇大计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