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4400000011

第11章 摆脱伦理(2)

“莫名其妙”在哪里?是在那剥夺约伯(确切地说,克尔凯郭尔)的荣誉和自豪的势力之中,还是在克尔凯郭尔声摧四壁的想象之中?确实,在他身上发生了前所未闻的某种东西,几近不可置信、不可理喻,无论对于他,还是对于别人:他是和大家一样的人,却不受法律的保护。突然,他莫名其妙地被逐出现实,他接触的东西都成了幻影,就像神话中墨杜萨所接触的一切都变成金子一样。为了什么?因为什么?约伯的朋友和克尔凯郭尔的朋友不费吹灰之力为此找到了十分充足的理由。约伯和克尔凯郭尔是宇宙不断变化现象的无穷锁链中微不足道的环节,这一点足以认为是对“正常”意识的完全令人满意的解释。甚至约伯早在耳闻灾难降临之时就以符合伦理的镇静自若,就像智者所应做的那样(按爱比克泰德的话说,完全像苏格拉底那样,如果他处在普里阿墨斯或俄狄浦斯的位置上),说:赏赐者上帝,收回者亦上帝。但灾难愈多,他愈无法忍受,愈怀疑自己对不可避免性的认识和影响他愉快接受命运抉择的道德。克尔凯郭尔说,约伯的伟大不表现在他说“赏赐者上帝,收回者亦上帝”这句话中。上帝的名字美好无比。他只是在早先说过这句话,但后来再未说过;约伯的伟大在于,他在信仰范围起始界线上就斗争。又:“约伯的伟大在于虚假的允诺不是扼杀他对自由的激情”。事情就是这样。但主要的不在这里;对约伯和克尔凯郭尔来说,主要在另外的地方,不在约伯的伟大之处。难道约伯需要赞赏和褒扬吗?难道他希冀任何夸颂吗?克尔凯郭尔有必要提及此事吗?克尔凯郭尔就是因为约伯摆脱了伦理而转向他的吗?问题不在于约伯是否是伟大、高尚的人物:所有这些问题都被远远地抛在后面。问题在于:能否用呐喊、抱怨和诅咒,用现在的话说,赤手空拳地同亘古长存的法律和自然作斗争?可能约伯尚无所知,但克尔凯郭尔知道,在新哲学中这个问题已彻底解决:“non ridere,non lugere,neque detestari—sed intelligere”(不要讥笑,不要哭泣,不要诅咒,而要理解)。斯宾诺莎的这个原理不容置喙。如果“特殊思想家”约伯的存在哲学欲推翻这个原理,并不以理解得到真理,而是靠呐喊和诅咒,那么把问题转到对约伯个性的主观评价上去就未必恰当。

克尔凯郭尔并非偶然地两次谈到约伯的伟大,而且他轻易地解释了约伯的伟大不在于他所说的“赏赐者上帝,收回者亦上帝”,而在于愤慨地说他的痛苦重于一粒海沙。对此,谁能判断何为伟大,何为渺小?

如果相反又会怎样呢?当约伯内心明智地接受灾难时,他是伟大的,但当他失去明智和冷静时,他就变得可怜、渺小、可笑。谁能解答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他一直隶属伦理,对此我们有早由古希腊圣人提出的、由西塞罗和塞涅卡翻译为“fata volentem ducunt,volenterntrahunt”(信命者命由天定,不信命者命不由人)的现成公式。伟大的人不是被命运找到的,就像被拖到治安管理所的醉鬼,而是“独立地”朝命运规定的方向奔去。俄狄浦斯呐喊,哭泣,诅咒着,但苏格拉底,如爱比克泰德所说,在俄狄浦斯的处境中仍像从狱吏手中接过毒药碗时那样清醒。毫无疑问,如果苏格拉底和约伯一起诉讼于伦理法庭,约伯会败诉的。克尔凯郭尔对此十分清楚。他知道,约伯达到自己目的的唯一方法是辩驳伦理对自己事情的处置。他写道:“约伯很幸运.上帝归还了他的东西,甚至两倍于斯。这就称为‘重复’。这样就是重复。重复始于何时?此事不可言表。对约伯它起于何时?是在人所有的理智的可信和估计都归于不可能之时。”接着,在把自己的事业与约伯的事业同一时,他说:“我期待暴风雨和重复。这个重复将带来什么?它将使我能成为丈夫。”

这一切是否至少暗示了我们称之为伟大的东西?伦理是否关心归还约伯的牛(且以两倍的数量)、金银甚至孩子?或者使克尔凯郭尔复得做丈夫的能力?“尘世的福禄”对精神的确定是不相关的,克尔凯郭尔在《重复》结尾时说。他接着又解释,人一旦正确理解了同上帝的关系,一切有限的东西就成了渺小的。但这早已为多神教的智者所知,他们制定了自治伦理,如果准确地说,神对尘世的一切都无所谓,宗教的本质在于教人鄙视有限的东西,那么又何必要扯到约伯并摆脱苏格拉底?又何必抨击黑格尔呢?黑格尔也教导说,一切有限正在形成之中,没有独立的意义,而只是在无限的过程中才有意义。没有必要为重复操心,也无须庄严宣布:“重复在新哲学中注定要起重要作用”。“新哲学将教诲说,人的一生都是重复。”约伯的牛是否会失而复得,克尔凯郭尔是否能重做丈夫,这不会使任何人感兴趣,也无必要成为历史事件。约伯可能会哭泣、呐喊,尔后陷入沉默,而克尔凯郭尔最终也会停止哭泣和诅咒。不仅他们所丧失的生活福禄是有限的,而且克尔凯郭尔、约伯本人连同他们的哭泣、呐喊和诅咒也是有限的。

永恒吞噬了一切,像大海收容百川而不涨高一样。最后,在无穷无尽之中消融了对伦理的赞誉和咒骂。如上所述,它们对克尔凯郭尔和约伯都不需要。它们得以重复,在重复中认知可能和不可能的人类智慧斩钉截铁地拒绝了他们。但,正因如此,它从不吝啬对人赞扬,当然,是有条件的:人要妥协并承认现实是理性的并以发自内心的愉快接受任何厄运。克尔凯郭尔知道这些,甚至有时也对此着迷。要是约伯克服了必然、获得重复就好了!但如果他陷入一场力量悬殊的斗争又会如何呢?如果《圣经》中确有古代哲人闻所未闻的真理就好了!但如果斐洛是对的,如果应从《圣经》中只汲取不悖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东西,又会如何呢?如果嫉恶如仇、把宗教押上理性审判台的黑格尔是正确的,又会如何呢?

这些忧虑始终萦绕在克尔凯郭尔的脑际。因此,他只是讲“摆脱伦理”,尽管他意识到要求的更多,他最不可遏制的“非此即彼”的时刻已来临。有一次他精力充沛但又紧张万分地谈及此事。在《恐惧概念》一书中他写道:“亚伯拉罕以自己的行为超越了伦理的界线。他的’目的更高,在伦理之外:为追求这个目的,他摆脱了伦理。”又:“我们面临悖论。要么个别人本身处于同绝对的绝对关系中,这时伦理不是最高的,要么亚伯拉罕完蛋。”但对伦理毕竟只是摆脱,这是以备不虞,万一必然克服了约伯,就可以重返伦理的庇荫之下,尽管将按它的要求签署对亚伯拉罕的判决。在如此放荡不羁的思想家身上表现了不由自主、谨慎而又深刻的意义:由他发起的斗争太果断,不能不使最勇敢的人也望而却步。克尔凯郭尔的一切都被剥夺了。他“脱离了大众”,他“失去了法律的保护”,因此他必须也拒绝伦理的保护,尽管后者有权宣布我们“laudabiles vel vituperabiles”(值得称赞或否定)。由此(以下将更详细地叙述),克尔凯郭尔在对“宗教”的理解中始终掺杂了伦理的成分,在一本接一本的著作中赋予其愈来愈大的意义。我们记得,早在《重复》一书中,他就谈到了约伯的伟大。同时,他称宗教人士为“贵族禀性”。而在《致命之症》中他经常用“伦理”概念来代替“宗教”概念,似乎全然置宗教和伦理的关系于不顾,似乎伦理倘若最高,亚伯拉罕将完蛋。他问:“在对罪下定义时,苏格拉底(即用他最好的表达,多神教)还缺少哪种特征?意志、顽固。古希腊唯智论太幸运了,太幼稚了,太唯美了,幽默,诙谐,有罪,不懂得任何人都能有意识地不做好事或有意识地(即知道什么更好)做不该做的事。古希腊人建立了理性的、坚决的无上命令。”乍看起来似乎是对的:苏格拉底教诲说,知善者不会从恶。但这与克尔凯郭尔所说的多神教毫无共同之处。只要回忆一下柏拉图的《会饮篇》中亚西比德的一段话就足以确信其逆为真。或者回忆一下几乎所有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在援引圣徒保罗相应话语时都引用的奥维德的“videomeliora,proboque,deteriora seqtlOr”(眼盯更佳者,试一试,实随更差者)。克尔凯郭尔似乎从未读过《会饮篇》,似乎从未听过上面奥维德的这句诗(若不是在奥维德处,至少在斯宾诺莎处他应读过这句诗),继续说:“误会在哪里?在于缺乏从理解到实施的辩证过渡。正是在此过渡中基督教才开始作用,才弄清罪恶在意志之中,我们到达了顽固的概念。”未必能怀疑这些话能还伦理以“restitution in integrum”(恢复完整)的能力。这个伦理是由苏格拉底带给人们并在关键时候又被亚伯拉罕“摆脱”的。我们已知,伦理的遮掩物及其权力、力量起源于何处,并且,克尔凯郭尔并非以自己的名义,也非以哲学的名义,而是代表基督教谈及这些。他视人类顽固、意志的根深蒂固为罪孽,它们不想听从最高权力的摆布。但约伯是罪人,及罪孽par excellence(多半是)在于他不愿摆脱传统的“赏赐者上帝,收回者亦上帝”,并果断地对种种考验慨然抗争。约伯的朋友们说得好:约伯是造反者,叛逆者,亵渎不敬地使自己意志同亘古永存的宇宙规律对立。需要的不是由黑格尔转向约伯,而是由约伯转向黑格尔;不是由一般趋于个别,而是由个别趋于一般。至于苏格拉底,他无论在基督教内外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亚伯拉罕敢于逾越伦理之外,就是罪犯。克尔凯郭尔欲求得庇护的荒谬则什么也没庇护:在“伦理”之外,必然正一边说着“你应该”,一边以沉重而坚实的步伐向软弱无力的人压来。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菜根谭(第四卷)

    菜根谭(第四卷)

    本书是一本三百多年前的一位退职隐居官员的人生处世经验的总结。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360条,文字皆由排比对仗的短句组成。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也从先哲格言、佛家禅语、古籍名句、民间谚语中演化而来。本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
  •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本书上篇阐述了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哲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下篇探寻了毛泽东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哲学意识的关系等。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 致远的祥和之境。
  •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鬼谷子(约前390年~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蝉,春秋时期卫国朝歌人。世人皆认为他常进入云梦山(今河南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又隐居于清溪之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有《集解》徐广曰:“颖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他精通数门学问,创立了纵横一派学说,并由弟子发扬光大,与当时文化衍生的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合起来称为九流十家。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曾隐居云蒙水帘洞箸《鬼俗子》书三卷,流传于世。
热门推荐
  • 甜入男神心

    甜入男神心

    18岁的秦歌用250度烤箱的热情,都融化不了大冰山楚灏的心。4年后,楚灏倒追未果,于是问她:“你当初为什么那么喜欢给我送提拉米苏?”“提拉米苏的意思是带我走!”楚灏的眸光亮了亮,又问:“那你现在为什么喜欢给我送柠檬戚风呢?”秦歌白了他一眼:“请你吃柠檬是什么意思,还用我明说!”楚灏受到了10086+点伤害。
  • 绝世倾城:男神带回家

    绝世倾城:男神带回家

    他,一生傲气却喜欢上一个情商低的少女她,一个富家千金却沦落到在他家借住渐渐地,他们开始喜欢上对方可是,他们的爱情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经历了风风雨雨,甚至,她的闺蜜喜欢上了他,想方设法的让她离开他,而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误会了她最终他们的爱情还是开花结果
  • 我的故事我的中学

    我的故事我的中学

    这本书记录了我的初中生活,进来看看吧,或许这平凡的故事里也曾有你的影子
  • 我的蜗牛壳王子

    我的蜗牛壳王子

    蜗牛无论做什么都比别人慢,但无论别人怎么嘲笑,它总会一步一步执着的、坚强的往上爬。因为它知道只要不放弃,就一定可以去到想去的地方。可就算是这样的它,也会有受伤的时候。每当这时它总会躲到壳里疗伤,再重新努力的爬。但若蜗牛没了壳呢?云尚学院的乐灵儿就是这样的一只无壳蜗牛。那这只灵儿蜗牛是会就这样勇往直前,还是找个壳再前进?而现下壳似乎又有两个。是安着天使翅膀,刻着楚陌泽三大字的美型外壳。还是长着恶魔羽翼,雕着墨谨轩大名的酷气外壳呢?
  • 情定大清:迷糊皇妃

    情定大清:迷糊皇妃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查泠泠现代都市的高级白领,一场法国浪漫之行竟然让她回到了古代,而置身在鄂硕王府之中,灵魂附在了一代红颜董宛如的身上,一直喜欢清宫秘史的她当然很清楚董宛如是什么样的人物,但是她怎么会成了顺治皇帝的宠妃!一切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在她眼前一一的登上了序幕,天哪,她该如何是好?
  • 万界通行

    万界通行

    崔神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玩的东西,那就是--随便他拿起什么奇怪的东西丢在水里,就能开启通行阵,到达一个与他丢的这个物品属性相同的异世界里面。他曾去过剑侠世界,然后收了个剑仙回村子当保安。他还去过二战战场,然后弄了辆坦克回村子来退敌。。。。他还曾经丢过一个妹子下海,跳进去到异世界一看···回来后他就成了老司机···
  • 上塘论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实践和思考

    上塘论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实践和思考

    本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项工作进行深入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各个日常工作领域的论文,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水平、提升人员科研素养打好基础。
  • 霸血武神

    霸血武神

    你觉得我欺负你了?对,我就是欺负你。老子可是一代武学大师,随便一招就秒杀你这种异界土著。哎……你怎么吐血了?我这也没动手啊……你别死啊,我还没开始玩呢……作为一名成功的穿越人士,苏青终于明白,高手不论在哪里都是寂寞的。
  • 凤凰涅槃之千年劫

    凤凰涅槃之千年劫

    千年浩劫:凤凰涅槃,六界覆灭。千年布局:六界为盘,众生为棋。千年守护:缘起缘灭,亦情亦劫?
  • 携美向仙

    携美向仙

    张文自幼父母失踪,八岁随爷爷到落霞山采药之时,爷爷不幸被妖兽所杀,孤身安葬爷爷,神奇戒指莫名认主,途中巧遇受伤金丹修士,仁义救人,自此跟随修士进入金兰宗,开始了修炼之旅。五行杂灵根困扰修行,被人唾弃,披荆斩棘坚韧不拔,步步惊心携美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