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7000000021

第21章

我以打趣的口吻问道:“您的肚里哪儿来那么多么故事?”孙兴盛长叹一声说:“这个,也许与我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吧……”

“……我在中学上学时就酷爱文学,高中毕业后就去教书,曾在当时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豆腐块文章,从而成为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文人。由于生活所迫,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我的家乡时,我就投笔从商了。正如作家陈忠实说的,我大约是中国大地上‘下海’最早的文人……”

说到这里,孙先生颇有感触地谈了他经商多年的体会。他说他先给一家公司当了两年副经理,后又自家办起了小食堂,而且由小到大赚了不少钱,接着给家里盖起了小楼房,给儿子们一个一个完了婚。他说,他感谢经商这段时间,这十多年,使他认识了世界,懂得了好多过去没法懂得的事情。生活阅历广阔了,所见所闻也就复杂了,幸运者和不幸者,胜利者和失败者,哭的和笑的打的和闹的,这各种人的故事,强烈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生活全景。他的创作素材多是在这一段经商过程中积累的。

孙兴盛先生的小说之所以情节曲折,可读性很强,生活气息浓烈,并且具有生活的真切感,我想,这与他丰富的生活阅历不无关系吧!他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多年,然后又投身在改革的洪流中,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与感受,因而创作出一大批讴歌改革开放,高奏主旋律的作品,那就是不难理解的了。

时针指向六点,我问到了孙先生对今后的打算,他站起来握着我的手一边摇着一边说:“还是那句老话,如果三两年内不死,一定要实现完成10部长篇小说的诺言。”

我重重地握一下他那温热的老手说:“祝您成功!九八(久发)辉煌!!”

1997年冬

录自1998年第1期《西安政协》

文坛“黑马”孙兴盛

马行健

陕西文坛高手云集,但像作家孙兴盛每年能拿出一部或两部长篇小说者却并不多,所以他应算是文坛上近年杀出的一匹“黑马”。写作如匠作,学成容易成活难,能一次次地作到进步、超越自我则更难,然而孙兴盛却是做到了。他出手快捷而且布局严谨,既大气恢宏又注意精雕细刻,既注重时代气息又不忘乡土气息,既采纳现代派表现手段却又吸取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甚至可以从他对故事的构思中看到戏剧性的传奇色彩。

在他反映农村生活的三部曲中,《尘世》写了一个女企业家苦难、奋斗的传奇经历,直接地、正面地为改革开放唱赞歌(勿宁称之为“开放文学”),寄托了作者对妇女解放走向社会前台的憧憬。该书颇受文学界和读者重视,以至一版再版,并被时在美国留居的影视导演吴天明先生看中,并托人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但我觉得这本书写作手法单一,读来有如一部人物传记或特写,变化不多,不够复杂。在他的第二部长小说《沉浮》中,故事结构复杂化了,注重了乡土气息,特别是写男女主人公游山,有种古典情趣,写作手法较前成熟。不足者,故事情节编造严重,有短稿拉长的味道。写一个女青年充当工业间谍,以爱情和色情为载体活动在两个乡镇造纸厂之间,显得离奇悖情,也表现出作者专业知识之不足。《清河川》为作者第三部长篇小说,无论从结构、手法、表现内容各个方面,都较前有明显长进。该书写了两个家庭三对男女之间的悲欢离合,细致从容。在交待两个家族背景时,回照了历史的演变,显出一种凝练的厚重。作者努力把作品主题写得含蓄和隐蔽,这便是探得了艺术的真谛,以百万字之辛苦而换得一点“真经”,这正是文学创作的独特和艰辛。无数的文学爱好者雄心勃勃地想从事文学事业,但大多半途而废,便是因为他们下不了这个苦来修炼。陈忠实称孙兴盛是被“文学这个魔鬼”给诱惑住了,我以为这种说法再恰当不过!

读孙兴盛的书,生活的鲜活,行文的明快,使我以为他是位新派作者,及至1995年邂逅相遇,方知他已50多岁了,长我数岁,应是兄长,而且他思想观念也如我辈一样的“守旧”。他长得敦厚、朴实,嗫嚅而少言,笑迷迷地,相对于病后形影憔悴的我,他显然健康而富态多了。1997年中秋节,因参加一个诗歌座谈会,我俩才得以娓娓长谈于霖霖秋雨之中。兴盛兄于1940年1月出生于蓝田县玉山镇峒峪村,这是蓝田县城东的一条川道,位于白鹿原和横岭之间。东行数里即是秦岭的深山老林。虽然兴盛兄在他的作品中屡屡表白:“人名地名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却无疑是故乡的那片热土。1959年他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热处理系,却因故未能就学,只好抱憾地回乡教学、务农。三年困难时期,为了生活,他曾骑上自行车跑西安市场,在城乡之间“瞎捣腾”,似乎还因此进过两次“打击投机倒把”学习班。改革开放以后,偶然的机会使他结识了在渭南开餐馆的大荔人郗伯骞,被聘为业务经理,处理一切日常事务以及工商行政税务卫生部门的应酬,他既熟悉了商情又熟悉了社情,使他步入饮食行业并在其中游泳。后来,郗伯骞支持他另立门户,他遂将家里人拉出来四处办店卖小吃快餐,这才有了他尔后经济上和事业上的发展。他眼里闪动着泪花,要我回大荔后打听郗伯骞是否健在,以便专程探望。清人郑板桥曾有诗道:“世人开口易千金,毕竟千金结客心,自遇江西程子俊,一扫寒雾到如今。”孙兴盛对郗伯骞的感激,是发自肺腑的,当等同于此。正是这段重要的经历丰富了他的创作生活。《尘世》一书的许多故事和细节其实都是那段生活的摹画。这又足以说明文学创作不是“客里空”的事情,不可作“沙龙”式的妄谈,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准则是永恒的。如果连生活的积累都谈不到,所谓开掘得如何深刻也就是一句空话了!这是我从交谈中得到的第一个收获。

兴盛兄谈及他的母亲是在民国18年年馑时被人从兴平卖到蓝田去的,他的几部书便是每年正月后避居在兴平舅舅家写成的。一本《孽缘》每天写7000字,共写了28天。“兴平写6天,西安歇6天,辗转五六次就写完了!”他开怀笑着,享受着一种创作成功后的痛快感受。这遂使我恍然大悟,难怪他的作品中总流露着一种苦难意识,反映着人生的坎坷艰难,原来如此啊!物质变精神,思想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兴盛兄幼时即聪敏好学,中学时代即钟爱文学,后来教书务农也时有豆腐块发表。80年代初,受忠实、平凹、路遥等人的影响和鼓舞,生发出后半生专心弄文的雄心壮志,索性将生意全盘交给儿子,携夫人一头扎进西安,谋求文学的发展。他先后为期刊和出版社做编辑,辛辛苦苦地帮助一些素味平生的或老或少的文学爱好者编辑、校对、出书。有人干脆就长年四季住在他蓝田的家中写稿。稍稍算来,替他人做“嫁衣裳”也已有30余本书了。一位刘姓的七旬老人,积一生之努力写一部书稿,就在看着他帮助修改出书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孙兴盛以此为自己写作的一种调节而不以为累,相反地却扩大了自己的文学交往和生活圈。他的爱人为他的精神感动,由先前的反对转而为理解和支持,使他能够专下心来抒写胸中文章,笔谈人情世事,这样便有了近年来的数本书,如练就的飞刀一样,刷刷刷地抛了出来,人皆以为奇。恰在这段转折期,许多文学爱好者都欢唱着纷纷下海经商,声言是去体验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时至今日,这些人即使未淹没在商海里,又有几人尚有创作的兴趣呢?两相比较,我对兴盛兄是佩服的。这是我和他交谈后的第二个收获。孙兴盛曾任西安市政协委员,现任西安市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并担任着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副会长。近日,长篇小说《清河川》又获西安市第七届文学奖提名奖,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还为他发了“嘉奖证”。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这匹文坛“黑马”,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作家。呵,蓝田岂只有沃土美玉,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是还养育着一代文学名人吗!

孙兴盛兄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转眼便是花甲,他虽然身体好,精力旺盛,才思敏捷,文学库足充盈,但写作毕竟是个苦差事,是呕心沥血的“愚人的事业”。他头顶的黑发已经开始稀疏,发际前的平原呈开阔之势,还患着脑动脉硬化症,所以创作意识便特别强烈。他兴致勃勃地表示,他自视非大名人者流,不可能一本书出天下名,但他自信后边的书一本要比一本好;每本都是精品不可能,但每本书都于世人有教益是可以作到的。他计划写三大系列10本书,目前已写完八部,出版了五部,待10本书写完而且全部面世,他就可以歇下了,也是对自己的生命有个交代了。望着他宽大的前额,我暗自思忖:好家伙,那里边林林总总该容藏着多少故事啊!

1997年11月13日渭南寓中,时天极冷

录自1998年1月《西部文学报》

此文收集于马行健著《拒绝死亡》一书

同类推荐
  • 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系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自选杂文集。每一篇杂文均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直指社会及人性的“病症”。这些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呈现作者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
  •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柳永,始终行走在宋朝仕途的边缘,他以傲视才情挥就迤逦宋词,他以真心温暖那些倾城女子。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一心求仕,也未成行。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柳永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柳永一生的爱情传奇与功名得丧。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老夫子诠解水浒传

    老夫子诠解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描绘英雄的书、水浒的英雄多出自于草莽,因而这样的英雄也更加生活化和平民化,更适合普通人的审美情趣和阅读习惯。水浒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温这部令人回肠荡气的经典著作时,或许有了更多现实的反思和感悟。比如在当今社会,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英雄?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做一位杰出的时代风云人物等等、《水浒传》一书流传至今,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宋江起义是在梁山泊吗?施耐庵为什么叫“耐庵”?燕青为什么叫“浪子”?张青和孙二娘是怎么成为夫妻的?李逵为什么叫“黑旋风”?九天玄女究竟是何许人?梁山好汉如何排座次等等、《诠解水浒传》就是一部从多层面、多角度,全面解析水浒重重悬疑的书。
  • 绝境

    绝境

    为了总结近年来的文学成就,见证固原的文学历史,编辑出版一套“文学固原丛书”,则是固原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铸就的全景式的心灵读本,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该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丰富文化固原建设增添光彩。
热门推荐
  • 金刚经感应传

    金刚经感应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无花无果

    无花无果

    不晓生于何处,不知归于何方。天地悠悠,时光冉冉。也许,就这么走自己想走的路,顺心而为,不忘初衷,才是真正的自我。
  • 道尽生死

    道尽生死

    五行一朝出,世人皆为猪;莲花重开日,真神归来时。谋略激情爆笑励志热血沸腾曲折离奇在孕十万载一朝永流传龙神儿:“也许,我们的一生不能像繁星一样闪耀,夺目,永恒。却绝对能够像天际的那一抹流光似的,虽然短暂,但那瞬间的美,将撕裂整个黑暗。瞬间是短暂的,但我们无数个瞬间将永不停歇的照亮整个黑夜,让黑暗支离破碎,让瞬间成为永恒。以此,便可以给我们所在乎的人带来璀璨而无限的光明!”龙神儿,说起身世曲折离奇;提起感情,一怒为红颜;谈及天赋,世间绝有。他,不是一个狠到忘乎所以的强者,却是一个强大到独领风骚的天才!
  • 摸金拍档

    摸金拍档

    魔窟觉醒的蛇王,复活的兵马俑,被遗忘的宝藏!双首九尾蛇在守护谁的墓?曹操悬棺背后隐藏的秘密?中俄边境被遗忘的幻境里面埋葬的是谁?诡冢里面谁在抚琴轻唱?不死药是否只是传说?黑狗抱头哭,狸猫仰天笑,白日星辰!事情还要1986年说起,村里经常死人,我和瞎眼叔去我去民国时期副将古墓,发现千尸睁眼,棺椁碎裂,葬灵出世,里面副将的尸体竟然……我用笔把我的亲身经历写出来,那些年我亲眼看到的事情!
  • 梦回大唐之武侠神话

    梦回大唐之武侠神话

    一次意外,让闷骚的他转世到一个武侠世界,一次意外,让有点好色的他从此坐拥四大美人,一次意外,让有些正直的他获得惊世内力,一次次意外,让他走向人生巅峰,这就是他,易天行!
  • 思慕无期

    思慕无期

    少年彼时,一场荒诞不羁的误会,让深爱的两人形成五年的时差,五年后,夏凉凉重遇已成巨星的陆亚卓,情深,缘在,让两人重归于好,而那段被埋藏了十几年的秘密也冲出了黑暗的牢笼,毁灭了夏凉凉身边最亲近的人,母亲跳楼身亡,她怀疑了他,面对她的质疑,他颔首承认并用世界上最憋足的借口让她离开,但这次的分离,不是五年,十年,二十年,却是一生一世。
  • 勇士之我要回地球

    勇士之我要回地球

    此书已停更,请移步到重新修改后的版本《DNF之最强剑神》。
  • 聚仙亭

    聚仙亭

    《聚仙亭》十回,清朝佚著者,属神魔志怪小说,主叙明永乐年间秀才谢廷遇狐精及蜈蚣、蜘蛛、蝎子、红蟒、壁虎五毒事。该书在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藏有抄本《话本十四种》,一函共12册,其中《聚仙亭》与《孝感天》《刘公案》属一册。底本皆系晚清天津储仁逊抄录。
  •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

    上篇《浮生六记》和下篇《上山,上山,上山》在时间上前后相继。《浮生六记》写的大体上是大学毕业到离开“四大”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故事,而《上山》则着重写自“四大”离开到自己创业之前的过往。上下两篇文章体例相似,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连贯,所以谨遵此书责任编辑党宁兄的雅嘱,把它们放在一起,合成一本完整的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