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8000000016

第16章 断头政治(2)

过了不久,朱翊钧让锦衣卫秘密处死了太监庞保和刘成,这个案子就算彻底结束了。

阿龙辞典人类史上第一宅男

万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怠政皇帝。他的不上朝开始于万历十四年(1586)九月,连续至少有十天不上朝。到了万历十八年,他就完全不上朝,自称“腰痛脚软,行立不便”,连一年一度的元旦朝贺也宣布取消。万历二十年七月,对着满桌子的西北战事奏疏,万历只回了两个字:不报。万历二十四年四月,因抗倭援朝之役事关重大,内阁大学士提出要面见万历,万历给出的回答是:我最近头晕,一直在吃药,不能见外人。万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其中有二十八年专心做宅男。

【阿龙看热闹】

要维护法律的严肃公正

梃击案是明末三大疑案之一,因为案主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案情便显得格外的扑朔迷离,历史学家一直研究到现在,也没有定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几年常常有某人犯了重罪,如杀人、贩毒之类,就装精神病企图逃避法律责任,可见“装疯”这件事,古已有之,不是新发明。

4、 东林讲学

万历十五年(1587),内阁首辅王锡爵年老退休了。这时人事部(吏部)需要拟定新一届内阁班组成员,上报给神宗朱翊钧。

司级干部顾宪成跟部长陈有年精挑细选,推荐了七个人,而首辅人选是内阁大学士王家屏。

王家屏是一个正直而愚忠的人,他认为自己有义务把冥顽不灵的皇帝改造成英明的君主,为了立太子的事他也没少跟朱翊钧争执。

朱翊钧可不想弄个整天修理他的人做首辅,就要求人事部重新推荐名单。

过了几天,顾宪成递上重拟的名单,王家屏的名字仍然在列。

朱翊钧认为顾宪成是存心跟他做对,一纸诏书把顾宪成贬为草民。

失意的顾宪成回到家乡无锡。官场已成浮云,一代名臣是做不成了,顾宪成决心成为一代名师,使自己的思想传遍天下。

顾宪成在自己家里开办了“同人堂”,这可不是药铺,而是一所民办学校。慕名而来的学生和学者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政府公务员。

顾宪成讲学,带动了本地的学术经济。有时候他还到苏州、常州等地去讲学,受到各地学者的热烈追捧,不用做广告,声望就比大学教授还高。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满足更多人的求学愿望,顾宪成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教学场所。

无锡城外有一片垂青老柳,柳林中有几间老屋,不远处溪水潺潺,这里曾是宋代大学士杨龟山的讲学之地,叫做东林书院。由于年代久远,房屋已经残破,顾宪成决定重建东林书院,并把它打造成一所顶尖学府。

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拿出自己的积蓄,又在当地官员和乡绅的支持下,用了五个月的时间,重建了东林书院。

接着,顾宪成又联合了一批知识分子,号称东林八贤,成立东林大会,公布《东林会约》,顾宪成担任首席主讲大师。

阿龙记事贴

万历三大征

1592年,蒙古鞑靼部人哮拜在宁夏发动武装叛乱,万历皇帝派人平定,花费白银二百多万两,是为第一征。1592年,开始抗倭援朝,分为两次。这场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七年,双方几乎打了个平手,花费白银七百多万两,是为第二征。1593年,四川的土著军阀杨应龙在播州武装叛乱,直到1600年才被平定,花费白银两百多万两,是为第三征。万历三大征,把张居正十年积攒的钱财全部花光,明朝落日仅有的一点光芒不复存在。

东林书院对待求学的人不分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不但不收学费,而且提供食宿。学院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形成一个大规模的政治评议中心。为了表示东林书院对时政的关注,顾宪成特意撰写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学派一时声名鹊起,也引起了在野党的高度关注。

有一段时间内阁缺人,总管漕运的李三才很有能力,很多大臣都保举他。但是也有一些人强烈反对,理由是“李三才生活太奢侈”。其实那个年代的官员都是半斤对八两,清官有几个?这只是个借口,真实原因是李三才跟顾宪成走得太近,实属党派纷争。

顾宪成跟李三才确实处得不错,为了表示支持,他提笔给几位关系不错的大臣写信,强烈声援李三才入阁。但是有一位头脑不太灵光的老兄,为了制造声势,就把这封信抄到“大明日报”(邸报)头版关条,使它飞进了所有的衙门,各级官员都看到了。结果声势倒是造出来了,李三才的“东林党”身份也确凿了。

反对派马上抓到了把柄——顾宪成以一介草民遥控朝政,实属居心叵测,大逆不道。

为了彻底打倒顾宪成,反对派们向皇帝打了无数报告,说顾宪成组织“东林党”截河收税,聚众闹事,散布反政府言论,结党谋反……再不控制就成本·拉登了。

不过朱翊钧整天抽大烟泡美女,没有闲心理这些鬼话,所以反对派的叫骂都成了犬吠。但是这么一搞,李三才入阁就没戏了,不但内阁没进去,连本职工作也干不下去了。他索性提出辞职,皇帝也不批复,他就自己跑家去了。

党派斗争拉开了大幕,在“东林党”不断扩张的情况下,保守党、外戚党、太监党等更多的利益群体受到“威胁”,他们也向东林学派发起猛烈的反扑。

阿龙辞典明朝的教育

明初,学校教育是两级半结构。两级即中央与地方官府开办的学校,半级指的是地方政府与乡绅合办的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社学。中央举办的学校包括国子监和宗学。国子监的前身是国子学,创立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洪武十五年三月,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沿用至清末。

【阿龙看热闹】

政治不是好玩的

《菜根谭》里说,富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政治也一样,明则出谋献策,暗则深居简出。伯牙擅乐,还需有子期善闻。对牛弹琴好在还没有生命危险,如果对着狮子老虎弹琴,就是不要命了。

5、 辽东蹦出个努尔哈赤

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初一,女真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辽宁省新宾县)宣布成立大金国(史称后金),自立为天命汗。

北京城里的烟鬼皇帝朱翊钧正走在他人生的末路上,皇宫里仍然张灯结彩,喜庆新年,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天命汗”浑然不觉。

这年秋天,朝鲜国的使者来到北京,进献一批上等高丽参,朱翊钧很高兴,命人重赏使者。这位使者同时还带来了一个重要情报,就是努尔哈赤自立为天命汗的事。

朱翊钧听了略感惊讶,不是惊讶于努尔哈赤的威胁,而是他想不通,努尔哈赤怎么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却要与天朝大国为敌。

第二年,辽东巡抚李维翰遵照朝廷的意思,通知努尔哈赤说:你自立大汗没有经过中央的册封,现在予以取缔;你所占领的土地都是大明的国土,你的大金国是非法组织,朝廷命令你解散。

北京城里那些大义凛然的干部们以为,这几句话足以震慑努尔哈赤,让他悬崖勒马,自废武功。皇帝把脑袋塞进裤裆里,大臣们如同一群绵羊站在屋顶上,向狼发号施令。

努尔哈赤征战多年,逐渐雄霸女真各部,那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而不是凭几句话吹起来的,你让解散就解散啊?

1618年四月,花甲之年的努尔哈赤向天宣告“七大恨”,控诉大明朝杀害他的祖父和父亲等七条罪状,同时亲自率领两万人马进攻辽宁抚顺。

早在攻城之前,努尔哈赤的八儿子皇太极向他建议,攻打抚顺不必强攻,可以智取。皇太极对老爹说:“我听说李永芳(抚顺守将)将在四月初八开马市,一直到四月二十五。我们可以先派人装作商人,叫开城门,把我们的军兵带进去一些。夜里再带五千人到城门下,放炮为号,里应外合,一举可破。”

努尔哈赤很高兴地接受这个建议。四月十四这天,努尔哈赤先安排两路人马去往抚顺的卫星城镇东州和马根,又派人到抚顺城放出风,说明天有三千女真人赶着上等好马来赶集,请城里的商人准备好各种交换货物。

城里的商人听说有大生意可做,都各自准备了上好的绸缎、瓷器还有粮油米面、牲畜,等着换女真人的好马。

努尔哈赤手下有一个汉化的女真人,叫佟养性,他常年在抚顺经商,对抚顺城十分了解,努尔哈赤就派他去赚城。

第二天凌晨,佟养性带领“商队”赶着马群来叩城门,守城的昨天已经听说今天有女真人来赶集,就把城门打开了。

佟养性留了几个人和一些马匹在城外,带着其他人赶马进了城。他对城里的商人说:“这是我起早出城换的马,女真人有大批的好马都在城外呢,想换好马的出城去吧。”

商人们丝毫没有怀疑,就推着各家的板车,拉着货物出城了。

这些商家出城不久,努尔哈赤的大队人马就赶来了,架梯攻城,再加上城里有内应,很快就攻了进去。

守将李永芳早已对明朝失去信心,他自己主动出城剃了半拉秃头投降了,他炒了朱翊钧的鱿鱼。后来努尔哈赤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李永芳,李永芳成为大明朝第一个投降女真人的将领。

与此同时,东州和马根也被另两路人马顺利攻下,但是努尔哈赤并不在这些地方停留,只是把能抢的东西都抢走,连人带货,一样不留。

巡抚李维翰听说抚顺城陷落,赶紧让辽东总兵张承胤率领一万人马去追击努尔哈赤。不料努尔哈赤早有伏兵等候,一万人马全军覆没,张承胤战死,他是大明朝第一个死在女真人刀下的总兵。

抚顺的陷落使北京城感到了恐惧。为了防止努尔哈赤的奸细混入北京,人员进出城门要严格检查,城里的集市都关闭了。各色人等都不可以随便穿宫行走,只有宫中的太监可以出入,还要出示腰牌。不过即便这样,皇帝朱翊钧也没有把他的脑袋从裤裆里抬起来。

抚顺之战告捷,努尔哈赤抢了个盆满钵盈,吃的穿的不算,还有大量的战马铠甲,还抢虏了大量人口。努尔哈赤手下的贝勒臣子们,都分得无数的战利品。他们几十年都没有这么富裕过了,于是都争先恐后地建议继续攻城掠地,图霸中原。

阿龙辞典李成梁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从深山老林里蹦出来,成为明帝国最强的对手,全是因为李成梁。李成梁有四分之一朝鲜血统,一直在辽东为明帝国尽职尽责。但李成梁是个政治天分大于军事才能的人。他对敌人从来不赶尽杀绝,这就意味着有仗可打,更意味着他有官可升。努尔哈赤神龙腾飞时,李成梁修建了宽甸六堡,把努尔哈赤隔开,让明帝国看不到努尔哈赤在堡外壮大。但努尔哈赤羽翼丰满后,李成梁又下令拆除六堡,努尔哈赤顺利与明帝国争锋。

【阿龙看热闹】

明王朝应该感谢大清

如果努尔哈赤也是汉族人,恐怕明朝的臣子降清的会更多,明朝早就被清朝取代了,也轮不到李自成进北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了明王朝的最好写照。臣民们苦不堪言,恨不得让天塌下来大家一起死。只在女真人(后来皇太极改金为清,改女真为满洲)作为外敌入侵时,臣民才萌发出对大明的热爱,这种爱,其实是无比酸楚的。

6、 萨尔浒之战

1619年二月,大明朝调集全国各路军马十万人,朝鲜兵一万,女真叶赫部一万人马,共计十二万人马,号称四十七万,开赴东北去征讨自立大金国的努尔哈赤。

这十二万人由钦差巡抚杨镐总领。杨镐是个军事庸才,二十多年前在朝鲜战场被倭寇打得泣不成声。但他善玩政治,很快就从监狱里出来。这一次,他再次上战场,结果可以想见。杨镐手下有四员大将,分别是杜松、马林、刘铤和李如柏。

西路军六万人是明军主力,由老将杜松统领。杜老先生是一员非常勇猛的战将,立过军功无数,身上也留下了无数伤疤。这些伤疤都成为他引以为荣的军功章,高兴时就会敞开衣襟向人展示,为了展示方便,他从不穿盔甲。

杜松为了抢头功,提前出发去攻打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他让部将带好木枷刑具,准备抓到努尔哈赤时给他带上。

杜松一日急行一百多里,二月二十九晚上,走到萨尔浒一带的浑河岸边。部将赵梦麟建议晚上先扎营休整,等天亮再渡河。杜松却说:“我一日急行百里,就是要趁老鞑子不备,打他个措手不及,现在已经离他的老巢不远,我们要一举攻下赫图阿拉,不可拖延。”

参将龚念遂也来劝:“山路崎岖已经很难行走,天这么黑,粮草辎重更难渡河啊。”

杜松训斥他说:“你小子知道兵贵神速吗?磨磨蹭蹭怎么打仗?不要再多嘴!”说完了他把上衣一甩,露出满身的军功章,光着膀子侧马过河。

将军都下水了,士兵只好跟着下水趟河。当他们渡到大河中间时,忽然间波涛滚滚夹泥带土从上游倾泻下来,很多军兵被水冲走。这是金军名将费英东拦河筑坝干的好事。

杜松正暗自吃惊,就听见山林中呜呜的号角声响起,金兵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杜松一怒之下,打马上了岸,与为首的金军将领交上了手。

杜松倒是一员猛将,几个金军将领都被他打落马下,来阻击的金国军兵并不多,打了一阵看形势不好就撤走了。杜松在众人劝解下,终于同意在萨尔浒安营扎寨。

可是他们刚刚扎好营寨,没等休息,金军又来劫营。军兵们马上陷入混战之中,打上一阵,金军又撤退。

这样反复几次,被金军杀死的加上在黑暗中自相踩踏、误伤的,明军死伤上千人,杜松气得哇哇直叫。

第二天,杜松听说袭击他的那伙金军就在不远的界藩城驻扎,他马上决定先去打掉这伙人,再攻赫图阿拉。于是把军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在萨尔浒营寨,他带另一部分去攻界藩。

去往界藩城的途中要经过一道山崖,叫做吉林崖,地形非常险峻。努尔哈赤派了一万五千人在界藩山上筑造临时都城,而费英东打探了明军的动向,在吉林崖上设下埋伏。

杜松行军到吉林崖,山路狭窄,只容一人通过,好不容易走了一半,却见砖石箭雨倾盆而下。杜松被困在路上,急不能进,他只能暴叫着让士兵冒着滚石流箭去清除路上的石头,一时间死伤无数,最终杜松身中十几支箭,流血而死。

此时金军另一路人马袭击了杜松在萨尔浒的营寨。侥幸逃出的几名军士,奔向北路军向马林求救。参将潘宗颜催促马林快去救西路军,马林狡猾地说:“西路军与金军交手,必然两败俱伤,我去救援,必然也损兵折将,反而让刘铤和李如柏捡了头功,我不但失了军功还有违令之罪,这种傻事怎么能干呢?”

马林行到萨尔浒附近,探马来报,前边几十里发现有金军驻扎。马林吓得赶紧叫军队停下,就在这儿安营驻守。

金军攻打营寨,部将们纷纷请战,马林胆小如鼠,却斥责部将不懂兵法。他严令防守不许进攻。

金军攻进了大寨,马林双腿直打颤,他对部将说:“你们在阵前死守,我到后营抵御。”结果他从后路逃走,为了快点逃命,马林把混乱的明军士兵都挥刀砍倒。

叶赫部的一万人马本来是要配合马林的行动,见到他的队伍溃败,这伙人立即原路退回。

明军西、北两路都被金军轻易击溃,努尔哈赤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应对东路的刘铤和南路的李如柏。

同类推荐
  • 老子要当官

    老子要当官

    回到二十年前的云子轩发誓:“老子要当官!老子要改写命运!”从此,云子轩的生活美女接踵而来,权势节节攀升!ps: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我想为它拼搏一次,每一位读者都是我的圆梦天使。因为我没有伞,所以我只能奔跑,谢谢大家的支持!
  • 听余秋雨讲文化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格的构成与人生的真谛。
  • 开国战将

    开国战将

    《开国战将》提供了许多经作者之手发掘的重要史料。其中较为珍贵的,有辽沈战役中和“文革”中有关林彪的史实(本书被访问者多为“四野”的老人),有诸多将领庐山会议后被卷入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军事俱乐部”的激流旋涡的情况,有的文章还涉及了1958年对刘伯承的所谓“教条主义”的批判,涉及了一些将领在“文革”中忽浮忽沉的人世跌宕。这样的将军命运在中国不是个别。他们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职业军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条“政治生命”,他们每个人都是政治的密切参加者,旋涡裹挟,身不由己。他们举手投足,皆受制于那个控制力巨大的历史氛围。
  • 明卒

    明卒

    1640,捍我大明!大明不会亡,大明会变强!残垣断壁的大明,如何面对倭寇的再三纠缠?如何面对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如何面对皇太极的满清八旗?如何面对全新的世界形势?如何面对荷兰、莫卧儿、俄罗斯、奥斯曼、法兰西、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葡萄牙、西班牙诸多强权?如何面对全世界反明联盟?答案,就在本书中主人公张举会一一告诉你
  • 三国之我来当主公

    三国之我来当主公

    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现代小青年成了东汉末年称霸吴郡的土豪严白虎。严白虎厉害啊,称霸吴郡,但毕竟是土豪成不了凤凰。在历史上被更强悍的孙策给击败了,最终成了踏脚石,失败的贼寇。而现在小青年成了严白虎,严白虎还是那个只能给孙策垫脚的配角吗?一切尽在三国之我来当主公。.......三七开的第三本三国小说,请大家支持哈。
热门推荐
  • 我的人鱼公主

    我的人鱼公主

    “穿越好恐怖的!尤其是异世界!”艾欧尼亚的海洋女神索尼娅·贝露妮尔,对跃跃欲试的后来者如是说道。当然重点在于,当她还是人鱼王国公主,作为一个半神,被卷入了一场神战,结果穿越到地球,成了一枚戒指的自缚灵。没有神力,缺乏信仰,连在地球世界进行干涉都做不到。她的神躯早已毁灭,除非有足够的信仰,让她集聚神力,重塑神躯。“收集信仰送我回家啊混蛋!”女神冲着那枚戒指的主人大声吼道。而那个性格差劲的戒指主人默默地将耳机戴上,然后冲着显示器大吼:“我要中单,不给就送,德玛西亚——”一只土鳖的奋斗史,期间捡到一只金手指。逆袭不需要理由。
  • 浮沉时光

    浮沉时光

    她是豪门千金,家中唯一的女孩儿,受尽宠爱他是邻家豪门子弟,与她青梅竹马他大她两岁,从小保护她到大她小他两岁,从小就爱粘着他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小学,同一个中学,同一个大学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在一起可惜,两家是世仇她的父亲被他间接害死他是一代名模随心所欲却对她一眼倾心他爱她,对她无比包容即便她的心里有另一个人他说:“我不愿你一个人”她说:“我的心里有另一个人”他们三人该何去何从,她的心又该属于谁
  • 玄天双圣

    玄天双圣

    为应付即将到来的天地大劫六位绝顶仙人创立了玄天阁。他们一个单纯善良,一个调皮捣蛋,一个性情坚忍,一个资质超凡。看他二人在玄天阁如何走出一条属于他们自己超凡入圣的传奇之路!新书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
  • 倾世无双乱天下

    倾世无双乱天下

    大雍国堂堂的铁血冷将军,为国家打江山,出生入死,却因为功高盖主遭遇陷害致死!满门抄斩!漫天的大火中,她欲火重生!为救年幼的弟弟毁容!为了生存,他们血海逃亡!漫天遍野的花海中,她遇上了他,本以为这是这是上天怜她,赐予她一个温暖的春天,可她却忘了,再美的花朵都有凋谢的时刻,再温暖的春天都有过去的时候。刺杀,陷害,欺骗,背叛!重重艰难!她终于明白,是她给了别人伤害她的权利。那么从现在开始,再也没有人能伤害了她,后来她终于爬到了最高点,得到了一切,俯视苍生!拥有了能保护别人的能力,却再也没有人需要她保护。到头来才发现,高处不胜寒!
  • 道长我是妖

    道长我是妖

    爱憎会,伤别离,求不得。他是妖,而他是道士。本应该形同陌路。一次偶遇,却注定了一生的纠缠。第一次他因为他由妖变成了人,他说“我不信你”。第二次他因为他由人变成了灵。他说“人世太苦”。在他投胎转世后,他给了他姓名。但他们却互相遗忘。成为陌生人的两人,还能实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吗?
  • 误惹恶魔夫君:随心皇妃

    误惹恶魔夫君:随心皇妃

    异世的灵魂,孤独中寻求一丝安定的温暖,然而,现实总是让她受尽磨难,未婚夫婿的不加信任,丈夫的暗藏杀机,让她几度飘零。
  • 情伤:红颜泪冰魂

    情伤:红颜泪冰魂

    莫名穿越,竟然是先皇收养的义女,随着先皇的驾崩她被勒令殉葬不成住进了冷宫,阴差阳错之下又被当今天子封为皇后。本想安稳度日,天不遂人愿,阴谋陷害,诡计暗斗都让她疲于应付,伤了心,碎了情,他给的恩宠就如同一把双刃剑!
  • 不死惊情

    不死惊情

    大家还记得《我与僵尸有个约会》里面有情有义的僵尸吗?还记得《僵尸惊情》里面守护平凡人类的不死人吗?僵尸与不死人都是不死不灭,僵尸不入六道,不死人超脱于六道之外,一个嗜血嗜杀,一个守护苍生,天生的对头,他们的故事自然不会那么轻易的完结。让我们一起揭开僵尸与不死人的神秘面纱,一起去揭秘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我在《不死惊情》中等你,亲爱的僵粉、不死粉,快点加入吧!
  • 人皮灯油

    人皮灯油

    十五年前,山东沿海的一处民营渔港,两具尸体被放在舢板上,其中一具尸体的皮已经没了,只剩下血肉模糊的尸身,另一具尸体表情狰狞,眼球几乎要突出眼眶,好像临死前见到了什么恐怖的事情。当天晚上,近海的小村子有四个人离奇失踪,经确定,全部为女性,年龄在十七岁到二十五岁之间,警方在失事地点发现了几片绿色的鳞甲,事情追查了好几个月,依旧没有结果,最后被定性为人口失踪案件。十五年后,海监局截获了一艘走私船,船上除了两箱玳瑁和十数件明代文物之外,尾舱的货堆里还藏了一具锈迹斑斑的棺椁,海警在向上级申请后打开了那具棺椁,发现了棺内满是油状的液体,液体内还有一个正在缓慢呼吸的肉块…………
  • 掌柜的,干活啦

    掌柜的,干活啦

    一家开在大漠里的客栈,一位美艳动人的掌柜,一次预谋的计划。遥遥大漠,黄沙万里唯有美人酒一盏,醉人身,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