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缝插针利用空余时间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我们还是有不少的空闲时间的。如上学路上,等车的时候,饭前饭后等。如果利用这些点滴的时间,记一两个单词,看一段阅读等,日积月累也挺可观。
我们不妨试一试下面的方法:
(1)放学晚走5分钟
刚放学时,同学们急着回家,走廊里人很多,走得又慢,不如利用5分钟时间读一篇外语短文,天长日久,将大大提高你的外语阅读能力。
(2)见缝插针记单词
把单词做成小卡片,或者买那种可以撕下来的单词本,随时放几张在身上,只要有琐碎的时间,如上学放学路上或者排队等公交车时,每次记两三个单词,睡前把这一天分散记忆的单词用几分钟的时间梳理一下,这样,将大大提高你的外语词汇量。
另外,要养成随身带书的习惯。特别是出远门时,如果遇到塞车等情况时就可以开始学习了。
(3)锻炼、学习两不误
边锻炼边听英语新闻广播,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练习了英语听力,还不用看新闻了,真可谓一举多得。
其实利用琐碎时间的方法很多,关键是你要有这种意识,比如语文知识,特别是词汇的积累,也可以利用上面的方式达到“零存整取”的效果。
以上只是如何利用琐碎时间的一些参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为了增强我们的时间效率,对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一律不做,而重要的事情挤时间也要做完。
学会休息
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同样,不会休息的人也不会学习。
事实的确如此,大家既要充分利用时间学习,也要充分利用时间休息。一根弦绷得太紧会失去弹性,机器运转久了也需要加油,何况是人呢?
休息分为积极的休息和消极的休息。积极的休息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特点,让左右脑交替工作。比如,文理交叉复习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再如,学艺术的考生可以让文化学习与专业练习交替进行。消极的休息就是放下学习去做学习以外的事情,比如散步、听音乐等。不管用哪种休息方式,都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课间休息也不可忽视。课间休息时不要坐在座位上不动,可以到走廊走动走动,放松心情,眺望远方,让眼睛和大脑都得到休息。还可以听听舒适优美的音乐,爬爬楼梯等。
最忌浪费时间
据心理学家的调查,中学生在学习时浪费时间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十种表现:1.胡思乱想;2.坐立不安;3.东寻西找;4.勤去厨厕;5.读写书信;6.乱写乱画;7.电视吸引;8.抓耳挠腮;9.闭目打盹;10.别人干扰。为了有效地杜绝以上浪费学习时间的现象,要特别注意下面几点:
(1)切实加强学习时间的计划性,按时间进行学习,在最佳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多安排学习任务,“乘胜追击”。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自习时不宜一边看电视或听耳机一边解题等。
(3)注意在每天临睡前做一下总结,看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间是否抓得紧等。
杜绝浪费时间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摧毁“三个M”的习惯。“三个M”分别是指“明天再说”、“慢慢来”、“马马虎虎”三个词开头的声母。
要牢牢记住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不要总安慰自己明天一定完成,养成拖拉习惯。
以上是在合理安排时间上的一点总结,当然在时间保证的前提下,要进一步讲究学习方法,如对知识的分类掌握,勤问好问等等都是取得好成绩的必经途径。
4.做一个早起的人
俗话说:“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从古代起,早起就一直被视为好习惯。很久以前,人们就认为如果我们早睡早起,一整天都会精神饱满。
实际上,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空气最新鲜,人们的状态通常也最好。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早上记东西比其他任何时间都能记得快、记得准确。
原因是人们通过一夜的睡眠和休息,消除了疲劳,恢复了精力和体力。此时空气清新,沁人肺腑,人的精神抖擞,这此因素都有利于大脑皮质进入兴奋状态,记忆力集中,此时读书、用脑,自然印象就深,记忆就牢固了。早上是右脑活动最旺盛的时候,而右脑主导人类思考、创造等能力,因此这段时间是学习的最佳时段。从脑波的状态来看,早上的时候,脑会发出令人放松的α波,为了脑的健康,α波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一直处于忙碌状况的读书人而言,若想要有一个清静悠闲的时间,早起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我们早上做些运动或散步,这一天我们都会精力充沛。而且如果我们能够早起,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一天的工作。总之,早起对我们非常有益。
据调查,成绩优秀的学生多半是早起型的人。人生是不是过得充实,最重要的就看你如何利用每天早上的时间。
也许不少人会认为这些早起的人都得早早就寝,但事实上却未必如此。据统计,这些早起的人大都早上四五点起床,但平均睡眠时间仅4~5小时。换句话说,他们就寝的时间大约在晚上12点左右。
问题是一天睡4~5小时是否足够?最近不少与睡眠相关的研究都发表了有趣的实验结果。美国防癌协会表示,一天睡8小时的人比一天只睡7小时的人短命。而日本国立精神神经中心的研究主任内山真也表示,人一天需要8小时睡眠的论调毫无根据。
“拿破仑一天只睡3小时”的传说是非常有名的。应该重视的是睡眠的深度,而不是时间的长短。有人说拿破仑一天虽然只睡3小时,但是睡眠深度足够的话,3小时便已得到充分地休息。反之一天睡8~10小时,却都只是浅睡的话,就算睡再久也会觉得不够。
很多人都知道睡眠的形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为头脑仍在活动的快速眼动睡眠以及非快速眼动睡眠。人在夜间睡眠的时候就是这两种睡眠以90分钟为单位互为交替。拿破仑的3小时睡眠即是经过一次快速眼动睡眠及非快速眼动睡眠之后,就起身迎向新的一天。
从这些一流人物睡眠时间都很短且早起的事实中,我们学到了什么?我想我们都该向他们学习提早每一天的开始,并致力于减少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