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300000003

第3章 绪论(3)

二、概念分析及界定

我们也注意到关于城市建设、城市景观这些概念,在众多的论著中诠释各异,歧见迭出,历史研究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诠释,常诠常新的认识过程,为此本书要对有关概念进行界定。

(一)城市建设的概念界定

城市建设是指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环境,安排城市建筑空间与物质环境,我们要研究城市建设应该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城市建设的过程,如何建设,怎样建设,由谁在何时建设,在怎样的情况下建设等等;其次我们要看城市建设的结果,这能充分地反映出城市建设与城市的互动。就城市建设的意义来说,它是人们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包含着社会关系及社会背景,表达着建设者的思维与寄托。

魏复古(KarlA.Wittfogel)在其题为《东方专制论--极权政治之研究》(OrientalDespotism--AStudyofTotalPower)的大著中,曾试图将建设工程针对其"水利型社会"的概念,将公共工程分为"水利性的工程和非水利性的工程",他的总结与他创造的"水利型社会"的概念一样有偏颇之处,街道、官署、会馆等地方城市中主要景观并没有包括在其中。

城市建设在本书所指的概念是城市公共建设,即建设对象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是公有的。依据规模与功能,可以将公共工程按照不同的方式加以分类,我认为城市建设包括的具体内容是:公共建筑:皇宫、官署、城墙、军营(满城)等作为国家机器,由政府全面负责的建设工程;公共活动空间:寺观祠庙、公馆宗祠等提供城市各阶层联系纽带的公共场所的建设;公共设施:包括学校、仓舍、排水渠道、水道、河流、道路、街道、桥梁等为城市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设施及机构。

(二)城市景观概念的界定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对象,是城市空间与物质实体的外显表现,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有机结合。如果说,城市建设是一个过程,一个建设城市的行动过程,而景观则是建设后所呈现的结果,建设的成果包括:城墙、道路、官署、寺观等等加上其中包容的社会生活,就成了人们可以看到的景观,当时的人看到的鲜活的画面。

关于景观的概念(Landscape),有许多不同的理解,而实际上,景观概念本身也随时代的发展而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Newton把景观定义为土地及土地上的所有物体和空间的综合,这一说法得到了普遍认同。而在中国,景观自有其自身的语境,汉语中,"景观"是"景"和"观"的有机结合。"景"是客观存在的景物,"观"是观察和观赏的意思,是人们的主观感受,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同。如明清文士眼中的景观,其外延是相当宽泛的,举凡山水花木、风俗古迹,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只要有可赏之处,皆为人们游览之对象。1935年,《北京景观》一书出版,"景观"专门特指城市寺庙、园林、建筑与古迹等。

本书中所使用的"景观"概念更接近于这一词义的中文语境。在当前的中文语境中,景观偏重视觉的"景象"、"景物"等词义,即包括客观存在的景物,也包括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同。准确来说,景观作为人用自己的感官所看到的图像结果,这结果不仅是图像客体本身,也包括当时当地的人的感情投射。对于城市景观的研究者来说,城市景观是一个系统,一个有机整体,城市景观中的实体建筑和空间要素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除了城市建设中形成的道路、建筑、建筑环境外,还包括其中生活的人,它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反映,也是当时当地人的思想行为的反映,它主要是一个生活空间的综合体的概念。

因此,实际上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的结果,它有时间性,有空间性,是当时当地的人所生活的场景。城市建设是一个过程,一个建设城市的行动过程,而景观则是建设后城市呈现出的面目,这建设的成果包括:城墙、道路、官署、寺观等等加上其中包容的社会生活,就成为了人们视觉中的景观,一幅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浮世绘。中国传统城市景观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外在形式与深层的价值内核结合起来,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全面地把握中国人的生活风貌和文化心理。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本书的研究内容包括明末清初动乱后城市的重新建设过程;在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景观及景观自身的变迁;从景观建设的过程来观察作为地方城市的成都在清代建设过程中所呈现的地域性及与全国的互动,城市社会重新建构的过程,城市空间的变迁,城市记忆的变迁。

我希望从城市景观建设中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城市不同的人群对景观的认知与使用方式;国家意识如何在成都这一地方城市借着城市景观建设而得到强化,成为城市重建中最初的文化认同?当地方文化发展起来后,地方士绅如何调适和营造自己的城市空间,强化本地地方文化认同?在明末清初后的地方城市中,历经如此巨大的政治变动后,汉族社会如何记忆前朝历史的?清统治者是如何面对汉族社会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的?新的城市传统是如何融入旧记忆中的?移民社会是如何面对本土化地方记忆与遗产的?它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互动?

在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中,关于城市建设、城市景观的变迁、明末清初后的城市重建研究这一连串的概念,有不同学科的学者围绕着这些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理论方法,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丰硕而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本书奠定了一定的起点。

(一)关于城市景观建设的研究

城市景观建设是指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意地改造自然环境,安排城市建筑空间与物质环境,随着城市飞速发展,城市景观建设的历史作为鲜活的、兼有精神与物质的文化遗产,早已经进入中国历史学界的视野规划建筑学科对城市建设史的关注很早就开始了,成果丰富。因为本书以历史学科的研究为主要讨论范围,关于建筑规划学科的研究将另文阐述。20世纪以来,城市景观建设研究已积累了相当多的成就。近年来城市景观建设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将中国城市生活方式的外在形式与深层的价值内核结合起来,全面地把握中国城市历史面貌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研究的新方向,这一研究趋势进一步开拓城市史研究的视野。

不同学科对城市建设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在规划建筑学科中,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1944年)中对包括清朝在内的历朝历代的城市建设都加以了介绍。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做了全方位的总结。此外,路易吉·戈佐拉的《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与住宅》总结了中国传统城市营造与西方城市在理念上的差异。相关研究还有很多,都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评析城市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规划学者专注于对近代规划史和单体城市规划建设史的研究,他们一致认为中国近代城市中的规划与建设活动,大多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由于社会的制约,近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工作要么生硬地移植及搬用外国的规划而中断了优秀的规划传统,要么个别地分散地进行,从而只顾局部不顾整体;有的城市仅停留在粗糙的总体规划阶段这方面的研究。从规划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普遍认为,中国传统城市在规划和建设上长期保持着对传统的延续性,变化相对西方要少得多,直到近代以来在外来影响及社会变革的作用下,城市规划布局与建设才发生了一些变化。

1.传统的城市建设史研究

20个世纪以来,城市建设史的传统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从纵向时间上考察中国城市建设的内在规律性的宏观研究;一方面是对城市建设的对象进行微观研究,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建设类型的城市建设研究。

在宏观研究方面,中国城市建设的普遍规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者普遍认为,在中国城市历史中,城市在一次次的战争和王朝变更中被破坏,又在一次次城市重建中重复着原来的形态。尽管城市建设常遭到破坏,在物质形态的延续上出现断裂,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其文化的连续性从未改变。芮沃寿认为:"纵观中国城市建设的漫长历史,我们发现在城址选择与城市规划上,存在着一种古老而烦琐的象征主义,在世事的沧桑变迁中却始终不变地沿传下来。"在中国城市建设的漫长历史中始终不变地沿传下来的除了导致城址选择与城市规划难以变更的宇宙观外,还有很多别的东西,如城市功能,城乡关系,城市的居民观念,城市中的建筑形态,人们对城市物质建设的态度等等。

一些研究者偏重于从纵向时间上考察城市空间演变的内在规律性,及城市建设与地理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者致力于寻求中国古代城市在平面布局上的共同特点,及城市形制的基本模式以及规划思想。讨论清代城市形态的还有章生道《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芮沃寿的《中国城市的宇宙论》,介绍了清代对以前城市地理空间结构安排的继承及延续,并强调指出中国城市形态到清代已经定型规则化。

相比前面一些学者致力于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共性的研究,一些研究者更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的个性研究。城市建设是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种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一些学者对单体城市建设作了个案研究,涉及城市功能分区、布局与规划,城市建设与环境等。有一些中青年学者利用新的研究模式研究不同时段的城市建设。还有一些研究者们将城市建设按不同建设对象划分成不同类型进行研究。在这些分类研究中,上个世纪的早期研究主要以描述性的介绍为主。这些论述集中在对形态、功能的研究上。如在城墙研究上,研究集中在分析城墙在城市功能中的作用及其修建过程与方法。此外,在衙署、学宫、会馆、孔庙、民居等分类研究上,也积累了大量细致丰富的研究成果。

2.城市建设史研究的新趋势

近年来一些关于城市建设史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这些研究对城市建设的关注从城市的修建、修葺或增损上,转移到不同时期人们在城市物质外壳下的生活、人们对城市建设的观念和看法、城市物质建设所承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阶层的互动、城市建设所承载的社会意义。

在社会史研究框架下的城市建设研究,就是以城市社会生活作为建设的大背景,认为城市建设是城市生活的反映与结晶。

在城墙、官署、学宫等专题研究中可以看到近年来在社会史框架下研究者们在这一新的诉求下对物质外表下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探索。杜正贞对城墙的研究不同于以往的就事论事的研究方式,并不关注城墙的修葺和功能形态,而是以上海城墙的兴废为主线,更多地关注近代以来城市不同人群对它的观念和看法,以建筑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的演变。刘凤云通过明清时期地方官衙的空间形态探讨蕴含其中的物化的文化内涵,从中发掘官僚政治的某些特征之间的矛盾。她在另一篇文章中对明清时期城市传统里坊制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等级与层次的人文社区进行了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观察清代中国城市丰富细致的城市生活的机会。王日根通过对会馆的研究,为我们考察明清时期国家和社会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张忠民在《清代上海会馆公所及其在地方事务中的作用》一文中以清代上海的城市会馆公所为研究对象,用了相当的笔墨探讨了其与地方政府乃至清政府的关系。

同类推荐
  • 猎三国

    猎三国

    一次突如其来的旅游事故,北漂杨逸不幸横死,灵魂未灭回到东汉末年,成为北方豪强公孙瓒次子公孙逸。再世为人的杨逸只想好好活下去,有吃,有喝足矣,只可惜时年风雨飘曳,灾祸连绵,庙堂之上,宦官当权,把持朝政,地方城邑间豪强环视,乱军丛生,天下之大,竟然没有一处容身之所。杨逸决心扫清宇内,一统中华,为万民争取一条活路,待君临天下,许她四海为家。
  • 超级军神

    超级军神

    当军神重生异界,一场场战争是否可以满足他的孤寂。当异界出现空洞,军神是否可以扭转乾坤……一场场战争后面是怎样的阴谋,那条神秘的大道为何如此血腥……
  • 大明国士

    大明国士

    崇祯十七年正月,客户总监唐遥在四川某镇的悦来客栈醒来。在乱世中一番挣扎求存之后,得知自己所附之身竟是大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巾帼女英雄秦良玉之孙时,面对这大明天下的分崩离析,他决心重振威震天下的白杆兵,立中流之砥柱,扶大厦之将倾……
  • 大明豪强

    大明豪强

    特种兵岳大鹏意外穿越时空来到明末崇祯年间。他本不想改变历史,可穿越的第三天就打死了明末农民起义风云人物张献忠,再过了三天,他又打死了后来的闯王李自成,历史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历史仿佛一盘多米诺骨牌被岳大鹏一击而倒,改天换地,从江南巨商到东海海王,从小小千总到大明统帅,岳大鹏的豪强人生自此开始,大明王朝也在风雨飘摇中重新踏上一条复兴之路!新书上传,求推荐收藏!谢谢支持!
  • 擎国

    擎国

    穿越不可怕,穿越后从零开始也不可怕,但如果有个前辈比你早穿越,而且人家还当上了皇帝,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热门推荐
  • 星辰绝士

    星辰绝士

    从零起点开始,从阉割第一个对手开始,杀伐人生注定没有回头路。唤醒超极品守护星辰,百炼成为星辰绝士,仅仅是风华绝代已经不能满足赵星羽的愿望;傲凌绝顶的至强存在,才是他的目标。谁说真正的高手已经绝迹,谁说真正的绝世强者难以成就,我自饮血向天笑。热血文。
  • 狂拽冷少妖娆妻

    狂拽冷少妖娆妻

    弄死个人然后就穿越了!唔,天理报应,因果循环?可是,我想要空调电脑热水器,老天爷你倒是给我弄来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懂日本:菊与刀

    读懂日本: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并且深入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人双重性格产生的根源。全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 夜宿痂

    夜宿痂

    这是一个动荡的世界,有很多的事情都在这里发生……强者之路漫漫。变强,又是为了什么。宿命是否能够改变,取决于,你的实力。
  • tfboys源来你还爱我

    tfboys源来你还爱我

    她,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女子,王源会爱上她吗?王俊凯和易烊千玺又会怎样呢?来期待吧~
  • 景星

    景星

    龙隐兮,如草离离;星河浩瀚兮,相见何期。自大墨亡国日起,他便叫泉珏。白水之泉,双玉相合之珏。
  • 我是丧尸我怕谁

    我是丧尸我怕谁

    末日来袭,一切都以改变,看我们主角丧尸如何吊丝逆袭成霸主
  • 凤啼娇

    凤啼娇

    被雷劈?!还借尸还魂?没成功就先撞到一场活春宫?她还是春宫女主角?!欠雷劈的贼老天,就算成了落魄凤凰,本小姐也要浴火重生!烧你个天翻地覆,烧得美男满地跑,烧得帅哥把地献。战火纷飞,唯我倾尽天下!
  • 夜半惊婚:夫君是鬼王

    夜半惊婚:夫君是鬼王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可就在我刚满十八岁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不!确切地说,还没满十八岁,我就看见了……
  • 我的咖啡小姐

    我的咖啡小姐

    忘了从什么时候起,颓废的灰色日子总迷茫着我们的青春,总希望能在下个路口的咖啡馆里,找到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真谛却老躲着我,想来也将永远躲着我,不过我还是照样爱它。我叫她咖啡小姐,她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