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5900000010

第10章 身当天下之重(3)

十月初五,在西南方出现彗星,苍白色的光芒,长数丈,好像一道白虹,由尾星、箕星,越过北斗、牛郎星,直通织女星。古代以彗星出现,为天示谴告,于是神宗下诏修省。翰林院编修吴中行乃上疏,提出孔子三年之丧的教诲,认为事系万古纲常,应令张居正回乡奔丧。当时,主张夺情的人提出,夺情起复,有前朝故事可循:成祖永乐六年(1408年)六月,杨荣丁忧,十月起复。宣德元年(1426年)正月,金幼孜丁忧,随即起复。四年(1429年)八月,杨溥丁忧,又随即起复。景帝景泰四年(1453年)五月,王文丁忧,九月起复。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三月,李贤丁忧,五月起复。吴中行指出,起复故事,亦未有一日不出国门,而遽出视事者。吴中行上疏之后,以副本进谒张居正,张居正愕然,问道:“疏进耶?”吴中行回答说:“未进不敢白也。”第二天,翰林院检讨赵用贤上疏,请令张居正暂还乡奔丧,抚棺一恸,甚至提到夺情“背公议而徇私情,蔑至性而创异论”。吴中行和赵用贤都是隆庆五年的进士,张居正的门生。赵用贤上疏的第二天,刑部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又联合上疏,词颇激烈。言“居正贪位忘亲”。认为“社稷所重,莫如纲常,而元辅大臣者,纲常之表也。纲常不顾,何社稷之能安”?“位极人臣,反不修匹夫常节,何以对天下后世”?甚至指出,彗星的出现,是由于张居正夺情引起的。吴中行和赵用贤是请令张居正奔丧,葬毕还朝,而艾穆和沈思孝则请令张居正终制,即守制三年。艾穆是嘉兴人,与张居正有同乡之谊,张居正愤慨地对人说:“严嵩时还没有同乡攻击他,我连严嵩都不如了!”他觉得,这些人在借纲常之名攻击、排挤自己,这是他不能容忍的,于是这些人的命运便只能是廷杖。礼部尚书马自强为解救吴、赵、艾、沈四人,去张府拜会张居正,曲为解释,此时,张居正在家设孝帏,他跪在父亲灵位前,以一手捻须说道:“公饶我!公饶我!”马自强无奈,只得退出。翰林院掌院学士王锡爵邀集同馆十余人,拜访张居正。张居正不见。王锡爵性刚,情急之下,独自一人径至孝帏前,为吴中行等四人求解,张居正推托说:“圣怒不可测。”王锡爵针锋相对地说:“即圣怒,亦为公。”话未说完,张居正竟屈膝于地,举手索刀作刎颈状,激愤地说:“尔杀我,尔杀我。”遂径入不顾,王锡爵大惊,快步退出。侍读于慎行、田一隽、张位、赵志皋,修撰习孔教、沈懋学等上疏解救,俱不听。

十月二十二日,吴中行、赵用贤、艾穆、沈思孝四人,同时受杖。王锡爵持之大恸,以后,张居正归葬,九卿急请召还,王锡爵独不署名。杖毕,校尉以布将吴中行等人拖出长安门,再用门板将人抬走。这时,吴中行气息已绝,幸亏中书舍人秦柱带着医生赶来,经医生用药,吴中行才苏醒过来,割去大腿上的腐肉数十块,大者盈掌,深竟有达一寸者,一肢遂空。赵用贤身体一向肥胖,被杖后,肉溃落如掌,其妻将肉风干而藏之。吴中行、赵用贤即日驱逐出国门,当时气氛十分紧张,以至人们都不敢去看望他们。二人被逐出北京时,正以右庶子充日讲官的许文穆赠吴中行一只玉杯,上面锈刻着:“斑斑者何?卞生泪。英英者何,蔺生气。追追琢琢永成器”。又赠赵用贤一只犀角杯,上面刻着:“文羊一角,其理沈黝。不惜刻心,宁辞碎首。黄流在中,为君子寿”。

艾穆和沈思孝廷杖后,又加镣锁,关押在狱,三日后,才发配充军,艾穆遣戍凉州,沈思孝遣戍神电卫。

吴中行等四人的廷杖,引起了刚登第的进士邹元标的不胜愤慨,此时,他正观政刑部。于是上疏切谏,矛头直对着张居正,指责张居正“才虽可为,学术则偏,志虽欲为,臼用太甚”。又提出,张居正整顿学制、裁汰生员足进贤未广;诸道决囚,亦有定额,是断刑太滥;大臣持禄苟容,小臣畏罪缄默,有今日陈言而明日获谴者,是言路未通;黄河泛滥,民不聊生,而有司不报,是民隐末周。又提出,父死而不奔丧,不是丧心,便为禽兽。邹元标正当少年气盛之时,他的言论不仅激烈,甚至有些偏激,对张居正的施政多方进行攻击。奏疏写好之后,他怀之入朝,正赶上廷杖吴中行等人,待廷杖毕,邹元标取出奏疏,交给中官,他恐怕谏夺情疏不能上达,便说:这是请假的奏疏。张居正看到邹元标的奏疏后,大怒,这些人的用意是反对自己所进行的改革。三天之后,邹元标被廷杖八十,谪戍都匀卫,留下了终身不愈的腿疾。张居正去世后,邹元标召拜吏科给事中。以后,在熹宗朝,邹元标有感于此事,曾谈起大臣和言官的不同:言官风裁踔绝,大臣则非大利害,即当护持国体,怎么能像少年那样悻动呢?可惜,他当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不同。

彗星的光尾,直亘长天,人情汹汹,多指日张居正。甚至在街上出现了张居正要造反的谤书。形势似乎有些严峻了。这使张居正更加确信:有些人在排挤他、攻击他,甚至置他于死地。于是,神宗下诏书,告谕群臣:“奸邪小人,藐朕冲年,忌惮元辅,乃借纲常之说,肆为诬论。欲使朕孤立于上,得以任意自恣。兹已薄处,如或奸党怀邪,必罪不宥”。这是一道措词严厉的诏书,诏书一下,谤言遂止。

这次夺情风波,使张居正感到,有必要进行一次清理。于是,十一月,张居正以星变考察百官,四品以上京堂官令自陈,庶官听部院考察。张居正借这次考察,清除异己。在夺情风波中论救吴中行等人的侍讲张位、赵志皋,修撰习孔教,相继被迁谪,南京御史朱鸿谟驰疏救吴中行等五人,斥为民,南京佥都御史张岳请令张居正奔丧,坐考察自陈贬秩。

不可稍离首辅的权力,与权力相联系的威严,对失权的畏惧,不堪推测的离职的后果,未酬的壮志,这些复杂的因索,使张居正对权力问题极为敏感。在夺情风波中,一些人只是出于维护传统的伦理规范与礼制,而极力主张张居正奔丧与守制,并无政治企图,其中还不乏对张居正治国的功绩颇多赞许者。但是张居正认为这是一股反对势力企图剥夺他的权力。所以他将主张奔丧守制的官员不加分析地一律视为政敌,采取了毫不宽容的做法,这也表现出张居正性格和作风中偏狭的方面。

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要回江陵葬父,这是他同意夺情时提出的要求,曾经得到神宗的允诺。临行前,神宗依依不舍,赐路费500两,芝丝6表里;仁圣太后赐银300两,纻丝6表里;慈圣太后赐银500两,纻丝6表里。神宗又赐“帝赍忠良”银印一颗,如杨上奇、张孚敬例,若闻朝政有缺,即可密封奏闻,同时,叮嘱张居正五月中旬即回京,以慰悬念。三月十一日,张居正在文华殿向神宗辞别,神宗看着鬓染秋霜、终日为国事操劳的老师,心中有一种难言的痛惜之情,他嘱咐张居正节哀,又说道:“朕不能舍先生……国事至重,朕将焉依!”君臣话别之时,竟至感极而泣,哽咽难言。慈圣太后又特地派人传谕张居正:先生走了以后,皇上无所依托,到家事毕,早早归来。这时,国家的重要事务都依靠张居正处置,神宗又传谕次辅吕调阳:“有大事毋得专决,驰驿之江陵听张先生处分。”

三月十三日,张居正出京。神宗派司礼太监张鲸供帐郊外饯行,文武百官一同到郊外送行。

张居正这次回乡葬父,排场宏大。他的坐轿是特制的,要32个轿夫扛抬,前面是客室,后面是卧室,还有二名小僮焚香摇扇。随从的侍卫中,有戚继光派来的鸟铳手,鸟铳在当时尚属罕见的武器。沿途所经之处,府、州、县官皆长跪以迎,巡抚和巡按都越疆迎送,身为前驱。入河南界时,开封城内的周王早已派人在界上相迎,送上礼物奠品,张居正收下了果品,其余一概谢还。道经襄阳时,襄王出候,设宴款待张居正。故事,虽公、侯之等,谒王时皆执臣礼,但是襄王与张居正相会,执宾主之礼而已。过南阳时,唐王亦执宾主之礼以待张居正。四月初四,张居正回到江陵。四月十六日,张文明入葬于太晖山。会葬的有钦遣的司礼监太监魏朝、工部主事徐应聘、礼部主事曹浩,还有护送张居回籍的尚马司少卿郑钦、锦衣卫指挥佥事史继书,地方官有先任湖广巡抚、升刑部右侍郎陈瑞、抚治郧襄都御史徐学谟及司道官等。

张居正原来打算偕母亲赵夫人一同归京,因为天气炎热,母亲年迈,不耐长途跋涉之苦,于是上疏请求将归京日期宽限至八、九月份。三个月的离别,神宗已经体味到岁月的漫长,他急切地盼望着首辅归京。于是神宗立即传谕太监魏朝留在江陵,料理丧葬未尽事务,等待秋后,护送赵夫人由水道整装上道。

张居正南归葬父,时仅三月,但是这一期间,京城中的政府无法正常运作,例行公事由内阁的张四维处理,而稍许紧要的公事,均被驰送江陵,由张居正处置,其余的事情则留待张居正回京后处理,张居正成为国家机器运作的中枢。因此,不仅神宗一再催促他还京,而且内阁、六部、都察院、各寺,连同南京的院、寺、科,都联名请求催促张居正还朝。

张居正葬父之后,未事休息,拖着劳顿的身体,又匆匆地踏上了返京的归程。三月二十一日就道,三千里的路程,加上正值夏季多雨季节,道路难行,六月十五日才到达北京郊外真空寺,神宗已派司礼太监何进在那里等候,赐宴慰劳。两宫皇太后亦各派管事太监李琦、李用宣谕,赐八宝、金钉、川扇、御膳、饼果、清酒,文武百官俱在郊外迎接,第二天,神宗即召见张居正,情词恳切地加以慰劳,并准假10日,又赐白银、彩币、宝钞、羊酒,差司礼太监引张居正拜见两宫皇太后。张居正回京,神宗和慈圣太后感到国事有倚,自然十分欣慰。

张居正这次归葬,湖广的官员都来会葬,惟有巡按御史赵应元,自称出差已满,正与新任巡抚办理交接,所以没到。张居正因此对他颇有不满。按例,赵应元巡按事毕,应回都察院听候考察。但是赵应元请假回乡休养去了,佥都御史王篆是张居正的门客,一向与赵应元不睦,为迎合张居正,便指使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炌弹劾赵应元托病规避,赵应元遂被除名。这件事情发生时,张居正尚在江陵。但是人们还是以为,这件事情的处理,是秉承张居正的意思。户部员外郎王用汲不胜激愤,乃上疏提出御史赵应元之所以被陈炌弹劾,原因并不在于托疾规避,现在朝中大小诸臣,曾以病请假者甚多,御史陆万钟、刘光国、陈用宾等,皆以事讫引疾,与赵应元无异,陈蚧均不加弹劾,独劾赵应元,以其不会葬得罪首辅之故。王用汲又提出夺情风波中廷杖的吴中行等人、星变考察中挫抑的诸人,星变考察所挫抑的官员,多半是不依附张居正的人,如翰林习孔教,以邹元标之故,礼部张程,以刘台之故,刑部挫抑颇多,则以艾穆、沈思孝而推戈,赵志皋以吴中行、赵用贤之故。相反,潘晟虽屡经论列,但因得辅臣张居正之心,却得蒙恩。王用汲又言,“威福者,陛下所当自出,乾纲者,陛下所当独揽;寄之于人,不谓之旁落,则谓之倒持。政柄一移,积重难返,此又臣所日夜深虑,不独为应元一事而已”。王用汲的奏疏呈上之时,张居正还未回京。内阁中,吕调阳告病在家,于是张四维拟旨,将王用汲削职为民。

张居正回京后,了解到事情的原委,调阅了王用汲的奏疏,大怒。王用汲所讲的乾纲、威福,正是君主所最容易生疑的敏感问题。张居正立即上疏神宗,请求明辨忠奸,指出王用汲上疏的用心在于挑拨君臣关系,他剖白自己一心为国的心迹,说明遭刘台、王用汲等人攻击,是因为自己不肯“委曲徇人,凡所筹画,惟施一概之平;法所当加,亲故不宥,才有可用,疏远不遗;又务综核名实,搜剔隐奸,推彀善良,摧抑浮竞;以是不便于小人,而倾危躁进之士,游谈失志之徒,又从而鼓煽其间,相与怂勇撺嗾,冒险钓奇,以觊幸于后日,为攫取富贵之计,蓄意积虑,有间辄发”。他在奏疏中,还不无担心地说,这些攻击自己专擅的言论,日浸月润,恐致人主之疑,“小则使臣冒大嫌而不自安,大则使臣中奇祸而不自保”。神宗自然是下诏切责对首辅的讹言。但是,随着神宗年龄的增长,这些话在他心灵深处,感情深处究竟是不是引起了什么微妙的变化呢?他自己也许尚未有明确的意识。而张居正的担心却不无道理,“中奇祸而不自保”,正是他身后的结局。所以张居正的愤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当时他在北京,那么王用汲得到的只能是下狱廷杖。然而张四维已经处置完了,不便更动。张居正以张四维对王用汲的处置太轻,所以移怒于张四维,“厉色待之者累日”。

万历初年,朝中的内阁、六部、都察院,地方上各省的督抚,几乎全是张居正推荐的入,对张居正的措置和布署,无不听从,即使是历来难于协调的言官,也都听从张居正的指挥。

同类推荐
  • 打动人心的68个说话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说话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口才欠佳的人生是黑白的。口才的好坏可以决定你的一生!翻开这本书,改变就已经开始!本书从帮助读者提高语言能力和说话技巧的愿望出发,精心搜集了大量语言表述实例,将其概括成50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助你快速掌握各种场合的说话技巧。
  • 职业三字经

    职业三字经

    这本书虽然是讲职业,但涵盖国学、管理学、职业伦理、哲学、文字等领域。可以说是:一本书,六门课,一部工作字典:国学课,语言课,哲学课,管理课,职业修炼课,励志课,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增强了可读性。
  • 人格的潜力与成熟

    人格的潜力与成熟

    目前,学术界出现了一种有关人类疾病与健康的新观念,对自我实现的人加以研究,可以教导我们认清自己的错误、缺点以及成长的正确方向。除了我们这个时代,任何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典型与理想。我们的文化早已放弃了圣人、英雄、君子、武士、神秘家这一切理想的典型。
  •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努力自觉的激励

    本书内容包括:对挫折的感悟、对爱心的感悟、对友情的感悟、对做事的感悟、对智慧的感悟、对品格的感悟、对自信的感悟等。
  • 商务礼仪一本就够

    商务礼仪一本就够

    不知商务礼仪者,难为商也。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礼仪秘笈。这是一册商务精英的行为规范。本书鉴于现代商务人士的交往需要,秉持“好懂、好看、好学"的原则,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商务人士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礼仪,并且配以精美、生动的图片进行现场实景说明。力求让内容更加通俗易学,让你的礼仪更加精确规范。
热门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白手起家:拥有自己的餐饮店

    白手起家:拥有自己的餐饮店

    本书从餐饮店前期申请注册、选择店址、布局装修、营销技巧、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创一家属于自己的特色餐饮店。
  • 血祭之龙吟大陆

    血祭之龙吟大陆

    一片亘古如此的大陆,一个无人踏足的境界,一名身负重任的少年,普通人是天才的铺路石,天才是他的铺路石,妖孽之上,吾为尊主!
  • 幻成神之螣蛇缘

    幻成神之螣蛇缘

    古有人修仙,今有仙修神,蜀国时期,修神成特色。传说当年女娲补天剩下一颗由天地精华凝结而成的五色石,它们散落凡间,化成了灵珠。为了成神,各大势力都疯狂找寻灵珠下落。她与他坠入爱河,却为天地不容,轮回转世,最终苦尽甘来,却不知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
  • 樱花落地成霜

    樱花落地成霜

    她们本来是一群单纯,要好的朋友,莫然和华芊却因为一个席殇城,闹的不和成为对手,而一旁的方玘和萧唯都有自己的归属,她们一路走来,变的冷酷无情,甚至不再是以往那般美好,青春的回忆满满都是伤痕,而职场上也并非一帆风顺......
  • 帝凰:名门弃妃

    帝凰:名门弃妃

    他是出生被预言克父的帝国皇子,她是未过门便被休弃的名门嫡女。他被至亲所弃隐姓埋名,她受尽羞辱敛其锋芒。此生所求不过一隅安身之地,既然天不遂人愿,那么扶摇直上又如何?——我看你顺眼,你看我顺眼,不如我们约好一起祸乱世间,如何?一路相携,破釜沉舟,此生最艰难的至尊之路,她与他并肩,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 医途之国医大

    医途之国医大

    医之道,吾之命。医之初,国医大!人有稀奇病巧手医百病钻医学宝库良医同良相漫漫医途,为何生长,滚滚黄晨,日落黄昏,曾经何时,已经坠落的明灯却在不经意之间开启了医学的大门,开始了新的旅途......
  • 末世原点

    末世原点

    “妈妈,以前天空中真的有又圆又大的月亮吗?”,一个小男孩看着月亮已经消失许久的星空疑惑的问道。“当然啦,你不是已经看过《原点》中的月亮图片吗?”,说着母亲连接了原点数据库和小男孩一起浏览着属于先驱者们的故事。红月一出,乱世将起,万古岁月,只为往昔!这是先驱者们在末世的挣扎与反抗、生活与奋斗、振兴与开拓;这是先驱者们历尽艰辛重建人类文明的开拓史;这也是名为先驱者的一群人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这更是留给无数后辈子孙无尽的人生财富。人们后来把这称作原点——一切的起源,原始的起点。
  • 飘与天天天等

    飘与天天天等

    两个没有交集的人,通过网络相识,相知,相爱。就在他们快要相守的那一刹那,一切都改变了,命运跟他们开了最大的玩笑,现在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明明相爱,却隔得好远好远。还有没有那一天,你变回我的天天天等,我,一直在原地,等着你回来。
  • 仙子乱:狐宠

    仙子乱:狐宠

    有个人曾经对凌小骨说过,你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可是凌小骨从来都没有正视过……有个人曾经对凌小骨说过,不管我怎么样,都不会让你变成别的样子。可是凌小骨从来都没有在乎过……终于有一天,凌小骨对着曾经的那个人说,从此以后,你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只是这一次,没有人回答她。凌小骨伸着自己的九条尾巴,将眼前的冰块紧紧的抱住,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你怎么样,我就怎么样……”【ps:本文是小九特意制作的小短篇仙侠文,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各位妹子可以放心跳坑~】小九新坑《天降蠢萌:boss你够了》,欢迎各位妹子们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