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3800000033

第33章 皇甫谈话录

柳青与梁生宝

1987年春,我去长安皇甫村走过一趟。这是诞生长篇小说《创业史》的地方。作家柳青在这里生活过14年,死后葬身于此。我访问被当成梁生宝的人物原型的王家斌和老乡长董廷枝,听他们讲柳青与他们的故事,还有他们尔后走入晚年的境况,至令使我不敢忘怀。

我想象不来柳青居住的那座破寺庙是什么样子。王家斌说,解放初,柳青从城里来这儿,本来想盖几问房住,但又说怕成了别墅,一家人就住在那座破庙里。里面的神像用包谷秆遮挡住,人住外面。花了几千元,维修房院,拉电线、修路。旁边挖了口井。浇地种菜,还栽了梨树苹果树。后来,那块地方滑坡了,如今只剩下地基的一角了。

柳青爱和梁三老汉拉家常,梁三老汉说柳青是好人。尔后见办互助组,梁三老汉火了,骂柳青怪头思脑的,不是好人。牲口合了槽,梁三老汉回家不见他的马了,伤心地大哭哩。那阵柳青不放王家斌出去当干部,也差点把董廷枝从外边弄回来,一起搞农庄。

王家斌说,柳青言语头子重,社里的事,把他日倔扎啦。小小个事,柳青也要从根根问到梢梢,给你讲理论。你若不服气,鼻疙瘩几乎要碰到你鼻疙瘩上,一个劲问你是不是。事情做不好,批评得你招不住。合作社弄个油坊,只能给公家加工,私人想沾点光,没当时刘远峰的账上差了16块钱,一时找不见票,赔了钱。后来票找见了,才退了钱。会计开纸条条,柳青见撕的纸条条宽也批评,说账怕算,一天开几个纸条条,一年呢,十年呢,就浪费一堆钱。在油坊上干活的,由家里送饭吃,他看这些人碗里有香油没有。他说,开始拿筷子头蘸油吃,慢慢就拿壶倒,然后觉得家里人没吃上油又会往回提,凡事由小到大,不惯瞎毛病。这方面的事,他能把芝麻大说得蒲篮大。柳青人细密,家里一个小匣子,钉锤电线头钉子螺丝啥都有。王家斌说,要这做啥哩!他说,那你不知道,在延安时谁能捡点这玩意是大事情。有一回,王家斌到柳青家去,柳青问:我听说有人叫我鸡,这得是骂我哩?王家斌笑着说,是说你细密。有个叫德林的去给柳青收拾电线,回来给人说,柳青人仔细,去时给一根纸烟,临走给一根纸烟,再就没向了。第二回,王家斌又叫德林去给柳青修理线路,德林有点不高兴。王家斌陪了去,碰上柳青夫人马葳在,给了一包大前门。德林给大伙散烟抽,笑着说,看把他鸡Sd的钱弄来了没有。

王家斌说,柳青常穿上个庄稼人褂褂,蹴在人堆里,看这看那。村上红白喜事都参加,看人家谁哭得有没有眼泪。王曲镇量粮食,他从人缝里挤进去,不是看粮瞎好,专看人脸色哩。他给人家帮忙看秤张口袋,把这个一盯把那一盯,像要偷人家啥哩。杂干肉摊上,他看人家切肉,一群人端着碟碟吃,他盯个不停。有人说,给他吃一点,看可怜的。柳青说:我不吃。人家以为他是要饭的。有一回,他数人家汽车,看他像是外地人,怀疑他是特务,追问了一番。

董廷枝是个文化人,当过乡长、区委书记,和柳青在一块十几年。他或许能说清《创业史》里哪一段故事的生活原型是什么。但柳青让保密,说怕人家往他房上撂石头。当时,有个军人看中村上一个漂亮女子,这女子却正和草棚里住的一个小伙好。媒人许了几百元给女的父母,要她嫁给军人。女的不情愿,部队上也做工作。董廷枝把事情给柳青一说,柳青说要看女的个人选择。后来,女子被家里人用绳绑住,后翻墙逃跑要私奔。柳青问董廷枝:你干哈哩?你就没动脑子,没本事!把董廷枝的头拍打了几下。柳青说,我写书哩,让你培养个人都弄不好。董说,你写你的书,东西多得很,够你写。这桩婚姻又闹火了几回,毕了还是女的服从了。马葳是乡秘书,给开的结婚证。结婚时,原来和女的好的小伙,搬牛粪块子冲到现场,砸了酒席,被关了起来。董急了,问柳青咋办,柳说现在只好顺着办,把小伙安排出去工作,有个媳妇就行了。之后董和柳又帮小伙结婚成家。《创业史》中写梁生宝和改霞的爱情,是由此而虚构的。乇家斌的童养媳得咽喉病死了,这是真的。梁生宝又娶了女人,却与村上发生的事没有直接联系。

柳青为了把握书中一些人物的性格,还同董廷枝私察暗访过一些人家。柳青背了鸟枪,同董去访一独户人家。走了十多里地。第一次谈得有些尴尬,二回又去,了解身世和婚姻变异的难以启齿的情节。1954年春节,柳青请董廷枝和王家斌到他家里过了大年,一直说到深更半夜。说柳青爱说爱问,啥都问个根根梢梢。他从不用本子记,说过的事他记得非常清楚。食堂化时,柳青的陕北老家常来人,粮不够吃。董廷枝说,把救济粮给你弄二百斤,柳青一男,不能要,绝对不能要,你怎么能这样办?娃们买浆水菜吃,农民吃啥咱们吃啥,董廷枝在柳青家遇上吃饭,柳青让他尝一点,董说你这一点饭一一筷子就夹完了。柳说,让你尝不是让你吃么。董夹了一点刚送口里,柳说,给你说尝上点,你夹那么一块子,真让我心疼!二人说着,笑了起来。柳青说毛主席让人人都吃食堂,我怎么办!董说,你是写书的,还是一人吃好。柳说,那就先混着吧。

《创业史》出版后,柳青对董廷枝说,我想用稿费给乡上办一点福利事业。董问,几个钱?柳说,一万多些。董吃了一惊,这么多钱哩!柳青把支票给了董廷枝,计一万五千六百元。柳青说,这事不准任何人知道,之后用这笔款办了一座卫生院。说到这儿,董廷枝说,就这,卫生院这些年没给柳青墓送过花圈,没扫过墓,有人竟然说,柳青不捐献的话,现在楼都盖起来了,就是让这烂房把人拖累了。董买药,没有,董说动些脑子嘛,人家说动脑子得高血压哩,呛得他没话。人说是王曲老领导哩,昨是那烂样子,就那烂样子有时还坐小车哩。

文革时,有人找到王家斌了解柳青的材料。王家斌一口气说了俩钟头,却没见来人动笔记。王家斌说,咋不写哩,看忘了咋办?来人说不要你说的这些,要柳青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材料。王家斌说,柳青反党给我说哩?我又不识字,你再甭找我调查。来人问:柳青来回得是坐的小卧车?王家斌说,我门上没车印子,他常来哩,是走来的,你这小卧车在我门上还是头一回,我娃们还没见过。来人说让王家斌好好考虑一下,明日还来。王家斌说,你明日再来我就让娃们把你的车掀到渠里玄。第二天没见来,却来了一伙交通大学的学生,王家斌说,我说不成,我说的材料没人要。可学生崇拜柳青,说他们就要这哩!王家斌去城里看望柳青,见柳青说了几句话,气上不来了,眼看取不利手,周围没有人,王家斌就背上柳青去医院。柳青腿活动不便,王家斌拽着他的胳膊,说是提溜摆带地好不容易背到医院。结果,人家一听是柳青,都不敢要,说是黑作家,啥命要紧?两派争执不下,答应先看病,让在省上开条条,插上氧气两小时气缓上来,娃们拿车子推了回去。有年过年,王家斌去看柳青,知道他每月只有十二块钱,咋过日子,马葳有个表想卖了也没人要。王家斌当时已身患肝病,他对柳青说,咱是个穷人,肝病能昨,有钱没钱也过活哩,这二十块钱你留下用。柳青一家哭成一团,钱却不能收。王家斌硬撂下钱走了。之后,柳青又让娃们把钱送还王家斌。马葳见到王家斌,说城里进不去,哭得话说不下去,说活不成了,说人家都释放了,柳青硬顶,成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定了性,毕了,见来了人,马葳把眼泪一擦,又去招呼来人。

知道马葳想不开,王家斌想再抽空去家里看看,劝说劝说。这一天,天下小雪,柳青的娃们跑到皇甫村找见王家斌和董廷枝,说他妈妈不见了。马葳整天给柳青送药,来回奔忙,星期天给柳青买饭票,把身上的手表和笔放下,便出去走了。周围人都知道,马葳这一走就回不来了。王家斌在这口井那口井里找了个遍,没见影儿。原来,马葳是出走的。转了一圈,走小路跑到韦曲,在学校菜地沿上坐到后晌,有人看见过。浇菜地的人,在井里发现了人,已经是三天之后了。马葳的死,没人敢给柳青说,柳青在牛棚里不见马葳来,已经好几天了,就问人上哪儿去了。说出差去了,他又问到哪儿出差了。这时候,人已经烧了。尔后,王家斌在韦曲问柳青,你梦见马葳没有?柳青说,眼一闭就在跟前哩!人一辈子,不容易。丢下几个娃们,大的大,小的小,真可怜。

柳青在外欠人不少债,包括修破庙的五百元,也有预支的稿费。有人还不理解他,说他把稿费捐了能昨,稿费也是国家的钱。他弟从老家来,不给盘缠,说昨来的昨回去。说人活在世上,是创造财富的,有本事给国家做些贡献,没本事也得自己把自己顾住,要么活个啥意思?寄生虫当不得,打地主土豪就是要消灭寄生虫。柳青还对从中劝说的王家斌说,给钱就把他害了,不劳而获,下回他又来了,人是越坐越懒,越吃越馋。柳青的一个叔伯兄弟有病,他知道后,寄二百元,说这钱得给。人家收到钱不敢用,说亲兄弟都没给,昨给堂兄弟呢?

王家斌说,柳青是个硬骨头,批斗他时头不低,把他掀到地上,爬起来,头还照常抬着。他自称革命干部,在延安时就审查过的。柳青对王家斌说,文化大革命是反革命的闹革命的哩!柳青死后,啥都没留卜-,光光的。娃们争气,一年考了两个大学生。记得那年几个人在原畔上转,柳青对董廷枝说:老董,你是当地人,死了埋在这儿。我也想把坟埋这神禾原上,死了也在一块儿。还有王家斌,还有老孟。这儿地势高,能看见蛤蟆滩,好地方。之后,柳青的骨灰一半在北京八宝山,一半埋在了这里。董廷枝和王家斌几个人给坟上栽了十四棵树,说柳青在这儿生活过14个年头,活了几棵,他们还挑水浇过几次。

有不少远道而来的人,时常到这儿访问了解柳青的故事,王家斌和董廷枝就成了接待员。也有人说要为郭振山、姚士杰这些《创业史》里的人物翻案,说走资本主义路是对的。一次在西安开会,王家斌在医院病着,董廷枝没办法就去了。董廷枝说,为郭振山翻案要不得,我老了,就是熬长工也干不了几年了,怕啥!在会上,老董说我发言不准用机子录,算老账算过几回了。别的不说,柳青写《创业史》,能在土角角坐,在草棚棚里住,在地里锄包谷,凭这工作态度就值得学。书好坏,还得好好深入农村调查了解。毕了,还给老董二十元讲学费,他从来没得过这路钱,硬不要,说发言没稿子,吃了喝了,小车坐了,还给什么钱?实在推不过,老董拿了过来,说给王家斌看病买药吃。之后王家斌死于柳青忌日,令人惊奇。

梁生宝的故事

先得说一句,这要说的梁生宝的故事其实是王家斌的故事。柳青在《创业史》中写了梁生宝这么个人物,这个中国农民的名字便几乎被千百万人所熟悉。许多人认为梁生宝的生活原型就是王家斌,但王家斌绝对不等于梁生宝。我是想借梁生宝的名气,来说说王家斌的生平故事。这个故事采访于1987年春天,是一个原生态的谈话录。后来从报上看到,王家斌病逝,去世那天正好是柳青的忌日。这里是向读者提供一个纪实性的材料,与小说样式毫不相干。但是,王家斌毕竟是梁生宝的模特儿,这便是有趣的事,憾于柳青的《创业史》未能终卷,这里的轶事或许可作无可奈何的一种拙劣的补充。

王家斌的舅家是有钱人家,他母亲算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嫁过来时,父亲家也是四合头一院子房,日子过得很富裕。尔后,家人抽大烟,要赌博,卖了房子卖了地,到民国十八年落入乞逃要饭的人群之中。王家斌大姐换了二斤馍让河南人引走,从此杳无踪影。二姐卖了一斗大麦。家斌跟上母亲要饭吃,时逢大雪封门,家斌敲开舅家的大门,狗咬过一阵,二舅开门见是外甥,没言传把门关了。家斌不走,就睡在门口,二回开门见他未走,二舅说.你得是想给我栽人命呀!他回到破庙里,饿得睡不着,也冻得要命。母亲叫着他的小名,宝娃,你俩姐跟人逃命去了,今晚甭把我宝娃冻死了。他爸把身上衣服脱下来给盖上,说就这么一条根了。到天明,他爸冻死了,母亲哭着向舅家要了一张席,埋在地拐角。

王家斌跟母亲要饭流落到蛤蟆滩,住在破砖瓦窑里。董廷枝的姑夫王老三,死了婆娘,瞅见砖瓦窑上一群要饭的,想引个女人回家。碰上家斌他妈,一看三十来岁,一个娃,问愿意不,愿意,就引回草棚棚里来。家斌他妈说,我和原先的男人就这一个娃,要活带,就是说娃长大允许回去。根在子午张村,祖坟在那儿。王老三咋都成,写了字契,说家斌妈卖了自己,为三十二元白洋,为养活儿子,以后她再生子,让家斌带白洋回老家。王老三为养活家口,天天上山打柴。家斌妈心灵手巧,能扎花剪衣服,对男人也好。家斌九岁去当长工,放羊割草卖果木。他待继父孝顺,母亲再未生子,临王老三死时,家斌给老汉擦屎擦身子,比亲儿子还亲。他每年清明回子午张村肖家上一回坟。

四十年代初,王曲一带搞农民暴动,内部有人告密,未能成功。参加者都是些没房没地的长工,王家斌也算一个。那阵年轻,不知道死是啥。尔后,王家斌等21人被抓,戴上镣铐,人都说要杀他们的头。乇家斌在监狱里趁放风时捡烟头吃,被看守发现,挨了一顿打,罚他在尿罐边蹲一天。还用火烙铁烫他们的背。在王曲被抓时把裤带收了,行走提着裤子。吃饭用的是瓦盆。屋里人寻不着地方,送不进去饭,饿得快死的了。有个叫齐有庆的把呢子大衣脱了给看守,换回21个馍,分了吃。尔后从玉祥门监狱转到东县门,姓万的所长好人,给他们做了两桶面,烫得嘴上起了泡。万所长把王家斌叫去做点零活,可以吃到份饭。案子终于了结,他又回到了皇甫村。

王家斌先前的童养媳,得了咽喉病死了,又娶了后来的女人。解放后,土地分给了穷人。但有人没种过地,也没农具,以前跑山做生意,种不了地,就把地卖了。互助合作,是把大家组织起来,会做庄稼的人带不会做的。人都怕吃亏,帮工找差价,有剥削劳力现象。初级社搞土地入股,劳力占60鬟比例按股份分粮。王家斌到县上开会,说要取消土地分红,搞按劳分红,他很高兴,赞成政策好。回村上就搞高级社,搞联合,董廷枝当主任,王家斌当了副主任。作家柳青在这里帮助工作,对王家斌很器重。省上来人,表彰王家斌,他却说自己没有文化没能力,省上人愈是夸奖他功劳大。

入社后牲口合槽,王三老汉见自家的牲口被拉走了就哭。后来见粮也分得少,气得生了病。见没人时,偷偷到马房给自家原来的那匹马掬一把料。王家斌说,你再不要到马房去。老汉说,谁有意见那就把马给我拉回来。是王三老汉用肩膀头把王家斌养活大的。那阵老汉能做活,23亩稻地,拽八个水车,正吃着饭困得碗掉在地上。本家叔父让王家斌回张村去,也有庄有地,他觉得良心放不下去。王三老汉一辈子苦怕了,想守住家业,王家斌却想创业,为合作社多干事情。父子想法不同,是时代所造就的。

到了1964年,王家斌被揪到了斗争会上。还有人整天跟在屁股后边,害怕他自尽。他说,我还不想死哩!社教后期,又成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让到王曲去开会。他说,我没学么,不识字,成天劳动哩。人家劝说,你学得少用得好。毕了他还是去参加会,让他讲话,他就说旧社会受那么多罪,人要活得有勇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王家斌给柳青说,这回不得了,咱没文化,是革咱的命哩。柳青说,你文化程度不行也好,是革我们这些有文化的人的命哩!多亏社教后分了队,不然王家斌在文革中就让人把皮腾了。下雪天,他被罚站在,把地踩得光光的。他幽默地说,明日谁晒谷哩,这儿场光。乡上来了几百人造反,红旗插在门口,他从地里回来,几句话不投机,就干开了。乡亲们婆娘女子齐上,把人冲散了。临实行责任制之时,工分值降到二毛多钱,日子不好过了。有人问王家斌,你看这政策对不?王家斌说,对着哩!那么当初搞合作化对不?他说,也对,没有那时就没有这时。不承包,发挥不了土地作用。土地日塌了,国家进口粮食,那还了得!互助组时土地可以买卖,如今土地不能买卖,还是集体所有制。文化大革命培养了一批二流子,不干活。土地一分,发挥了土地潜在力,打下粮了。王家斌想,过去三十亩地他都种过,租子少不了,现在种六亩地怕啥?从来就没怕过种地。他积极主张分地,那年麦子打了两千多斤。以前说是按劳分配,有年他和婆娘都害病,一家八口人只分了六百斤麦子。婆娘哭哩,他说,熊包子,哭啥哩!咱要饭吃,我拿架子车把你拉上,到县政府去,两个灶咱一人守一个,饿不死。后来,新华社一位女记者来采访,给了他二十斤粮票,把困难报上去,上边重视了,说要解决问题。原先一起搞合作化的老孟又来了,把地分到户,日子才缓过来了。千斤高产喊了多年,责任制才真正弄到了千斤粮。

一阵兴养奶牛,王家斌动了心。到集一看,牛价好几千元。他的三问房卖三千元也没有人要,如果牛死了,拿啥还哩?思来想去,在王曲会上买了个牛犊,六百元,配种后,生了个花花奶牛。偏巧牛价跌落,他的奶牛养了一年,才卖了四百五十元。二胎干脆配个耕牛,卖了七百多块钱。家斌白小给人当伙计,喂牲口是内行,他养的牛是村里最大最好的一头。

有时他想到外逛去,散散心。村上一个小伙拉他去河北买驴种,到西安就觉得麻卡了。毕竟不是《创业史》里的梁生宝买稻种的年月了。上了年纪,一晚尿十几回,一回尿一点点,寻个尿盆子都难。到河北身体不行了,人家怕他死在半路上,送他回来。这小伙又二返河北,买了头驴种回来了。他思量,年轻力壮那阵是给集体弄事哩,如今老,想干点事不成了。人家劝他寻熟人倒卖钢筋,说一回就够了。他说,我的天,咱老了老了,敢弄国家物资,是个啥熊事?过去搞地下暴动咱坐过国民党的牢,在共产党手里再受法,让人骂哩!

尔后又谋划着养鸡,县上张家谋支持,把小车给他,去看苗改玲的鸡。沣峪鸡场,捎回一百鸡娃子。毕了只落下三十只母鸡,公鸡居多不值钱。人家把公鸡当母鸡卖哩,他说不能做亏心事,到头来没见利。这叉登记三百只鸡娃子,准备出门去,人病倒了。他挣挣巴巴找到高梦扬,把鸡娃子弄了回来。谁知这群鸡娃子没情形,尻门子上一蛋子屎,全是拉稀的货。他没悔气,盘了大长炕,支起蜂窝煤炉子,侍弄这些宝贝。白天喂吃喂喝,黑了和鸡娃子一起睡在炕头上。还好,成了87只母鸡。人说养百只鸡,得备七千斤包谷,吃得馋火。但还赚了些钱,看病,目常零用,都使唤了。

有人说蚯蚓能喂鸡,油水大,王家斌弄回一箱子。是日本的大红袍,含蛋白量高。可他养的鸡不吃这洋玩意,吓得直跑。王家斌气得没管,满院跑的都是蚯蚓。这家伙繁殖力强,猪圈圈里一层,连院后柿树上都爬满了。一条值五分钱,捡一捡还能弄几卜块钱,他觉得心里发毛。

由于年纪大了,加上劳累,他和老婆子都病倒了。他病轻一点,还能服侍她。遇到县里开会,王家斌得去,临走给老婆说,你撑住,三天时间就回来了。他在县里听了人大、政协的报告,感到身子不美,咯了半痰盂血。拉到医院,大夫说是急性肺炎,引起心脏病,得住院治疗。他成天打吊针,插氧气,眼看不得了。老婆病在家里,女子女婿离不开,没人服侍他。雇来两个人,年轻娃,他说不行,成天屎呀尿呀的闹不成。领导上跑来,他让去风雷厂把二女子叫来,千万不要给屋里说。开小车的认识他家,一下子开到家门口。老婆子一听小车响,以为家斌回来了。去人说叫二女子去服侍哩,婆娘吃了一惊,知道男人是心肌梗塞,能住院就没好事。不几天,她就死了。这又不敢给家斌说,怕他受不住。屋里来人看他,他给孙子说,把这几个包子给你婆捎回去。娃们说,婆不吃,你吃,他心里着气,这狗日的没良心,让给他婆捎包子,他说他婆不吃。王家斌孝顺老人远近有名,年轻时常在县上开会,遇到好吃的就想起老人,自己舍不得吃,当夜晚骑车子送回家。等到王家斌出院时,才知道老婆子死了,哭都没眼泪。

老婆一死,鸡也养不成了,一头母猪也卖了。他一个人扎挣着喂他那头牛,舍不得离开。瓦房是30年前盖的,让给女子女婿住。一间厢房,多一半做牛圈,少一半放草料和农具,一角是土炕。他每天起圈铡草担水,把牛拉出拉入,也够受。腿脚不便,烧炕也跪着,锄地是连跪带爬带坐。他说年纪不饶人,回想起来,人一辈子活得不容易。

1987年春于皇甫村《延安文学》1998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青春是一首歌,演绎着浪漫的童话,这里有我们青涩的成长历程,有我们甘之如饴的美好回忆。任时光流转,最初的亦是最美。
  • 自由谈文学

    自由谈文学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难得潇洒》、《“好汉奸”论》、《文人风骨》、《街上流行》、《文人的怪》、《话说王伦》等三十余篇文学评论。
  • 流淌的心声哲思的殿堂

    流淌的心声哲思的殿堂

    这本著作共挑选了八位19—20世纪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俄罗斯著名诗人的优秀抒情诗篇,特别是以讴歌大自然、祖国、爱情等题材为主的诗歌作品,从欣赏的角度对蕴涵其中的诗人情感进行了较为深入、透彻的分析与探讨。意在挖掘诗人的内心世界,研究诗人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捕捉作者心中的所思、所想与所感,研究蕴藏流淌于诗歌中的情感活质。本书适合于所有文学爱好者,特别是广大诗歌爱好者及俄罗斯语言文学学习者与研究者阅读欣赏。
  • 清风拂尘

    清风拂尘

    本书收集了作者90年代中期至今的48篇散文,包括《绝版英雄》、《何处是故乡》、《放飞生命》、《霜寒路远》、《沉重的翅膀》等。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热门推荐
  • 剑帝创道

    剑帝创道

    剑帝强势崛起,誓要将禁忌打破,天本无道,我来创道!遇魔破魔,遇神灭神!
  • TFBOYS之其实我爱你

    TFBOYS之其实我爱你

    TFboys与三位女主角的唯美邂逅~【我的笔名还有一个叫刘漓夏哦(?-ω-`),漓夏是个学生党,不会更太多哦(?-ω-`)各位读者大大表介意啊!可能只有周六周日有时间,但我会尽力更的!???】
  • 重生之科技女王

    重生之科技女王

    在一場飛機事故中死去的吳越在死後的一秒鐘後重生在一名千金小姐身上和腦海中多了一位會給吳越的科技的人物?重生後錢,人和科技都有,只是吳越傷心地說“為什麼不是高富師是白富美…為什麼…”“沒辦法了我要用科技把全球男生都踩踏到抬不起頭”讓我們看看這位白富美用科技把男生們都踩在腳下
  • 符化战神

    符化战神

    圣贤:“叶少,您的梦想是什么?”叶开一笑道:“娶七个顶好顶好的老婆,然后大被同眠。”圣贤:“罪过罪过!”-----------------------------------符化战神,且看叶开君临异世,化战神,踏天下,武动乾坤,我为主。
  • 疯狂赛车

    疯狂赛车

    最疯狂!最热血!最高薪!最荣耀!一切尽在——B1!BestOne——最好的赛车!最极致的享受!新书求收藏!推荐!
  • 修仙奇迹

    修仙奇迹

    丹童陈宇,不具仙灵之体的废柴。被神秘星云击中,莫名奇妙的得到许多修仙界从来没有过的知识,足以令无数修仙者疯狂的知识。崛起路上,化腐朽为神奇,不断打破修仙界惯例,颠覆修仙者认知,成为奇迹的代名词。
  • 潘杨之恋

    潘杨之恋

    现代的美女特工杨暖,穿越到西晋,与古今第一美男潘安展开的爱恋。在那个时代她是个冰雪聪明的美女,人见人爱,她不仅虏获了潘安的心,还拐了不少美男......被杀时,因为祖传玉佩沾到血迹,与杨蓉姬与杨暖互穿越。杨暖穿到古代变成杨蓉姬,运用现代的知识,成了古代商界的巨头。杨蓉姬穿越到现代变成杨暖,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一直昏迷不醒。一次离奇的穿越,成就了潘杨之好,完美的恋爱。又一次离奇的穿越,潘越成了现代人,历经磨难终的名人。
  • 最终封神

    最终封神

    误食九叶神莲的地球少年杨希,拥有转世灵智不灭的特殊体质。经历了八次转世,最后一次,他怀揣着前八世来自不同位面的修炼功法来到神荒大陆,一场封神之旅就此展开……
  • 穿越之无爱太子妃

    穿越之无爱太子妃

    "她,现代办公室的“便利贴”,男友劈腿,好友介入,她无辜的结束了生命。一朝穿越她成了被王爷未娶先休丞相府二小姐,爹不疼,娘不爱,她无所谓,本就他们无关。第一次偷溜出府,她遇到了那个改变她命运的男子—紫燕王朝太子百里千痕,因为合作,她成了她的太子妃,却不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为爱设下的“陷阱”第一次闯荡江湖,她遇到了那个一生为她沦陷的男子,南诏国太子—皇甫玉绝。一场策划已久的阴谋,让一切回到最初。两位太子,一位决定重生无爱的穿越女,她的心因为谁而沉沦?"
  • 经书典藏

    经书典藏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在这里,你可能会发现中国古典名著的踪迹,也能发现国外安徒生童话之森。怀着超时空小说登陆器的若风,阅尽千古风流人物。有惊鸿一现的网络小说主角的金手指,当然也有那些我们记忆中,渐渐消失的小说,《凡人》,《仙逆》《斗破》等等……漫步在小说世界,交好友,变天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