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2900000010

第10章 绘画艺术(5)

水彩画

水彩画,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凡是用水作媒介,调和水性颜料作画的方法都可以看作水彩画,因此它包括了水粉画,丙烯画,蛋彩画,甚至中国画等。但这里讲的水彩画特指属于西方绘画体系中的透明水彩画,它是以水为调和剂,用透明的水性颜料在纸本上作画的一个独立画种。这个画种脱胎于欧洲中世纪手抄本的彩色插图,早期并不为人们所认识,被看作是一种既缺少油画那样的美学价值,又缺少版画那样经济价值的绘事末技。但当它完全摆脱其他画种的影子,充分发挥自身材料的特点,获得独立地位时,才真正显示出了自己强大的生命和艺术魅力。

从15世纪中叶德国画家丢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年)以来,欧洲大陆上的水彩画,都可以看作规模初具的水彩艺术。但作为一种正式的绘画方法,到18世纪的英国,才渐臻完美,并走向繁荣。之后,这一画种又蔓延至美洲大陆和亚洲等众多的国家,于20世纪初叶的五四时期传入中国。

(1)水彩画的雏形

追溯历史,欧洲中古时代(4世纪前后)出现的贵族们使用的一些手抄本,如:祈祷书、草药书、植物书等都附有手绘的小插图。这些插图用清水蘸颜料粉作成,画得十分纤细、工整,但色彩却没有附着力,很容易掉(褪)色,作品的功能也只是为了文字的辅助说明,自身的独立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并不强。当然,这些只是水彩画的雏形。

据西方美术史书记载,13世纪初,有画家在素描作品上施以淡彩,形成了素描淡彩作品,这些有颜色的画面比单色的素描作品更富有视觉感染力。之后,许多画家纷纷效仿,有的干脆用墨水,熟褐或赭石颜色以水调和作单色水彩画。真正使水彩成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应归功于一些艺术大师的介入。

1492年初夏的一天,德国铜版画家丢勒心血来潮,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画好的素描稿上用调色油调出稀薄的油性颜色罩色,完成一幅油画作品,而是别出心裁地把颜色粉与阿拉伯树胶、蜂蜜和甘油等材料相混,用水作调和剂作画,取得了意外的效果:这种水性材料不仅色彩透明迤逦,而且大大了制作程序。这,就是西方最早的,具有很强艺术内涵的水彩画。

(2)英国的水彩画

18世纪以前的水彩画大部分是在以铅笔、毛笔或钢笔画的素描稿上,用淡彩渲染而成,色彩并不丰富,画种的独特面貌不强。真正使水彩画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应该归功于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水彩画家们的努力。当这种新颖别致的绘画方法传到英国之后,许多画家乐此不疲,其他任何欧洲国家的画家都没有像英国画家那样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一艺术形式。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水彩画之所以在英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原因种种。首先,是英国人审美观念的引导——对世界观看方式的改变。为摆脱中世纪宗教艺术的桎梏,人文主义思想的复苏促使英国人从对宗教的顶礼膜拜中走向大自然。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唤醒了人性内心对生活的渴望,于是,他们从沉重的十字架上走下来,尽情享受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赠与,绘画的使命从为神服务转变为为人服务。从绘画材料的角度与油画,版画等画种相比,水彩属于轻松灵便型,是绘画语言中的浪漫骑士、行吟诗人,传达出来的视觉效果也雅逸别致,优美敞亮,令英国画家们痴迷,用它作景色的记录当然是最为简单轻便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指导下孕育出许多水彩画家也就不足为奇了。其次,是英国的气候条件。英伦三岛多雾潮湿的气候,诡奇多变的光线,转瞬即逝的迤逦景色常常处在云遮雾罩之中,水分蒸发很慢,非常适合这种绘画的工具、材料的制作和充分发挥。第三,英国人功利的实用目的。当时英国逐步上升为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军事、地质学及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使英国的水彩画相应得到发展。

保尔·桑德比是抒情主义水彩风景的预言者,被誉为“水彩画之父”。他的作品以表现大自然中光色的变化和造型生动的景物为主,使用含蓄的色块和细密柔软的方法确立了英国古典水彩画的风格。

英国水彩画从题材来看,以风景为主,也有少部分的人物画,从审美精神来看,总体上是以浪漫主义理想化观念为主导,抒情性较强;从风格技法来看,作品严谨、细腻,以透明薄罩的干叠法为主;幅面不大,以4开、8开、16开为主。

总之,英国人的重要贡献是在水彩画中注入自身民族强烈的审美意识,改变了人们以往观看和表现的视觉习惯而使之从油画的附属中独立出来,赋予该画种以种种人格魅力。因此,对于他们,水彩画是一种英国民族艺术,其丰富经验和突出的成就,仍是各国水彩画的楷模。尤其是他们对水彩画领域的广为开拓,从淡彩到单色,一步一步地迈向高度写实和丰富表现力等方面的种种追求;在水彩材料完善、技法探索、理论初创、现代水彩画椟式的正式形成等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3)其他国家水彩画基本状况

其他国家的水彩画虽然没有像英国那样系统和拥有众多的人数,但在近现代也不乏些杰出的人物。这些画家一方面从事油画创作,一方面拿起手中的水彩工具,涉猎水彩画领域,两者相辅相成,且有很高的造诣。

俄国,是世界上除英国以外的第二个有传统历史的水彩画大国。俄国疆土辽阔,横跨欧亚两个大陆,气候变化的幅度很大。他们的性格豪放、粗犷,绘画的面貌也较为写意。历史上出现过像伊乃诺夫、苏里柯夫、谢洛夫等这些既画油画又画水彩的双栖型画家。尤其在苏联时期,自从1956年第一次全苏水彩画展以来,前苏联美术家协会为支持这一嫩弱的画种,作了种种努力。他们组织水彩画家深入生活,奔赴各地写生,先后在全国举办过130余次的水彩画展,大大推动了其水彩画事业的发展。

美国是20世纪以来水彩画发展得很快,是继英国、俄国之后兴起的又一水彩画大国。水彩画成为他们的主流画种之一,这里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原因: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不长。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在与荒野奋斗以图牛存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是对大自然的浪漫情绪油然而生,水彩风景画开始流行。1866年在纽约成立了美国水彩画协会,19世纪中后期,水彩画已获得了普遍的盛誉,深受美国大众的欢迎。美国水彩画协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水彩画展,每届都进行评奖,到1998年已举办130届,大大推动了美国水彩画的发展。

此外,法国的塞尚、毕加索、米罗、保罗·克利等著名画家,他们在油画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不是专攻水彩的画家,但经常以相当高度的艺术格调和深刻的哲理,以水彩画材料为工具抒发心象。在理念和风格上,他们的水彩画与他们的油画相一致,同时也强调水彩画艺术的语言特点。其水彩画作品的视觉效果与油画相比变得更为轻松,色彩含蓄微妙,给后世的水彩画家许多启迪。

总之,水彩画是世界性的画种,它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正以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画种面貌,充满青春生命的活力,迈着轻快的步伐向艺术高端前进。

水粉画

水粉画是西洋画的一种,指用水粉笔、水彩笔、油画笔、国画笔等画的美术作品。

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表达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水粉画的起源很早,这可从使用水溶性颜料作画的中外古代石窟、墓窟、寺院壁画中得到佐证。如我国北魏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西晋南北朝时期的新疆地区石窟中的佛教美术,六朝永乐宫壁画和历代工笔重彩画,以及古代院体画与民间绘画等等,都是使用水溶性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古罗马地下墓室中的壁画,也大多是使用胶或蛋清调合颜料粉绘制而成的胶粉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大师们手下的壁画原作,在后来修补过程中经专家考证发现,有的也是使用胶粉颜料绘制的。这些古今中外早已出现的使用粉质水溶性颜料的绘画作品,都具有了水粉画的基本艺术特点,这说明水粉画颜料的产生与使用的历史非常悠久。这类古代水粉画,虽然使用的颜料品种有限,作画的工具与方法也与现代水粉画有所不同,但对现代水粉画的提高与发展,不无研究与借鉴的意义。

现代水粉画实际上是英国18世纪水彩画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欧洲大陆水彩画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目前掌握的美术资料,可以认定欧洲大陆最早运用水彩作画的是15至16世纪德国巨匠丢勒(1471~1528),他在学画时期就用水彩画风景和动物、植物。他使用的水彩色常搀入不透明的白粉色,或用白粉色画出明亮部分,而这就是水粉画的表现效果。丢勒时期的水彩画,只是处在水彩画的萌芽时期。作为绘画的品种与方法来说,到18世纪,英国水彩画发展时才逐渐完善,成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在画坛上。

水粉画在制作过程中,开始仍以透明水彩作为第一次底色,然后利用不透明色画出景物深入具体的立体空间效果,使其具有很强的真实感。这样完成的作品已失去传统的水彩画所具有的流畅、透明的艺术特色,形成一种现代概念的水粉画。

版画

在英文中,“版画”是“图的、图解的、印刷的、平面艺术”等的含意。从广义来说,它包括一切用复制方法产生的艺术品,包括水彩画、书籍插图等。

欧洲的古代版画,是在14世纪后才产生的。随着丝绸之路开通,中国木版印刷术的西传,欧洲人把它用于宗教画和文学作品插图。现存《圣克利斯朵夫图》是1423年的作品。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木刻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德国画家丢勒、荷尔采因开创了中世纪后期欧洲木刻画的黄金时代,与我国明代的木版画东西辉映。17世纪,欧洲人发明了铜版后,出现了名垂后世的伦勃朗、戈雅的铜版画以及杜米埃的石版画。

早年的木刻主要带有复制性质,主要用以印刷制版。真正称得上创作木刻的,是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后来才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木刻中强烈的黑白效果,明净单纯的色彩,有力的笔触,刀味和木味,以及可复制的特点,吸引了一些欧洲画家,最初的英国画家毕维克的动物木刻,极受称赞。法国曾以重金聘请英国人培养人才,造成了18、19世纪的创作木刻繁荣局面。20世纪后,产生了坷勒惠支(德)、麦绥莱勒(比)等进步的版画以及苏联革命木刻、美国肯特精巧的插图。

版画的种类根据制版方式,主要分为4种,也有说5种。4种是指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5种是在此基础上加了综合版。

凸版是版画中最常见的类型。画家在平面的木板或其他金属等板面上,进行雕刻或腐蚀,将不需要印刷的部分铲除,保留凸起部分形成画面,经上墨、印刷所产生的作品称之为凸版画,最典型的是木刻。

凹版是指在平面的金属板面上用钢刀将需要印刷的部分雕刻出深凹的线纹,形成粗细、深浅不同的沟槽,然后将油墨填入凹缝中,再经铜版印刷机的压印,使油墨粘在纸面上出现图画,称为金属版画。如人民币上的人像图案或雕版邮票等。金属板有铜板、钢板、铝板、锌板、铁板等,艺术家最常用的是铜板,故凹版画一般指铜版画。

平版不是依靠版面凹凸不平,而是以油水相拒的原理来印刷。平版印刷是现代滚筒印刷术的前身。以往的布告、音乐的五线谱等都是用平版印刷的,由于用手工印刷费力、效率低、误差大,所以金属感光制版术一出现,滚筒式印刷代替了平版印刷,平版印刷术则被人们逐渐遗忘。而画家利用平面的平版印刷技术与绘画相结合,创作出优美的平版画。

孔版也称漏版。一般是指通过绢、涤纶、尼龙、丝等材料,利用其织纹的漏孔,将水或油质的颜料,用刮板由下至上的刮印,漏印于纸上。过去印刷版的主要材料是真丝网布故称丝网版画,现在通用的名词是绢网版画。在中国,丝网版画是新兴的画种,从开创到兴盛不过20年左右的光景。

综合版画是利用凸、凹、平、孔各版式,两种或采用两种以上结合套印的产物。综合版往往是以一种版式作为主版,其他为副版,有的局部只利用一些特殊肌理效果。

达·芬奇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莱奥纳多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瓦萨里对达·芬奇的溢美之词。

同类推荐
  • 地球就像玻璃珠

    地球就像玻璃珠

    本套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打破了现在市场同类图书单纯猎奇地介绍奇闻怪象的单一性,去伪存真地将求解之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让读者不仅能够看到科学研究的轨迹与前沿,更能激发读者学习科学的兴趣。本套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彩色制作、丰富多彩,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也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十一:血型认知智慧(下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十一:血型认知智慧(下册)

    本套24册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本分册为:血型认知智慧 人们都知道,血是红色的;同时人们还知道,血液不仅有“色”,还有“型”。一说到“血型”,人们马上就会想起ABO型血液分类法。ABO型血型早已广为人知,并被普遍利用,但是,从21世纪初由在奥地利威恩大学做助手的卡尔·兰德施泰纳博士发现血型并公布于世至今,研究血型的历史还不到一百年。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达尔文笔记

    达尔文笔记

    查尔斯·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进行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提出的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特创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已经形成的概念和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海洋生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海洋生物

    本书详细阐述了海洋生物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生活习性等内容,重点介绍了海洋生物的演变和起源,并且补充了海洋生物界的趣闻以及海洋生物与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热门推荐
  • 鹿晗和GD

    鹿晗和GD

    “你不相信我了吗?”“滚!你又什么好相信的”“你们也不相信我了”!众人摇了摇头“哈哈哈,既然你们都不相信我,滚!都滚!说什么你们会保护我,你们永远属于我!我真是傻,你们从来没有属于过我”
  • 今日有鬼

    今日有鬼

    本文以坑,小伙伴们可以骂我,是我不忠心,让这孩子夭折,或许以后有机会会好好保护他……嗯,其实如果评论区有超过十个骂我的我就会重新回来。但一定不会!因为没人看
  • 修仙高手混都市

    修仙高手混都市

    修仙高手渡劫失败,灵魂降临地球,成为了一位校花的废材未婚夫。校花未婚妻要逼他退婚,伪善贪财的姑伯争夺家产,一个个冷漠心狠的杀手要害他性命……爷爷的病要治,美女医生的病要治……傲娇的世家千金要跟他学武术,冷艳的警花也要学……这些问题在修仙高手林牧面前都不是问题!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世界开始转向

    世界开始转向

    本书旨在探索全球发展的规律和中国发展的战略思想。作者基于对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国家竞争、人的自利性与社会管理体制的协调性三大基本矛盾等的认识,提出了新的国家竞争理论“自然系统优势论”、“国家寄生主义”、“全球发展十大预言”以及“中国发展十大战略转型”等新锐观点。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强国的历史经验、现实困境加以剖析,根据其中所隐含的规律,预测未来世界发展大势及所面临的危机。
  • 天府天辰

    天府天辰

    无底深渊,铸就一代剑魔;枯木神灵,引领星辰灾变。一剑泯恩仇,一剑破万空;一朝为人梦,一朝轮回生。一人一剑,铸就轮回天生。请看俗世剑魔,如何踏破无尽轮回。
  • 佛说普门品经之二

    佛说普门品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箭指天涯

    一箭指天涯

    一支寒箭指天涯,两心相随定真情。一个21世纪的三无人员,机缘巧合穿越至东晋时期,成为谢安的侄子,一心要干一番大事,却屡屡受挫。离家远行只因两世为人,一事无成想要出去闯出一片天。历经艰险不断的失败之后,他看到了那一刻她柔媚哀怨的眼神,决心此生只要做一件事-让她快乐。但强权在凌驾于他们之上,他只能重新拾起他的雄心壮志,带领东晋大军击溃前秦100万大军。可是,这一刻,他才明白,原来真爱不在那里,而在自己身边,她一直陪伴自己的身边......
  • 星耀之主

    星耀之主

    一道锁链,锁成一世羁绊。一抹执念,化成一生牵挂。他因雷而死,得以穿越,却又因雷而生,习得上古大能之法,从此一飞冲天。魔域魔塔之巅,他傲然而立,邪界邪之圣地,他啸声震天。一个不甘平凡的少年,为了一生承诺,一世羁绊,谱写出一个时代的传奇,成就了一个联盟的时代。
  • 如果你不走,如果我还在

    如果你不走,如果我还在

    顾衍生嫁给叶肃北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告诉她,他不是她的良人;顾衍生离开叶肃北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告诉她,他是真的爱她;当她身心疲惫的时候,总结这段婚姻,她只想说,原来被奔驰司机开久了,她会忘记自己是奥拓。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完美?爱情总会由盛到衰。A爱B,B也爱A这种好事只能发生在童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