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300000006

第6章 清初城市重建的历史背景(1)

第一节 17-19世纪世界形势及城市发展的趋势

一、17-19世纪的世界形势

17世纪中叶,全球气候变冷,在这个所谓"蒙德极小期"(英国天文学家1890年对1645-1715年间的太阳黑子活动的不规则小周期作出的研究),严寒较往常更早地降临温带地区,导致温带地区面临冬季河流和湖泊冻结,庄稼每年的生长和收获期明显缩短,饥荒随之而来。在15-18世纪期间,"世界只是农民的广阔天地,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人口依靠土地为生,而且仅仅依靠土地。收成的丰歉决定着物质生活的优劣。"

因此,农业上的危机将直接影响到世界局势,不同国家面对危机的应对使历史在17世纪发生了重大转折。与此同时,在17世纪,整个世界秩序也处在剧烈的动荡中,发生在欧洲的革命在西方建立了新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这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

在西方,"17世纪的危机",这场被严谨的历史学家描绘为漆黑一团的危机一直持续到1750年。"17世纪的危机"正值英国农业经济日趋成熟的时期,成熟过程十分缓慢,各地的进展也不平衡,但对英国正在进行的工业革命具有双重好处:首先它有利于实现农业高产,使农产品放弃出口后能支持工业革命带来的人口增长,其次为工业革命准备了一批"柔顺的、训练有素的"劳动者。英国工业革命为一系列革命掀开了大门。成功的工业革命随即伴随着一个普遍的增长过程,也就是全面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归根到底表现为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从结构到体制的彻底改变"。

17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一场由中世纪以来英国的全部社会发展进程所准备起来的革命。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最后必然要冲破旧制度的桎梏。革命以后英国国内建立了新秩序,并在随后推动了欧洲和北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与此同时,这场危机在中国引发了两种明朝政府无法应对的矛盾:一是土地兼并和饥荒而引起的农民战争;一是由于明朝中央政府力量衰落和边疆少数民族崛起而引起的国内民族斗争,这两种矛盾都是在明朝社会中早已潜伏下来的危机,它们极大地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演变为特殊的政治斗争的形势,并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灭亡,成就了清王朝的兴起、强大并得以统治全中国。

中国在17世纪经历的这场革命与动乱,与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不同,革命后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在中原的统治,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没有任何的改变。

17世纪之后,西方的历史面貌正在迅速改变,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摧毁了旧的生产关系,从能源到交通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改变,市场经济使世界各地不再隔绝。在封建的中国,依然缠绕在陈旧关系的层层网络中,发展缓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力量的对比正在朝着西方发展。

二、17-19世纪世界城市的发展

从17世纪到19世纪,伴随着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生产方式、交通工具的巨大变革,西方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的面貌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17世纪后的西方世界,"城市正依靠其道路、市场、工场和积累的财货确保自身的地位。在广大地区,家庭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决定性过渡逐渐完成。换句话说,城市在周围的乡村中崛起,眼光从此看到自己的视野之外"。

在17世纪,欧洲的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了亚洲和近东,1500-1650年期间,超过1万人口的城镇数量几乎翻了一番,接近两百个。城市居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由原来的7.4%上升到10%。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网络在扩大化。

同样在17世纪,中国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17世纪前期,明王朝经过二百多年的统治,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社会矛盾、政治弊端无法解决,冗集成祸。同时,接踵而来的自然灾害、农民起义使明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1644年,国内政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进入北京,推翻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明王朝。长期盘踞在东北地区的满清势力乘机入关,迅速颠覆大顺农民革命政权,建立清王朝,继而发动旨在消灭全国范围内的明朝残余势力和农民起义军的统一战争。这期间发生在各地的灾荒、瘟疫、长期反复的战争征服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许多城市在战争中遭到毁灭性打击。

然而,所有人包括西方的观察者们都认为,17世纪到19世纪,中国从危机中恢复过来的速度比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更快,但传统史家仍认为帝国的重建是以破坏明后期的发展为代价的,而这种发展可能会改变中国人在未来几个世纪的命运。但另一些历史学家强调,17世纪中叶,满族人建立的清王朝更多地保持着与前明的连续性,明清之间更多地存在着连续性而非中断和停滞。这些学者发现,清朝考据学和"夭折的"经验主义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北宋。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清帝国的重建工作至少在城市的重建上保持着巨大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被18世纪后期的欧洲精英看做是"停滞"。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停滞的,甚至没有创新的国家。当欧洲的革新层出不穷时,中国却在顽固地阻止新事物的出现。而事实上,大量的事实证实了清代城市的重建在明代城市的基础上进行,而清帝国正是在城市重建的过程中展现了国家的力量,展现了将中国重新带回封建政治轨道的力量。

而事实上,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看,中国城市的发展动力来自城市外部的动力,来自政治中心及税收中心带来的活力维持着大城市的发展。长期以来,大城市集中在东方和远东。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16世纪以前维持着这些大城市的运转。然而16世纪以及随后的两个世纪,城市在西方成长,争得头等角色,并且从此出色地扮演这个角色。西方大城市在17世纪的发展充分说明了:城市只有同时借助内部和外部的力量才能平衡发展。必须有来自城市自身内部的活力包括工业商业的发展作为动力,才能在新的时代迅速推动大城市的出现及发展。阿姆斯特丹就是这样建成一个壮观的城市的,它发展迅猛,1530年仅有3万居民,1630年有11.5万千居民,18世纪末有20万居民。伦敦1600年至多有25万居民,到1700年则达50万。

而中国大城市的数量与人口和西方相比在17世纪后则停滞不前,受行政体系、等级结构及经济发展速度限制,清代大城市数量没有大幅度增长。据罗兹曼的统计,到19世纪,中国大城市在城市人口比重中比例远远落后于西方。19世纪,英国大中型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的74%,日本大中型城市占城市人口的71%。中国的城市比例与之相反,据统计,清代中国有289个超过万人的城市,均为州以上行政中心城市;同时中国有7100个小型城市(一万人以下)包括不满万人县城及州治,但大部分是市镇。大中城市数目与小城市数目相比,在英国每一个大中型城市分配到2.8个小城市;日本是7.8个小城市;中国清末则是每一个大中型城市配合约25个城市。如果按中国的行政分类,设官署的府、州、县治,清时城市共有一千七百个左右,而县城以下的市镇则有三万多个,其比数也很接近1比20。因此罗兹曼得出结论:清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是以小城市为主的发展。

要追溯这个过程,我们必须从明末清初后城市的重建开始。明末清初后,中国城市在长期的战乱与灾祸中受到了巨大打击,一些如成都、扬州等大城市面临重建的迫切任务。17世纪后,中西方在进行的城市建设面临着不同的背景。西方的城市建设是在工业革命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失序的前提下开始的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方向的城市建设。中国的城市建设则是在完善旧的政治经济秩序,巩固新的异族政权的前提下开始的建设。城市重建的目的不同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的不同。

我们可以分析17世纪大火后的伦敦或众多在工业革命中重建的城市,其城市重建的目标是经过公开论证,城市重建中所使用的价值标准是为新的社会机制与生活方式服务的。城市也是为了社会的新秩序和新环境而建设的。而中国城市17世纪的重建是以恢复为主题,尽管随着地方城市经济的繁荣,一些地方城市在重建中生长出比前朝明代更多的活力,但是17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仍局限在旧的社会秩序下,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只有了解城市重建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城市肌理才会变得有意义。

17世纪危机后的两个世纪,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分水岭,是发生工业革命和进入新的物质文明的一个世纪。城市发展的方向在17世纪的东西方已经泾渭分明,走向不同的道路。

同类推荐
  • 明末之铁血辽东

    明末之铁血辽东

    万历中兴过后的明朝本应是一帆风顺,可偏偏遇到一系列的麻烦,首辅离世导致万历怠政,明朝整体实力下滑。就在此时,在辽东悄然崛起的一支游牧民族却在自己的土地上,上演着一出出的好戏。萨尔浒战役---后金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宁远大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炮伤的皇帝。松锦大战---辽西走廊发生的一场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一片石激战,农民军如何大败,而清军因何得意入关。。。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明亡清兴之铁血辽东。
  • 明朝大善人

    明朝大善人

    两眼一睁一闭,来到了大明朝!日行一善,万家升佛!
  • 穿梭时空的商贾

    穿梭时空的商贾

    莫名其妙得其时空戒子,让杨泽有一次机会选择自己可与什么年代互穿。古代,后世,异空间,还是玄幻、修真、科幻空间。皆可选择。新建群号:109773303.欢迎大家踊跃参加。(简介小白,简单写写,无须在意。)
  • 绝代匪王

    绝代匪王

    一代豪门少爷因奸人所害,沦落到隐姓埋名的地步,受尽迫害之后终遇贵人。巧合之下,竟是成为了一伙劫富济贫的土匪中的一份子,且看他如何成为一代匪王,执掌乾坤,统领乱世。
  • 大士争锋故国中山

    大士争锋故国中山

    战国,一个血与火并存,野蛮与文明交织的大争之世。在那刀光剑影的厮杀呐喊中,在那折冲樽俎的谈判桌上,有多少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士”,一个特殊的阶层,诸子百家,各学有所长。为了理想,为了国家,又或为了信念,彼此争斗不休,斗智斗力。赵世这个来自未来的失意青年,阴差阳错的回到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战国时代,为了生存,为了梦想,更为了“我存在过”,与先秦诸子发生碰撞。并见证着这一波澜壮阔。——我存在的根本是我存在着,而存在的目的就是去见证群号61272126
热门推荐
  • 白衣卿相.

    白衣卿相.

    落狱峰的陨灭,凉染山的重生,一朝穿越,冰下重生,睁眼,风华再现。身子与灵魂都还是自己的,可这身份为何在这陌生的大陆如此扑朔迷离?于是,某人为了解开自己身份之谜开始了漫漫人生路......一路过关斩将收神兽炼等级,他日益强大起来,可是...他什么时候招惹了这么多桃花??!——————————————————————QAQ苦逼的作者慢慢的码字中......简介无能orz......
  • exo之如果我在世界的尽头等你

    exo之如果我在世界的尽头等你

    林以楚知道,在十八岁这年她必须要经历过狠狠的痛。丫头,我喜欢你很久很久,久到时间尽头。by鹿晗我从未想过你会爱上别人。by吴亦凡再玩一局吧,这次输了,你就走吧。by吴世勋小妖精,是不是我一直看着你你就不会走?by边伯贤summer,再与我看一次天荒地老可好?by朴灿烈掌心的戒,从未如此的伤。by李钟硕明明我是陪你最旧的人,你为什么不回头看看我by张艺兴我这辈子最爱的是你,伤的最深的也是你。by安宁远我猜我这辈子再无一个欺负你的机会。by黄子韬你有没有一段痛彻心扉的爱恋?就像,被抽空了灵魂的躯体这一生我们终要负一人。我在世界的尽头等你。
  • EXO之血族女孩

    EXO之血族女孩

    一位血族公主在家族里有一个很讨厌的男生,而她的母后让她必须嫁给他,因为这件事自己从家族里逃出来,来到韩国生活。来韩国的路上偶遇EXO,还被sm邀请在EXO身边当艺人。与EXO发生的一系列事。
  • 心尖上的吴亦凡之四季

    心尖上的吴亦凡之四季

    七年,是多少年,多少天。当那年,她从你身边选择离开的时候,多少个四季都是她一个人度过。七年前,可爱灵动的她缠着他,七年后,她转身袭来,拥有罕见的美貌,却偏偏恨着他,他是宇宙级的大明星,却偏偏对她钟情。“吴亦凡,你知道我有多恨你吗?”“吴亦凡,我愿意倾尽一切换你我永不相识!”“吴亦凡,你懂爱情吗?”当误会一一揭开,她才发现,吴亦凡已经刻在心尖上了。。
  • 我们不是相爱的吗

    我们不是相爱的吗

    世界上有一种男人,你的眼泪无法灼痛他的心,即便你是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他也不为多动。他离开你,没有理由,你若问他,他只会面无表情的回答,你要理由么,那我给你编一个。旁人皱眉劝诫,你傻啊?不,你不傻,你只是爱惨了他。你扪心自问,他错了吗?不,他没错,他只是不爱你。爱上陆应钦,程端五只学会了四个字:面对现实。爱情之于她,是糊涂,而之于他,是难得糊涂。
  • 穿越败类

    穿越败类

    这是一部真正搞笑的作品,21世纪,我身为执绔子弟,既然穿越了,我还是执绔子弟,当不成大侠,我就来做败类!穿越界的败类,嘿嘿,想想都是那么的过瘾!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 倾世如烟:凤起苍穹

    倾世如烟:凤起苍穹

    他是白痴王爷,一次意外让之前万众仰慕的他变成一个人人嘲笑的傻子。她是废材小姐,一次意外让之前懦弱无能的她变成一个人人害怕的妖孽。而命运就是这么巧合。初次遇见,他笑着在她耳边轻语:“越野的猫儿我就越有征服欲呢。”她心里愤怒,却明知,她不是他的对手。当一切真相慢慢浮出水面,白痴王爷?笑话!神兽神器在手哪里称得上是白痴?当她在他面前郑重地承诺时:“江山我陪你打!”他就知道,这一世终是败给她了。
  • 九劫帝君

    九劫帝君

    寰宇大陆,修士之风盛行,历经多年,无数大能历经艰难,得出修炼至理。天下修士,无论修行何种功法,修为如何,最后终将必须选择一条路——要么证道,要么逆道。证道者,顺天意;逆道者,逆天意。无论何种,只要成功,便可成就君位,为一方君主。……少年木易,出兰城木家,入这修士之界,战天才,斗世家,闯宗派,历经九劫,成一代帝君,封号——九劫。
  • 逆冲霄汉

    逆冲霄汉

    本是一场末世狂灾,却揭开了人们逐渐理解世界的序幕。天才璀璨,万道峥嵘,多少层地与天,宇宙无尽,人生无止,打破一切阻挡,问道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