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0000000077

第77章 附录(4)

在过去的将近3年的时间里,我四下上海、5次进京,又走了黑龙江农垦局所属的许多农场,采访了几百个知青。那些日子我每天都生活在感动和温暖中,有时采访时我和他们一起热泪长流,写到动情处竟痛哭失声。但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欣慰,我找到了一个说真话的作家的感觉。同时我也生活在责任的巨大压力之下,我不写就对不起埋在黑土地下的战友,不写就对不起就要遗失的历史!

现在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我已超额完成了自己的计划,这两本书我写了114个北大荒老知青的故事,其中说到的有名有姓的知青不下四五百人,书中的主要人物也有200多人,其中上海的知青就有42人,如下乡后被打成“反革命”大学毕业成为黑龙江省著名企业家的袁启鸿(《走出伤心地》〉、献身知青事业的哈尔滨知青联谊会副主席唐坚〔《艰难的探亲假》〉、情系芍药沟的盛文秀(《早春的芍药》〉、带着“小芳”回家的戴建国(《村里有个姑娘叫小凤》〉、在黑河开小店的翁静之《黑土情缘》〉、扎根边疆林场的“站人”

李颖〔《“站人”李颖的幸福生活》〉、小水电站专家黑河政协副主席张强富〔《一个人和一条河》〉、“垦荒模范”陆士龙〔《永远的垦荒者》〉、在烈火中重生的蒋美华(《火凤凰》〉、历经生活磨难的乐兰英〔《乐不起来》〉、对乡亲比亲人还亲的王槐松(《真情》〉、40年如一日忧国忧民的陆建东(《位卑未敢忘忧国》〉、两次受到周总理接见经历坎坷的咸氏三姐妹〔《三人行》〉、一个人改变一个县教育的张盾〔《在三江汇合处》〉、心系呼玛开发的教授刘琪〔《圆梦》〉、大山人的救护神张大东〔《走进大册》〉、“大兴安岭的音乐家”叶磊(《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与鄂伦春兄弟血脉相连的阮显中(《血脉相连》〉、无私支持边疆建设的优秀企业家张刚〔《张刚,你是这样的人》〉、在修路建设中死里逃生的周迈、林兰新〔《青春铺就的路》〉、投资家乡修路的王再放和她一家知青五兄妹〔《一个家庭的非戏剧性剧本》〉、情系黑土地的画家潘蘅生〔《丈夫壮志》〉等等。通过写这些上海知青,我认为在北大荒的近百万知青中,在边疆吃苦最多,返城后创业最难、对北大荒感情最深、对第二故乡贡献最大的就是上海知青。因为这些人的感人故事,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对上海人的不良印象。这是心里话。所以,每次到上海,和老知青相聚,我都感到了一种特殊的温暖。

(四)

下面汇报一下,我的知青故事的社会反响,我以为这不是对一个作家和一部作品的反响,而是整个社会对知青的关注。

哈尔滨的报纸是这样报道的(据《生活报》吴海鸥报道)一著名作家、老知青贾宏图的反映北大荒知青命运的纪实文学在哈尔滨的《生活报》连载已过“100期”,因真实感人,备受读者欢迎,每周刊发日,“洛阳纸贵”,人人争读,更有人剪报收藏,缺一不可。

2008年1月作家出版社将专栏文章结集出版《我们的故事》,引起读者热烈反响。作者已经多次在哈尔滨和上海签名售书,每一次都场面感人,排队来购书者有当年在黑龙江下乡的各大城市的老知青,他们给自己买,也给远方的当年同时下乡的战友买,买书的也有80后、90后的年轻读者。

这本新书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哈尔滨、西安等地的多家报刊发表书讯书评,海外的华文报纸也有报道。美国的《世界日报》在报道中说:“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有20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边疆,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贾宏图最新长篇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中,完全呈现。”“作者像位考古工作者一样,在北大荒和知青返城的家乡间奔跑,寻找老知青的足迹和他们发生在昨天和今天的故事,历时多年,用爱和激情写成这部书。”《光明日报》《文汇报》《文学报》等10多家报纸选载或连载了书中的故事。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的《作家文摘》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特选作品”专栏里连载了这部作品,按语中说:“翻开这部书,犹如推开一道沉重的历史之门,扑面而来的,却是豪情满怀的鲜活人生:纯真的理想,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以及柔韧亮丽的人性之花……北大荒知青们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读来无不为之动容。”

北京、上海、济南和黑龙江省、哈尔滨等城市的广播电台在文学节目连播了《我们的故事》,收听者甚众,有在上班的车上听的高官,也有在公园里晨练时听的退休工人和天天按时收听的出租车的司机。有的听众为收听《我们的故事》还专门购买了收音机。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亲自给北京广播电台打电话对连播此书表示祝贺。这部书也在海外广泛传播。美国南加州的中国知青联谊会组织部分在美的老知青朗诵了这部书中的40个故事,通过自己创办的网站,在华人中流传,还在当地的《世界日报》选载了这本书中知青的故事,感动了许多华人读者。

另有全国10多家网站转载此书,引发数以万计的网评。有的网友给作者留言:“真的应该深深地感谢你,把我带回到了曾经走过的道路和记忆中,你用辛勤的写作、真挚的情感、朴实的文笔,记录着那段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一代人至少10年的青春跨越,甚至延长至今。它虽然不如二万五千里长征悲壮,惊动世界;但它却牵动亿万人,曾经为之动容。更重要的是一代人的经历毕竟要在中华民族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因为知青昨天的故事,实在是可歌可泣。”一位当年兵团5师51团16连的战士王丽英在给作者的留言中说:“我以一个当年知青的名义,向你致敬,感谢你,为我们知青留下清晰的足迹,让历史记住我们。我现在河南一个原东北迁来的军工厂里,我们厂里有100多个当年的知青,我们的父亲就是为了能把我们从乡下带进工厂而南迁的。如今你的作品在我们厂的知青中抢着传看,你写得真好!”一位叫刘振的老知青在网上留言:“作为一名曾经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大学毕业后现在仍工作在黑河的上海知青,我非常愿意欣赏和拜读您的《我们的故事》系列作品,文章文笔清新、感情真挚,30多年的知青岁月,仿佛就在眼前,每每掩卷,唏嘘、叹息、感慨、回忆、遐想、思考、反省……不禁令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感谢老贾大哥!您的笔忠实又艺术地记录和保存了知青历史,可使我们的长辈、同辈和晚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审视和评价这段难忘的历史,可谓功德无量!真心希望辑录成书,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

此书也在文学界引起好评。著名作家梁晓声致信作者:“宏图,我对你的此书的评价那就是一无一等情怀,断无这样一本书问世。无这样一本书问世,关于知青的历史,则断不能是真实的历史。”“我一直期待,能有一本书,从特别真实的角度,折射特别发人深省的‘知青时代’之特别。”“100个人,100种坎坷,100种令人唏嘘不止的人生一宏图,你做了小说家力所不逮之事。而且,这件事正该你做!”著名作家张抗抗、陆天明、肖复兴、石钟山、蒋巍、白烨等也对本书的社会意义或文学价值给予积极评价并向读者热荐。

根据读者的需要,《我们的故事》在印发1万册的基础上,作家出版社又加印6000册,后再加印两千册,正在各大城市书店销售。根据读者需要,出版社还可能加印。在读者的鼓励和督促下,作家日夜兼程,8月已把续集的书稿交作家出版社,?页计12月,新书将与读者见面。

据记者了解,此书将编集《生活报》正在和将要连载的49个故事,和上集的60多个故事一样仍然有强烈的感染力,催人泪下、让人感慨唏嘘的篇章很多。作者既写了“前知青时代”主人公在特殊的苦难境遇中的生与死、爱与恨和慷慨与悲凉、进取与退却的经历,也写了“后知青时代”主人公的从头再来、艰辛创业的光荣与辉煌以及被社会遗忘和淘汰后的彷徨与无奈,其中不乏英雄主义的颂歌。作者在续集中仍关注普通老知青的人生境况。爱与死的悲情故事,仍然是书中的重要篇章,那是时代造就的人生悲剧,有人性被摧残的惨烈,也有人性在挣扎中闪烁的凄美。对苦难的回忆也充满了温情,作者惋惜在苦寒绝境中消磨的青春,也盛赞在冰雪中绽放的美丽的花朵。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五)

我是个纪实文学作家,这两本《我们的故事》也是纪实文本。我知道纪实文学的特殊功能,以及纪实文学作家可为“小说家力所不逮之事”〔梁晓声语〉,但我仍然尊重小说家,如梁晓声、王安忆和叶辛这样有宏观把握历史、微观洞察人生能力的小说家,他们可为时代留下史诗般的巨著,那也是纪实文学作家“力所不逮的事”了。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知青运动”留下史诗,我们寄希望于梁晓声、王安忆、叶辛等知青小说家了。

今年5月在上海举办影响很大的知青油画展,美术评论家毛时安的序言让我们感动,他说:“人类历史上有因为战乱和灾荒的人口大迁徙,但从来没有过一次人数如此众多,时间如此漫长、以纯粹年轻人为主体的如此壮观的生命大迁徙。这样的事情,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人类历史上也未曾发生。上山下乡运动,是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的历史强音。”“知青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荒原带来文明,用自己尚未成熟的身躯,支撑了共和国大厦。他们不仅将青春甚至生命托付给了自己为之奋斗、深深挚爱的土地。历史不会忘记知青,也不应该忘记知青。”

也许,这是对知青运动一个最积极的评价。无论怎么说,这个空前绝后的事件,对中国对整个人类都是一部难得的教科书。无疑是作家的创作富矿。第二次世界大战写了多少年了,出了多少名著;连对美国是个耻辱的越战,他们又写了多少书,拍了多少电影?而参战的美国青年,绝无中国的知青多。

我以为知青文学并不会因为纪念知青下乡40年而终结,而应该是新的开始。只要我们这些人和我们的后代还活着,就有故事发生。当然,我们这帮知青会渐渐老去,但知青文学是会比我们生命更长久的事业。

但愿这次聚会是知青文学创作新高潮的一次动员和战斗队伍的集结。

而我的发言,是众多冲锋号中的一支。

同类推荐
  •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这是一个亿万人情不自禁地为新时代的到来而歌唱的诗的时代,一个不能没有诗的时代,一个诗人和诗篇喷泉般涌现的时代。想到这些,我就常常要想到新四军。
  • 蒙田哲理散文(感悟与求知书坊)

    蒙田哲理散文(感悟与求知书坊)

    本书辑录了蒙田的经典哲理散文,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

    巴黎女郎,西贡小姐,香港苏丝黄……还有,上海女人。上海女人,是女人中一个界限最为模糊,行为最为扑朔的一族。她们有的是少奶奶、名媛,有的是上海卡门、弹性女孩。她们优雅地穿行于旧租界的古老建筑之间,散发着亦正亦邪的女人香。她们既嗲又娇,媚中带傲,在吴侬软语中,在烟视浅笑间,书写着各自不同的人生传奇。被称之为“触及老上海灵魂”的作家程乃珊,在这本《上海女人》中,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娓娓动人的笔触,讲述了百年来各种上海女子的故事:如王家卫御用的“上海百搭”潘迪华,《花样年华》《阿飞正传》里有她妖娆的身影和糯软的沪语。她曾活跃于上海的歌台舞榭,而后迁居香港,成为香港第一个华人爵士音乐家……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的毒药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的毒药

    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热门推荐
  • 穿越:邪王傲妃

    穿越:邪王傲妃

    沐浅沫,世界第一杀手,亦是毒医世家的第六代传人,有着百毒不侵的身体。一朝穿越,沦为沐府最不受宠的三小姐。庶女翻身,绝代风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犯人!欺她者,必杀之;恩她者,必保之!当她破茧成蝶,惹来天下美男追逐时,却不知何时惹来一只腹黑妖孽,一朵朵的掐掉她的桃花!
  • 夏季再见

    夏季再见

    这讲述的是一个高冷女孩林萧和一个暖男李鑫渊从相遇到知己的一个故事,林萧并非真的高冷,只是有些原因,在李鑫渊的帮助下,她终于变成了从前的女孩。
  • 广袖流仙裙

    广袖流仙裙

    一件广袖流仙裙将她召唤回大兴王朝,然而她失去了对大兴王朝的所有记忆,是在秦府里和相识的人厮守一生,还是找回记忆再续旧爱……
  • 骨头的崛起

    骨头的崛起

    作为一只三观超正的骷髅,我不过是想拥有一身肋骨齐全的骨头,好吧为了能去魔法技能专修学院,我尽量用我的灵魂之火做一个呆萌的眼神
  • 终极人生

    终极人生

    一个劫财好色、视钱如命、胆小怕事的少年,植入了一块毁灭天地的芯片,带来了另一次的革新,却也将人类带入末日的浩劫之中,拥有强大力量的他将成为毁灭人类的罪魁祸首……人类是毁灭,还是重生?全在他的一手掌控之中。香艳绯色的学院生活,让他不断成长,无数的美女投怀送抱,让他迷醉其中,放逐通缉、出生入死的日子,却又让他变得血腥冷漠。他会成为堕落地狱的恶魔,还是成为人类的救世主?正义与邪恶,就在他的一念之间。人类毁灭的倒计时,已经在他的手中不停响动……
  • 花都鬼少

    花都鬼少

    《都市力作》世人笑他太疯傻,他笑世人看不穿。叶家弃子叶无道,京城有名的纨绔,人渣中的人渣,废物中的废物。就是这样一个弃子纨绔,十八年后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原来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伪装,一切才是开始……叶家无道真正的帝王,慕容雪痕一世倾城,叶家晴歌风华绝代,萧家明月出尘不染,何家倾月只为君顾。林家诗韵,毕生挚爱
  • 白龙传奇

    白龙传奇

    他是真正的龙的传人,却混迹在充斥着金钱、权利、美色、诱惑、凶险与杀戮的都市之中,他能否冲破人世的禁锢重回龙宫,坐上原本属于他的冰封王座!【每天中午11:30分,下午16:30分,晚上19:30分准时3更】
  • 北航悠游记

    北航悠游记

    晴掌门在北航学习飞机制造与驾驶的日子里,成立了“黑科学”发明社团SOS团——最重要的是,遇见了自己的未婚妻:知夏。故事由此展开。
  • 琏族引路人

    琏族引路人

    你听说过这样的一个传说吗?一个人死去之后,他的灵魂会离开躯壳,然后去往那些他们曾经存在的地方、去往那些他们深爱着的、深爱着他们的人的梦境中去,把他们曾经留下的声息和记忆抹去,了却那些人的思念,也了却他们生前未完成的愿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地,去往天堂。
  • 骑士风云录2

    骑士风云录2

    所谓和平,不过是战争与战争之间的短暂的中场休息。辉煌的群星照耀阿伦西亚。谁才是这片天空真正的主帝? 大陆历596年,“卡德莱特平原之会战”以卡奥斯帝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索菲亚王国自国主诺兰德六世以下,全军覆没,仅杰克·佛利特将军一人生还。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自死神指间侥幸逃生的王太子阿斯尔和利奥特大公爵之子莱因斯成为索菲亚复国的最后希望……而当人类互相残杀时,兽人正在海峡的别一边窥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