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63700000081

第81章 韦应物(1)

韦应物(737-786以后),京兆长安人。青年以三卫郎事唐玄宗,任侠使气,狂放不羁。安史之乱后,开始静心读书,应举中进士。先后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因此有韦江州、韦苏州之称;又因曾任左司郎中,还有韦左司之称。其诗集有《韦苏州集》,内容包括关心民间疾苦、表达忤时愤世、描写田园景物等;艺术手法上受谢灵运、王维,特别是受到陶渊明的影响很深,语言简淡,风格秀朗。韦诗以描写田园景物者最为有名,尤为后人传唱不绝。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1]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2]。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3]。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4]。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5]。

注释:[1]淮上:指淮水边。梁州:又作梁川,唐州名,在今陕西南郑东。[2]江汉:即汉江,在梁州下游。[3]浮云:分别后似浮云,各奔东西。[4]斑:指鬓发花白。[5]何因:因何,因什么原因。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在淮上遇梁州故人而作。题目《淮上喜会梁州故人》中一“喜”字,充分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欢悦;朋友间再相看,不免又生发老衰的感慨之情。

首联忆往事,概括往日的情谊。十年前,诗人与这位老朋友在梁州江汉一带经常相聚痛饮,述说心曲,只觉酒逢知己千杯少,每次都大醉而还。情谊如此深厚的老朋友久别后的重逢,一定感慨非常。

颔联直接抒发分别十年的伤感。两朋友行踪不定,年华易逝,十年的时间如流水匆匆。诗人用“浮云”比喻两人行止的不定,用“流水”比喻年华的逝去。这在“喜会”中生出岁月蹉跎的“悲”意。本联十字,概括的时间为十年,概括的空间为两朋友十年中所到之处,概括的人物为两朋友十年中所交之人,文字极富概括力。

颈联承接前两联,乐今日有机会相见,哀叹各自已老。今日相聚欢笑依旧,也像十年前那样,也有痛饮,也有欢歌;但“十年”的光阴必定引起敏感的诗人的伤感,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两位朋友历尽艰辛,使得两位朋友两鬓萧疏。因为相逢,才有机会互诉漂泊之感,才有机会互相安慰、互相鼓励,朋友情谊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结句以反诘作转,又谈到目前的归宿问题。故人将归去,为什么诗人不归去呢?原来诗人早已爱上这淮上秋山,所以,老而不归。如此作结,出人意料,让人回味无穷。

诗歌采用今昔结合的写法,从相会之时回忆到十年前的常相聚,从今天的喜会写到别后的坎坷,充分表现了喜悲交加的复杂感情,语言简朴而自然流露真情。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1]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2]。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3]。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4]。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5]

注释:[1]扬子:指扬子江,地近瓜州的古渡口,为唐代长江南北的交通要道,在今江苏江都南。元大:姓元,排行老大。校书:校书郎的简称,官名。[2]凄凄:形容心情悲愁。[3]归棹:归舟。棹,船桨,指代船。广陵:今扬州。[4]此:此处,指广陵。[5]沿:顺流。洄:逆流。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回洛阳时,由长江转大运河北上,途经扬州,刚刚从广陵(今江苏扬州)起程,寄别广陵朋友元大之作。诗歌通过舟行中的诗人所特有的景物感受的描写,抒发了离别的情怀、对世事多变的感叹。

首二句写“初发”,用叠字描绘感情。诗人对朋友元大以“亲爱”相称,足见感情很深。感情颇深的朋友分别,心情自然十分悲伤。船离开码头起程,没尽头地在烟雾中飘荡。“凄凄”和“泛泛”将情景自然融合。

三四句具体交代分别的地点,切题目中的“扬子”。船已出发,回洛阳去的诗人还不停地顾盼广陵城,城外的树木由清晰到模糊,忽然又闻在广陵城听惯了寺庙钟声的袅袅余音。离愁别恨、袅袅钟声以及城外迷蒙的树色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内心空空荡荡、一片迷茫。诗人借助形象,抒发内心的愁情。

五六句交代这首诗的寄赠对象为“元大”。今天在此地广陵城一分别,在何处能再相见呢?分别已引发深深的愁绪,现又不知何时在何处再相见,又引发一层愁苦,从而强调朋友重逢的不易,同时也照应了三四句的感情基调和诗人的所为所感,让读者深深地体味和理解诗人与好友的依依惜别。

结末二句从泛舟悟出普通道理。用行舟作比,波永不停,舟永不静,在水流上或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总之没有“住”的时候。一方面宽解了眼下与好友的分别(从舟行水上得到的启示,分别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也感叹了未来的不知所措。

这首诗语言平实,情景融合自然。写的是眼前景,说的是口头话,悟的是人人意中之理。

寄李儋元锡[1]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2]。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3]。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4]。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5]。

注释:[1]李儋元锡:指李儋,字元锡,武威(今甘肃武威)人,官至殿中侍御史,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2]逢君别:相逢不久又分别。[3]黯黯:形容情绪黯淡低沉。[4]愧俸钱:愧对领取的朝廷的俸钱,因为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5]几回圆:指盼望你来已有好几个月了。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任滁州刺史时,听说朋友李儋欲来相会,于是写诗催促并寄赠。诗歌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倾诉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邑有流亡愧俸钱”的无奈心情的流露。

首联叙别。从去年花红时诗人与朋友相遇后分别,到今年的花开已有一年。分别仅一年时光,如此惦念,足见二人交谊之深。即景生情,勾起花里相逢又分别的往事,既欣慰又伤感。“又一年”既比喻时光流逝,世间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又为下文作了铺垫。

颔联写诗人自己有志而无奈的烦恼和苦闷。人世间的事情茫茫无据,难以预料,春日里情怀惨淡,倚枕不能入眠。“世事茫茫”既指当时皇帝逃难,国家前途不明;又指诗人自己作为朝廷任命的地方官,百无聊赖,无所作为。

颈联具体写诗人内心的矛盾。自己身上多疾病想退归田园,但眼看百姓贫穷逃亡,感觉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啊!诗人有志向,却无法改变大局;多病的身体又想辞官,但职责明确又不忍心让百姓贫穷和逃亡。诗人又积极又消极,内心矛盾重重。“邑有流亡愧俸钱”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也是全诗的精髓,感动过不少做官的人。

结联写感激朋友李儋的问候并急盼他的来访以慰藉诗人内心的矛盾。听说朋友要来探问,诗人站在观风楼望月,月亮都圆了好几次了,朋友何时才能来,诗人内心的痛苦何时才能得到缓解,写尽了相思之苦。

这首诗充分运用衬托的手法刻画清廉正直的封建地方官的矛盾思想和苦闷心情:以美景反衬诗人的不欢,用“花开”衬“春愁”,突破情景交融的写法。

寄全椒山中道士[1]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2]。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3]。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4]。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5]

注释:[1]全椒:唐滁州全椒,今安徽全椒。山:指全椒西约三十里的神山。[2]山中客:指道士。[3]煮白石:葛洪《神仙传》:“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处用来渲染道士生活的清苦。[4]风雨夕:风雨之夜。[5]空山:空寂的山林。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在风雨之夜由自己在郡斋有寒冷的感觉联想到全椒山中道士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作。诗歌通过形象鲜明的山中生活图画,表达了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也流露了诗人对隐居生活闲适情趣的无限向往。

首联忆念道士。今朝郡斋特别寒冷,由己及人,忽然挂念全椒山中的道士,他现在的情形怎样呢?“郡斋”,指州衙内公余休息的场所。“冷”,既写实实在在的气候冷,又写诗人内心的冷、内心的寂寞。为什么诗人在感觉“冷”的时候只会想到山中道士呢?这里自然也传递出诗人平时向往山中道士的生活。

颔联想象道士在山中的具体生活情形。山中道士在这寒冷天气里一定独自一人又到山间小溪边去拾干柴,拾柴回来一定独自一人煮白石。道士生活自由自在,远离人世,却充满冷清和孤独。

颈联表达欲走访之意。诗人继续想象:不如自己带上酒,在风雨交加的晚上赶去慰问山中道士,互相温暖孤寂的心以解脱内心之苦。“远慰风雨夕”中的“风雨”照应“今朝郡斋冷”中的“冷”,“冷”的感觉仍然存在。

尾联交代写作的缘由。欲走访,又有所顾虑。道士在山中行踪本不定,落叶又满山遍野,早已掩盖路径,不知到何处去寻找道士的踪迹。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落叶之多,而且还写出了山之深;不仅写出了找不着道士的无可奈何,还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孤独之情的无处化解。“落叶满空山”中的“空”照应诗的开端“冷”。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冷”字而写作:从“郡斋”的“冷”想到山中道士的孤独;由道士独自一人在山中艰苦修炼,想到全椒山的与世隔绝,道士和诗人无法暂解心中之寂寞。

秋夜寄邱员外[1]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2]。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3]。

注释:[1]诗题一作《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邱员外,指邱丹,苏州嘉兴人,曾为仓部员外郎、祠部员外郎,故名。韦应物在苏州任刺史时,邱丹隐居临平山(今浙江余杭东北),二人常有唱和。[2]属(zhǔ):值。[3]幽人:幽居之人,指邱员外。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夜所引发的怀念友人之赠诗。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中的友人邱丹生活的关照,想象邱丹此时也必将怀念诗人自己,从而抒写真挚的朋友情谊。邱丹收到这诗后,曾和诗一首:“露滴梧叶鸣,秋风桂花发。中有学仙侣,吹箫弄秋月。”

一、二句写实,写诗人秋夜散步生怀君之感。首句“秋夜”,点明大的时间背景是秋天,小的时间背景是夜晚。秋夜,气候已近凉爽,月光格外明亮,天空格外高远。这高远的天空将引起诗人思绪飞扬,引出无限的遐想,这也是怀念友人的最佳时节。“秋夜”之景引发“怀君”之情。次句“散步咏凉天”,紧扣上文,承接自然。“散步”照应“怀君”,“凉天”照应“秋夜”。

三、四句虚写,料想此时远方的邱丹空山未眠,也必在怀念诗人自己。秋夜的山中必定一片寂静,只有松子落地的声音打破这宁静,在山中过着隐居生活的邱丹一定很喜欢这宁静的秋夜,还独自在松下徘徊。通过诗人的想象,展示了朋友间真挚的友谊。

这首诗,诗人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在同一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使眼前之景与意中之景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异地相连,从而表达了两地相思的深情。诗人还充分运用照应手法,突现两地相思之情。第三句“空山松子落”是“秋”天的情景,照应首句的“秋夜”;第四句的“未眠”照应第二句的秋夜“散步”。虽不出新意,然而联络照应自然。

赋得暮雨送李胄[1]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2]。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3]。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4]。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5]。

注释:[1]赋得:相当于“咏诗”,当时科举时题目中语。[2]楚江:指长江。建业:古地名,今江苏南京。[3]帆来重:因微雨打湿风帆,船行迟缓,故显沉重。[4]海门:指长江入海处。浦树:泛指江边之树林。含滋:饱含着水气。[5]散丝:微雨。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经历了在南京的长江边送别好友李胄后所作的咏暮雨诗。诗歌真切描绘了烟雨朦胧的景物,烘托出凄清的境界,隐现黯然伤别的情绪。

首联点题,“楚江微雨里”点“雨”,“建业暮钟时”点“暮”。交代送别的地点是南京城外的长江边,送别的时间是傍晚,送别的情景是烟雨朦胧之中。为下文铺垫了压抑的气氛和灰暗的色彩。“楚江”,即楚地长江。李太白诗集注:“大江自三峡以下直至濡须口,皆楚境,故称楚江。”

颔联紧承上联压抑的气氛,写“微雨”给万物带来的沉重。水汽迷茫中,船帆行驶迟缓、吃力;雨天傍晚,雨雾蒙蒙,小鸟振翅、奋力难速飞。自然衬托上文:“帆来重”、“漠漠”衬托“微雨”,“鸟去迟”、“冥冥”衬托薄“暮”。“重”与“迟”寓送别之人的心情,揭示主题。

颈联仍紧承首联,隐含伤别。海门遥远,不能望见。海门,是李胄的去处,在今长江入海口北岸。长江两岸的树木饱含水汽,似理解送别人的心情,也被感化了。因“暮”而“不见”,因“雨”而“含滋”。诗人艺术感觉敏锐,通过细致的描写,给人暮雨如在眼前之感,又让人观赏了烟雨归舟的动人画卷。

结联即景取材,直抒胸臆,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经过前六句诗文的铺写和渲染,诗人置身于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等景物构织的画面中,这沉滞迷茫的自然景色与诗人黯然伤别的情绪相交织,诗人再也不能自已,禁不住潸然泪下。“比”字自然地将别泪和雨丝交融在一起,既增强了别情的形象性,又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散丝”又照应了文首的“微雨”。

这首诗选材独具匠心,总是选取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全诗联系紧密,照应自然,浑然一体。

长安遇冯著[1]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2]。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3]。

冥冥花正开,飚飏燕新乳[4]。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5]

同类推荐
  • 救赎

    救赎

    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何国典跟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了上海,在这个大都市里他经历了种种来自灵魂深处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折磨,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同样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用他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描绘了灾难给人带来的残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为幸存者的心理重建作了深刻的探索。《救赎》不仅仅给受地震灾害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救助的文本,而且给所有经历过灾劫的人的心灵安抚提供了一种可能。在黑暗的心灵中寻找光明。
  • 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

    本书是作者历经两年的潜心创作,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文言文、白话文和网络语言相结合,用400多个警营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表现了人民警察机智、幽默、乐观和忠诚的职业特质。本书以普通人的视角和“另类”的表达,成为近年来公安文学创作中接地气、书警魂、悦警心的佳作,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好评。作者简介:王健是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是全国公安文联会员、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多年来,王健坚持以独特的眼光观察警营生活,并透过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文学思考,其作品写出了公安民警的人生百味。
  • 无援

    无援

    本书讲的是1944年,以横山勇为首的日本第十一军为实现“打通大陆作战”的计划,疯狂向衡阳进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军长在方先觉的带领下,以一万七千余人的疲惫之旅抗击十余万优势的日军。
  • 谋杀的解析

    谋杀的解析

    因山溪流中的一具残骸被发现,挖出了长达十年的连环杀人案。凶手总是将目标锁定为二十岁左右、才华出众的少女。每个受害者都因窒息而死,被截取十指,再沉入水中。刑警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每个少女在死去前,身边都会出现一个“幽灵恋人”——他成功控制了受害者的思想和感情,使得她们陷入温柔的泥潭,为他心甘情愿地做出原来的自己不可能有的举动。更不可思议的是,所有死者的亲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存在。在受害者死亡后,“幽灵恋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调查中,三位重要嫌疑人出现。一个是一流的外科医生丁浩然,一个是刚崭露头角的商业才俊方煜文,还有一个是出版公司的股东于谦和。最奇妙的是,这三个人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天亮就走人

    天亮就走人

    本书收录了《世上最美的脸》、《彼得的婚礼》、《板凳上的疑似白癜风患者》、《砂糖或毒药》、《不能回头》等6部中短篇小说。
热门推荐
  • 颜色不一样的焰火

    颜色不一样的焰火

    乔花花想世界上总有些异类,是不能被群体所接受的,就像沙漠玫瑰,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地方。她只能忍着干涸的土壤,假装自己与别人都一样。然而当微小的水滴被逐渐凝结,她终于大胆盛放,单调的世界被她染上绚丽的色彩,坚硬的土壤终于为她种出满地花香。
  • 好孕成双:暖心宝贝腹黑爹

    好孕成双:暖心宝贝腹黑爹

    唐舟舟觉得,自己一定是具有“吸引渣男”的特殊体质!从莫名其妙甩了她然后玩消失的前男友,到有女朋友还各种向自己献殷勤的高富帅……偏偏老妈还在耳边一天到晚地催:你看看你,都快二十八了连个对象都没有。我就不信遇到那么多男的没一个靠谱的?下定决心去相亲,没想到不仅没找到对象,还认识了个小公举。小公举跟在身后奶声奶气:姐姐,你嫁给我爸,做我妈咪好不好?公举她爹:嗯。这主意不错。准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娇妻来袭:将军难伺候

    娇妻来袭:将军难伺候

    穿越?OK!这年头没看过几部穿越的小说或者电视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人。可是,有她这么倒霉的穿越吗?不是皇墙后宫,不是豪门大户,竟然是男人扎堆的……军营?整天灰头土脸的不说,还得装男人?不仅没有美衣美食美男,连这条小命都有随时报销的可能?还有,还有,这个一脸高冷的将军又是怎么说?她可是他的救命恩人呢!他竟然进她房,睡她床,脱她衣,摸……人前忒内敛,人后不要脸,白天是战友,晚上成“战”友。靠!本姑娘不伺候了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世浮沉

    仙世浮沉

    本是宗门中极为有天赋的弟子,却遭受背叛,妻子成了跟班的女人,并且与跟班共同谋害自己,无奈借尸还魂与乌龟之躯,苟活于世……一次次在强大的缝隙中秋生存,一件件奇异的事件,一个个未知的谜底,一步步的将主角推向一个深渊……他不停的探索世界的起源,寻找遗留的线索,最终他发现了自开天以来最大的秘密……
  • 邪王倾城妃:废材逆袭

    邪王倾城妃:废材逆袭

    十世轮回,三生苦,三生甜,四生空,第十世轮回成杀界公主,回到本体,成废物,别人欺我辱我,我定十倍奉还,天界欺我辱我,我定重回天界。
  • 穿越之清朝我来啦

    穿越之清朝我来啦

    她,一个21世纪的新新人类,一次意外竟然穿越时空,来到了300年前的清朝。他,是康熙的第21个儿子,序齿为皇十二子。就因为这次意外的穿越,使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竟然是这么的离奇。原来她竟然就是他命定的爱人!
  •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天寒幻月

    天寒幻月

    常言道,修者习天之变,行天之术。谁又能以天之名,执天之道?
  • 恶魔老公别追我

    恶魔老公别追我

    十七岁,她放肆的爱上他,二十五岁,她成了他的冷落前妻,她为八年的爱恋交了昂贵的学费,心伤了,人累了,二十七岁,认识十年后,她凤凰涅槃般重生,化身大集团总裁,和他平视谈判,她冷漠无情,无奸不商,却是为了另一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