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5900000008

第8章 身当天下之重(1)

位登首辅的张居正,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且利用皇帝年幼这一有利时机,将国家的大权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一历史机遇,是同样有志振兴国家的徐阶、高拱所不曾遇到的。机遇对张居正似乎格外偏爱。而善于把握时机的张居正,更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巩固地位的关键是要取得皇贵妃李氏的信任。李氏为神宗生母,原籍漷县,本来为裕王府的一名宫娥,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晋封贵妃。神宗即位时年仅10岁,小皇帝凡事都听从母亲。因此,结好皇贵妃李氏,便能取得皇帝支持,巩固首辅地位,总揽朝纲。神宗即位不久,即召见张居正,提出生母皇贵妃李氏的尊号同题,按明代制度,皇后应为皇太后,皇贵妃只能称太妃,明代只有天顺八年(1464年),宪宗尊嫡母为慈懿皇太后,生母为皇太后。所以,即使皇帝生母称太后,也不能加表示尊崇的徽号。但是为了取得皇贵妃李氏的支持,张居正打破了祖制,破例地尊皇后陈氏为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李氏为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区别。万历六年(1578年),又加仁圣太后尊号仁圣贞懿皇太后,加慈圣太后尊号慈圣宣文皇太后,两宫亦无区别,张居正因此博得了慈圣太后的好感和信任。

慈圣太后笃信佛教,喜作功德之事,京师内外多置梵刹,耗资颇巨。尽管张居正认为,这项数目不小的开支,是无用之费,而且国库空乏,又百废待举,但是为了结好慈圣太后,张居正作了让步,他对慈圣太后的功德之事,多曲从之。万历元年(1573年),慈圣太后修涿州胡良河、巨马河二座大桥,耗银10万两。万历二年(1574年)桥成后,又在涿州建碧霞元君庙,并建承恩寺、海会寺。万历三年(1575年),修东岳庙。万历四年(1576年),建慈寿寺。万历五年(1577年),建慈寿寺。万历五年(1577年),建万寿寺。万历八、九年(1580-1581年)间,在五台山建大宝塔寺。每一处工程修竣之后,张居正都写一篇碑文,对太后颇多颂扬。隆庆初年,江西龙虎山张道人的道号被革去,万历五年,张国祥通过冯保,疏通慈圣太后,遂得复其封号。对于此事,张居正说:“张真人事,委为过举,初时发自慈闱,不毂未敢骤谏。”复张真人封号,无关政体,张居正自然不会因此得罪慈圣太后。

稍违祖制、略费国库银两、写几篇应酬的碑文,换来了政治上的支持,可以说,张居正是精于权变的。孔子、孟子是圣人,他们也讲究权变。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贱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甚至对儒家经典,亦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孔子亦谓“毋必”、“毋固”,“无可无不可”。所以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以其因时达变,“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这些都是张居正所熟悉的。他从小熟读经史,《周易》中讲:“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张居正在政治活动中,灵活地运用了这一深邃的哲理。必要的退却,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

隆庆六年,神宗生母上尊号后,地位提高了,张居正便请她以太后身份移居乾清宫,亲自教养年幼的皇帝,慈圣太后则将“大权悉委之居正焉”。张居正在世时,一直深得慈圣太后的眷顾,且屡加赏赐。万历六年九月,张居正的母亲赵夫人由司礼太监陪同到京,神宗命太监出郊慰劳,两宫皇太后均派宫中掌事太监造府慰问。随后,神宗及两宫皇太后颁赏赐。神宗和太后慰谕张居正母子,几用家人礼。与慈圣太后的密切关系,她的信任与支持,是张居正政治地位稳定的最可靠的保障。“万历初政,委任张居正,综核名实,几于富强,后之力居多”。

闻名于世的北宋王安石变法,也曾遇到与后宫的关系问题。王安石实行市易法,触犯了后宫的利益。原来宫廷用品由市易司供给,在购买过程中,宦官往往从中勒索商人,行免役钱后,要按市易务规定的市场价格购买,于是宦官与后宫无不言新法之害,以至太皇太后、皇太后流涕上言,以王安石“变乱天下”、“新法不便”等为由,要求罢黜王安石。后宫的反对,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张居正吸收了王安石的教训,妥善地处理了与后宫的关系。

在慈圣太后的教诲和督责下,神宗对张居正十分尊重,甚至有些敬畏。对张居正或称“元辅”,或称“先生”,或称“少师张先生”,“待以师礼”。

万历四年,发生了刘台弹劾张居正的事件。在张居正处于困难之时,神宗全力支持了张居正。

明朝法帛规定,巡抚为地方的封疆大吏,主管赋役、武备诸事,巡按御史只有察举奸弊、绳纠贪残的监察权。但实际上,巡抚、巡按之职常常混淆,以至职责不清。万历三年,三边总督石茂牮因御史督战太急,仓促进兵,遂至挫败。由于巡按有监察大权,故凌驾巡抚之事,每有所闻。从“综核名实”的角度,张居正感到有整饬的必要。“居正以御史在外,往往凌抚臣,欲痛折之”,“饬院长严加考察”。同时,从用人的角度,张居正也认为,将一方委之巡抚,应当使他们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不受掣肘,便宜行事,才能有所建树。

万历三年,辽东抗击鞑靼骑兵获胜。按制度,应由巡抚张学颜向朝廷奏报辽东大捷,巡按不得报军功,但是巡按御史刘台却先行奏报。刘台,字子畏,安福人,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是张居正的门生,初授刑部主事,万历初,由张居正推荐,改御史,巡按辽东。刘台奏报军功分明是超越职权。边疆地区巡按牵制巡抚,对防卫尤为不利,所以张居正对此类事情究之甚严,“事小不合,诘责随下”。尽管与刘台有师生之谊,张居正仍不顾情面,拟旨切责其违制妄奏,并引故事绳督之。刘台对此心怀愤恨,于是,在万历四年正月,上疏弹劾张居正。刘台首先指出,本朝自太祖废丞相,二百余年来,即有擅作威福者,亦避宰相之名而不敢居,而张居正偃然以宰相自处,擅作威福。然后,刘台逐一列举:张居正驱逐故辅高拱,又以王大臣之狱抵毁之;祖宗之朝,非开国元勋,生不公,死不王,成国公朱希忠,生非有奇功,张居正违祖制私赠王爵;内阁彖宰,本应廷推,张居正私荐张四维、张瀚,张四维善机权,张瀚对首辅唯唯诺诺,竟若簿吏,官缺必请命于张居正,而援引之人,尽为张居正同乡、亲戚、故旧、私恩及他们所荐之人;张居正威福自己,目无朝廷,得一严旨,则曰自己从中调停,方得如此,得一温旨,又曰自己力请而后得之;张居正行考成法,协制科臣,拱手听令;斥逐言官,如余懋学、傅应桢等;为固宠计,献白莲白燕颂,为符瑞虚妄之说;诬陷辽王重罪,以夺其宅;为子弟谋取乡试;起大第于江陵,费至10万,规制拟宫禁,遣锦衣卫官校监治,搜括乡郡之脂膏。“辅政未几,即富甲全楚”。

刘台的奏疏呈上去之后,张居正愤怒极了。这是他当政以来,也是他当政之时受到的最严厉的攻击。明朝二百余年来,没有发生过门生弹劾老师之事,而且是自己一手提拔的门生。他作为师长、首辅,不便与刘台逐条辩驳。张居正自有处置的办法,以退为攻是他经常使用策略。他知道,当此之时,慈圣太后和神宗都不会因刘台的弹劾而对他有所不利,于是张居正上疏神宗,指出刘台弹劾自己的动机是由于违制奏报辽东大捷遭到切责,又与傅应桢同邑交厚,因究诘傅应桢党与,遂不自安,竟将怨愤发于自己身上。接着便提出“计惟一去以谢之”。张居正提出辞职,他跪在地上,眼泪不住地掉下来,他心中感到一种不被理解的委屈,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着帝国,疲敝已久的国家,困难和问题堆积如山。难于处理的事务、难于协调的关系,更是头绪纷杂,他不曾有过畏难和退却,而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他不得不动用权威,那便成了擅作威福;他不得不在人事方面处心积虑地作出安排,这便有引进私人、结为党羽之嫌;他献白莲白燕颂,是结好太后、神宗的一种手段,在他那种地位、境遇中,他只能这样做,甚至为了“综核名实”,亦不得不对自己的门生严加申斥。他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只希冀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使国家富裕、强盛起来。但是,他的苦心又有谁理解呢?刘台的弹劾竟欲置他于死地,愤慨、悲伤与担忧交织在一起,他跪在地上不肯起来。神宗走下御座,亲自扶起张居正,说:“先生起,吾行逮台竟其事。”并慰留再三。张居正又再次上疏,仍然请求致仕,同时不到内阁办事了。他在奏疏中推心置腹地对神宗说明自己负重处危的境地,“臣之所以必以去为清者,非得已也!盖臣之所处者危地也,所理者皇上之事也,所代者皇上之言也。今言者方以臣为擅作威福,而臣之所以代王行政者,非威也则福也”,所以难逃专擅之讥。“况今谗邪之党,实繁有徒,背公行私,习弊已久,臣一日不去,则此辈一日不便,一年不去,则此辈一年不便。若使臣之所行者,即其近似而议之,则事事皆可以为怍威,事事皆可以为作福,睊睊之馋日哗于耳……使臣常负疑谤于其身,亦岂臣节之所宜有乎?此臣之所以辗转反侧,而不能不惕于衷也”。可以看出,张居正最担心的是神宗的态度,擅作威福是人主大忌,高拱因此而被逐,他担心这些议论不绝于耳,神宗难免为之动心,阿时,他还看到,反对和排挤自己的,不是一个刘台,而是一批人,他们形成一股反对改革的势力,所以自己处在险境之中。神宗又立即下旨慰留,并差司礼太监孙隆前往劝慰,同时降手谕,情辞恳切地请张居正出来视事。张居正所忌怕的不是“实繁有徒”的反对者。而是高居庙堂的神宗,他看到神宗的真诚和毫不动摇的信任,又慨然出来料理国事。

神宗下诏,逮刘台至京师,命廷杖一百,充军边疆。张居正不想把事态扩大,引起一些人的反感,于是他上疏求止廷杖,结果刘台被除名为民。但是张居正对刘台耿耿于怀,后来,张学颜为户部尚书,揭发刘台在辽东受贿事,张居正让辽东巡抚于应昌核查,又让江西巡按王宗载调查刘台家乡,二人都顺从张居正之意,以刘台受贿属实报告,于是刘台被发配广西,其父刘震龙、弟刘国俱坐罪。张居正对如此激烈攻击自己的人,是不会留情的。万历十年(1582年),刘台在发配地与张居正同日而卒。

刘台在奏疏中提出张居正受贿事,就张居正本人言,他看重的是权力和功业,不愿以货利而败坏名声,葬送政治前途,所以他曾一再拒收礼金,他可以自持其身,但是却无法控制住他的家人,尤其是父亲张文明。甚至张家的奴仆,也常常倚仗权势横行乡里,侵扰有司。至于收受贿赂,更是难免的事情。地方官为结好首辅,也想方设法交结张家。例如,荆州有一淤洲,荆州府便让张家来报领,张居正知道这件事后,去函回绝。然而张居正不知道的事情毕竟居多,江陵远在千里之外,他鞭长莫及,张文明一向放荡不羁,在“子为父隐”的时代,张居正又能怎么样呢?张家丰饶的家资也便积蓄起来了。张居正的女儿嫁刘一儒之子为妻,张女陪嫁的嫁妆,珠玉锦锻,盈箱满箧,刘一儒将这些珠宝等物另行封锁,放置别室。后来,张居正家产被尽数抄没入官,刘一儒遂将这些封存的资财交还了张家。

另外,张居正所生活的时代,腐败空气弥漫已久,官员们对职务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已习以为常,长久地生活在这种气氛之中,难免使人习惯起来,把不正常的事情当作正常的事情,张居正也不免于环境的影响。辽王被废,辽府成为他的私宅,隆庆六年(1572年),张居正将湖广巡抚、巡按提议为他建坊的工、料折价,充作辽王府之价,结果坊价送到张家,立刻扩建宅第。正如刘台所言,由锦衣卫监办,宅第之中,堂楼华丽,神宗亲自赐名。“纯忠堂”、“捧日楼”,又颁御笔大字二幅,一为“社稷之臣”,一为“股肱之佐”,又对联一付为“正气万世,休光百年”又赐银一千两。皇帝尚且如此,地方官更争相趋炎附势,张居正宅第的扩建,经两任湖广巡抚之手而成,以后,又有人提议为张宅创山胜、建三诏亭、重行建坊表宅,张居正虽一概予以回绝,但是提议者却仍旧力行之,而张居正也没有拿出“整饬纲纪”的勇气和决心,加以纠正。

刘台在奏疏中还提出,张居正为子弟谋取乡试,为此,许诺御史舒鳌以京堂、布政施尧臣以巡抚。对于这一点,张居正难辞其咎。在明代,大臣子弟入仕的途径有二条:一为门荫入仕,大臣建功或任满者,可以荫子,荫子又分为文荫与武荫二种,通常官职不高,高者不过授五府幕僚,出典远方郡守而已。另外一条途径是通过科举考试,由乡试、会试而进入仕途。明代是科举最盛的时代,尤其是明中叶以后,大学士、尚书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不仪寒门庶族竞争科举,即使是有门荫优侍的大臣子弟,也宁愿通过科举谋取好的出身、通达的前途。这也是张居正对自己儿子的期望。张居正共有六个儿子:张敬修、张嗣修、张懋修、张简修、张允修、张静修。张居正对敬修、嗣修、懋修尤寄予厚望,爱之而帮之,至借用职权,为他们谋取乡试,同时又让他们与沈懋学等才学之士交往,促其上进。

同类推荐
  • 塔木德商训:犹太人的经商智慧与做人艺术

    塔木德商训:犹太人的经商智慧与做人艺术

    本书重点萃取了《塔木德》中有关犹太人如何经商和处世的200多条箴言,分成契约经、财富经、信息经、成本经、营销经。买卖经、数字经、诚佶经、博弈经、风险经。理财经、顾客经、谈判经,管理经等方面内容。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进行阐发,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金钱观念。经营技巧和处世法则,从中可以窥见犹太人之所以卓越的秘密。
  • 在职场要像向日葵一样成长

    在职场要像向日葵一样成长

    Helen告诉你,在职场要像向日葵一样成长!“职场向日葵”代表了阳光、激情的职场一族,她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职场小故事,展示了“职场向日葵一族”是如何解决职场中的困难事,尴尬事,窘迫事,归纳了职场人应对社交、工作、转行等的独家秘诀。愿职场“向日葵”们,迎着太阳,自由绽放!
  •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为犹太人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提供了指导方法。无数的犹太商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赚取财富的灵感,成为世界的超级富豪;无数的犹太学者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智慧的真知,成为世界著名的学者;无数的犹太父母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培训孩子的诀窍,成为教育孩子成才的高手;无数的犹太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解决生活面临的所有问题。
  • 做好难做的事

    做好难做的事

    本书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们生活与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些难题,教给我们怎样调整心态,找对方法应对一些尴尬事、棘手事、头疼事等。
  •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人生也是这样,只有历经磨炼才能造就精彩的人生。许多的如意和不如意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如果能经常换个角度思考,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其实是非常精彩的。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为什么不放纵一下自己的笑容:你不能改变环境,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自己。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尽量地放松你的心情吧,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大声抱怨。
热门推荐
  • 当江遇上姜

    当江遇上姜

    精彩又苦逼的高中生活里绽开出绚烂的一段情。我姓江,叫江娇。他姓姜,叫姜凡。连名字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呢。江娇遇上姜凡之前,属性刚烈飘忽,遇到姜凡之后,真的归真变成了娇娇……看文就知道了。姜凡,转校生,万千少女心里的阳光男,却偏偏只宠江娇,曾为了江娇承包食堂,为了江娇理转文,为了江娇背处分,为了江娇……请看文。偶然的相遇,必然的相爱,欢喜冤家,傲娇宝宝,爽中有暖,轻松爆笑。为博君一笑,请看文,为博君心暖,请继续看文,废话不多说,请看文!
  • 罪恶的留恋

    罪恶的留恋

    一座城,埋葬了一代人的青春;一些年,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温柔的疼;一个人,就构成记忆里飞舞的梦……如果有着悲惨童年的富二代爱上家境贫困的女生,那么他们之间会不会发生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如果白富美爱上已经爱上其他女生的富二代,那么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还有,如果人们把青春年华的羁绊带入五颜六色的社会,那么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我们的青春何其相似?我们的青春与众不同!带着荡气回肠的年,携着不可一世的容颜,却发现,那是生命的难,那是束缚翅膀的羁绊……欢迎大家加入QQ书群:307498288,我们一起经历喜怒哀乐,一起成长,一起幸福!!!
  • 医代天骄

    医代天骄

    凌天,见美女流鼻血,更是迈不动那一双大脚,实实在在的纨绔子弟,但实乃潜龙在渊,身怀帝脉,手掌阴阳,却奈何落得个保护校花的责任,可谁知责任并没那么简单,反而陷入巨大的漩涡当中。“大美女们,本帅哥来也!”凌天拍着胸脯,雄心壮志道。
  • 诡镯

    诡镯

    网购了一只仿古的白玉镯,本想送人做生日礼物,可没想到女室友在这之后突然变得诡异起来,夜里穿着红衣服在那儿唱歌,为了弄明白事情的真相,我一步步的展开了调查,我发现我好像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网在了其中……
  • 俏丫头闯江湖:帅哥一箩筐

    俏丫头闯江湖:帅哥一箩筐

    爹爹为娘亲隐居雪山,害得我也没见过花花江湖。不行,我要偷偷下山,独闯江湖!说我疯丫头?人家只是没被这险恶世界毒害,仍然纯洁而已,不然为何有那么优秀温柔的男人独独爱我!不过他也追太紧了吧,江湖之大,竟没有她逃身之处?
  • 符文构架

    符文构架

    列车驶往过去,信念与灰白同在,先天之符的瓦解,后天之符的共鸣。当繁华落寞,耻辱跟着我们离开,新的世界,新的信念……消失的世界,并没有消失,亿万年后的家,不曾改变。“为了能够再次回去,我要立在最高峰。”连断语。失落的种族,失落的大世,但万族辉煌。大陆,大陆,我们一定打回去。列车的穿梭,游方的无奈,立夏的不语,冥六的守护,自由的自由……连断的心,回归未来。这一世,将由我们谱写!上元的凝眸,一切在注视。
  • 极限超脑进化

    极限超脑进化

    “若是人类没有停止进化,那最终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黑暗向,反派BOSS的成长之路。
  • 重生之至尊王者

    重生之至尊王者

    前世,她只是想过与世无争的日子,却不知那些早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人的诡计。今生今世,我不会放弃,哪怕将自己的灵魂献于恶魔,我也要让伤害我和我家人的那群人死无葬身之地片段一“姐姐,你不想让华艺肚子中的孩子出生吗?”一可爱小正太笑嘻嘻的看个面前看书的女孩“不想,那孩子不是我们家族的”仇倾聆一脸淡漠的回答“这样啊!不如他们给我玩吧”仇倾离一脸希翼的看着仇倾聆。“好,玩死也可以”“太好了”片段二“小姐,少爷,老爷说让你们去z国磨练磨练”“磨炼,刘叔叔你传错话了吧,我和姐姐才10岁”仇倾离一脸怀疑的表情“走”仇倾聆淡漠的说道“为啥呀,姐”“上学,好玩”仇倾聆还不遮掩眼中的兴趣仇倾离一副姐姐我懂的表情
  • 原始求生道

    原始求生道

    原始求生路,求生存之路,求长生之路。秦枫重生原始时代,当然是要带领族人崛起于大地之上。可是秦枫重生到一个母系氏族,还是一个才出生的孩子,男人没地位,孩子没人权,这一切该怎么破?好吧,一切先从长大开始,然后再狠狠推翻那群女汉子们的统治……看完记得【收藏】哦!
  • 风长风

    风长风

    天地色变。狂风怒卷。风长风立在高崖之上,抬首望天。“轰隆!”一道惊天裂地的闪电。风长风头发如怒焰般飞舞,忽的狂笑起来。只听其狂喝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修仙界的噩梦,终于由他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