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4400000010

第10章 摆脱伦理(1)

亚伯拉罕跨越了伦理的界线……要么伦理不是终极,要么亚伯拉罕完蛋。

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讲述说:“早在年轻时,我就生活在一个矛盾中:别人认为我禀赋超群,但我深知自己毫无用处。”谁是正确的呢?是认为克尔凯郭尔禀赋超群的人还是自以为毫无用处的他?在谈论克尔凯郭尔时能提这样的问题吗?他自己说过:“我只能从宗教上,在上帝面前理解我自己。但在我和人们之间横隔着一堵不理解的墙。我与他们无共同语言。”确实,如何使克尔凯郭尔的要求和“大家”的需求统一起来?“大家”认为他禀赋超群,而他却认为毫无用处,大家认为他为小事而痛苦不安,而他却说痛苦是世界历史事件。他确信“大家”从不承认他的痛苦值得丝毫注意,这使他不能把自己的秘密公诸于人,使他痛苦至极,忍无可忍。哪里有能评判克尔凯郭尔和“大家”

或“大众”是非的法院呢?有这样的法院吗?乍看起来,这里似乎什么问题也没有。十分明显,无论这有多么困难,个别人应准备服从大众,并在与大众一致中寻求自己存在的价值。再者,最主要的是,痛苦、恐惧这些词对真理代表人物有多大比重,它们将由克尔凯郭尔还是约伯或亚伯拉罕说出?约伯说,如果衡量我的悲伤和痛苦,它们比一粒海沙还重。甚至克尔凯郭尔也不敢重复约伯的这些话。苏格拉底如果听到这番话会说些什么呢?“思维的”人能否如此说呢?然而,克尔凯郭尔摆脱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投在“特殊思想家”约伯的麾下,仅仅是因为约伯敢于这样说。用克尔凯郭尔的话说,约伯也“脱离了大众”,他和其他人也无共同语言。约伯所经受的恐惧使人丧失理智,而“人的怯懦不能承受死亡和疯狂对生活的作用”。克尔凯郭尔一再重申,大部分人甚至想不到生活中隐藏着恐惧。但克尔凯郭尔对吗?约伯对吗?疯狂和死亡“仅仅”是一切的终结,这难道不是无可争辩、十分明显的真理吗?这就像约伯以及整个人类的痛苦和忧伤在任何天平上都不能重于一粒海沙一样无可争辩和明显。这样,“大家”,既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何为生活恐惧的人处于比经受这些恐惧的人更有利地领悟真理的环境?

我们面临克尔凯郭尔的基本问题是:真理在谁一边,是在“大家”及其“怯懦”的一边,还是在敢于正视疯狂和死亡的人一边?就是因此,也仅仅是因此,他摒弃黑格尔转向约伯,这一点也就是存在哲学不同于思辨哲学的地方。离开黑格尔意味着否定理性和义无返顾地走向荒谬。但是,正如我们下面将看到的那样,通向荒谬的道路被“伦理”切断了,只好连理性带伦理一起抛弃。克尔凯郭尔在日记中说过,想理解存在哲学的人应理解“摆脱伦理”的意义。只要“伦理”仍是拦路虎,就不能到达荒谬。确实,现在需要说:不搬开“伦理”,我们就到达不了荒谬,但这并不意味着“伦理”是存在哲学所需克服的唯一障碍。最困难的还在前面。我们已知,伦理和理性是同根孪生,必然是应该的同胞姐妹。当宙斯被必然所迫把人的权利限制在其肉体和世界之上时,作为补偿他决定给人某种“神最好的东西”,这就是“伦理”。

神袛只有一种方法使自己和人免遭必然的迫害:应该。摆脱了伦理,抛弃了多神教神祗惠赐,人就与必然迎面相对。这里别无选择:必须与之作最后的、你死我活的斗争,而这种斗争连神祗都不愿参与,其结果谁都无法预卜。或者确切地说,由于我们想预卜,只得说不可能有两种意见。与必然和神祗不能抗争,最伟大的智者对必然都退避三舍:不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且苏格拉底也承认不能抗争,因为不可能胜利的斗争是毫无意义的。显然,也不应抗争。如果有谁以前未看到,那他现在就会看到理性和伦理的交界处:理性一看到必然,刚宣布“不可能”时,伦理就立刻指令“你应该”。那些同受尽折磨、粪便沾身的约伯交谈的朋友们像古希腊哲学家一样知识渊博。如果把他们的长篇大论公式化,可归结为苏格拉底平时所说的,或,若相信爱比克泰德的话,为宙斯对克律西波斯所说的:既然不能克服,当然,凡人和神祗都一样,就应接受。相反,若把约伯对朋友们的回答加以概括的话,那么世上没有力量能使之承认已发生的事情为应该的和最终的,换言之,不仅必然的“权利”,而且“权力”都值得怀疑。必然真有权力支配人和世界的命运吗?这是显然的真理还是鬼魅伎俩?人是怎样接受并服从这个权力的?进而:人们与一切生活中重要的、需要的和珍贵的东西联系的伦理如何会说出“你应该”而保护无理性、令人厌恶且愚钝不堪的必然的呢?当人确信,必然不满足它拥有的外部强迫手段,又设法将人的“良心”诱惑到自己的一边并迫使它为自己的罪恶勾当编奏凯歌时,如何能不绝望呢?

这也是克尔凯郭尔离开黑格尔和思辨哲学转向“特殊思想家”约伯的原因。克尔凯郭尔写道:约伯证实了“自己世界观的广度,他把这样做的坚定性同伦理的诡计和攻击对立起来”。让约伯的朋友们对他丧心病狂地“狂吠”吧,克尔凯郭尔继续说,让那些朋友们以及各时代、各民族最英明的人狂吠吧,他们企图使他相信,要求他愉快服从命运的“伦理”是正确的。在约伯看来,伦理的“你应该”毫无意义,而朋友们攻击他的“形而上学的安慰”乃一派胡言而已。这不是因为他的朋友们不够聪明、博学,不是的,他们掌握了人类的全部智慧,他们能用任何古希腊的谵语来美化自己。斐洛在引用他们的话时能毫不费力地证明古希腊伟人是从《圣经》中汲取了智慧,不是从先知和圣诗歌者那里,而是从约伯朋友的言谈中:伦理(应该)用必然掩饰自己——不应去想做不到的事。正是:如果理性能明确界定可能与不可能,那么美化伦理并依赖伦理的理性就得到“in saecula saecularum”(永远无穷)的保证,约伯朋友们的智慧就像古希腊智慧一样神圣。如果!?然而问题在于:何为必然?它的权力以何为基础?为什么凡人和神祗像着了它的魔似地不敢或不会摆脱其控制?再重复一下已提过的问题:由最聪明的人发明的伦理如何会保护、支持这个权力的?在伦理法庭上正确的不是约伯,而是他的朋友们:事实上理智的人不可能指望和要求为自己修改世界上的法律!而约伯正是这样做的:他不想、不“指望”,也不会要求。对他的朋友们他只有一个回答:你们是枯燥无味的安慰者。克尔凯郭尔则重复约伯的话,为其舍弃了黑格尔,摆脱了伦理,拒绝了理性和人类历史上一切依靠理性取得的成果。对导师们至今仍谆谆教诲的思想他似乎已忘却,茫然地、不是用语词,而是我们用耳朵难以分辨的声音,甚至不是回答,而是用不自然的声音喊道:“何为剥夺我的荣誉和自豪——且又那样莫名其妙——的力量。”似乎他的喊声蕴含着某种力量,似乎他在等待;他的喊声,奇大的嗓门,将震塌四壁。

同类推荐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 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的人生智慧

    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的人生智慧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 间被潮流和流行风尚所吞没,成为没有思想的躯壳,然后在信息的丛林中变 得无所适从,从而感到生命的彷徨和杂乱无章,在喧嚣中把我们本应体验的 美好人生悄然错过。这时候,我们极需要一种让一切归于平静的温婉与淡定 来放置真我,我们这才发现,一切原来那么简单——成功是那么简单,快乐 是那么简单,幸福也是那么简单。 南怀瑾大师把老子、庄子、孔子等先哲的智慧,以通俗的方式娓娓道来 ,趣味横生。他谈儒学,说道家,讲禅宗,评世间百态,论人生种种。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热门推荐
  •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通过对“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主播掌控能力”,及“对外英语广播‘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驾驭能力”等内容的分析,使得与国际接轨的对外英语节目主持呈现方式与解释、掌控原则与理解、表现度与规范化几个方面,都兼具对外广播跨文化传播的特质。尤其是通过对以节目主持人掌控广播电视声像传播产品方式的分析,来探索达成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为有志于从事或研究这一职业角色所涉及的理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分析。
  • 异界之复制小法师

    异界之复制小法师

    “尊敬的龙王阁下,请允许我用一秒钟来表达我对你的崇拜之情!”“……”“一秒之后,这头还没睁眼的龙王被秒了!”“尊敬的尸巫阁下,请允许我用一秒钟来瞻仰你幽幽绽放的灵魂之火。”“……”一秒之后,尸巫变成了诺维的傀儡。诺维压了压自己的法师帽檐,看着埃德萨蒙灰蒙蒙的天空:“给我无数个一秒,我将征服这个世界,让璀璨的星辰挂满天空。”这是一个继承了游戏中变态复制术的玩家,穿越到魔法世界的故事。
  • 嗜血萌夫君:傻王的白发王妃

    嗜血萌夫君:傻王的白发王妃

    由于第一本书在连载,这本书连载完了再更她是沈家大小姐,琴棋书画统统不会,拥有惊世丑颜,他是天启的十三王爷,智力只有五岁,却极尽宠溺她。在她被前夫休回家时,却阴差阳错被代替了欧阳明秀嫁给了他他对她极尽宠溺。在她被人欺负的时候,他去替她挡拳头。在她想要吃东西的时候,他连夜去帮她买。“娘子,我饿了,我想吃娘子。”他咋吧着嘴,扭捏的说道。画面一转。他把她扑倒在地,面具后的双眸,如深潭一般深不见底,“你的味道,一定很香。”
  • 小妻凶猛,总裁请走开

    小妻凶猛,总裁请走开

    韩萱十四岁的时候,和母亲外出旅游被人绑架,父亲韩卫华竟不交赎金,导致母亲为了保护韩萱,被土匪侮辱,最终咬舌自尽,虽然最后韩萱被救,可是心里却永远也过不了母亲那道坎。而父亲,也在母亲尸骨未寒的时候,娶了另一个女人。从此韩萱与父亲彻底决裂,脱离了韩家。六年后,韩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的被绑在床上,一个英俊的男人正在给她拍照。因为麻药的作用,韩萱很无力。她既不认识眼前的男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男人却好像恨极了她。
  • 青春,放飞的梦想

    青春,放飞的梦想

    昔日里那纯真的笑脸,仿佛永远印在了那泛黄的相册里面,现在的我们永远也回不到那美好的时光了,天空还是那么蓝,小溪还是那么清澈,空气还是那么清新,什么都没变,而唯一变的仿佛只有我们曾经那青涩的爱情,回首过去我们那纯纯的友情和青涩的爱情,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爱情故事、、、
  • 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

    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一个人的口才能力更重要;10分钟,打造魅力口才的“强磁场”;让说话体现成熟圆融的魅力;说话高手从不以“硬”求胜;人际交往中的逆鳞不能碰等。
  • 呻吟语

    呻吟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飞鸟集·新月集(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飞鸟集·新月集(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飞鸟集》与《新月集》是文学巨匠泰戈尔最具美感和欣赏性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和散文集之一。白太和黑夜、海洋和河流、自由和背叛、哲学和宗教,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读者在读完后探寻真理和智慧,是他诸多文集中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作品,对陶冶他们的情操和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书为《飞鸟集》与《新月集》的合订本,由我国著名的翻译家郑振铎翻译,附录中收录了泰戈尔生平、泰戈尔访华记及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 坏少爷乖乖让我爱

    坏少爷乖乖让我爱

    “小野猫,够惹火!”唇上的辗压,手上的炙热,他,宛如一头红了眼的野兽,对她疯狂,粗暴却又温柔撕扯着……丫的,为毛一见到他,不是被塞进车里,就是被按倒在床上!拜托,她是个有“品位”的女佣,咋会饥不择食,让这货做了她的暖被男捏?唉,第N次逃跑,第N1次被他逮回房“受刑”,啊!少爷有完没完,轻点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