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6000000019

第19章 心海波澜(5)

2013年1月26日

心海波托“安全岛”

请问,你知道“安全岛”在哪儿吗?

它曾经在宽阔的北京长安街上,更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只是多少年前就消失了,年轻人哪能知道呢。它留给人的记忆却依然温暖,透着一股浓浓人情味儿,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有着踏实温馨的感觉。甚至于还有些感激。

三十多年前,北京交通设施根本谈不上现代化,不要说地下通道了,连过街天桥都很少。那时车辆尽管没有现在多,汇集到一起也如汹涌波涛,从行人眼前浩浩荡荡通过。老人、小孩、进城的农牧民、眼神不好者、腿脚迟缓人,横过长安大街,如同过河渡江,心里总是惶惶不安。常常走到半路变了红灯,走也走不了,退也退不了,战战兢兢抱团儿等待绿灯。惊恐的神态,焦急的心理,透着无奈与无助。

忽然有一天,路人惊喜地发现,长安大街马路中央,多了月牙形的弯木,上边写着“安全岛”字样。两个两个地对成护栏,隔段距离摆放着一对儿,行人横过马路时,遇到突变的红灯,就在这“岛”上歇脚,从容地欣赏车流。如同暗夜里的灯光,提示车辆慢行;如同江河里的渡船,告知渡人等候。这小小的“安全岛”,无论从心理上,抑或在行动上,果真让人有了安全感。

那时,我正被发配在边疆,属于纯粹的乡下人,偶尔来趟北京办事,最怕的就是过马路。实在要过就紧随人群,或快或慢地跟行,生怕被甩成孤单。有了这个“安全岛”,再到北京过马路,我也像别人一样了,可以从容轻松地走过,可以悠闲自得地赏景,心情像秋水般的宁静。

有次跟北京朋友聊天儿,说起这个“安全岛”来,他告诉我,这是时任总理的周恩来建议北京交管部门安装的,我听后不免有点惊诧:一位日理万机的总理,竟然连这么点小事都想到了,还有什么事他想不到呢?我猜想准是某一天,他的车子打这里经过,从车窗看到行人过马路,那种小心翼翼的样子让他心生怜惜和担忧,到了办公室,第一时间让秘书立刻建议这么做。

这时,我仿佛揣摩到了,周恩来——这位伟大公仆,这位平凡伟人,心里装着什么,想着什么。我也懂得和理解了,普通人当年送他远行时,为什么十里长街泪洒京城……

2013年8月8日

文学依然诱人

如果告诉你,财政部有个文学创作会——可别听错了噢,是文学作品创作会,不是文学作品欣赏会。你相信吗?

当有朋友来电话问候,我顺便告诉朋友此事,他们语调中表露的惊异,我能够真切地感觉到。当我再明确地告诉他们,我参加了“财政部文学创作会”成立大会,这些朋友立刻兴奋起来,接茬儿的话几乎都是:“真的?还有这种事!”

是的。就在日前财政部正式成立了文学创作会。假如不是应邀亲自参加,我跟朋友们一样不相信,堂堂的国家机关财政部,管财政的政府官员,终日跟数字打交道,怎么会想起弄文学来呢?财政是理性思维,文学是感性思维,这怎么弄到一起呀?平日里看看文学书,消遣解闷儿还差不多。

如果你真的这样想,我告诉你:错了。在财政部,从部级官员到一般公务员,有好几位都出版有散文集。创作会的发起人就是几位司局长。文学创作会名誉会长就是一位副部长,这位副部长出版过好几种文学书,谈起文学来绝不亚于评论家。

关于财政为什么要结缘文学,这位名誉会长有着独到的见解,这或许可以解答包括我在内的疑惑。他说的许多种理由中,其中的一个理由,让我非常感动和开窍,他说:“良知,是财政和文学共立的根基。文学温润心灵,文学激发良知……(文学作品)无不是站在人性高度,睁开温润的心灵之眼,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悲欢,呼唤公平理想的社会,试问,哪一项体制机制的良性运行不是赖于人的良知?公共财政承担着稳定经济、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等职能,是国家履行职能、促进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看似干巴巴的财政数据下面,同样跳动着一颗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幸福安康的心。”

经他这么一说,噢,我明白了,原来财政与文学是兄弟,无非在性格上不同,一个更内向,一个更外向,对于自己的母亲——人民,都应该有一颗孝敬之心。陕西省宝鸡市财政局局长王云奎,用日记体写过一本散文集,讲述基层财政工作的感受,出版后在文学界、财政界反响很大,还获得首届冰心散文奖。这就是说,表面看似枯燥的阿拉伯数字,里边却饱含着许多人性的东西,只要用文学形式与文学语言,生动地讲述描绘出来,就会是别具特色的文学作品。这大概正是文学令财政人热爱的原因所在。

在电视、网络这些时髦传媒如此发达如此简便的今天,财政人这样迷恋文学创作,在财政首脑机关成立文学组织,感觉新奇的同时也很高兴,财政文学作为“特种兵”列入文学队伍,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在高兴之余更让我联想起自己在文学道路上艰难跋涉的情景,越发觉得包括财政部干部在内,现在的文学业余作者多么幸运。

在进入文学团体之前,我曾经在国家机关工作,由于比较喜欢文学,业余时间用来写作,结果被视为不安心工作,有个人主义名利思想,遇到政治运动必挨整无疑。在这样不正常的境遇里,硬是坚持自己的爱好,这才有二十几本书的出版。财政部文学会成立,不禁让我感慨万端,庆幸现在的业余作者赶上了好的成长环境。

现在呼唤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这人才有时如同各种农作物,很难说哪块土地更适合种植,就个人来说更难知自身的潜能。如果我们把成长环境弄得舒畅、宽松、温馨些,说不定,邮政局再冒出个唐弢,店员中会再出个艾芜,这些曾经的业余作者而后的文学家。由于业余写作带来的厄运,使我这个老的业余文学爱好者,深知写作环境对业余作者的重要,因此对于财政部文学会的成立,我跟财政系统业余作者一样,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

业余,照我的理解,首先是自己职业之余,其次是工作时间之余,这就要求每一位业余作者,把本职工作完成、做好。假如还有精力和时间,就用来读书、思考、写作,心安理得地谈人生说感悟,笔才会轻灵如云毫无滞涩。这就是我这个老业余作者的体会。希望各行各业继续涌现更多的文学业余作者。

2010年9月1日

评论:需要“歌手”更需要“园丁”

做了几十年报刊编辑,业余时间偶尔写点小诗短文。过去一直无胆量碰的,就是对文学作品的评论。评论作品应该是使命神圣、责任重大、抑扬有据、言出有理,并非所有认识点字的人都能胜任。一位优秀的医生,既要有高超医术,又要有高尚道德,让患者健康快乐生活,这是医生起码的追求。文学评论家,亦应如此。因此,作为真正有良知的评论家,既要有丰富专业学养和多方面知识,更要有敢于担当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不以作者名分、亲疏分优劣,不以个人好恶、利害论得失,评论就是要为不断提高作者创作水平,为催促更多优秀文学作品出世,呐喊、给力和甄辨作品的优劣。

近些年忽然发现,评论文学作品,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了,难怪当今评论家成群结队,稍微有点头脸的人就算一个。因为,编辑得编稿件,作家得有作品,评论家似乎大可无需依托,只要会上狐拉狗扯几句,经常见见报就是著名评论家。而有的学风严肃的评论家,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认真评论作品力不从心,又不愿意随俗赶场子,多年来难见他们身影。这不能不说是文学评论界的悲哀。

我在位时和退休后,都有机会参加作品研讨会,听评论家发言多了,读文学评论文章多了,久而久之,评论者评论套路的模式,似乎也能领悟一二。无非是中学老师讲范文,谈作品主题思想,论作品社会意义,然后,不痛不痒地点评几句,很少有独到见解和透彻分析。评家讲得轻松,作家听得舒服,“评功摆好”味道十足。这样“评”而不“论”、“研”而不“讨”的评论,倒是蛮有绅士风度和和谐气氛,可是对于作品和作者能有多大益处呢?恕我眼拙,实在看不出来。

20世纪50年代,我做文学青年那会儿,听一次评论家发言等于上一堂文学课。那时作品研讨会开得少,开必有开的“道理”,绝不是像现在这样,随便什么人出本什么书,只要有官职或有金钱,就找帮人来捧场唱“堂会”。评论者水平高低且不说,起码不会昧着良心顺情说假话说套话。那时评论家评论作品,如同生物学家搞解剖,一点点剔下来放在明处,细细讲解语言、结构、人物、故事、细节、描述,等等,把成败得失讲得清清楚楚,研讨会开下来真能让作者创作水平有提高。不顺耳的话,听时不舒服,过后却受益。这样的评论家犹如园丁,在文学园地精心劳作,他们扶持过的作品,既轰动当时,更流传久远,作家和评论家互促互长,从此成为朋友的大有人在。

纵观现在的文学评论界,对作品笼统说好话的比较多,认真分析作品得失的实在少,文学评论正在减退其应有效用。当然,形成这种情况因素有很多,并不能完全责怪评论家,例如有的作家开研讨会,就是要听赞扬话以求得利益,评论家拿了人家劳务费,怎么好拆台挑“刺儿”呢,只好用假嗓子高唱肉麻的赞歌。说真话吃亏,讲假话得利。这种社会风气传到文学界,怎么能让文学健康发展呢?我曾经在文章中公开表示,对于报刊上的《某某作品×人谈》、图书排行榜之类的玩意儿,从来不相信也不去认真读,这些无非是刻意炒作的把戏。朋友间私下推荐的好书好文章倒是可以信赖。

现代人充满激情和浮躁,作家也不例外。激情让作家创作出大量作品,浮躁让许多作品未尽细磨,这就要求评论家要有耐心,像园丁那样认真剪枝护花,不能不分好坏一味唱情歌。对于年轻写作者给予适当鼓励,在不影响正确判断情况下说点好话,这完全应该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万不可以把话说大说满。文学评论需要“歌手”更需要“园丁”。

2011年7月18日

寄情天地山水间

那年参加岳阳文学笔会,最惬意也是最难忘的事情,莫过于晨登岳阳楼。在去岳阳楼途中,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复被我在心中默诵着。这是早年读这篇散文让我至今未忘的句子。

到了岳阳楼观赏湖景时,眼前的壮阔美丽景色,我只能空叹几声太美了,却无准确语言表达感受,总觉得有些遗憾。回到北京重读《岳阳楼记》,文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顿时开启了想象的心扉,再回忆赏景当时的情境,感受也就不光是空叹了,优美的文字跟回忆融合一起,自然而然成了自己的心声。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吧!

当然,在寄情天地山水时,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门类,都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只是有的略显缥缈空灵,有的受制于场景的局促,唯有文学可以抒情言志,而又让你纵观天地人心。这就是为什么,记述山水游踪的文学,比之其他艺术门类,留给后人最多的缘故。音乐可以用美妙音符表述情绪,绘画可以用线条色彩描写景致,摄影可以用镜头记录真实场面,却都难以直接倾诉隐藏心中的感悟。而这恰恰是游记文艺的灵魂,没有这个魂魄就会显得单薄,再美的艺术作品都难以摆脱平淡。文学作品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写过《澜沧江边的蝴蝶会》等散文名篇的老作家冯牧先生,生前有次一起聊天儿,谈到旅游文学作品的写作,他说:“我实在不好理解,不过倒是很佩服,有的人出国走几天,回来竟然能写出一本书。”照我对冯老话的领会,就是说,游记性文字写是容易,写得好写得深写出特点很难,而难就难在写出景致以外的感悟。走马观花式赏景,也许会写得活灵活现,只是怕写不出景物魂魄。比如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你可以写出“气象万千”“渔歌互答”,你却不见得写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超越山水景致的人生智慧,以及千古流传、引人深思的佳句。这正是这位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笔下的魂魄。

当今经济宽裕的国人,正在把旅游作为常态生活。游山玩水时拍照,回到家里写文章,整理好在博客上发表,积攒多了自费出本书,给自己多彩人生留个纪念,早就成了“旅行家”们的爱好。这种潇洒而有意义的旅行生活,既显示出高雅气度,又流露出博大情怀,旅游文学越来越受人喜欢。由于有更多旅游者写作,旅游文学作品题材越发开阔,好作品时不时可以读到。

我想说和希望的是,有志旅游文学写作的朋友,在游山玩水时,不要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更要透过景色思考人生,这样,你旅游的品味就会提升。倘若你还想写写旅游感受,把所思所想糅进文字中,即使写不出《岳阳楼记》中的警句,起码会使这类文字多些意味。给旅游行踪插上文学翅膀,观赏过的景色就会更美更隽永。

2011年9月2日

青春是首恒久的歌

青春是什么?这是道很难解析的人生习题。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算法。没有优劣之分,没有对错之别。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历、体验回答。

同类推荐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人类已经迈进了21世纪,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增强和使用自己的智慧。本书正是通过古代那些寓意深广,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让人们在欣赏之后,确实将那些值得吸收的方法和道理转化为个人的素质,从而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为了突出故事的可读性,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撰写,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点拨,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自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
  • 生活在唐朝

    生活在唐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穿越·樱花、生活在唐朝、大明宫花絮、月殇、沉、马戏团、佛珠记、宫女、世仇、日之札记、丝绒城堡、北欧玫瑰、关于死亡、奶酪、花瓶、项坠、告别、摩天游乐轮、心的犯罪等。
  • 宝刀

    宝刀

    《宝刀》的故事由“我”从民族学院分配到家乡说起。“我”毕业回来,风尘仆仆,一出长途汽车站,就看到了韩月。她和“我”一同毕业于民族学院,也被分配到这个远离世外的小城市,但她的经历很丰富,曾是学院里风云人物刘晋藏的女朋友。刘晋藏,融合汉族和藏族长相优点的混血儿,他的老爸在军分区有相当的职位,所以,他活得相当潇洒,女朋友一大堆,而作为汉族人韩月,则突出重围,成为追逐刘的胜利者。但刘晋藏最后因贩卖文物而没能毕业。我就是和这样的女孩,一同分配在这个被群山包围、汉藏杂居的小城市工作,然后就平平淡淡地在了一起,结了婚,但一直没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单调,如从山野里定时刮来的风。
  • 美国音乐文论集

    美国音乐文论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这不仅表现在表演艺术、音乐教育、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学的其他学术领城中,而且在现代音乐创作方面也举世瞩目。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美国的流行音乐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热门推荐
  • 一世倾城

    一世倾城

    废物、花痴、脑残是这位四小姐的标签,十五年来,因为废材之名,她受尽欺凌和侮辱。嫡母冷漠绝情,庶姐阴险狡诈,嫡妹嚣张跋扈,唯一站在她身后的是那个惊采绝艳的少年,那个被奉为神祇、年轻一代中的王者——晋王殿下。世人皆知她是无用女,避之不及,唯独他对她穷追不舍,死缠烂打,誓死不放手。顶着废材之名的苏落,在晋王的帮助下去神殿测试,竟发现她天赋卓绝,是整个大陆都非常罕见的绝世天才!于是,她面上扮猪吃老虎,实则凭着卓绝天赋,暗中修炼……此时,风云变幻,大陆十大势力被重新洗牌,无数人为了一己私利,前仆后继绞杀她,试图将她扼杀在成长期……最终,兜兜转转,竟发现,她的神秘身份是神女,而他则是万年难有的神王……
  • 秦末霸王

    秦末霸王

    现代人项裕穿回到了秦国统一不久,附身到了项羽的身上还得到了一个系统。且看他如何改写霸王的一生,夺取天下!ps:这是一个平行的世界,与原本历史有点差别。
  •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智力开发就是在孩子具备某种能力之前的适当时期(比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年龄略为提前)内,给他们提供恰如其分的感官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以加速儿童的先天潜能变为现实的能力,也就是早期给感官以合理的刺激使它们增加反应的敏感性,启发婴幼儿的潜在智力,包括发展小儿感知觉能力、动作及语言能力,培养小儿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力及良好情绪和意志等。
  • The Story of Doctor Dolittle

    The Story of Doctor Dolit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库瑞斯

    库瑞斯

    存在即有理由。一个婴儿被长者送到某个地方执行他出生的使命。当他睁开双眼看到的是一个杂乱的房间。他的任务是把乱糟糟堆在一起的东西,布置在最合适的位置。没有图纸,没有提示,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摸索。这个倒霉蛋我们叫他库瑞斯。
  • 镇神碑

    镇神碑

    他本屹立于黑道之巅,却须从一废柴做起……(2014至2015年是最忙碌的两年,所以搁浅一些写作计划。实际上,从2004年起始,就开始忙碌起来,转瞬十来年过去,在其他方面虽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心中的写作梦想却由此中断了。这一直是我内心深处的伤痛。虽然,空闲时间很少,但我告诉大家,我仍然会坚持写下去,硬盘里还有一些存稿,适当的时候会发上来。)
  • 飞山夜郎

    飞山夜郎

    南疆有一怪异郎中收养一孤儿“琅琊”,后与少年陆卿羽、张若思结为异姓兄弟。不料少年三人无意陷入惊天“飞山”之谜。从此行走于正道、魔教间,品尽人间善恶、爱恨情仇。正谓:“是道非道非非道,是情非情非非情。善之与恶,相去何若?爱之与恨,相去若何?”世间善恶难辨,爱恨难解。为情所伤,虽死无悔……
  • 文明社会的江湖

    文明社会的江湖

    这是一个存在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江湖,每一个江湖都有着独属于这个江湖的传奇,这个江湖当然也不例外。在这个江湖之中无数人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生命,也有人成为了这个江湖之上的巅峰王者。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令人畏惧的势力,富可敌国的财富。在这个江湖上充满了厮杀,勾心斗角和权利的斗争。在这个江湖上拼搏的人,挥动着手里的武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着,这就是属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江湖。不过人们更愿意叫这里黑社会,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肮脏不堪的世界,每一个在这里生活的人都是恶魔,都是嗜血残忍的恐怖分子,因此这个江湖只能存在于黑暗之中,从不为普通人所知。
  • 四个拽公主和四个酷王子

    四个拽公主和四个酷王子

    她,冷得让人难以接近,内心却比谁都脆弱;她,温柔的简直像妈妈;她,开朗和八卦;她,天真而可爱。呜呼,美得像天仙一样的美女,向洛皇学校的四位酷王子前进,王子们,要小心了,哈哈哈~
  • 血霜年华之血宴

    血霜年华之血宴

    她嗜血如命,却又二的不得了他傲于天际,却又难于她江湖之事瞬息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