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常符已经看出乞讨老汉不是平常人,一定是一个有法力的神仙,知道妻子秦娇娘的下落,他翻身跪倒在地,头磕得通通通响,大声哀求:“老人家,我认出来了,你是神仙,求求你告诉我,秦娇娘在什么地方?我要去找她。”
张果老微微笑了笑,说:“实话告诉你,我是八仙中的张果老,你和秦娇娘结婚那天,我和师弟吕洞宾刚好路过,当时我就看出你有家破人亡、夫妻离散的灾害,因为天机不可泄露,不能说明,你妻子也是被我从大江中救起,现在在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你不必担心。”
杨常符听说妻子还在人世,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感激地说:“谢谢张神仙,你从大江中救了我的妻子,是她的救命恩人,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恩人,你大慈大悲,让我们夫妻团聚吧。”
张果老轻轻叹了一口气说:“杨常符,你们夫妻确实有团聚的时候,不过时间不会太久,而且,你要为此受很多苦,不知愿意不愿意?”
杨常符流着眼泪说:“神仙恩人,只要让我与妻子再见一次面,不论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我都愿意。”
张果老追问说:“为了时间不长的团聚,忍受千般痛苦,万般磨难,真的不后悔?”
杨常符指天发誓:“我杨常符为求再见妻子一面,不怕受千般苦,万般难,如有反悔,天打雷霹!”
张果老大声称赞:“好,杨施主真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不过,要想得到我的帮助,重新见妻子一面,还要答应一个条件。”
杨常符性急地说:“神仙恩人,只要能见到妻子,不要说一个条件,千个条件我也答应。”
张果老笑了笑说:“你要拜我为师,做我的道门中人,遵守我道规矩,从此不饮酒,不吃晕,不贪财,不贪色。”
杨常符疑惑地问:“神仙恩人,你们是什么道?”
张果老认真地回答:“我说的道是太上老君、张天师创立的道教,只要你遵守道规,认真修炼,将来会成为名享一方的道观主持。”
杨常符苦笑着说:“神仙恩人,我不想做什么名享一方的道观主持,我想的是重见娇娘一面,向她请罪,求她饶恕。”
杨常符家里来了八仙中的张果老,还要收他做徒弟,消息传开,杨家村的百姓个个兴奋,人人喜欢,很多人拿来了好酒好菜侍奉神仙,成群集队到杨常符的茅棚看望,一些人伸着大拇指称赞:“了不起,硬是了不起,看那模样,走路的神采,一眼就瞧出是一个活神仙。”
“杨常符不知哪辈子修的福,神仙收他做了弟子,将来也一定会成为神仙。”
张果老生性善良,还会治疑难杂症,看到围观的人群里有妇女小孩患有怪病,主动提出帮忙看病,手到病除,患者家属非常感谢。一些家中有病人的闻讯来请,张神仙东家看病,西家送药,在杨家村耽误了半个多月,临走前让杨常符准备香烛纸钱,隆重地行了拜师之礼。张神仙拿出一张画郑重地交给了杨常符,嘱咐说:“你向西边寻找,逢山越山,逢水渡河,照着画中的山形地貌,就能寻到你妻子现在的住处、画上的仙山,也是徒弟将来建庙修行的地方。”
杨常符仔细观看师父交给的画,画中仙山巍巍耸立,四周悬崖绝壁,侧面看,山似骏马扬蹄飞奔,正面看,孤峰高耸入云,白云山腰飞,苍松峰顶长。他小心翼翼地把画收藏好了。
张果老要走了,杨家村的人都来送行。神仙唱着歌:“我来楚州行,点化有缘人,仙山建神庙,造福众生灵。”唱着,越走越远了。
送走了师父,杨常符收拾好行李,到岳父岳母家辞行,拜托照看好母亲的坟墓,然后离开家走了,他把妻子的画像和师傅留下的画图收藏好,去寻找画中的仙山,寻找妻子居住的地方。
秦娇娘在瀛山顶上安下了家,她在一块稍稍平坦一些的地方开了一小块荒地,种下玉米、红薯等粮食、蔬菜,瀛山上的人个个像杨家村的乡亲一样善良温和,看到山顶来了一个孤单女人,生活艰难,都来帮忙。茅屋顶上缺少茅草,有人拿来了,把茅屋顶盖得厚厚的。两个年轻小伙子还砍来几根又粗又大的竹子,劈开压在屋顶上,无论刮多么大的风也刮不走茅草了。睡觉没有被子,煮饭没有锅碗,瀛山上的乡亲,东家拿来棉被,西家拿来锅碗,秦娇娘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完全没有感到孤单。秦娇娘也努力为瀛山上的乡亲做事,报答好心的人们,有两个单身汉子,衣服破了没有人补,鞋破了没有人做,秦娇娘为单身汉子补衣、做鞋。有时候,单身汉子外出办事,回来晚了,爬山路累了,秦娇娘煮好了饭,热热地温在锅里。单身汉子中有一个叫柴娃的,从小死了爹娘,吃瀛山上百家饭长大,受了很多苦。柴娃也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长大了,有力气了,常常帮助乡亲们做事,每逢山下赶集,担柴下山卖,为乡亲们带回针线、盐巴。有钱的,按山下价钱给,没有钱的欠着,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给,每逢赶集天下山,都要为乡亲们担回一大挑东西,累得气喘吁吁。秦娇娘来到瀛山,柴娃见她单身一个女人,生活艰难,帮的忙最多,出的力最大,知道娇娘刚在山上安家,手头紧,带针线盐巴,从来没有收过钱。秦娇娘心里过意不去,做了新鞋送给他。柴娃一定要用钱买,收了鞋,扔下十个铜钱跑了。
柴娃觉得秦娇娘人好,心好,时间长了有了感情,很想娶做媳妇。
终于,有一天,茅屋里只有两个人,大着胆子把心里话说出了口。
柴娃红着脸说:“娇娘,我们在一起过吧。”
秦娇娘不很明白,问:“一起过,怎么一起过?”
柴娃声音很低:“你单身一个,我光棍一条,不如住到一起做夫妻。”
秦娇娘心里明白,柴娃是好人,可是她不能答应,娇娘要等杨哥,一生一世,永不变心。
秦娇娘把自己和杨哥的故事讲给了柴娃听,柴娃更加敬佩娇娘。
虽然做夫妻的要求遭到拒绝,仍然像以前一样帮助秦娇娘。
秦娇娘生活在瀛山顶上,没有感到孤单,不过,她经常想念杨哥,晚上悄悄流泪。
杨常符出了家门,按照师父张果老交给的画图,到西边大山里寻找妻子。为了防止妻子的画像和师父的图画在路上风吹雨打弄坏了,他砍了一根竹筒,把两张画藏在里面,放在贴身的胸口。
杨常符每天早上起来,朝着西方的大路,走啊走,十天过去了,没有看到师父交给的画图上的大山,继续走,鞋破了,舍不得花钱买,赤着脚走,衣服破了,穿着破破烂烂的脏衣服走,晚上没有钱住旅馆,找一个破烂的小庙,或者在人家的屋檐底下、田间草垛下,紧缩着身子睡。为了寻找妻子,他不怕苦,不怕累,经历了很多磨难。出门时带的盘缠用完了,他像乞丐一样沿路讨要,艰难地走着。杨常符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着装着妻子画像和师傅给的图画的竹筒,走路时放在胸前,睡觉时紧紧抱在怀里,有一次,一个要饭的人看到他抱着一个竹筒睡觉,不知是什么宝贝,趁他半夜睡熟时悄悄拿走了竹筒。杨常符醒来不见了竹筒,非常着急,寻找了整整三天,终于找到了偷竹筒的人,要回了竹筒。
杨常符坚持朝着西方走,寻找妻子住的仙山,他从冬天走到春天,从春天走到夏天,寻找了整整一年,仍然找不到师傅所授图画中的仙山,寻找不到妻子。
有一天,刮着风,下着暴雨,杨常符走到了一条大江边,江上白浪涛涛,雾气迷漫,望不到一点船影。他寻找渡江的渡口,找了很久,找不到;寻找能渡江的渔船,同样,寻找了很久找不到。杨常符顺着江边走,大江很长很长,挡住了杨常符向西的路。他没有办法,咬咬牙,横下心,用绳子把宝贝竹筒紧紧捆在胸前,纵身跳进了大江。
杨常符要渡过大江,继续向西寻找师傅画中的仙山,寻找妻子。
一个大浪劈头盖脸打来,躲不过,打得头昏脑胀,紧接着,又一个浪头打来,杨常符眼前全是白花花的浪花,辨不清方向,他挣扎着,努力向前,被浪头抛起,落下,再抛起,再落下,实在没有力气了,手划不动水了,足踏不动浪了,任凭浪花冲击,浪头拍打,慢慢地,他失去了知觉。
仿佛很久很久,耳边有一个声音在喊:“徒弟,快快醒来赶路,继续向西,寻找图画中的仙山,记住,世上无难事,只要不畏难。”杨常符觉得身边没有了浪,也没有了水,猛地睁开眼睛,身体躺在一片轻轻的沙滩上,抬起头四周寻找,看不到师父张果老的身影,只听到风还在呼呼地吹,挣扎着爬起身,已经渡过了江,到了大江的西岸。杨常符知道是师父在暗中帮助自己,跪在沙滩上磕了两个头,说:“师父,弟子一定听从教导,不畏难,不怕险,坚持向西寻找仙山,寻找妻子。”
杨常符离开了大江往前走,走啊走,终于走到一座大山前,山很高,坡很陡,小路崎岖难行。杨常符努力往山上爬,走累了,走不动了,在路边歇一歇,喘口气,继续往前走。高山深沟,很少有人家,天黑了,找不到住的地方,有时找一个树洞,有时寻一个岩洞,勉勉强强躺下身子,半夜醒来,风呼呼地吹,野兽嗷嗷地叫。
杨常符努力往山上爬,实在爬不动了,两手撑在地上爬,手掌被荆棘扎得鲜血淋淋,痛彻心肺,仍然坚持往上爬,眼看着快要爬到山顶,忽然,手抓住的树干枝断了,脚蹬滑了,身体顺着一个斜斜的山坡摔了下去,不知打了多少个滚,脸擦破了皮,衣服撕破了,在半山腰被一株大树拦住了。
杨常符摔昏了,模模糊糊失去了知觉。
天黑了,下起了雨,哗哗哗,大颗大颗的雨点打在身上,过了很久,杨常符被雨淋得醒过来,周围漆黑一片,看不清自己在什么地方,摸了摸胸前,宝贝竹筒还在,放了心,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不明白四周山势,不敢动身,眼睁睁等着天亮,后半夜雨停了,刮起了风,寒气逼人,浑身颤抖着,上牙打着下牙,杨常符忍受着,两手紧紧抓住竹筒。
终于,天慢慢亮了,蒙蒙胧胧看得见四面的景物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清了四周地势,吓出了一身冷汗,杨常符身体卡在大树与山岩间,下面有一个高高的悬岩,悬岩下有水声,是一条山间溪流,悬岩壁光光的,一条石缝也没有,往上看,也是一个光光的石壁,他上山无路,下山无门,卡在半山腰了。
杨常符绝望了,脑子里浮现出妻子的形象,流着泪轻轻说:“娇娘,恐怕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他横了心,挣扎着从大树与石壁的夹缝中脱出了身子,闭上眼睛,抱紧竹筒,大声叫着:‘娇娘,来世再见面吧!”纵身往山岩下跳,就在跳下的一刹那间,奇迹发生了,杨常符觉得身体没有垂直摔下,仿佛有人托着,轻飘飘的,慢慢地落到了地面,落到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旁边,耳边又响起神仙师父的声音:‘好徒弟,不要灰心,勇敢向前,仙山就在前面。”
杨常符心里明白了,师父又救了自己,他趴在地上给师父磕了头,站起身重新寻找上山的路,历经了千难万险,终于上了山顶。这座大山虽然很高很高,山上也长满古树,透着仙气,但不是师傅图画上画的山,不是师父要他寻找的仙山。他还要继续向西,走更多的路,吃更多的苦,寻找仙山,寻找妻子住的地方。
杨常符又走进了一座大山,走进了一片密密的森林,小路阴暗潮湿,地上软软的,满是腐烂的枝叶,走着走着,前面亮起了两个灯笼,暗暗的光,阴森森的。仔细打量,吓得头皮发麻,原来前面树林中盘着一条水桶粗、很长很长的蛇,昂着头,张大嘴,吐着芯子,瞪着眼。
杨常符不敢往前走了,想绕过大蛇,可是,他走到东,大蛇跟到东,走到西,大蛇跟到西,绕来绕去,摆不脱大蛇的纠缠,无可奈何,退出了森林。杨常符没有灰心,找到当地一个打猎的人,问明多走一天的路程能绕过有大蛇的树林。他非常高兴,顺着猎户指示的方向走,终于绕过了有大蛇的树林,又走了一天,来到一座山前。四面荒凉得很,野草一人多高,杨常符在野草丛中探着路,艰难地走着,猛然,一声虎啸震天动地,野草丛中跳出了一只大老虎,眼睛有铜铃般大小,张着血盆大口,纵身跳起一丈多高,夹着呼呼风声。杨常符吓得呆住了,身体瘫软,想回身逃走,迈不动脚步。老虎跳到跟前,大嘴含起杨常符,蹦着向山上跑去。杨常符在老虎口里动弹不了,流着眼泪叹息:“娇娘啊娇娘,为了找到你,我经历了千辛万苦,想不到功亏一篑,成了老虎的口中食。”闭着眼睛等死,可是,大老虎没有吃他,翻过山顶,来到一个大路边,轻轻放下了。老虎回过身,摇头晃脑,蹦跳着跑远了。杨常符知道,一定是师父使法力让老虎送他过山,跪在路上,喊着师父的名字,磕了两个头。
杨常符走了很多的路,经历很多磨难,他坚持寻找师傅图中的仙山,寻找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