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2100000022

第22章 求贤士(1)

一、士诚求和

任何伟大的人在胜利的过程中都会犯下些错误,他们之所以终能胜利,是因为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犯了的错误、并且勇敢地正视和坚定地改掉这些错误,并从中接受有益的甘露。

73、

徐达派重兵围住常州已有五日,张士德虽是打败了徐达的几次进攻,但如今城内粮食日益紧张,张士德犹如热锅之蚂蚁在府里来回踱步。

他的谋士张升认为:徐达从镇江南下,节节胜利,如今围困常州多日,必然只考虑进攻,不会去想有人敢去袭击他。建议张士德大开府库,倾其所有,奖励三军,鼓足士气,然后乘夜突然袭徐达,就算不能歼多少敌人,也可使敌人远去,暂解常州之围。

张士德思之良久,决定孤注一掷,决一死战。

于是唤来常州县令,命其大开府库,清点银两,全数赏给三军。当天晚饭,异常丰盛,没有鸡鸭,张士德下令宰杀了些战马,将士们吃了,士气果然高涨不少。只可惜,张士德的这些行动,徐达全部一清二楚。原来,早在进攻常州之前,徐达早派人混入城内,以作内应。

徐达接了内应传来的情况,立刻与左右先锋郭英赵德胜商议。大家都认为张士德此举,旨在鼓励士气,作困兽斗,今晚可能要来袭营。

郭英建议说:我们可以设一伏圈,候其入内,四面杀出,尽可擒之。

徐达告诉他:常州城外,地面开阔,设伏很难不被发现。分析道:假如等敌人深入到我们军营,这时他们的心已有戒备,我们突然发起攻击,他们要退也难,一定会奋力拼杀,如果我们待敌军出城半里,就迎头而上,敌知我有备只好撤兵,必是慌乱,我军趁此追杀,一鼓作气,定可夺得常州。

郭英、赵德胜闻言,深感高明,于是点头称是,遵照徐达之言,传令三军,作决战准备,只等张士德兵来,给予迎头痛击。

一切准备就绪,张士德单等探子来报,便可出击。午夜刚过不久,三路探子纷纷回城,一一报告说:一路寻去,并无半点伏兵;徐达营内,也无丝毫异常。

张士德闻言大喜,吩咐传令下去:按计划行动,全军出击,击退徐达,重赏三军。为激励士气,张士诚召集他的军队,作战前的动员,张士德兴奋地说:

“我们趁夜袭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待他们惊慌失措之时,我们趁乱击杀,一定能够打他个落花流水……”

黑暗铺天盖地,像是把世界都浓缩在棺材里,惨淡的静寂中,远处不时传出一声孤独的虫鸣,偶尔也有顽固的鬼火闪烁,瞬间又在隐隐无声的黑暗中熄灭。常州的南门,在这鬼都有些担心的暗夜中吱吱呀呀地吊起,张士德一马当先,率领三万将士,冲出城来,直插徐达大营。

这三万刚领了赏银,吃饱马肉的将士,怀了一颗侥幸的心,兴奋而又有些担心地在暗夜里急行。当他们可以看到徐达营中高悬的烛灯那闪烁的一团时,将士们的心都提得紧紧的。想着瞌睡的岗哨,想着甜睡的宋兵,想到他们如天而降地出现在宋兵面前的情景……

可是,就在这时候,宋营里冲出黑压压的无数勇士,高亢而雄壮的喊杀声,划破这惨淡静寂的暗夜,震憾着偷袭者绕幸的心,瞬间便击破了他们原本怀着的美梦。

“杀!杀!杀……”宋兵要命的喊声还在继续,就像似在啖食着偷袭者身上的肉,撕裂去他们仅存的一点点为了生存而敢于还击的勇气。

“不好,宋军有准备。”张士德难受地说:“传我的命令,后队转前队,撤!”

急奔的脚要停住并向后转,三万人的部队,已没了军人的战斗勇气,突出其来的变化已经使他们心惊胆战,军人的勇气已让懦夫的绝望填满。乱了,张士德的部队一下子全乱了!正如徐达所料,有些儿溃不成军,昔日好勇斗狠的军人,慌乱的象兔子见了狼一般,睁大着双眼只忙着寻路逃命。

74、

暗夜中,徐达一直睁大双眼,注视着张士德的部队,冷静而清晰地向自己的部下发出命令。他命令他的军队:要勇猛地向前,要齐声地呐喊。作为军事家的徐达,深知不战而倔人之兵是上上战。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善于用威势来震摄敌人,来瓦解敌人的军心。

徐达的这一招虚张声势,非常见效。在他的部下气壮山河的喊杀声里,张士德的军队已被吓破了胆。机不可失,战争的胜败常常是其间点滴机遇的争取。徐达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他不等张士德的军队回过神来,更不等他们恢复元气,徐达将雪亮的宝剑高高举起,直指常州,声音高亢有力地大喊:

“冲啊!夺下常州!消灭张士德!”

随着徐达的声音,郭英、赵德胜以及他们上万的士兵都跟着大声地喊:

“夺下常州!消灭张士德!”

声音象滚滚的迅雷,弥漫在战场的上空,有力的憾动着交战双方的军心。在这震憾人心的呼声里,徐达身边的大将,郭英和赵德胜坐下的一黑一白两匹战马,如闪电一般,唰地冲出,去追杀张士德。张士德回身与郭英刚战两个回合,便被从后面冲上来的赵德胜一枪刺中右臂,手中长剑登时落地。郭英顺势回马挥剑砍下,张士德无处躲避,只好滚下马来,士兵们蜂涌而上,擒住张士德,紧紧地绑了。

张士德部下,没来得及逃走的,早无勇气再战,见主帅被擒,正好举枪投降。徐达带着主力部队,乘势冲入城内。到处都是跪在地上、张士德的投降士兵,到处都是惊惶失措、东奔西逃的百姓。徐达见了,明令三军:收编俘虏、严肃军纪,召告百姓,使之安居乐业。一时间,百姓欢欣雀跃,皆言徐达军为正义之师。待到安定下来,百姓争相送子、送夫参军入伍。徐达兵马,顿时猛增,加上张士德的降兵,已由镇江时的四万,迅速发展到八万多人。他满心的欢喜,让人带来张士德,亲松其绑,好言相劝,令其归降。

郭英见了,忍不住对徐达说:“张士德一介匹夫,杀我多人,不如杀了解恨,劝他归降为甚?”

徐达听了,微微一笑说:“张士德是张士诚的亲弟弟,若能投降,岂不可以羞煞张士诚。就算他不投降,留在我军中做阶下囚,也可以牵制住张士诚。”

郭英听了,信服地点点头。不料,张士德却并不领情,怒目而视,对徐达说:

“你们是何人,我怎能降?”

“我家国公乃夺天下之人,你若降了,自当得到重用,有一光明前途。”徐达说。

“国公?呸,一野和尚罢了。”张士德恶言相向。

郭英在一边听了大怒,说:“这等无知之辈,留他何用,不如干脆杀了痛快”。

徐达还是摇摇头,心想:既然这样,我就多留他些日子,待到消灭了张士诚,将他兄弟俩囚在一起,看他降还是不降。徐达这么想着,抬眼去看张士德。只见张士德正嘿嘿冷笑,横眉冷对。徐达心中感到好笑,再不理他,吩咐人将张士德带下去关起来。临走时徐达特意交待看守张士德的士兵:要好好款待张士德,不得给他苦头吃。郭英对此很是不解,待士兵押走张士德便问徐达。徐达告诉他:

“张士德是张士诚最心爱的将领,杀了,只会激其仇恨,留着总会使张士诚有所顾忌,尤其是对其他将军,更是影响很大。”

郭英于是心悦诚服。

徐达活捉了张士德,在常州休整两日,即派郭英率兵二万取泰兴,派赵德胜率兵二万取长兴,自己则带着四万将士,直取常熟。

短短的三天时间,三处皆下。郭英、赵德胜与徐达集兵一处。徐达下令,部队作战前准备,故意做出立马就要南下,进攻杭州的样子。

75、

早在张士诚占领杭州以后,为了博得读书人的好感,听从那些文人学士的建议,专门在杭州的最繁华处,开设了学士员、弘文馆。一时间,元朝的旧吏、士豪劣绅,纷纷趋之若骛。

这些个旧吏、士豪劣绅,之所以投靠张士诚,原本是以为元朝统治即将完结,新的统治者可能就是张士诚。为了求取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们前来投靠张士诚,不料转眼之间,张士诚连败于朱元璋的手下徐达,大片富饶城镇尽属朱元璋所有。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便从各自切身的利益出发,又回过头来竭力劝张士诚投降元朝。

“如今,朱元璋之军,如洪水猛兽,汹涌无情,眼看就要来淹灭我杭州城,抵抗不及,只能作水中冤魂。此时若投降了元朝,既可以用元朝之兵,反败为胜击退朱元璋,又不为人斥之盗贼,实是一举两得之美事!”参军俞思齐慷慨激昂地说。

司徒李伯升听了,坚决反对,站出来说:“元朝已如残阳西山,去之时日转瞬之间,假若降之,当为义军众敌。到时候,我们的日子,将是更加难捱。不如调集军马,与徐达决一死战。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一定能够打败他们。”

众说纷纭,理由都非常充分,张士诚听了,一时拿不下主意。他低头沉思了许久,然后抬起头来,对丞相李行素说:

“丞相的看法,不知如何?”

李行素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只是又不太好说,听张士诚点名问了自己,便开口道:

“局面至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行。臣以为,现在我们可以修书徐达,对他说我们愿意讲和。这样拖他一些日子,重振我军力,然后方可战而胜之。”

张士诚听了参军俞思齐与司徒李伯升的意见后,都觉得不妥。投降元军,太丢颜面,何况元军确实也自身难保;与徐达决一死战,想着就害怕,万一战失利,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倒是丞相李行素提出的:与徐达讲和,正合心意。张士诚露出笑脸,对李行素点点头说:

“既如此,丞相可代我速拟一书,转给徐达,视其反应,再作定夺。”言毕,哈欠连连,宣布退朝,自回后花园,看他的天魔舞队排练节目去了。

没多久,李行素写成至徐达书,亲自送到后花园,张士诚正左拥右抱,兴奋上头,很不情愿地说:

“丞相所书,一定可以,我就不再看了,速派人送去,到时把徐达反应告于我知便可。”

郭英、赵德胜出师顺利,集聚常熟,便催徐达速进兵杭州。徐达听后微笑摇头,说:

“两位将军,我们不可逼人太甚,张士诚虽说连吃败仗,但军队仍然比我们多,特别是他的身后是元军的地方,若是逼急了,他一定会很快地投靠元军,到时候要消灭他就难了。更何况,如今吴国公在西南,陈友谅过于强大,恐是随时会召我们前去接应。若张士诚降元,我们必难抽身,到时两面全是劲敌,可就难办了。”

正说着,外面报告张士诚派使者来。徐达吩咐他请进来。来人是李行素亲信潘之园,虽说长得精瘦,却是挺胸塔腰,目光炯然,见了徐达说:

“在下潘之园奉隆平王之命,致书吴国公。”

言罢,双手捧献书信。

徐达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吴国公阁下:实因元朝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本人为顺天意,起兵泰州。现今占有杭州,虽是称王,目的只在为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阁下起兵淮中,跨有江东,又有南京为都,建立了大业,真应为阁下祝贺。上次承蒙阁下遣使通好,因我愚昧无知,不明事理,冒犯阁下,实是大罪,现今幡然醒悟,还请阁下宽待之。我愿每年献粮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银三百斤,作为犒军之用,以求各守疆土,保境安民!”

全属浮言丽辞,以延我进攻之期。徐达心里这么想,表面却笑着对潘之园说:

“隆平王有此美意,我非常高兴,待我禀告吴国公,再予回复。你就先去告诉隆平王,说我家国公深明大义,相信我们一定会友好相处的。我徐达认为,大家都是义军,这仗,我们都是不愿打的。”

潘之园听罢,得意万分,忙回去复命。这边,徐达一边派人将情况让人速去告之朱元璋,一边部署军队准备进攻张士诚。

单个人的局限颇多,稍不留神就会出错,特别是人最风光时,更是最可能失误。因为这些失误,必然会有不幸降临,所以智者总是特别小心。

76

赵普胜巢湖败走之后,带着几千兵勇夺了枞阳,然后招兵卖马,迅速发展。不到一年,赵普胜已有两万余众。他又乘势偷兵夜袭,夺了军事重镇安庆。原想在这里整顿军马,伺机再图更大发展,却不料陈友谅赶来,强令赵普胜去夺池州,然后与南下的朱元璋部对峙。

陈友谅自杀了倪文俊后,便想杀徐寿辉取而代之,却又担心属下不满,其中最为担心的,便是这赵普胜。这回,陈友谅就是想借朱元璋的手,来灭了赵普胜,纵然不能如愿以偿,自己乐得个观虎斗,但有一方受伤,便去袭另外一方,岂不是仙人的高招。

对于陈友谅的如意算盘,赵普胜是心知肚明的,但迫于陈友谅强大的武力,他只好率军池州,以图发展。在赵普胜看来,对付朱元璋自然比对付陈友谅容易,而且,他对朱元璋也是恨之入骨。这回,一来能够不与陈友谅立即对抗,二来又可夺了朱元璋的池州;既可报巢湖之仇,又可趁此扩大自己的实力。不过,朱元璋也是非等闲之辈,我须得小心谨慎地来打好这一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必须先搞清楚朱元璋的详细情况,然后才好有的放矢地做出安排。赵普胜这么想着,便派了许多探马,前去探听朱元璋的消息。没过几日,探马来报:

“朱元璋放弃池州,孤军南下。”

赵普胜闻报,不由得万分高兴,对他的副将安云华说:“朱元璋这秃和尚死期到矣!”

安云华听了,也很高兴,想了想建议说:“我们可以趁朱元璋兵到青阳时,伏兵聚而歼之。”

赵普胜听了摇摇头,非常自信地说:“这一回,我要巧施妙计、借力打力,让朱元璋领教领教我赵普胜的智慧,也让他知道,我赵普胜不是等闲之辈。”

“还请将军明示。”安云华真诚地说。

“现如今,陈友谅随时在谋划我们,希望我们早日被朱元璋杀尽,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取代皇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为建小功伤了自己的实力。反倒要不断地扩大实力,既为了我们自己能立于不败之地,又能够有效的扼制陈友谅篡夺皇位。因此,我们如今必须安坐池州,放手招募兵勇,待那朱元璋在歙县打得火热时,然后举兵袭击铜陵,截其粮草。这样既可以充实我军需,又可以壮大我军力。”

赵普胜言毕下令三军:好好养息,没有军令,不得善自出击。

安排停当,赵普胜心里高兴,便约了师爷吴贵前来下棋。吴贵平日里对赵普胜毕恭毕敬,但在这棋盘上,却是丝毫也不留情,直杀得赵普胜额上冒汗,脖露青筋,正难分难解时,突然见安云华满身是伤地冲直来说:

“大事不好,宋军已冲进城来……”

“又上那和尚的当!”赵普胜双手将棋桌掀翻,咬牙切齿。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很快便冷静下来,大声命令:各部且战且退,往北门集结,突围出去,一定要保存实力。

这时安云华凑到他耳根悄声说:“唯独北门,没有宋军。”

赵普胜听了,翻动眼珠,是不是那和尚又在使诈,伏兵于城外……想到这里,他眼里露出凶光,在心里说:就算他伏兵城外,我也要击败他。这么想着,赵普胜挥舞双刀,率军向北冲去,安云华提枪紧随。杀到北门时,身边已聚集了众多将领。赵普胜下令打开城门,带了众将直奔江边,一路过去,竟是没有宋兵拦截。正在奇怪,江边来了几十条自己的大船接应,赵普胜高兴万分,率领几万将士,渡江而去。

这里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平时白鹤饮江、景色迷人,而今万人飞渡,舟横浪飞,满江飞雪腾云,非常壮观。赵普胜立于船头,迎风眺望,心中浩渺茫然,百思不得其解。这次虽说丢了池州,可死伤却是甚少,宋军既然是早混进城里开了城门,按说死伤一定重大,依朱元璋之实力,来个全歼又未尝不可,没料到,几乎能全师而回,这朱和尚又在搞什么明堂?

77、

朱元璋、李善长、常遇春在南门城楼遥望江中逃命的赵普胜,仿佛是猜透了他心中的疑虑,不由相对微笑。

同类推荐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邓肯

    邓肯

    本书主要以伊莎朵拉·邓肯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内容包括走出旧金山、不懈地追求、艰难中行进、红色的邓肯等部分。
  • 海明威 卡夫卡(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海明威 卡夫卡(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海明威和卡夫卡是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家,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该书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热门推荐
  • 创世之天殊残卷

    创世之天殊残卷

    得太古天殊残卷者,天地宝物尽归所有!孤辰生来九脉缺一,无法哭,也不能笑,他是人们眼中的异类。为了逃避追捕,他不得不踏入仙修道途,能做的,只有不断变强,冷绝斩杀所有威胁自己的存在……
  • 穿越异界当皇帝

    穿越异界当皇帝

    我,秦戈,一个只会吃饭睡觉打游戏的标准宅男,穿越到了异世界,居然当上了皇帝?
  • 半世流离却唯独看不清你

    半世流离却唯独看不清你

    这一程山水,与你相遇,我动了情,醉了心,甘愿在你的眼角里沉沦。缠绵在有你的风花雪夜中不醒,读你三生亦不厌,念你百转也嫣然。
  • 少女名侦探

    少女名侦探

    午夜凶铃,一滩血迹,诡异的现场!第六个妙龄少女,继而赤身被弃尸大街?变态杀手究竟是什么目的?娇滴滴的小萝莉,却是不死神探的后代。夜夜盗梦,惊叫连连,她抽丝剥茧,一层层解开种种谜团!组织神秘的考古队,寻找“预言经书”,解读世界末日的真相!僵尸,异能者,鬼心叵测,是惊悚,还是惊喜?!
  • 穿越之撕心裂肺

    穿越之撕心裂肺

    一个自认为出口成章,却被人说成是脑障碍短路的女生。因为前前世世深爱他的男人被她伤得遍体鳞伤,所以她要穿越回去~想知道内容?看正文!期待吧!
  • 风萧萧叶缠绵

    风萧萧叶缠绵

    因为福飛穿越异界,幸得老天垂怜,并获得判官的判官笔,可以造能人,机缘下拜得神秘的强者为师。炎阳宗?从此展开彪悍的人生!英俊的脸庞,强大的实力,无穷的魅力!!!众美相伴,真爱无悔!炎阳宗?一宗硬抗大陆?,霸气外漏,风起云动.....
  • 恶魔校草:杠上笨蛋丫头

    恶魔校草:杠上笨蛋丫头

    夏冉冉一个平凡不过在平凡的女孩,第一天见面竟然惹上了一个混世魔王他还不小心偷看他洗澡,“啊!”色狼你给我出去。”。安逸晨风格迥异的英俊少爷?为什么会喜欢上夏冉冉?这世界都怎么了?OK,你都是属于我的别吻错人了…。夏冉冉不就揍了他几拳就必须当他的女仆!?“怎么你不服是不是?”“对!我就是不服怎么了?”唔……”这可是我的初吻……安逸晨你这个坏蛋!放开我!“不放!除非你让我亲一下!”你这个坏蛋......
  • 暖宫灯

    暖宫灯

    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云慕蔺进宫是无奈,却也是自愿。
  • 八卦战纪

    八卦战纪

    中国一批神秘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以让人可以身临其境的游戏,从而让人在游戏中受到磨练,且保障人的安全。主人公在一次贪小便宜不知不觉地参加了这个项目,与自己的伙伴开始在这个未知的世界闯关。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