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63700000082

第82章 韦应物(2)

注释:[1]冯著:与韦应物同时人,为好友,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人,仕途不得意。[2]客:指冯著。灞陵:即灞上,汉文帝葬于此,故名,在长安东。[3]采山:采伐山上的树木。[4]冥冥: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样子。飚飏:轻快飞翔的样子。[5]昨别:指去年春天相别。今已春:指今日相逢,已是一年后的春天。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与好友冯著于长安相遇时所作。诗歌以亲切和风趣的笔调,既对失意朋友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劝勉,又生今年相逢光阴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首联交代冯著是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汉代灞陵山是长安附近的有名隐逸地,不少名人在此隐居。冯著从著名的隐逸地来,一定也有不快之处,一定有名人隐士的风度。诗歌以汉文帝的灞陵风雨起兴,又隐约表露作者悯世思治的心情,隐含对有才有德的冯著不得志的怜悯之情。

颔联自问自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原因。要问冯著为何而来?大概是想来长安谋发财而采铜铸钱吧,没想到最后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采山”化用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此联承上表达冯著的确失志不遇,心情郁闷。

颈联回想去年在花开燕乳的春天相别时,冯著所居春山寂静的情态。百花悄悄盛开,燕子刚哺育了雏燕而欢快飞翔。诗人选取春天典型形象的描写,劝勉冯著在隐逸之时要坚信天地造化的公正,对自己的未来要有信心。

结联生发人生感叹。去年在春天相别,今又逢春,时间已过整整一年,风景依旧,你的鬓丝却比去年多生几缕了。从而表达对冯著的充分理解和真诚同情,也说明诗人在闲适的生活中,自己的内心世界非常不平静。

这首诗在叙事中抒情写景,借景寓意,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烘托气氛,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活泼、含蓄风趣。

滁州西涧[1]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2]。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

注释:[1]滁州:今安徽滁县。[2]独怜:只爱。深树:树林的深处。[3]野渡:郊外的渡口。舟自横:渡船自由自在地浮泊。

鉴赏:这是唐德宗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春游滁州城西郊野两山之间的溪流所作,是一首山水诗名篇。诗人通过对比,从“涧边”写到“涧中”,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暮春游西涧赏景与晚雨渡口所见,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在诗中得到自然流露。

首句以“独”字领起,“怜”字紧承。诗人用“独怜”二字表明自己喜爱的心情,“独怜”的对象是那涧边生长在僻静处的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野草。诗人不写春天的桃红柳绿,唯独喜欢这种安静而又有生气的景色,透露出诗人对洁身自好的人品和归隐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诗人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来勾画,枝叶茂密的树木深处,黄鹂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深”字既状写大树参天、枝繁叶茂之态,又突出树林深处的静;“鸣”字以动衬静,也为西涧增添了无限生机。

第三、四句写雨中所见所闻。春潮带着雨水,夜晚急着上涨;渡口无人之小船,独自打横在江上。晚潮带春雨,水势更急,倘在要道,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会“舟自横”;而郊外渡口,行人本不多,此刻更无人,船夫也回家了,空空的渡船只有悠然漠然了。诗人以“急雨”、“春潮”来显示静中有动,又以“无人”和“舟自横”使动归于静。这也是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情。

诗人在仕途生涯中,忧中唐政治弊端,疾百姓生活贫苦,有志改革而无力,欲归隐而不能,常常被出仕、退隐所困扰,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诗人思归隐,故“独怜幽草”,自己的无所作为,正像水急之时的野渡舟横。以情入景,景融情,此诗令千古读书人步入画境。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1]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2]。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3]。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4]。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5]。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6]。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7]。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8]。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9]。

昊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10]。

方知大藩地,岂日财赋强[B11]。

注释:[1]郡斋:指苏州衙中刺史官署内公余休息的斋舍。[2]燕寝:小寝。古代天子、诸侯相对于“正寝”而言的起居室。州刺史司说是古代的诸侯,故以燕寝称郡斋。[3]池阁:指池塘和楼阁。[4]烦疴:指暑天闷热让人产生的烦躁之感。[5]居处崇:居住宏丽,借指身居刺史高官。睹:一作“瞻”。[6]是非遣:排遣世俗事务的是是非非。[7]属时禁:正为时下所禁止。这次郡斋宴在五月,刚好赶上禁止屠宰杀戮。[8]金玉章:指文士们创作的美好诗篇。[9]凌风翔:乘风翱翔。[10]吴中:苏州的古称。彦:对文士的美称。汪洋:指文士们文章气势磅礴。[B11]大藩地:大的州郡,这里指苏州。

鉴赏:贞元五年(789),诗人顾况贬官途经苏州,韦应物为顾接风,在苏州郡斋与吴中文士宴集时写的这首古体诗,通过对雨中环境和宴集盛会之乐的描写,既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又表达了自己身居宦海的出世情调。

一二句交代郡斋的配置和气派,点题目中的“郡斋”。郡斋门前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佩带有画饰兵器的仪仗,室内焚香不止,始终保持着迷人的清幽香气。这样的环境让人感觉有社会地位,也让人感觉安适。唐代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门前可列仪仗。这也说明,当时一定的官职诱惑力是极大的。

三四句继续写郡斋的优越,并点题目的“雨中”。苏州地理位置临近大海,海上风雨到来之时,这郡斋中的池塘、亭台和楼阁都能感觉。这也寓意郡斋中能了解国家之大小事。

五六句写郡斋亦可消除人们的烦恼,且点题目中的“诸文士”。“烦疴”照应前文的“凉”。“嘉宾”,指吴中诸文士。

“自惭居处崇”至“性达形迹忘”,诗人自己述怀。自惭身居刺史高位,未关心当地百姓的安乐;自己也能领悟事物的道理,却不履职责地追寻自己心性的豁达,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反省和不热衷于功名富贵的心态。

“鲜肥属时禁”至“意欲凌风翔”,写宴集盛会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古代有停止屠宰牲畜的禁令,本次郡斋宴吃的鱼肉正为当时规定所禁止,吃的蔬菜和水果也属尝鲜;一边饮酒,一边欣赏座中文士创作的美好诗篇;精神愉悦身体自然得到放松,思想想乘风翱翔,很好地照应五六句。

末四句称赞吴中文士。吴中岂止赋税收入多,文化也兴盛。“群彦”,指众多才士。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与“邑有流亡愧俸钱”一脉相承,当为古今为官者之鉴。

夕次盱眙县[1]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2]。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3]。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4]。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5]。

注释:[1]夕次:晚上停宿。盱眙:在淮水南岸,今江苏盱眙。[2]落帆:降下船帆,指船停泊。[3]浩浩:水浩大的样子。[4]山郭:山村和城郭。芦洲白:指芦花洲的芦苇秋日开白花。洲:水中陆地。[5]秦关:陕西长安一带多关隘。

鉴赏:这首诗可能是诗人上任苏州任刺史途中所作。诗歌主要写停宿江苏盱眙,旅途思乡之情。

首联交代停宿地点。在淮河边的城镇盱眙卸下船帆,停泊在专供邮传和官吏旅途中住宿的地方。“淮镇”,指淮水边上的城镇盱眙。“孤”,指“驿”的附近无其他房舍,比较孤单,以环境衬托人物心理,环境的孤单引发环境中人的内心孤独。

颔联描写傍晚的苍茫景象。夕阳西沉暮色苍茫之时,江面上风浪很大,已没有了行船,视线渐渐模糊,无法吸引诗人的注意力。开阔画面的展示,也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思念。

颈联描绘人归雁宿、各安其居的祥和图画。诗人由远及近,收回视线:夜幕降临的时候,只见劳作的人们扛着犁、荷着锄纷纷归家;飞雁也纷纷停落在白色的芦苇丛中,结束一天的劳累。这样的所见更催生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结联承前三联的描述,自然地表达羁愁旅思,揭示主题。独自一人在万籁俱静的深夜结束了所见,只能回忆故乡长安的人事物,越回忆越不能入眠,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又不断地提醒诗人客居他乡。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叙为主,语言平实。意境苍茫,从大处落笔,“孤”来自于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浩浩”、“冥冥”、“郭暗”、“芦洲”都是远观,“忆秦关”、“听钟”跨越空间距离。

东郊

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1]。

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2]。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3]。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4]。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5]。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6]。

注释:[1]吏舍:官署。局:拘束。旷清曙:清新、明亮的郊原景色使自己心情顿感舒畅。[2]散:散播。[3]丛:树丛。憩(qì):休息。还复去:徘徊。[4]霭:云气,这里指笼罩。[5]乐幽:喜欢幽静。遽:匆忙。[6]结庐:修建房舍。陶:指陶渊明。直:一作“真”。

鉴赏: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郊外美丽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爱赏、仰慕陶渊明归隐山林的感情。

首四句:交代来到郊原的妙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在官署中关了整整一年,来到郊原,优美的景色舒畅了自己郁闷的心情。杨柳被春风吹散,呈依依状,青山使诗人的愁思浅淡。“局”、“旷”,对比了狭小的官署和开阔的大自然,也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散”、“淡”,化静为动,托物传情,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次四句:主要写郊游。沿树丛、小溪或行或止,徜徉其间,由于身在官府,不得不离开这心之所往的理想环境。微雨如丝,郊原一片迷濛;只闻春鸠的鸣叫,却看不见它在何处,仿佛进入了仙境。这正是诗人所希冀的远离尘世的境界。“微雨”和“春鸠”,一见一闻,点明春景。

结末四句:即景生情,写出了内心的不快,以仰慕陶渊明绾结,照应前文。喜爱幽静的心愿屡屡未能实现,由于官务缠身,现仍行迹匆忙,不能如愿。最终,只有辞去官职,才能在这里修建房屋,像陶渊明那样亲近自然。“结庐”,化用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第五),此指隐居。陶渊明因不满当时黑暗动荡的社会,不愿同流合污,弃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很敬仰陶渊明的做法,下定决心摆脱束缚,回归自然。

这首诗风格淡雅,“散”和“淡”用字非常巧妙。

送杨氏女[1]

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2]。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3]。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4]。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5]。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6]。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7]。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8]。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9]。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10]。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B11]。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B12]。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B13]。

注释:[1]杨氏女:出嫁到杨家的女儿。[2]永日:整天。出行:出门远行。[3]有行:出嫁。江:指长江。[4]无恃:指母死失去依靠。抚念:抚心思念。慈柔:慈爱温和。[5]幼:指妹妹。长:指姐姐。两别:指姐妹两分离。[6]结中肠:郁结于胸中,形容内心万分悲痛。[7]阙:同“缺”,缺少。内训:闺门之训,即母教。[8]赖:幸好。令门:有名望的好人家。[9]资从:陪送的嫁妆。[10]容止:容貌和举止。猷:规矩。[B11]秋:借指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人重视秋天,常以秋代年。[B12]临感:临别时的伤感。难收:难以控制。[B13]归来:指送别出嫁的大女儿归来。缘:即沿。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为出嫁的长女送别,感触早丧爱妻、与女儿们相依为命的特殊遭遇所作。诗歌通过对出嫁女儿的叮嘱、训诫和爱怜的话语,写出了人间父女的情深。

首四句总起点明题目送嫁。长女出嫁前夕,诗人全家整天都被悲伤的气氛笼罩,长女将出嫁到很遥远的地方,逆长江而上。用“轻舟”反衬诗人全家人心情的沉重,为下文铺垫感情基础。

从“尔辈苦无恃”至“义往难复留”写伤别的具体原因。两女自幼都失去母爱,诗人平日对她们更加慈爱温和。因母早逝,长女便担负起抚育幼女的责任,两姐妹情谊深厚,分别时哭泣不止。面对两女哭泣不休的情景,诗人内心万分悲痛,女大当嫁理应前往,自古如此,又不能挽留。

从“自小阙内训”至“仁恤庶无尤”写诗人对长女不懂闺训的担忧,希望长女能得到婆家的爱怜。长女自幼缺少母教,侍奉婆婆、丈夫方面的事情的确让人担忧。幸好现在出嫁到有名望的好人家,婆家的涵养和爱怜可使女儿免除过失。

从“贫俭诚所尚”至“容止顺其猷”写诗人渴望长女不自卑而遵守妇道。出身贫寒,嫁妆岂能丰厚?孝公婆、敬丈夫遵守妇道,仪态、举止顺从夫家的规矩。

最后六句写送别之后,作者自己伤感的情绪,关乎父女、姊妹之情。送别在今天早晨,再相见不知在何年?平常无事还能排遣忧愁,临别时的伤感突然变得难以控制。送别出嫁的长女归来再看还在哭泣的幼女,诗人不久又将送别,别后将陷于更加孤独的处境,痛上加痛,再也控制不住伤心的眼泪,任其沿帽带落下来。

这首诗取材于家庭琐事,又娓娓道来,用语清浅,但情真意切,字字感人,是富于家常情味的名篇佳作。

同类推荐
  • N次流产

    N次流产

    小说写退役妓女从良后的生活,焦点是“流产”,首先因为“流产”之故,被人耻笑的丈夫与退役妓女矛盾重重。其次“流产”也象征着各方面对于略有资本者的盘剥,最后终于被掏空。一个幸福的家庭走向了衰败,丈夫杀死了妻子。
  • 陪他一段

    陪他一段

    陪他一段,是苏伟贞小姐的第一本小说集。这个集子里共收录了十一篇短篇,一个苏刚的序和伟贞自己所写的后记。 我们的人生,是要我们自己来走完的。但在其间,有许多人都会陪我们走一段:也许是父母,陪我们度过幼年;也许是朋友,陪我们走过不同的人生阶段;也许是爱人,陪我们行过人生的幽谷;也许是小孩,让我们的人生有了奋斗的目标;更也许,只是路人甲,陪我们搭个公车、乘个电梯什么的,但我们都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陪我们走了一段人生的旅程。而苏伟贞的陪他一段,不也如此,陪我们走一段人生旅程!
  • 高层会议

    高层会议

    《高层会议》这本书是一部职场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饮料企业高层领导班子在改革中的变迁,重大决议要集体投票表决。在改革之艰难和市场变化莫测的风险中,饮料集团高层带领员工走出困局的故事。小说情节跌宕,丝丝入扣。
  • 迷失地下铁

    迷失地下铁

    一场诡异的车祸后,人们坠入了从未见识过更无从想象的地下世界。几队幸存者带着寻求出口的希望,在诡秘莫测、怪事迭出的地下世界中艰险地探索,与各种怪异的生物以及自己的同类斗智斗勇,比拼耐性。当迷失在一个陌生空间之中,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贪婪、暴戾、自私与正直、善良、坚守,试看人们如何抉择,最后能否回到充满阳光和爱的世界。
  • 瓦城上空的麦田

    瓦城上空的麦田

    他的老伴当时正一动不动地望着远处,望着远处的一朵白云。李四说,那是一朵湿漉漉的白云,那种白云在瓦城是永远看不到的。那种白云好像在慢慢地飘,又好像总是一动不动。他老伴经常看着那种湿漉漉的白云发呆。她没有回过头来。 她说我怎么知道呢?不回来就又是忙呗。李四说他不喜欢她这么回答。哪一年她总是一句,好像她已经习惯了,她无所谓了,她好像已经不于期盼着他们的回来……
热门推荐
  • 少爷你有病

    少爷你有病

    这是一段令人着实头疼的故事。女警官颜妍接受使命去秘密保护豪门公子哥昊,双方岂料双方一见就掐。感情也不断升温。这里,满足砰砰砰砰的少女心,颜值控……腹黑不是病,敢惹要你命。好像说,别逗了,少爷咱吃点药行不?
  • 银月史记

    银月史记

    月球背面的神秘世界,一片黑暗,但只有中心的银月圣都常年沐浴着阳光,贵族聚集在那,不让平民进入,不准资源书籍外流,贵族专治的局面长达几千年,他们将如何瓦解贵族统治,两个男人的爱情是否能得到世人的认可,一场狂风暴雨,酝酿五年,最终爆发。斯文儒雅精明的血族学士,骁勇善战,高傲的豹猫族法师,他们的感情能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携手走过腥风血雨的他们,能否走到最后……
  • 穿越之别了过去

    穿越之别了过去

    心死,我的爱情,因你一句‘分手’。我,不是个哀伤的人,却在此刻深深的悲伤着。人亡,在这喧闹的街头,一个人行走,茫茫然的......醒来,这个世界,是陌生的,为什么要离开?为什么没有回头的机会......他是谁?身份尊贵,却拥有痞子一般的性子,深邃的眼,很是温柔,他......他是谁?同样的尊贵,拥有着一颗美丽的心,给我同样的温柔......他又是谁?霸道,无理,冷默。伤我却说爱我……这个世界是茫然的,活着,却不该迷茫......
  • 强者无敌

    强者无敌

    林宇,一个非常普通的高三学生。再一次被女朋友背叛之后,林宇意外的得到了一个号称强者无敌的系统,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天大的变化,渐渐的接触到了这世界上,一些他不曾接触到的秘密。在得到这个系统之后,什么跆拳道黑带,什么空手道冠军,在我的眼里,统统都是战斗力为五的渣渣。
  • 幼学分年课程

    幼学分年课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缘

    逆天缘

    某年某月某日一道神光降临……次啦啦……“哥穿越啦”“哥要当主角”“这是哥的时代,哇哈哈”一样的传奇,不一样的修真!!!看穿越小生如何玩转九洲十三岛!!!
  • 宠妻至上

    宠妻至上

    如果上天允许,他会从她五岁一直宠她到一百零五岁。这样,她下辈子就会记得他的好,不会再如今生一样,晚了十年才来到他身边。爱情本就是霸道,毫无道理可循的。这是一个外表萝莉的娃和致力于宠坏萝莉的大叔的甜蜜故事。
  • 策划女性:女性未来人生与事业的10大系统策划

    策划女性:女性未来人生与事业的10大系统策划

    现代社会为女性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表演舞台,也创造了广泛的成功机遇,使得女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广大女性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女性的人生价值。特别是在这个以经济为主的世界里,越来越有利于女性生存和发展。正如歌德所说:“伟大的女性正引导着我们上升!”
  • 完美咒印师

    完美咒印师

    神秘紫发男人的出现将一个咒印师的世界突兀地出现在了初三学生林莫眼前,咒印师高中、血之诅咒、神秘组织空……未知的事物层出不穷。风咒印、雷咒印、空间咒印、时间咒印……各种咒印又分别有着怎样的强大能力?看少年林莫如何一步步揭开咒印师的秘密,化身“完美”!
  • 跟掌门学养生

    跟掌门学养生

    本书是一部特别针对女性通过练习青城太极功法养心养颜的美丽宝典,著名中医文化专家曲黎敏 、《养生》杂志主编马烈光、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制片人、主持人王倩、著名导演李少红、世界小姐玛利亚以及600 多位成功女企业家、32 国驻华使节与夫人、50 万养生爱好者齐声赞誉。如何才能让女人美得彻底、少生病?体温是关键!不一样的太极养生法,比一般养生术更易入门、更快见效,特别针对女性手脚冰凉、宫寒、脾胃虚、乳腺疾病、子宫疾病均有干预作用,坚持就能帮助女人预防乳腺癌及其他各类癌症。本书浓缩青城武术精华,汇集刘绥滨掌门十余年练功精髓,简易6式、9式、13式,每次只需3分钟,随时随地人人可练,一学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