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800000009

第9章 恐怖生物之谜(1)

1、 尼斯湖怪兽之谜

1933年8月的一天清晨,英国兽医学者格兰特骑摩托回家,半途上看见一只水怪,长4.5-6米,他从车上跳下来观看,只听见水怪鼻中呼呼作响,随即跳入水中不见了。差不多与此同时,一对到这里旅行的约翰·麦凯夫妇和修路的工人也看到了它。

这个神秘的怪物在湖中游弋着,弄得湖水哗哗作响。它露出了两个驼峰似的脊背,皮肤呈灰黑色,有点类似大象,满是皱纹。它时而伸出像蛇一样细长的脖子,时而又沉入水中。发现它的人对它的巨大身体特别吃惊。根据他们的推算,怪兽大约有15米长,很像早已绝灭了的蛇颈龙一类的动物。

不久后,格兰特和约翰·麦凯夫妇惊人的奇遇就轰动了英伦三岛,也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好奇。一时间,尼斯湖闻名天下,好奇的记者、旅游者、生物专家们纷纷云集现场,希望目睹一下这个怪物。有些科学家干脆住在湖边,希望发现它并加以考察。但是,这个怪兽却像有意捉弄人似的,除了偶尔在什么地方突然露一下脊背,或者伸出它的长颈在湖面晃晃外,便长时间地销声匿迹了。人们给这个怪兽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尼西,意即尼斯湖里有趣的怪物。但使人们失望的是,尼西的具体面貌始终未曾见到。

其实,发现尼斯湖怪兽的并非只有格兰特和约翰·麦凯夫妇以及后来的一些目击者。尼斯湖怪兽的传说已持续了将近1500年,在湖中有某种奇怪动物的说法,一直被当地居民作为生活中的神秘事物之一所接受。早在1802年,一个叫亚历山大·麦克唐的农民就曾经见过“尼西”,当时这只怪兽离他不过四五十米,他看得很清楚,身躯庞大的“尼西”突然露出水面,用短而粗的鳍划水——

1880年初秋,一条在尼斯湖上航行的游艇,突然间被一只有着细长脖子、长着三角形脑袋的黑色怪兽给弄翻了,船上的游客全部丧生——

同一年,有人潜到岸边的湖底,寻找一艘沉船,突然这个人从湖底发出求救信号,当人们把他拖到岸上时,只见他脸色煞白,神情恍惚,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过了好几天,他才说出了使他惊恐万分的事。原来在沉船附近,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怪物,趴在湖底的岩石上,看上去活像一只有20米长的怪蛙。

说也奇怪,英国最早的一部叙事诗就和怪兽有关。传说英国盎格鲁—萨克逊时代,有个名叫贝奥伍尔夫的瑞典英雄,他打死了一头巨大的像龙一样的怪兽,保护了人民,被他杀死的像龙的怪兽被描绘得有点像尼西。这一传说至今仍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传诵,7世纪末时,英国人将此写入了史诗,书名就以这位英雄的名字命名。

人们不禁要问,即使我们接受了报纸上的说法,湖中有可能存在着怪兽,那么一个巨大的动物隐藏在尼斯湖的泥潭水中,其存在的证据又是什么呢?

1934年4月19日,即报纸上刊登发现尼斯湖怪兽一年之后,一位英国的外科医生在尼斯湖畔终于拍摄到了第一张尼斯湖怪兽的照片,这张照片不仅使关心尼西的人欣喜若狂,而且在整个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引起了人们对尼西热情地寻觅。这位居住在伦敦哈利街的医学顾问罗伯特·肯尼斯·威尔逊博士也是一位尼西迷,他经常在尼斯湖畔开车巡视,希望与尼西碰面,4月19日这一天,他开车到尼斯湖畔的因弗莫里斯顿附近,突然看见湖面游着一个从未见过的动物,尽管离得很远,他还是迅速地举起相机按下了快门,一连拍了4张照片,有两张后来保存了下来,其中就有那张轰动了世界的尼西照片,照片上呈现了一个长拱形的颈部耸立水面、厚厚的身体浮于湖面涟漪中的景象,看上去像是一个长脖子、小脑袋的不明动物在湖中游着,湖水因它的游动而向四周扩散着圆弧形的波纹,也许尼西发现有人在窥视它,很快就潜下湖去了。

总之,威尔逊只成功地拍摄了几张照片,不久这张照片刊登在英国的《每日邮报》上,立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同时也引来了激烈的争论。一些物种学家说,那张照片上露出水面的不过是潜水的水獭的尾巴放大了尺寸而已,而一些人则争辩,照片上动物的概貌有力地支持了几十个目击者描述的可靠性——直到今天这个争论仍然没有结束,但不管怎么说,人们终于从这张照片上得到了一个证据——湖中的确有着不知名的动物存在。

2、 太平洋怪兽之谜

1977年4月25日,日本大洋渔业公司的一艘名叫“瑞洋丸号”远洋拖网船,在新西兰克拉斯特彻奇市以东50多千米的海面上捕鱼。当船员们把沉到海下300米处的网拉上来时,看到的竟然是一只庞然大物,网里是一具前所未见的怪兽尸体。

为了看清楚它的全貌,船员们用起重机把它吊了起来,尸体散发出一股强烈的腐臭,一小部分肌肉和尸体上的脂肪,拉着长长的黏丝掉在甲板上。这是一个类似爬虫类动物的尸体,尽管尸体已经腐烂,但整个躯体却完整地保存着,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脖子长长的,脑袋小小的,肚子很大(腹部已空,五脏俱无),而且长着4个很大的鳍。怪兽身长大约10米,颈长1.5米,尾部长2米,重量近2吨,估计已经死去月余。它肯定不是鱼类,也不像是海龟,在海上捕鱼多年的船员谁也不认识它。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之际,船长闻讯赶来,见大家在欣赏一具腐臭的怪物,大发脾气,为了避免自己船舱里的鱼受到损失,他命令船员们把怪物立即丢到海里去,所幸的是,随船有位矢野道彦先生,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发现,在怪兽被抛下大海之前,拍摄了几张照片并做了相关记录。

消息传到日本之后,举国震动,尤其是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们更是兴奋,他们在对照片进行了分析之后认为:“这不像是鱼类,一定是非常珍贵的动物”,“非常惊人呀,这是不次于发现矛尾鱼那样的世纪性的大发现”,“本世纪最大的发现——活着的蛇颈龙”——消息随之传遍了全世界,各国报刊都转载了照片,发了消息,各国著名生物学家都对这件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但怪物已经被丢弃了,尽管大洋渔业公司立刻命令在新西兰海域的所有渔船,到现场去重新捕捞怪兽尸体,但由于消息发表之日(7月20日)与丢弃怪物之日已相隔3个月,人们只能徒劳而返。不过,这次发现总算给生物学家们保留下了3个线索:一是怪兽的4张彩色照片,二是四五十根怪兽的鳍须(鳍端部像纤维一样的须条),三是矢野道彦先生在现场画的怪兽骨骼草图。

照片:从照片来看,它的头部甚小,与现存的所有鲸鱼类的头骨截然不同,而且颈部奇长,特别是有4个对称的大鳍,与其他海洋动物或鱼类完全不同。

鳍须:这是留下的唯一重要物证。它是怪兽鳍端的须状角质物,长23.8厘米,粗0.2厘米,呈米黄色的透明胶状,尖端分成更细的3股,很像人参的根须。

骨骼草图:草图左上方写着“10时40分吊起,拍了照片”。怪兽骨骼长10米,头和颈部长约2米,其中头部45厘米,颈的骨骼粗20厘米,尾部长2米,根部粗12厘米,尾端部粗3厘米,身体部分长约6.05米。

虽然上述这些记录和证据是非常宝贵的,而且成为科学家们研究、鉴定、探讨的依据,但是要依靠它们来确定怪兽究竟属于哪一种动物,还缺少根本性的依据,因为没有实物,无法与已知的各种动物和古生物的化石骨骼作比较,也就无法对比鉴定。

有人怀疑它是7000万年前便已绝灭了的蛇颈龙的子孙,其中一个主要的依据是它的长颈,许多学者据此认为它是“活着的蛇颈龙”。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鹿间时夫教授认为:“从照片上看,仅限于爬行类,然而可以考虑古代的蛇颈龙,可以说是发现了名副其实的活着的化石。”这种说法曾经轰动一时,甚至有报纸认为:“这是本世纪的最大的发现!”

但是不久,东京水产大学对怪物须条进行了蛋白质分析后,发现它的成分酷似鲨鱼的鳍须,于是报纸、新闻又转向鲨鱼说,一时间“巨鲨”、“一种未见过的鲨鱼”的说法又充斥了报刊杂志。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奥韦恩·惠勒说:“这个猎获物大概是鲨鱼,以前在世界各海滨附近曾发现许多别的怪物,结果弄清楚后,都是死鲨鱼。鲨鱼是一种软骨鱼,它们没有硬骨架,当鲨鱼死后,尸体逐渐腐烂时,头部和鳃部先从躯体脱垂,这样就形成一个细长的‘颈’,末端像个小小的头。许多日本渔民,甚至更为内行的人都被类似蛇颈龙的形状所愚弄——”一时间许多持有蛇颈龙说法的人也都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主张,认为怪兽就是鲨鱼,言之凿凿,仿佛已成定论。

但是,对怪物须条进行重复测试后,又不能肯定它是鲨鱼了。一些科学家和日本记者提出了种种否定它是鲨鱼的根据:

其一,鲨鱼的肉是白的,姥鲛的肉是粉红色的,而怪兽则是赤红的。

其二,鲨鱼没有排尿器,体内积蓄的屎是利用海水的浸透压力,从全身排出的,因此,鲨鱼的肉有一种尿特有的臭味,有经验的渔民都会闻出来,可怪兽没有这种味道。

其三,如果真是鲨鱼,那么具有软骨架的鲨鱼,在死了半年之后,是绝对不会被起重机吊起来的,因为尸体开始腐烂,软骨也开始腐烂,尸体的软骨架绝对经受不住大约两吨的自重。这是否定鲨鱼说的一个重要论据。

其四,怪兽有较厚的脂肪层,包裹在全身的肌肉上,而鲨鱼只在肝脏里才有脂肪。

于是,从鲨鱼说又转回到爬行类动物说。证明怪兽可能是爬行类动物还有一个重要的论据,即怪兽的头部呈三角形,这是爬行类独有的特点。

到现在为止,围绕着这个奇怪的太平洋怪兽到底是什么的问题,科学家们仍然在议论纷纷。

3、 长毛象之谜

1900年夏,在西伯利亚东部的布列佐夫卡河岸上,两个猎人为了追踪一只麋鹿的足迹,却意外发现了一具巨大的动物尸体。

这个庞然大物形状十分怪异,身上长着长毛,一对长长的牙齿肆无忌惮地伸出嘴外,这显然是一只形状怪异的大象。此时他们完全没有了追赶麋鹿的兴致,便拿起斧头砍下象牙,并把它割成几段。直到几天后,一个叫雅夫洛夫斯基的哥萨克人才把他们的发现通知了地方当局,当局随即给圣彼得堡科学院汇报了这一重大发现。

又过了一年,三位俄国科学家受科学院之托从圣彼得堡启程到西伯利亚,设法把那只称为“长毛象”的庞然大物运回科学院。

三位来自圣彼得堡的科学家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切割了庞大的骨架。他们把它分成若干块装进袋子里,在冰雪中进行速冻处理,然后声势浩大地用10辆雪撬装运回圣彼得堡。这头巨象的肉、骨头、内脏共有1吨重。

这是现代人亲眼目睹的第一只长毛象。长毛象是生活在30万年前-1万年前的一种大型动物,大约在3700年前才灭绝。一般身高约2.5-3.5米,重约6吨,它的背部的毛最长可达50厘米,适合极度寒冷的气候。长毛象的头顶部分还有高耸的大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这些都是对生活在寒冷、食物较少的地区的适应。

长毛象也称为猛犸,在北半球的分布极广,在远古年代,从欧洲西邻大西洋起向东,整个欧亚大陆北部,白令海峡,延伸到北美洲,都能看到长毛象的影子。

长毛象一般由有血缘关系的成熟雌象与所生的小象组成象群,构成母系社会,象群由数头至数十头组成,最年长的雌象任象群领袖。雌象通常一胎产一仔。

以下是在欧洲和亚洲发现的长毛象种类:

南方长毛象,生活在230万年前-80万年前,适应热带稀种草原环境,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为4.5米。

干草原长毛象,生活在80万年前-30万年前,适应干草原环境,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为4米。

长毛猛犸象,生活在30万年前-3700年前,适应干冷的草原环境,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仅为3米,最小的一种长毛象。

北美洲也发现了至少三种大型长毛象和一种小型长毛象:

南方长毛象,生活在170万年前-40万年前,适应温带气候,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为4.5米。

哥伦比亚长毛象,生活在40万年前-1万年前,适应干草原环境,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为4米。

矮脚长毛象,仅存于加利福尼亚海岸的海峡群岛,生活于1.5万年前-1万年前,脚到肩膀处的身高仅为1.6米。

这只发现于西伯利亚冻土中的长毛象,尽管死去有2万年之久,但其中有许多的皮毛甚至血肉都是新鲜的!

古生物学家称,这类超级大象灭绝于3700年前,估计与冰期的加剧有密切的关系。

这头长毛象让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古生物学家拉里·阿金布罗德无比感慨:“第一次接触到这家伙的感觉就如同父亲抱着初生的儿子一样。”

这位老学者早在30年前,就对这种动物着了谜。在一次考古工作中,他们本来的目的是要发现史前人类捕猎巨兽的证据,但他忽然意识到,使他更感兴趣的是“猎物”而不是“猎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邀请参加一个刚刚组建起来的国际考古队,它的宗旨就是在西伯利亚冻土带挖掘远古时期的长毛象。从那以后,他的考古方向改变了,他要揭示长毛象这一远古动物之谜。对于这种上万年前的庞然大物,人类迄今几乎一无所知。

这个尸体在这种极其特殊的条件下被完全地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还要利用它进行一系列尖端科学实验。

关于古长毛象的鲜肉是怎样保存下来的,一直是个谜。有关它的死因更是见仁见智,有人说,这只古长毛象是在觅食时失足坠下冰川而死,最后被天然冰箱冻藏起来,所以能历经万年而保持新鲜。

可人们发现古长毛象生活的地区没有冰层或冰川,只有冻土苔原地带,而冻土是由土壤、沙或者淤泥构成的,就是说它是在冰土里保持新鲜的。

据此,又有人说,这些长毛象生活在上游河边并被埋在淤泥里。这也是说不通的,因为古长毛象并不是在河边找到的,而是在离河很远的苔原上找到的,最重要的是,它们都保持站立或半跪的姿态,应该是瞬间死亡。

食物冷冻专家则说,像西伯利亚这样的气候,决不可能速冻古象。在一般情况下,要速冷400千克左右的肉,需要零下45度以下的温度,而要速冻体积达23吨并有厚毛皮保暖的活生生的长毛象,估计需要摄氏零下100度以下的低温,而我们居住的地球,从未有过这样的低温。突然被当场冻死,这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

有人推测,这头古代长毛象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带上吃草时,寒冷的狂风突袭了它,这种温度极低的狂风,瞬间包围住长毛象的全身,使它的内脏立刻冻结,血液也全部冻成冰,几秒钟之内,它就死亡了,年复一年地沉入地下。然而,很多人并不同意上述推断,因为如果真有那样的狂风,所有的动物甚至整个地球都被毁灭了。

这头古长毛象的肉为何万年新鲜不变,是不是将要成为一个永远的谜了呢?

4、 神秘巨猫之谜

同类推荐
  •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打开孩子智慧门的108个好故事

    打开孩子智慧门的108个好故事

    这套书既包括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如唐诗、寓言等,又有小朋友喜欢听的智慧故事、童话故事和民间故事;既有英语、数学,又有安全常识等等,我们编写的目的就是要开拓小朋友的知识视野,促使他们全面提高文化科学素养,使小朋友在快乐的阅读中能增长知识…
  • 永远不认输

    永远不认输

    《永远不认输(好故事伴我成长之勇敢篇)》编著者范英杰。 我们的父母一直教育我们要勇敢、要坚强,长大之后才能报效祖国,实现梦想。勇敢坚强的精神从小就要开始锻炼。本书收集了众多表现勇敢坚强的故事,意在告知小读者,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多苦的环境,都要勇敢地面对,勇敢地向前冲,成功就在前方招手!
  • 梦中的橄榄树(花语小说系列)

    梦中的橄榄树(花语小说系列)

    本书收录了谢倩霓9篇短篇少女成长小说,主题触及时机、采取、梦想、初恋等生长中的方方面面。时而动人心弦,时而振聋发聩,时而给人以成长的力量。 用最暖和、最细致的文学笔触描摹女生生长岁月里最甜、最美、最痛的绽放。
  • 雪地寻踪

    雪地寻踪

    维·比安基的作品分许多种类型,本书表现了作者引导孩子去多多掌握大自然知识,鼓励小读者去辨别鸟兽踪迹,熟悉自然环境。在一些关键时刻,这种知识和经验不仅大有用处和益处,而且还能用以自救,帮助孩子们脱离置人于死地的险境。这类作品多半适宜于高年级孩子阅读。《雪地寻踪》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热门推荐
  • 瑾年亦久瞳色未褪

    瑾年亦久瞳色未褪

    第一次写文章总之不虐提建议加QQ2271519307
  • 死神照片

    死神照片

    一张黑色的黑白色的照片,四十条牵扯的性命。莫名的同班同学的诅咒,将他们一步步的拉下深渊。从反目成仇,到自相残杀。为了生存的斗争,由自私和贪婪而生黑色照片的死亡密码,正一步步的揭开
  • 生与末世

    生与末世

    地球进入进化时代,各种危机来临,人类该何去何从
  • 常怀感恩之心

    常怀感恩之心

    本书精选以感谢父爱、母爱等为主题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精品美文。情动你我,爱让天地广阔如许;美在瞬间,乐得人生感动多多。赏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本书中精选的美文,让你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写作水平。
  • 恶魔之子

    恶魔之子

    一个现代人,因为种种原因来到了战乱的未来,他坚定着自己那可笑的理念,以自己的方式改变未来。他和唐雪的爱情也超越了时空,交汇在一起,而镶嵌于时空中的真理之门似乎也露出一点宏伟的幻象。
  •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想给孩子最多最好的爱,一样的希望孩子快乐、成才,可让很多爸爸妈妈感到困惑甚至寒心的是,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不尽如人意,孩子甚至排斥、厌恨他们。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中呈现了很多出现各种常见问题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对症下药纠正或培养孩子的案例。从中我们会听到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对我太好,不要给我太多,不要为我做太多;爸爸妈妈,请你们试着有时候懒一点、坏一点、狠一点,不要宠坏我、骄纵我,也许这样,我会成长得更好,好吗?
  • 芷微

    芷微

    她们,拥有绝美面孔。他们,是当红名星。当他们相遇会产生什么呢?
  • 一箭破天

    一箭破天

    这是一个少年猎人成长为箭神的故事。一箭穿云!一箭破天!
  • 破天剑尊

    破天剑尊

    剑之一道,无穷无尽,穷尽一生只为追寻剑道之巅峰!然,可惜,神通不敌天数,天地灵气消散一空,大道无缘!奈何!再活一世,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人,陌生的武道!我来,我见证!剑出,谁可争锋!
  • 萧瑟流光

    萧瑟流光

    小说由女主角耕烟和男朋友陆茗骏山洞探险开始,因为触动了奇异的芙蓉石而被卷入不同的时空。耕烟一心找寻失散的恋人,结识了宽厚善良的少年白矜云,于是卷入了一场武林的腥风血雨。当终于重逢昔日的恋人,却发觉各自的心中已有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