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700000008

第8章 大自然之怀

西藏是雪域高原,人们对雪山顶礼膜拜,在它的身上披挂经幡,也是对自己生存之地的崇敬。这崇敬,本身就是一种大度和顽强生存信念的不屈之光。

我明白南峰地区和它脚下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为什么是世界瞩目之处了。

整个地球上,能找到这样一个地方吗?

就说在我到来的深秋之季吧,它,囊括了浓缩着的一年四季,囊括着热带、温带和寒带。这本身,就是大自然用神奇的推天运地之笔所绘就的一幅绝世之作!

南迦巴瓦,美丽绝伦,雄奇绝伦,神秘绝伦!

山下,是蓬勃的一片葱绿,树上开着山桃花。开山桃花的季节,自是春天了。山中,却绿得浓烈,尤其在湿度大的原始森林里,枝繁叶茂,古藤虬盘,翠竹绕山,清泉长泻,甚至还有温泉!在林中所见所闻到的那种浓浓的潮湿气和菌类植物的气味(各种蘑菇很多,白、黄、红、紫色都有,有的像小脸盆那么大。我们采了不少,有的可吃,而且好吃之极),使我又好像闻到了北大荒夏天林中的气味,倍感亲切;而林边,或北坡的林带,都努力在为秋天正名,那霜染的红叶,地面干枯的大片大片蕨类植物,还有树上的累累果实,对秋天秉然可证;冬季,自不用说,望一望头顶南峰那经年不化的积雪便可。就是在同一棵树上,也是春秋并存——一边悄悄地开着山桃花,一边早已结出了累累的山桃。这还不是奇的,奇的在于山南面靠近印度一侧,竟有大片大片的蕉林、木棉树、荔枝、龙眼,还有腰果和柠檬。这,是只有热带才有的植物呀!大本营下着蒙蒙细雨,而山中雨雪交加,山上却是鹅毛大雪漫天飘飞!在同一季节、同一时间里,这不是“世界之绝之最”吗?

一有时间,我便悄悄来到林边或林中,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我把自己化了,化给眼前这神奇美丽的一切。我知道这美丽早就在等我盼我,就像我早已对她梦牵魂绕一样。一见才发现,她比我梦中的美丽数倍,我倾尽浑身解数也写不出它来了……写不出来好,遗憾,是更绝的动人魂魄的一种美了。

我住的帐篷,南边紧贴着民工们住的帐篷。用登山者的行话来说,他们算“低山协作人员”。他们的任务,是将攀登队员所用的物资背上海拔4850米的2号营地。从2号营地再往上背的物资,归高山协作人员负责(高山协作人员基本上是登山队员,也全是藏族队员)。所以说,“协作人员”基本上是整个登山活动的关键和保证者。没有他们,也不会有登山。

从大本营到1号营地,一般要走四五个小时;再上2号营地,又要走四五个小时。在高山上,地形陡峭险要,又背着那么重的物资,其艰难是可想而知的。4000米以上已到了雪线,气温有时达摄氏零下十几度。在雪线以下,满身大汗;到了雪线以上,又冻得手脚麻木。按规定,他们一次背的物资在20公斤以内。

这天,几乎下了一天的雨。大本营雨水哗哗,而山上飞雪飘飘。上午,民工们仍顶着雨上路了。雨很急,等把物资背到背架上,身上已湿透了,背上的羽绒服显出一根根鸭毛的黑印。山路这样泥泞,他们怎么走?这么大的雪,山上很容易发生雪崩。大雪崩,一次会滚下来成百上千吨的雪。跌落下的积雪雷鸣般升腾而起,几乎将整个南迦巴瓦吞没……下午,山上通过报话机传下话来,说上了山的民工全病了,感冒发烧。假如是刚进藏的人,小小的感冒就可能会引起肺水肿、脑水肿,弄不好会死人!而他们呢,只吃了几片药,就没事一样地下山了。

他们的帐篷很简陋,里面几乎没有睡袋。我很奇怪,他们怎么睡觉呢?夜里,我钻进了他们的帐篷,发现他们团团一坐,围着一棵圆白菜,白菜上是一盏罐头盒做成的油灯。他们高高兴兴地喝酒、谈天、唱歌。酒是青稞酒,整碗整碗地喝,喝醉了贴着帐篷一歪就睡着了,根本用不着钻睡袋。酒不够,他们会到我们的帐篷里来要。一见我,他们高兴极了,亲热又豪爽地请我喝酒。语言不通,只能笑着比划。他们喝的酥油茶更简单,地上架起个黑黑的铁桶把茶煮好,放上酥油,抓上一把盐一搅即可。主食是吃糌粑、青稞饼、牛肉。肉是生着吃,生生的牛肉用刀割一块,往辣椒酱里一蘸,吃得很香。

世界屋脊地处边远,生活条件比较落后。然而,毕竟外面世界的风也已吹到了这里。民工们带来了一台录音机,里面反复播放的是藏族女歌手达珍的歌。很有意思的是,录音机一开,他们也跟着唱,唱的却是自己的歌。各唱各的,互不干扰,又相融而和谐。他们要的是一种气氛。可他们的歌声,能让人听出一种格外的认真。欢快,是认认真真极度放松的欢快,如醉如痴地晃着头闭着眼;悲凉与哀怨,也是认认真真的,敞开胸膛倾诉着内心的伤感和无奈;虔诚,更是认真得令你惊心动魄。这是这个勇敢而淳朴的民族的一种民族风格,它表达出一种真实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我请一位当地的干部(也是为协助登山而来的)为我做翻译,在一个傍晚采访了他们。他们的羽绒服上,结着一层层白白的汗渍,有的人手上腿上有伤。他们很兴奋,说:“没有想到,你能和我们谈谈……”

没有想到的,该是我们。

帮我们伙房背水烧水的,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按藏语的发音,大家叫他“弥猫”。弥猫很可爱,烧水吹火,趴在地上鼓着腮使劲吹,脸蛋和鼻子上留下道道烟灰。他和我们一起吃饭,托着一个挺大的罐头筒,头几乎要拱到罐头筒里去了。有一次,炊事员老王给他盛上面条之后,他扒了几口,一扭身飞跑到民工的帐篷里去了。他举着罐头筒,笑着请这个扒几口,又请那个扒几口,罐头筒便在帐篷里传来递去。

他们更看重友谊。

我问他们:“这次登南迦巴瓦,你们关心吗?”

他们笑了笑,没说什么。

我又问:“假如这次成功了,你们高兴吗?要是失败了呢?你们是不是心里也很难受?”

他们摇摇头。

那位给我当翻译的干部面露为难之色,我请他如实翻译。他只好翻译,只是盯着我手里的笔,心中有些不安。

他们说:“这和我们关系不大。我们都无所谓。我们不太关心这个。没登上去再来的话,上面的领导一派,我们还会来当协作人员;登上去了,我们的收入也不会多。我们要是给人往墨脱运一趟东西,钱太多了,比在这里收入高出不知多少倍。”

我认为他们说的很实在,要是我,心里也会这么想,嘴里却不一定会这么说。这是一个真实得不会说假话的民族。我感谢并佩服他们的直率和纯真。这一切,都像这里的大自然一样,本色,朴实。

从人格上说,这也是一种美。

我的采访经历也不算短了,听到的假话、虚话、吞吞吐吐似是而非的话也不少了,被采访者多是“我说可以,但你千万别写”。多少次,我握起笔来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我也不得不下笔含糊其辞,甚至胡说空话。今天,写圣洁的南峰下的人,我若再这样,便对不起他们和自己,更对不起读者。我不是为寻美寻真而来的吗?

我喜欢他们这样,就像我喜欢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一样。

愿我的这一段实话不要使他们不快(我想他们不会)!愿我这样如实地写不要给他们带来麻烦!

翻开世界登山史,登山运动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仅仅是少数登山家的事业。当地民工作为向导、运输者,对登山事业所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可以这么说,没有他们,绝对不会有“登山”这两个字。一次登山活动,要用民工几十人甚至几百人。这是默默无闻的一批无名英雄。

由于世界的高峰几乎全在喜马拉雅地区,所以,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一支登山事业的生力军。尼泊尔的登山者和我国藏族的登山者,都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队伍。同时,作为民工,尼泊尔的夏尔巴人和我国的藏族同胞,几乎把所有登山活动,都默默地扛在肩上。

但是,很少有人在登顶成功之后提到他们。更多的人一提到登山,想到的就仅仅是几位登顶者。

西藏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有5000多座,在世界登山者的眼中,这是多么诱人的圣地,更是祖国值得骄傲的财富。每年,世界各地和我国的登山活动在这儿就有百十次,那需要多少为此默默做出贡献的民工呢?

不要,不要忘记他们,也不应该忘记他们。

正像一提雪莲花,我们总希望那是外形美丽的天山雪莲一样,真正的喜马拉雅雪莲出现了,我们仍不相信。

在南迦巴瓦峰,我知道山上海拔4000米以上就有喜马拉雅雪莲。那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治各种风湿症有奇效。这雪莲不用到内地或拉萨,只要到南峰山下不远的林芝县,就能卖很贵的价钱。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我没有在民工的帐篷内看见过一株雪莲。他们几乎天天在雪线上下来回,为什么想不到采它卖钱呢?

我问一位很年轻的民工,他叫多吉。

“在山上,你见过雪莲吗?”

“多得很,有时能遇到这儿一片,那儿一片。”他说。

“你知道它很有用吗?”“是。”他点点头,“那是药,能卖钱的。”

“那你们为什么不采一些?又不重,带下山来就是了。”

他使劲地摇起头来:“那是山上的东西,不是我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动。”

一刹那间,我的眼前,浮现出那喜马拉雅雪莲,她那么圣洁……南峰西侧的一个山包上,挂着一大片哗啦啦飘动的经幡,那是藏民们朝拜南迦巴瓦的地方。每到藏历年或节日,周围很远的村民,甚至从百里千里之外而来,顶礼膜拜这座神山。他们认为,神与佛都是从圣洁的山上走下来的。对于他们,这是一种山文化,不仅具有神秘的色彩,更是伟大的。它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生命与人生的一种热爱方式和理解方式。在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生存失去了精神支柱,能活得下去吗?经幡也叫“风幡”或“神幡”,在西藏,有山、河、树、人的地方,都能见到五彩缤纷、规格各异的经幡。我一看到它,心里便受到一种抚慰而宁静安详起来。我们的大本营旁,藏族队员面对南峰也挂起了经幡。经幡上印有经文或神像图案,有蓝、白、红、黄、绿五色。蓝代表天空,白代表祥云,红代表火焰,黄代表大地,绿代表河水。它包容了整个人生的空间。挂幡之意,可简单解释为期望消灾求福、好运常随。风吹动它,犹如代表挂幡者念了一遍又一遍真经。风把幡吹散,布丝飘到哪里,吉祥也会来到哪里。西藏是雪山之域,人们对雪山崇敬,在它的身上披挂经幡,也是对自己生存之地的崇敬。这崇敬,本身就是一种大度和顽强生存信念的不屈之光。

藏传佛教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抚慰,还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就在我脚下这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神奇土地上,顺江而下不远处就是墨脱。这里是当年全国唯一一个没有通公路的县。墨脱意为“花的世界”。相传公元八世纪,佛教大师莲花生预示众人:当世界末日来临时,墨脱诸山将向众人打开,以避种种劫难。从此,这里便成为不幸者寻求幸福之所。据说,曾有上百名来自四川等地的藏民在活佛香珠古的带领下,翻山涉水,历经数不尽的磨难,来到墨脱寻找这方神秘的乐土。路遇一活佛,他说:“去吧,去吧,穿过两个峡口,翻过一座雪山,就会到白玛协热。4月15日山就会打开,那里的糌粑山、牛奶湖……去吧,别留恋这苦难的人间。”人们扶老携幼,惊喜地跋山涉水前往。原始森林里的旱蚂蝗、毒蛇、毒蜂和瘟疫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但夺不去人们前行的信念。走了七天之后,白玛协热山终于展现在虔诚的人们面前。活佛念起咒语,摇响所有法器,不停地扔出供果,人们顶礼膜拜,手脚磨出了茧,额上磕出的血结成一层层痂,又磕出了殷红的血,但石山依然不开。人们叫天不灵、呼地不应,又无退路,便开始忍受漫漫无尽的煎熬。人,一批批死了,埋下同伴的人很快又被别人埋葬……但是,依然有人活了下来,他们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我被这批朝圣者和寻找幸福者深深打动了。这世上,虚幻的幸福本不存在,因为它不会有生活的价值,幸福,是与痛苦紧紧相伴的。活下去,顽强地生存,才是人生一支不屈不死之歌。这一点,多么像我们无数前赴后继的登山者!

我在想,我们所追求的一切中,有多少欲哭无泪的困惑和徒劳呢?又有多少人被时代、传统观念和自身的性格弱点牢牢地左右着,写下多少人生悲怆之歌呢?在名利的诱惑下,让自己蒙上面罩,将良知与良心抛弃,去毁掉别人又毁掉自己;金子般最圣洁的爱情和友情被拍卖了;世界、祖国、民族的命运还不如自己掌心的一丝蝇头小利……我相信,每一个在磨难人生中醒悟后的失误者,面对幼年的儿女,心中都是懊悔而悲凉的。

这才是真正的悲怆人生。

大自然会抚平你滴血的伤口。大自然讴歌的,我们可能不会全然听懂,但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员,感悟到的就是,人类应当举起圣洁的人道主义之旗。

面对这片智者之地,我也怅然感悟到自我的忏悔和反思。压在心底的一切卑琐甚至无耻之念全都赤裸裸地浮了上来,亮相在这雪域高原的光天化日之下。该将它抛进这峡谷,镇在南峰之下!

但我知道,人生,是不能仅靠忏悔而逃脱其责的,如那样,便是更大的罪恶——虚伪了。勇敢者应当担起这一切前行,哪怕过于沉重。

该让一切回归真实和自然。在真实和自然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天空中,自会有属于我们的太阳。

那,仍需要民族的脊梁。

记录下来吧!登山者,在茫茫呼啸的风雪中,于世界上从未留下过印迹的深雪里,默默迈出第一行脚印……

同类推荐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年轻岁月,如火的季节。可是却感受不到火的灸热。所有的华美和绚丽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是又何必在乎太多,太阳依旧东升西落。让它成为关于那个火一样的季节的一份记忆吧。
  • 顿河晨曦

    顿河晨曦

    本书将通过近些年来在俄罗斯有过较长逗留的10多位中国学者的所见所闻,反映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大体包括:莫斯科冬日即景、节日红场剪影、复活门前的企盼、造访列宁墓、众说纷纭的俄罗斯、深灰色的西装、新处女公墓记、又是玉兰盛开时、莫斯科购书记、走访索尔仁尼琴和拉斯普京、外交官笔记、桃花源里可耕田--访东正教小村、林中明亮的空地、冷眼看俄罗斯光头党现象、中俄学者的文化对话等数十篇散文,文章具有思想性、可读性,且文字优美,并配有几十幅相关图片。
  • 中国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

    神话产生在原始氏族社会,是我们的祖先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关于“神”的各种幻想性故事。神话中的角色,可以是神,也可以是具有神性的人或其他生物。在自然界,生存着人类和各种各类为数甚多的动物。然而人类的智慧和动物的本能有着根本的区别:人类并非像动物那样去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总是力图认识自然,解释自然,以便同自然做斗争,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 听雨南窗

    听雨南窗

    本书是宗孝祖的第一部诗词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格律诗词300首,90%是他近几年写的新作。这些诗词或气象宏阔、境界深远;或自然清新,流丽洒脱;或婉转缠绵,细腻深挚,有清水芙蓉的明净利落;大量作品以理性的关照,烛照细致入微的情感世界,凝聚了灵动多姿的生活瞬间。
  •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就是说,每一次见面之后,你给我的印象,都使我在余下的日子里,用我这愚笨的头脑里可能想到的一切称呼,来呼唤你。本书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一,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书信精品集,展示了那个年代如此坦荡的爱情!
热门推荐
  • 懂“坏”的女人最幸福

    懂“坏”的女人最幸福

    “坏”女人的机智、狡黠、成熟的心机,并不钟情于所有的女人。这一点点的坏与年龄无关,与相貌无关,与金钱无关。成为“坏女人”要靠智慧、精明、心机,但又不仅仅凭借于此。此书中的“坏”女人不是指那些心如蛇蝎、十恶不赦、没心没肺、下贱淫乱的女人,而是指那些本质里拥有着令人欣赏的传统一面,但比乖乖女活得更自在、更精彩的女人。做个外表绚烂内心坚强,让男人神魂颠倒的“坏”女人,其实很好!好女人上天堂,“坏”女人走四方。女人“坏”一点,男人爱一点。不坏不女人!女人的“坏”是无罪的,是有理的,是可爱的。
  • 复仇千金之倾世之恋

    复仇千金之倾世之恋

    她回来了,十年了,母亲被人背叛而杀害,欢乐的童年生活就此破灭,父亲再娶,狠心逐她出门,她纯正的家族血统被隐藏了十年。十年后,一切都将改变,一切都是她的天下!
  • 总裁别闷骚

    总裁别闷骚

    她扬眉浅笑:“先生,人生可以犯一次错,却不容许再一次。”他晃了晃手中载有他俩欢爱视频的小卡片说:“错一次错终身,你没得选择。”——他对她势在必得,可在自己满心欢喜时她却成了弟弟的心爱女友。面对自己一厢情愿的一纸婚书他对她穷追暗诱。失了心,抢也要把她抢回来。【久别重逢】“老公,你说你前两个月是不是去招小姐了啊?一晚上几次呀,给了多少钱?”楚醉阳一听脸都快气歪了,“你胡说八道什么呀,谁去招小姐了,我就你一个女人,从头到尾就你一个。你还舍得放弃两个多月的福利?要不现在我们补回来怎么样?”伊薇一听傻了眼,怔了半晌她看不起的瞄了他一眼,“你行吗?”
  • 阎王在世之美女如云

    阎王在世之美女如云

    不要吧,别人都是天神转世,我怎么是个阎王转世,活阎王?我这么风流倜傥,阳光帅气,怎么会是阎王转世啊?没天理啊。。。。一个高中学生,父母离异,无人抚养,本只想平平静静度过此生,可没想到自己居然是阎王转世,又意外获得钟馗的七星龙渊剑,从此人生风云变幻,多彩多姿。是的,过,就要过得有滋有味;活,就要活得神采飞扬。看这个高中生,怎样与女鬼一起修炼仙术!与同学一起追求校花!与兄弟一起闯荡黑道!与朋友一起驰骋商界!与战友一起纵横四海!腾讯文学《阎王在世之美女如云》,敬请关注。
  • 市场·情场·官场

    市场·情场·官场

    社会舞台无休止的旋转,映现出数不尽的人们心理神态的转换。诸如脑体倒挂下老粗腾达、教授卖饼;大款大腕之既作威作福又空虚无聊;个体经营者不止有狡黠手段,还包藏着小蛇吞大象之志;饥来驱我去者仍终日价奔波于生活线上,日逐生长着永不满足的一点微小的欲望。在思潮纷纭中,两代人的代沟继续加深,见仁见智,少长反目;家庭婚变,笑声与哭声齐奏;有识者弃职从商,忐在他国;而笃学者仍浸润于书卷,不羡高楼不羡金。总之世情幻奇,莫能揣测,善恶同在,天使与魔鬼齐飞,由此生发的人间之喜怒哀乐,悲欢与俱,难以穷尽。
  • 最二魔导师

    最二魔导师

    余悸是个普通的清洁工,机缘巧合下顶替了顶级联赛中的魔导师的职位。本以为九位高玩推塔爆装后,自己可以回去工作。谁知一场意外十人来到异界......九个精分高玩与一个神经质菜鸟的故事由此揭开。余悸“我需要一个保命的团队”。
  • 恩怨情仇之杀手情

    恩怨情仇之杀手情

    【主要内容】因为恨,她成为了杀手,成为了杀人不眨眼的杀手,变得无情无义;两个人的相遇,是缘起还是缘灭;是他让她明白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想要脱离组织,却遭到拒绝,并且被追杀,险先丧命;阴差阳错之下,来到了千水宫,原来……
  • 穿越之包子逆袭

    穿越之包子逆袭

    现代人郑媛媛穿越到了古代,成为高门贵女,没想到拿着一手好牌的她,却完全不会打,胆小懦弱,受亲娘辖制,在夫家毫无地位,连奴才都看不起她,完完全全包子一枚。这可不是她的风格!且看她原地满血复活,如何智计百出,长袖善舞,成功逆袭!收获圆满爱情亲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复仇公主vs无情王子

    复仇公主vs无情王子

    为了自己母亲不惜代价一切代价都要为自己的母亲报仇!
  • 杀子报

    杀子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