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52400000022

第22章 “人类心理学“构建的基本范畴(2)

(二)履行仁道以求“安”

情感原则是孔子仁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以仁释礼,认为作为统治秩序和社会规范的礼是以人性为基础的,而这种人性的基础就是人类本能的情感。他特别辨明礼乐尤其是礼是从外部对人的一种控制的偏见,认为礼不是一种外部的规范对人的强迫,礼的真正原始含义是“人情的自然要求,并不是人情外面假的形式。凡是寻常的礼都是如此。这种动作都是我们情的表示,如分宾主、分长幼,都是情的自然要求”。正是基于礼不是强迫、被动,而是自然和主动的表示,梁漱溟对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礼是从外部对人有所限制”说法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他指出,人的耳目之欲、好利之心是人的正当生活需求,既不能看成是性恶论的根据,也不能看成是礼实行的根据。礼的根本在于表达人的彼此之间的情感,对人向善的作用不是由外而内的强迫过程,而是由内而外的自觉过程,是人们生命流动的自然结果,“礼便是指生命之恰到好处”,“礼者不是指仪节之礼,而为生命之礼”。也就是说,礼是情感调和、心情柔和的时候的自然行为。梁漱溟同样将人性定在本能情感之上,他认为,孔子所说的“仁”就是本能、情感、直觉。“我们人的生活便是流行之体,他自然走那最对、最妥帖、最适当的路。”这里所言的“最好、最妥帖、最适当”的路就是直觉的路,也就是孑L子所谓的“仁”。梁漱溟用“心安”来解释“仁”,认为“这个‘仁’就完全要在那‘安’字上求之”。在他看来,儒家所谓性善,实际上就是情善。只要是顺着自然流行,情与欲皆善。总之,“求仁”也就求得情感上的安慰、心灵上的宁静,“尚情”就是履行仁道的最佳途径。

(三)回头认取自身活动以求“乐”

由于把“意欲”视为产生空虚、困惑和痛苦的根源,梁漱溟主张抑制“意欲”。因此,他反对向外用力,反对那种什么都要算账的功利主义人生观,还把“不计较利害”说成是孔子唯一的态度,主张一切都不要计较利害得失,否则就是违仁、失中、伤害生机。与此相联系,他倡导陆王心学的向内用力、反身而诚的内省功夫,提倡从内心去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精神不在物质。精神富足,可以补物质匮乏之偏;物质充裕,却难以救精神荒疏之弊。所以,快乐与否不取决于物质生活条件,而取决于心灵是否安宁、平和。也就是说,不取决于你所享受的东西,而取决于你对自己所享受的东西如何看待。

梁漱溟认为,乐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充满音乐的生活,主要是指生活中充满音乐是人的性情得到陶冶,是人处于一种生命的生机活泼的状态;其二指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心态,就是不为一时的生活困境所困,不为物役,保持坦荡、乐观、豁达的心态。他说:“西洋近百年来的经济变迁,表面非常富丽,而骨子里其人苦痛甚深……虽然中国人的车不如西洋人的车,中国人的船不如西洋人的船……中国人的一切起居享用都不如西洋人,而中国人在物质上所享受的幸福,实在倒比西洋人多。”原因在于,西方人风驰电掣地向前追求,虽然所得甚多,却从未从容享受,完全抛荒了自己,丧失了精神;而中国人以其自然融洽游乐的人生态度,有一点就享受一点。礼乐的陶冶,使人置身于儒家一向推崇的“孔颜之乐”那样的乐观心境,使人自然向善。

他说:“故善不但是由自然,而实在非自然不行。只能从活泼发出,从容自在,不能勉强一为斟酌损益,即不是也。”人的情感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心理,这种心理在梁漱溟看来是一种“直觉”。“直觉”原本是柏格森运用在认识领域的概念,梁漱溟先生对它进行了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挥,使之成为诠释孔子心理学的重要范畴。

五、自觉、心静、意识

梁漱溟指明自觉来源于“良知”、“独知”的同时,又分别论述了自觉与心静、自觉与意识之间的关系,以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阐发,建立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心理科学之间的联系。

在论述人类心理内涵时,梁漱溟曾提到巴甫洛夫学派的“主动性内抑制”概念,并认为,人心的“静”就是“主动性内抑制”,它在机体内部起各种调节平衡作用,对外应付环境时则负责控制动作、行为的准确性。而自觉与心静是分不开的。必须有自觉于内,才可以说是心静;唯有心静下来了,才可能有自觉于内。他说:“自觉与心静是分不开的。必有自觉于衷,斯可谓之心静;唯此心之静也,斯有自觉于衷焉。但今点出自觉来,较之徒言心静,其于知识及计划之关系乃明显。”自觉是随人心的活动而同时存在的。正如人听到声音,他不仅仅是听到而已,而且知道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人的感知觉可以对环境起觉察、认知作用;而自觉则是掩藏于心理内部,并不对外,它极其单纯。通常除内心有细微的觉察之外,没有其他作用,但人心任何对外活动都要借助于它。人无时无刻不存在自觉,而其或明或暗、或弱或强、或隐或现都在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所以又是无法一概而论的。心神不定,精神不够专注,自觉即失。自觉不自觉决定于内心注意与否。“自觉之所在即心之所在。”人类超越本能所达到的境界,在静与躁之间有很大的伸缩性,所以人的表现时而自觉时而不自觉。

对自觉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梁漱溟的认识与当代的心理学有所出入。他指出自觉藏于内心,并不对外,而意识则是对外的。人类心理内涵自觉,而其从感觉、知觉以至思维、判断等一切的对外活动,都属于意识。从根本上看,人的一切言行举止也都出自意识。无意识就等同于不自觉,不自觉则知行皆难成就。

“所以当我们说自觉——就其蕴于内的一面说时——须得从严;当我们说意识——就其对外活动一面说时——无妨从宽;虽其自觉与意识原来应当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对于人类,那些习以为常的动作都离不开意识的作用而不能认为是无意识的动作,但从自觉的角度看,又是表现为自觉的极其匮乏。人类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意识,但不是那些悠忽散乱的意识,而是在于认真不苟的意识。从本质上看,这也就是人心自觉的作用。求真恶伪就是随心对外活动,而同时存在自觉之中的一种天然力量。

当人的活动出于意识中时,自觉的活跃性往往会降低,其原因是自觉容易受制于身,即受本能、习惯的影响。而这种随身体自发产生、缺乏自觉性的人类活动与其他动物的本能式活动就很接近。梁漱溟曾精辟地概括了人生、人心及其与自觉的关系,他说:“人之所以为人在其心,心之所以为心在其自觉。”六、本能、理智与理性梁漱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是将人的生命分作本能和理智两个部分的。他以王门后学的泰州学派的“自然”之说与孟子、王阳明的“良知”、“良能”的观点来解释人心之本能。同时,他又将一切罪恶归于理智,认为将一切事物与人的理性分离,导致冷静的计算与对立,由此产生出恶。他自己也承认,在人类心理认识上有一个前后变化的过程。在早年的生涯里,他“大体上是看中意识而忽于本能”,要求人生应该顺着欲望走的;后来,先生觉悟出人生之苦都来源于欲望,必须疏离欲望才能远离痛苦。他把人类之善归于本能,而把人类之恶归于理智。梁漱溟认为儒家的全部哲学就是建立在这种“人是本能的、非理性的人”的心理学基础上的,并依据当时西方“盛谈本能一派心理学”对孔子的所谓人生哲学作了新的诠释和发挥。

梁漱溟对本能的认识,经历过重大的转变。即由最初对本能的忽略到中期的笼统不分,直至后期思想中才将本能区分为动物式本能(如麦独孤、弗洛伊德思想中的本能)、人类与某些动物共有的社会本能(如克鲁泡特金的互本能)及人类独有的本能(如孟子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三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人类心理的理性、理智与本能三分法,取代了原来的理智与本能二分法。

同类推荐
  • 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马斯洛的代表作之一。对于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和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自我人格,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的幸福与快乐,追求人生的真正成功,这不能不说马斯洛的学说也适应了我们每一个追求人生成功者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出版本书的动机之所在,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作为生命本体的人的心理需要,作为具有创造性的人们劳动的价值回归心理需要,作为个体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本要体验人生快乐与幸福的心理感情动机等。
  • 罪犯改造心理学

    罪犯改造心理学

    本书系统介绍了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主要有: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罪犯矫正的心理学思想、罪犯心理转化的动力和机制、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深入探讨了在教育改造中如何激发罪犯的改造动机,转变罪犯的改造态度问题书中还系统介绍了罪犯心理咨询、罪犯心理治疗卡“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并指出在罪犯改造的实践中运用这方法和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书中专门介绍了对罪犯的心理进行测评的过程、方法和罪犯心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 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本书借鉴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引用了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介绍了当前社会上比较有影响的心理学定律,对帮助青少年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树立健全向上的心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心理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心理常识更是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贴近普通人。本书选取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常识,通过列举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权威专家的著名心理学试验以及对人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心理常识进行阐释,达到让心理学改变生活的目的。本书无论是从知识的全面性上,还是从专业性上,都是那些渴望拥有成功人生的朋友的最佳选择。
  • 心理的象征与成功

    心理的象征与成功

    本书围绕心理的象征与成功的内涵展开,阐述了人格分成三个层次,即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在人性中的意义,从而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奥秘。该书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重要代表作之一。
热门推荐
  • 契约成婚之倾世绝恋

    契约成婚之倾世绝恋

    最好朋友的背叛,最爱的人的离去,左柔从爷爷去世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当两个人互相交换着那些伤人的话语之时,他们的心再也无法为对方跳动起来了。当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他却再也无法淡然的面对过去。如果此生注定无缘为何还要剪不断的纠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诸天帝尊

    诸天帝尊

    天元大陆,武道为尊。强者一念间可使天崩地裂,更有大神通者勘破生死玄关,从此不入轮回。地球青年方明携神秘戒指魂穿异世,从边陲小地走出。渡雷劫,经轮回,压服各族天骄。魂练神脉,身合天道,斩尽世间一切敌。一步步踏上那至高无上的帝尊之位
  • 穿越之血武破天

    穿越之血武破天

    穿越之血武破天血脉进化,战天斗地武技一出,无人能及通过血脉祭坛连接天地,沟通世界获取血脉,经过修炼武气获得实力。林涛穿越同名世家少爷,却没想到一来就被驱逐出家族了,家族中人心思险恶用空间传送将他传送出去,在空间隧道中遭遇空间风暴却被系统所救。在得知在这个世界完成任务成为最强者后就可以超脱世界回归后,且看林涛如何在个世界成神、成圣成为最强者超脱世界回归。
  • 最强战仙

    最强战仙

    夺造化,炼元神,堪道境,是为仙;施神迹,立信仰,筑神国,是为神;仙清静无为,飘然脱俗,明道心而成仙;神混迹红尘,广传信仰,聚信仰而成神;到底是明道心,修自身为仙?还是筑神国,传信仰成神?元神高手降临地球,重修仙道,席卷周天,成最强战仙!================================【新书还很娇嫩,需要大家的精心呵护,求收藏、推荐!】
  • 可否别再见

    可否别再见

    简称《再见》。再次相见或者再也不见。如果能重来,我宁愿一开始便与你错过。如果做不到放下你,那至少做到再也别遇见。by艾恩。可不可以不要再一声不响离开。by朴晨也许真的是有点遗憾的,在少年青涩年代没有看清自己的心。谁没有懦弱的时候。这是我下定决心想写完的一本小说。在《再见》中,风雪恋是结局之一(这不叫剧透,因为你们也一定觉得他们肯定在一起)。不过对于艾恩小迷糊。保密。其实这本书的人际关系和我的遭遇也有点像。谁没有一个闺蜜呢?像暗恋的人喜欢闺蜜的事应该也不少吧。不过,谁的初恋可以永恒,又有谁能第一次就遇对某个人呢?那就不得而知了。by彼珍之。
  • 魔尊毒妃

    魔尊毒妃

    杀饿虎,得灵兽,戏弄恶女斗皇子。人人都以为是草包死而复生性情大变岂料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缕冤魂,真身为特工的她无情,决绝。在这人心险恶的举步维艰难以生存的世界,能够站得住脚的只有冷漠,却因一个情字让自己陷于生不如死的境地。“欧阳沧原,你最终还是负了我。”“来人,将这女人丢入蟒蛇谷”“秦岑允,欧阳苍原,如果有来世我定让你二人生不如死!”她带着一身绝望步入蟒蛇谷大难不死,得到高人相救,压制住“情”今生今世我定让负我之人生不如死!
  • 花开花落会有时

    花开花落会有时

    认真看、否则你会看不懂的、新手上架、多多包涵哦
  • 邪少拐爱

    邪少拐爱

    欢迎大家收看植生的新作《邪少拐爱》,作品有点虐爱,喜欢的亲们别忘了收藏,呵呵……感谢支持。有空可以到隔壁坐坐,长篇《猎心:定个糊涂老婆》,地址:http://novel.hongxiu.com/a/440819/她本是个小保姆,只为生活努力;阴差阳错一纸合约成为了不能见光的情妇;本有爱却无爱,本有心却迷失;为了生活她忍受了别人不能忍受的事情;本来平静的生活也是涟漪阵阵;他只是众多公子哥中的一员;深爱着自己认为值得爱的女人;他纵容她的种种行为;为博红颜一笑可以无情地伤害另外一个无辜的人;当捧在手中的明珠有一天消失了;他将她成为了泄恨的工具;她有心逃离,投入了爱人的怀里;他却步步追逐,只因一句:“我现在喜欢你”;感情的纠缠时缘起还是缘落;逃避是幸福的源泉还噩梦的开始……
  • 五虎断门刀

    五虎断门刀

    潦倒老儿,落魄少年,青樽煮酒,白马换钱。江湖路上无大侠,刀枪阵里少朱颜。神兵不过镜中花,秘笈何曾在眼前?刀行塞外,剑落江南,残阳夕照,雁阵惊寒。长亭外几句言语,古道边一声轻叹:宁可心在江湖不把江湖言,切莫身在江湖却把江湖怨!
  • 宋子明

    宋子明

    本小说是一本爽书,以修仙、灵异、穿越、暧昧、推理、历史、玄幻为一体,有内涵,有节操,能够满足你所有需求,并且每日会不停更新,求收藏,求吐槽,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