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1300000015

第15章 无限丰富的启示

几年前,我和丈夫李锐曾经参加了一个名为“重述神话”的写作项目,并为此共同创作了长篇小说《人间》。在对这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白蛇传》的“重述”过程中,我们着重强调了一个有关“身份”的问题,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几乎都陷入了一个“身份”的绝境之中:一半是人一半是蛇的蛇孩儿,为了在人群中掩藏他天性中的蛇性而备受磨难;无论怎样悲伤却只会笑不会哭的笑人,命中注定只能被人群判定为白痴;被使命和良心所绞杀的神圣的除妖者、以及无论怎样选择都必将是叛徒的男人,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个选择了放弃“灵异”的身份而自愿做一个人间凡人的白蛇白娘子,我们强调了她的自愿放弃以及九死不悔,但她最终却没有逃脱被作为一个“妖孽”诛灭的悲剧性命运。应该说,我们赋予了这个老故事一些新的东西,也颠覆了一些东西。后来,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作家突然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她说:“我一直想不通一件事,白蛇为什么非要做一个人呢?她为什么非要生活在这么丑恶的人间呢?”

我们的小说中有这样那样的追问:对人性、对众生、对悲悯、对善恶,等等,但我们就是没有追问过,白蛇为什么非要做一个人。那是我们整个故事的基石,假如,这块石头动摇了,我们的小说也就倾斜和坍塌了。但,我要承认,从此,这个追问,这个大大的问号,如同一只巨鸟的翅膀,在我心里投下了影子。

中国民间的许多传说故事中,不乏这样的文本,一个仙女,或者一个灵异的妖精,因为羡慕人间,或是被一个人间的凡俗男人所吸引,于是,毅然下凡,为此演义出了一幕又一幕感天动地的故事,比如织女和牛郎,比如七仙女和董永,比如白蛇和许仙。她们无论是天神还是妖孽,无一例外,都渴望在尘世间,在茫茫人海中,拥有一个家,一个小小的家园;她们共同的理想,朴素而简单,那就是在这个凡尘里,和她们的爱人、孩子,过男耕女织的家庭生活。为此,她们不惜触犯天规、天条,以及人间的律法,放弃她们神和灵异的身份,融入人世间。

毋庸置疑,赋予她们这理想的,创造了她们的,当然是人自身。所以,与其说那是她们的理想,不如说是人的理想,民间的理想,草根大众的理想。拥有一个家园,过男耕女织的生活,这理想诞生的前提,首先,应该是对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的肯定、赞美,甚至是诗意化。但是,这强大的信心来自何处呢?这个现实的世界是可以寄托人的信赖的吗?在千百年来几乎不曾间断的战乱、灾祸、饥荒、苦难的重重笼罩之中,是什么力量,让人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现实生活的美好,足以吸引天上的仙女下凡、洞中的妖孽入世?一个安宁的家,男耕女织的平凡人生,有什么样的魅力,可以使光辉的神仙岁月黯然失色?或许,它并不平凡,它是世世代代苦难中人对“此世”的顽强期许、诉求、寄托和希望,是人对自己柔情似水的缠绵安慰,那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地上天国的描摹。

一个家。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相亲相爱。

如此简单,却如此意味深长。

在中国文学中永生的一个家庭,首当其冲,应该是《红楼梦》中的贾家:荣国府和宁国府。这是一个贵族之家,在这里,“男耕女织”被置换成为“金紫万千治国,钗裙一二齐家”的模式。只不过,作者曹雪芹借男主人公贾宝玉这一块顽石的眼睛,清晰地、开天辟地无限伤痛地看出了,这个“诗书簪缨之家、温柔富贵之乡”的“他乡”本质。“家”以及它所代表所象征的一切,比如秩序、比如伦理、比如功名、比如富贵,不再是一个归宿一个理想,它们只是肉身只是皮囊的寄居地和驿站,而灵魂,则是终究会化成一缕轻烟,归于无迹,不知所往。生命悲情由此而生,中国主流文学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就这样被伟大的曹雪芹引入到了小说之中。于是,我们看到,世间最珍贵的东西:灿如春花的生命、洁白的青春、珍贵鲜活的少女之美、心心相印的爱情,这一切,在我们眼前,在这个被称为是“家”的大观园里,毁灭、凋零。这里,“家”不再是一个理想,一个寄托,而是一个终结,一个叹惋——“忽喇喇如大厦倾”,还有,“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关于这个家庭,这部小说,二百多年来有太多的联想、猜测、评论和评价、批评与赞美,由此而衍生的种种“红学”流派,无论是持何种观点,其实都是想找到这部巨著和诞生了它的那个社会以及时代的关系。时至今日,《红楼梦》仍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一个谜。法国当代女作家帕斯卡尔·罗斯(Pascale Roze)曾经写过一篇小说《给托尔斯泰的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她说:“谁能肯定托尔斯泰收不到我的这封信呢?”这句话,让我震撼和深深感动。我也很想模仿她,给曹雪芹写一封信,我有太多的问题想问他,请教他,有太多的话想告诉他。但我知道,曹雪芹是肯定收不到我的信的,因为,我想,就像他创造的贾宝玉一样,他愿意自己的灵魂也化为轻烟,归于无迹,他不会让这个世界的任何人找到他。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有一个重要的母题——乡愁:家和家乡,作为一个被想念、怀恋的对象,千百年来,被中国的文人墨客,反复地、不绝地咏叹着,有多少千古名句,活色生香地流传至今。诸如“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诸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再诸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于是,中国的诗篇中,几乎处处留有“离人”的泪痕和感伤。它们穿越时空,一代又一代,濡湿了我们的心灵,牵动着我们的魂魄。那些春山、秋林,那些荒村、驿道,意味深长。“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千百年来,无数的离人,不绝地、坚韧而缠绵地咏叹着,怀想着,感念着,于是,他们永恒地咏叹、怀想的那个“家”,那个“乡关”,就不再是一个天南地北具体的地方,不再是山东或是山西,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张家庄或者李家店,而成为了一个我们中国人,或者,人类共同的故乡,成为了一个可以永远让我们回望并寄托我们乡愁的地方。同时,我们也深知,那是一个我们这些“离人”,这些人类的孩子无法重归的故园,我们出来得太久了,也走得太远,所以,那咏叹,才如此震撼人心。

我生活的地方,黄土高原上的山西省,保留和开发了许多当年富商巨贾的“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等等,当然最为著名的当属“乔家大院”,它因为同名的电视剧和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闻名遐迩。这些大院,高墙深院,坚固、冷峻、端正、不露声色,和南方温婉而灵秀的建筑迥然不同。我想,这也是当年张艺谋把一个南方的故事移植到了北方大院中的原因:他强调了那故事中的压抑、饥渴和封闭。一个大院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多年的湮灭和寂寂无闻之后,这些大院中曾经有过的辉煌和荣耀、兴盛与衰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或壮阔或卑微或成功或惨痛的人生,渐渐如同岛礁一般浮出历史的水面。有许多次,我跟在导游的身后,走过一幢又一幢的院落,感觉着从那仍旧坚固的青砖缝隙中渗出的森森凉意,似乎触到了一点历史神秘的肌肤。大院犹在,而家族不存。也只有站在这重重院落的内心和深处,也许才会更加清醒地、清晰地意识到,“家”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也可能才有更深刻或更困惑的追问,“家”到底是什么?

二十几年前,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和丈夫曾沿着晋省前人的脚步“走西口”,徒步穿越了晋、蒙边界,曾经去到过一处陌生人的坟茔。那是在内蒙古一个叫做“后大滩”的地方,坟茔里睡着的,是一个移民拓荒者家族几代的前辈先人。没有墓碑,没有任何标记,一片连天接地的空旷之中,几个坟墓组成沉寂的一小群。春天的阳光,彻照着,有一种辉煌的凄清和灿烂的荒凉。我俩静静坐在那几座不知名姓的坟茔前,乡愁和正午的阳光一起涌进我心里。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那金子般的阳光和我的感动,我想,这沉寂的、无名的坟墓应该是一座生命的纪念碑,纪念所有那些为了寻找家园而倒在路上的人们。

同类推荐
  • 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

    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

    妇女抗日先锋团是西路军中的一支正规化妇女武装。1933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成立的妇女独立营是她的前身,后扩编为妇女独立团,在川陕苏区严酷的反“围剿”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1935年撤离川陕苏区,在南下长征的转战中,分散到个别部队。 妇女抗日先锋团是西路军中的一支正规化妇女武装。1933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成立的妇女独立营是她的前身,后扩编为妇女独立团,在川陕苏区严酷的反“围剿”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1935年撤离川陕苏区,在南下长征的转战中,分散到个别部队。
  • 中国异体诗新编

    中国异体诗新编

    本书共选辑上起汉代,下迄现当代一百八十四家的异体诗六十一类,三百五十多首,依类分编。入选作品与《趣味诗三百首》无一雷同。原入编《趣》诗的车船名诗、针灸名诗、龟兆名诗、相名诗、围棋名诗、节气名诗、五行诗、六甲诗、翻韵诗、拆字诗、回文曲等,因未见续作,不再重列。但据此可知中国异体诗门类至少在七十类以上。 每首诗后有作者介绍、注释和说明。作者介绍列于首次出现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在诸多门类中有诗作的,不再重出。注释着重疑难词语和本事、典故,力求简明。双关词语,词义易明的仅注与诗题有关的词义;词义难明的兼注双重意义;难句略作串讲。诗作全部注明出处。各篇说明着重阐明该篇的特异之处和主要内容、题旨。
  •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本文讲述的是:粱实秋,中年,朱湘,胡同,宗璞 ,哭小弟等诸多作品集.
  • 历代名人咏四川

    历代名人咏四川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四川就产生过灿烂的古蜀文明,秦汉时代即号称“天府之国”,三国时代建立过与中原、东吴鼎立的蜀汉政权;四川是首都文化的发源地,区内的峨眉山为佛教名山;川酒、川茶、川菜、川剧等,是四川地域文化的结晶,早已起向世界,名扬四海。自古人文多入蜀,剑门蜀道、嘉州峨眉、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诗歌之路。而世世代代的读者,大都通过这些诗词了解了四川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两粒种子,一片森林》是被媒体誉为“90后最具潜质的文学黑马”王黎冰的作品精选集。王黎冰是才子,他笔下的文章,不论什么文体都神采飞扬,才气逼人;王黎冰是四川人,他笔下的四川是那么优美,那么令人着迷;王黎冰是写作多面手,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学评论都有独特风格。
热门推荐
  • 花心大少痞子妻

    花心大少痞子妻

    “流氓!”“对呀,我也是流氓,所以我们才能结为夫妇嘛!”“哪有,我顶多就是个痞子!”楚纶止,因为从小母爱的缺失,游戏人间,花心留情,不想遇见了她。苏小禾,爹妈生却爹不疼娘不爱,只能用痞子的不在意掩饰内心对亲情的渴望。最好朋友的背叛,父辈的恩怨纠葛,他们能不能牵着手一起走下去呢?
  • 腹黑总裁别爱我!(全本)
  • 先婚后爱:一念情起

    先婚后爱:一念情起

    18岁的陈安浠初遇20岁的顾梓铭,她一心仰慕的少年并不知道她是谁。24岁的陈安浠嫁给26岁的顾梓铭,却并不是因为爱情。当两颗心慢慢靠近,现实却让人措手不及,母亲突然离开,真相让她无措,远走他乡。再次归来,他却誓不放手,布置好温柔的陷阱等她沦陷。她故作镇定“我爱过你,可那已经是过去”他步步紧逼“没关系,一辈子那么长,我们来日方长”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死可以生,生者可以死。每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都应该有一个结局,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 安雅的撒旦微笑

    安雅的撒旦微笑

    豪门千金复仇记:安雅的撒旦微笑三年前,苏安雅带着一身心的疲惫和誓言离开,此后无人知道她在干什么。三年后,依旧是那个风轻云淡,淡漠的女人却布满棋局,看着棋子一步步的走向自己布置好的结局,当在婚礼上新娘对她喊出姐姐的那一刻,所有的游戏悄然启动,然而突发事件还能否让她曾今的誓言成真?当再次动心的苏安雅看着眼前的男人求婚时,为何又拒绝,这份理由又是什么?序幕拉开时她在他的耳边说:“游戏才开始,我邀请你免费看场精彩的表演,如何?”阳光下,那微微一笑波动了谁的心,又会走出什么的结局。看两个能力不相上下的女人如何争斗,看她与他之间的路又将怎么前行。
  • 虚极霸天

    虚极霸天

    坠涯到异界,玄易开始了自己的逆天之路!……土之绝裂,火之苍绝,风之随动,紫之神秘,翠之幽洞,海之浩瀚,黑白无极的绝对。别人贵不可求的能力,他只需觉醒就能获得!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我左即左,我右即右!他要这天再也遮不住他的眼,他要这地再也埋不住他的心,他要那众生皆知,他玄易……最强!
  • Ballads of Peace in War

    Ballads of Peace in W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娇少爷盛宠妻

    傲娇少爷盛宠妻

    席言儿抬头看着眼前俊朗的男人:“说好了,只是演戏啊。”东方隐凤眸带笑,漆黑的眸子闪着狡黠的光:“当然。”天上掉下的娃娃亲,为了赌气配合某人演戏,却不曾想从此入坑,与某渣男展开了一段斗智斗勇之旅......
  •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诛逍遥

    诛逍遥

    佛尊猪悟能以天通眼窥视嫦娥灵山沐浴,王母寿宴之际调戏七彩仙女,偷进月老宫乱搭三界姻缘线……因佛心不稳,恋恋红尘,扰三界之姻缘,但念起西天取经之大功,西天如来我佛慈悲,将佛尊猪悟能打入轮回,历经人世间九十九世大悲情劫,以示惩戒。
  • 花痴求爱:三十六计

    花痴求爱:三十六计

    一个花痴喜欢V市的贵公子,也就是校草。她追了他3年,使用了三十六计,最终…………没有成功。在她气馁时,他却开始追她了!!!有点受宠若惊怎么办?!哈哈哈!知道老娘的好了吧!老娘不答应了!哼!叫你以前不理老娘!哇咔咔咔!!!超级爆笑文!点赞的手停不下来怎么办?就干脆不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