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800000010

第10章 恐怖生物之谜(2)

有一个动物学上的神秘事件,而且不乏证据,那就是游走在英国荒野中的巨猫。看到这种猫的人成倍增加,一年之中的目击记录已达到300多次。

大部分目击记录都发生在相对较远的范围内:最典型的是一只大黑猫,也许有纽芬兰猞猁那么大,是在中等距离内看见的,如果这种动物发现有人在看着它,就会立刻跑掉。这样的报告一般还伴有偶尔在一个农夫的田里发现有内脏被掏空的羊尸,或者有模糊不清的照片,甚至还有摄像机摄下来的一小段记录。

不过,罕见的是,这些目击记录还有距离更近和更令人吃惊的。一天夜里,一只巨猫袭击了37岁的简·富勒,当时,她正在英国的博德明穆尔遛狗,她一时惊呆了,但马上恢复过来,逃开了。第二天,两只羊的残余物——其中一只的肠子没有了,另外一只的头没有了——在邻近的田野里找到了。2个月后,一位名叫萨莉·戴克的兽医讲师与她丈夫尼克一起冒险进了威尔士的边界地区,想找到一种英克贝罗兽——一种巨猫。这对夫妻在英克贝罗的圣彼得教堂墓地里设下诱饵,第二天晚上再回到教堂的墓地朝着自己下的诱饵走去时,走在前面的尼克·戴克实际上一脚踩在一只巨猫身上了,那只受惊的动物跳了起来,夺路狂奔而逃,它发现萨莉挡在它的道上,巨猫就猛劲朝她攻击了两下,击中了她肋部以下的地方,刺穿了她的蜡布外套和好几层衣服,并把她打到一边去了。因为天黑,再加上受了很大的惊吓,因此,两个人都没有看清袭击者的样子,只能说它是个黑东西,很大,可是,萨莉身上有爪印,可以表明那种动物决非他们想象所致:她的右肋部有3处12.7厘米大的伤口,流了很多血,4个月后还能看见伤疤。

英克贝罗兽只是无数神秘巨猫,或者巨猫种群中的一种,这些猫目前在英伦三岛上四处可见。剑桥郡有沼泽虎,康沃地区有博德明和艾克斯莫兽,德汉姆郡有德汉姆狮,诺丁汉郡有诺丁汉狮。这些奇怪的巨猫族,有些只被看见过一两次,或者只在几个月内为人所见,然后就永久性地消失在丛林里面了。可是,总体来说,身处各地、描述各异的巨猫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30多个郡都有报告。

这个神秘事件最令人困惑的一点是,它好像是相对而言很现代的一个现象,最早也只是在1962年才有这类事件的报告,当时,第一次、最有影响的异形巨猫就是萨雷狮。

在萨雷、汉普郡和萨塞克斯的边境这些人口稠密的地区,竟然会有数百例巨猫目击记录,还有很多照片、遗留物、一些死动物和一些踪迹石膏模型佐证,其中一些还被人明确地标明为美洲狮留下来的。事情闹得最凶的时候,萨雷镇警方还在哥德尔明警察局的日间登记簿上登录每天的目击报告,1962年9月-1964年10月间共有362项目击报告。

萨雷狮在1962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现象,在澳大利亚,也有类似但更古老的一些巨型猫的传说,自1880年以来就一直不间断地出现此类目击记录。还有更多的报告——老虎和狮子,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新南威尔士艾姆威尔的农夫们报告说,1956年-1957年之间,有340多只牛羊被一只“豹”咬死了。

在美国,当地的一些野兽,比如美洲狮,似乎是与别的狮子和黑豹一起分享某个地域。在这里,对巨型猫科动物的报告,至少可以追溯到1917年7月。当时,有个名叫托马斯·盖勒特的管家在伊利诺伊州中部蒙迪塞罗的罗伯特·阿勒顿房合附近被他描述成一种“非洲母狮”的东西所咬伤,后来,在附近发现了一头雄狮。

更近一些时候,巨猫也出现在德国。1988年,一头“小狮子”出现在萨尔一带,一开始,警察认真对待这些目击报告,不过后来,有很多报告堆积起来,并且出现了明显的不一致的地方,因此,警方发言人宣布,奥登沃德野兽要么是骗局,要么就是一种幻觉。

假定在英国的灌木丛或者林区里有大型猫科种群或者单个的巨猫存在,这是有很多疑点的,更不要说,事实是很多证人,特别是生活在城里的证人,经常过度估计他们看到的动物尺寸,在最极端的例子中,这样的倾向会产生滑稽的后果。

不过,英国的某些神秘猫科动物却有可能是真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在过去的15年里,两只美洲狮,一对丛林猫科动物和5只较小的豹,在从康沃尔向北到因弗内斯郡的一大片乡间地带被人看到、抓住或者杀掉——这个总数并不包括从动物园、展览室和私营收藏所里跑出来的已知的几头动物。那么,真正的问题不是这些大猫科动物是不是还在英国的乡间里跑来跑去,而是它们从哪里来,总共有多少。在某些情况下,证人们曾报告过成对的猫科动物,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发现一只死动物并没有让当地的巨猫目击记录就此停息下来,这意味着,其中的一些动物正在荒野的某个地方生活着,并且展现出未曾料到的适应当地环境的能力。

1980年10月,一位苏格兰农夫名叫泰德·诺贝尔的,捉到了一只成年狮,这是他在高地自己田地里设夹抓住的,这使当地一年多的时间再也没有目击报告了,并且好像解决了他家羊群失踪的谜。可是,仔细一看,这种可怕的动物是一只老年的、患有关节炎的母狮,非常温顺,竟然能够容忍别人在她耳后挠痒,它极其营养不良,从抓住它的人那里逃脱以后,或者被那人放掉以后,根本就没有能力在野外活下来。

研究者认为:由于1960年以前没有令人满意的数量报告出现,而自1980年以来所发现的死体的数量和在英国发生的目击记录的数量增长太快,因此,对这个神秘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把抓到的动物放回自然,特别是1976年的危险动物法案实施以后,该法案让一些热心此事者很难将大批陌生的动物保留在家中,因此有可能有意促使一些现在又开始制造麻烦的巨猫到英国乡间去。

这种假设有很多值得赞许的地方,特别是当人们意识到,一只大型猫科动物要消费掉多少肉类的时候。像狮子那样大小的动物,每周必须吃掉相当于5只成年鹿那么多的肉才能存活。尽管有时候看起来,神秘之猫每年靠吃掉数千只羊来慢慢存活,可是,很少有证据证明,真的就有那么多动物被吃掉了。一份英国政府的报告讲到大型猫科动物在康沃尔——那是传说中的博德明兽的家园——中心地带的证据时总结说:“没有可检验的证据表明有‘大型猫科动物’出现。在近6个月的时间里,只有4例受怀疑的家畜被咬死的报告,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报告指明有除家畜和狗以外的任何动物牵扯在内。在博德明荒郊,没有‘巨猫’形成的对家畜的威胁。”

巨猫到底是怎样的来历,它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的,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团。

5、 巨蛇之谜

有个神秘的地方,那是在南美人兽难行、密不透风的热带雨林,据说那里隐藏着巨大的吸引人的未知动物。神秘动物学家们收集到许多独立的叙述,讲的都是大型水獭一样的动物——3.6米长的南美犰狳和未知的猿类物种。不过,最吸引人注意的却是一种比上述任何一种都更大、更危险的动物。

到目前为止,有关南美神秘动物的报告当中,最出名的是遭遇巨蛇的记录。亚马孙是已知最大蛇种生活的家园,它是一种半水族的爬行动物,主要在遍布雨林的河道内觅食,已知可以长到9米长,可是,这个尺寸与据说在巴西和委内瑞拉很多未被深知的地区里面生长的巨蛇相比,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著名的英国探险家帕西·富塞特在1907年就做了一次观察,当时,他在马托哥罗索的边境地区进行探险活动。他的独木船顺着亚马孙丛林深处的里奥阿班纳河漂流。

“这时候,几乎就在船底下,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头,还有数英尺波动前进的身体,那是一条巨型森蚺。因为那动物开始往岸上游了,我就跳起来拿步枪,没怎么瞄准就将点44口径的软头子弹朝它的脊椎打过去,结果打中了离它那摆来摆去的头3米远的脊椎,此刻,一阵大浪汹涌,船底受到撞击,剧烈震荡起来,就好像船已经开到某种障碍物上一样。”

“我用极大的努力才说服印第安船手将船往岸边划去——我们踏上岸,小心地接近那条巨蛇。蛇已经没有动静了,可是,身体还在动,就好像一阵阵风在湖面上刮过一样。到可以测量的时候,水面以外的部分有13.7米,水里面有5.18米,总长18.9米。对于如此硕大的长身动物来说,其身体倒不粗,不到30厘米粗,可是,它有可能很久没有吃到东西了。我想去割下一块皮,哪知这野兽根本没有死,它的身体突然间隆起使我们吓了一大跳,一阵极浓烈的气味从它身上冒出来,也可能是它的呼吸,有人相信,那种气体具有麻醉效果,先是吸引猎物的注意,然后使猎物瘫痪。有关这条蛇的一切都是令人不快的。”

富塞特的报告如此不同寻常,当时竟引起人们的批评,可是,他消失了,在1925年的一次探险活动中神秘而且永久性地消失了,再无法也去证明什么东西了。1947年,一位法国人塞尔日·波纳卡斯支持他的报告,那年,他参加了一支探险队,探索中阿拉爪亚河,并与沙万特印第安人建立了联系。波纳卡斯的探险队横穿两条支流,在里奥曼索和里奥克里斯达利带河之间的沼泽地,发现了一条在草丛中睡着的森蚺。成排步枪一齐开火,打死了那只怪兽,用绳子测量后发现,它身长为21米-22.5米。不幸的是,当时没有人意识到他们所杀死的东西的意义,也没有人想到要保存它的一小块骨头或者一小片肉,更没有人去拍它的照片。

有4张照片曾登载在巴西乡间的报纸上,说明亚马孙丛林中的确存在巨型蟒蛇。一张是正面照片,照的是一条长39米、重5吨的蛇,是在曼纳奥附近打死的;另一张是快照,据说是一条长30米的死蛇顺流漂到亚马孙河口;第三张是一条29米长的巨蛇,是在内格罗河岸上打死的;最后是一条长约34.5米的蛇,据说是在一个废弃的古堡里用500发机关枪子弹打死的。不过,所有照片的价值都非常有限,因为没有哪一张达到有说服力的作用。

来自亚马孙湿热内陆的这些纷乱的报告,倒的确向人们表明,地球上每个未曾探明的荒野都有可能藏着极其丰富的动物学宝藏。比如澳大利亚的内地,就曾有过一些报告,不仅仅有袋狼,而且还有未知的袋类虎猫,3.6米长的巨型袋鼠,巨型史前袋熊,身体跟河马差不多大,甚至还有怪兽样的巨蜥,长可达9米。而且,毫无疑问,在人迹罕至的林区,还有大量空间可以让这样的一些动物生存,并有很多食物供给它们,在很多情况下还没有任何捕猎活动危及它们的生存。

真正的问题在于,不是说神秘动物能不能够存在的问题,而是要解释为什么看起来还有那么多神秘动物,是不是有很好的历史记录证明它们的存在,它们为什么还能够被人所看见、听到,而且一年接一年还有人拍到它们的照片,而又没有任何实在的、无可争辩的证据来证明它们的存在。

6、 破解水底古兽之谜

玻西葛木克,在印第安语中是“怪兽”之意。不久前,玻西葛木克湖中也发现了不明巨兽,在加拿大已家喻户晓。尽管现在有人公开承认当年是他们伪造了尼斯湖怪兽那张经典照片,但早在苏格兰民间传说中就有这样的警戒,尼斯湖中的“邪灵”,能诱使粗心的旅人葬身湖底。有关大洋大湖深底生活着巨兽的记载甚至可以追溯到200年前,19世纪,太平洋上就曾打捞到触手达21米的乌贼。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古生物学家班顿长期钻研水底史前巨兽。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横行海上的主要是三种重量级巨兽。

第一种是鱼龙,泳技高超,以鱼类为食;第二种是沦龙,长达12米,有特殊的颚骨,善搏斗;第三种是庞大的蛇颈龙,游速慢,感觉灵敏。

班顿相信,因为某种原因,少数远古生物存活下来,就像今天与我们共生的许多活化石生物一样。

2亿年来,英国南海岸的来姆利吉峭壁上一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史前世界。1814年的一天,年仅12岁的玛丽在海边拣贝壳化石。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她却能辨识岩壁上的骸骨,偶然中,她发现了世界上首座完整的鱼龙骸骨。玛丽的发现使她一夜成名,成为化石研究创始人之一。

美国内华达州著名鱼龙公园,现存最大的鱼龙长达17米。珍妮·佛雷格勒现在是园内的古生物学家:“2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海域中到处都是鱼龙,如今这座峡谷有全球最丰富的鱼龙资料,山壁上到处是化石。”

鱼龙即是鱼形蜥蜴,嘴部圆长、牙尖、双眼硕大,身形很适合在水里高速行进,很像今天的海豚,它们在世界几大洋徜徉了1.5亿年。

鱼龙公园有一个鱼龙集体“坟墓”,由名为“方舟”的建筑保护着,9-10条鱼龙化石紧贴在一起,就像巨无霸鲨鱼塞在罐头中。

这群鱼龙为何丧命?又为何挤在一起?直到今天依然是个谜。有一个假设是它们像鲸鱼一样搁浅,它们太靠近岸边,最后搁浅而亡。但是,珍妮说:“此处并没有海岸沉积岩,估计这里的水深至少30米,并且远离大陆架边缘,所以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

最新的观点是,这里是鱼龙的孕育所,如同现代生物一般,它们偶而会大量聚集来繁衍后代。

珍妮说:“化石分析证明,鱼龙分娩时会像海豚一样,幼仔尾部先出世,防止幼儿溺死。”

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有一座特殊化石,保存了分娩中的鱼龙,分娩的紧张压力造成母子双亡,一同葬身海底,化石得以保存了下来。

在古印第安传说中,巨鱼悠然地穿游于西边的拉荷登湖,某天灾祸降临,风云突变,山崩地裂,自此之后,再也见不到巨鱼的踪迹。

珍妮说:“传说中的巨鱼假设是鱼龙,那么4000年前,鱼龙仍然存在。灾变的原因很可能是巨大陨石撞击湖泊,使它身躯四分五裂。”

19世纪画家的笔下,鱼龙在大海中随意地吞食猎物,血盆大口加上尖牙利齿,鱼龙仿佛是地狱来的掠食者。

在水中捕食,因为水浮力的影响,难度很大,鱼龙这样的庞然大物,又是如何捕食的呢?

科学家解释说,鱼龙急速地张开大嘴,造成真空,吸入猎物,遇到大型猎物时,就像大鲨鱼一样,牙齿嵌入猎物身体内,身体像螺丝锥一样打转。

沦龙颅骨被发现后,拿破仑为此发动了一场战争。得胜后,他亲自护送这块化石到巴黎,交给当时顶尖的古生物学家居维叶。它的价值在于:把地球历史向前推进了几亿年。

18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地球不过诞生几千年,生物绝迹的想法根本不存在。

根据居维叶的论证,几亿年前,大型爬行类动物曾漫游海上,然后消失无踪。沦龙的头骨化石是居维叶重要的证据。

同类推荐
  • 潘宫的预言9:消失的地底巨舰

    潘宫的预言9:消失的地底巨舰

    波塞冬的先头部队出现在城市的上空,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正式浮现,美丽的地球将遭受严峻的考验!被人施咒的恶魔猎车、山林间突然蹿出的变异怪兽、深埋在地底的骇人巨舰……在神秘的通天塔内,伙伴们先后走失,隐藏在暗处的骸骨人化身成身手矫健的强大军团,纷纷跃上洞壁,朝他追来。这股力量令人畏惧!如愿见到纳西塔家族,斗鱼能否从长老口中获知自己的身世?面对和人类有隔阂的好斗一族,冒险小队是否可以成功说服他们,加入进保卫地球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侵略者的身影,现在该轮到我们反击了!冒险小队集结,向着最危险的地方,冲啊!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本书分为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森和基尔霍夫、罗伯特·科赫等部分。
  • 王子复仇记

    王子复仇记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Snippy and Snappy

    Snippy and Snappy

    we are introduced to brother and sister field mice living with their mother and father in a cozy nook in a hay field.Their father enthralls them with stories about gardens in big fields,houses in big gardens,kitchen cupboards in big houses,and big yellow cheeses in big kitchen cupboards.
  • 骄傲的季节

    骄傲的季节

    “2011年最值得推荐的儿童文学作品”精选自2011年报刊上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故事精彩,题材多样,符合少儿喜爱故事的天性。不仅有少儿领域具有导向性作家的作品,比如常新港、老臣、曾小春、潭旭东、范锡林、黄春华、彭学军、余雷、章红、汤素兰、龚房芳、凌仕江等,还有一大批新锐少儿作家,比如曾维惠、两色风景、毛小懋、喻虹、汤汤、麦子、徐玲、贾颖、谢倩霓、李宏声、王宜振、慈琪、何腾江、周锐、杨士兰、贾月珍、吉葡乐、陈亦权等人的作品。可谓2011年度少儿文学领域的权威选本。
热门推荐
  • 十二零

    十二零

    在另一个大陆,生活着五种生物,分别是食人者,魔人,吸血鬼,精灵,人类。一个丧心病狂的博士和他的助手纳摩医生尝试把食人者,魔人,吸血鬼和精灵的基因注射到人类身上,创造出新生物。就在他用12个婴儿为试验体的时候,突然发现了第十二个婴儿的异样……
  • 反正是幻言:想不到名字

    反正是幻言:想不到名字

    天界,人界,魔界。。。爱恨情仇,恩怨纠葛,该如何走下去?家仇,大义,该怎么选择?
  •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只婚不爱:错嫁豪门恶少

    只婚不爱:错嫁豪门恶少

    原来爱的反义词不是不爱也不是恨,而是现实!她为了钱背叛了爱情。这怪她吗?只怪命运!为了给姐姐治病代替姐姐嫁给了毫无人性的恶少,受尽欺凌只为救她唯一的亲人。当真心付出化为流水,痛失骨肉的她这才知道,什么叫做生无可恋。可是她却连死的权利都跟着出卖掉了。“我楚莫寒没说让你死,你休想这么解脱!”
  • 我怕孤独你怕辜负

    我怕孤独你怕辜负

    爱情终究逃不过世俗,就像我们的青春终究逃不过事情,再见时你是你,我是我,留下的也就只有是我了
  • 重生神帝

    重生神帝

    “啊,林均他没呼吸啦”正在上着课的林均忽然被一道从天空上的光芒照射到,在大家都以为他已经狗带时他却在另外一个世界开始了他的重生之旅
  • 女配大人:加油奋斗吧

    女配大人:加油奋斗吧

    还在感慨那些言情小说、穿越小说,女主一人独占各类男主、男配的绝佳命运么?还在感慨剧中除了女主一人,其他各类女配的炮灰命运吗?还在感慨各类可怜女配遇到伪白莲真黑莲的女主,而走上不归路吗?那么,来吧!这里有各类世界任你挑选,清新校园、古色古言、西方传奇、末世丧尸、未来机甲等等等…还能在有穿越女、重生女、空间女等等等的世界与之一决高低。还在等什么?女配大人,加油奋斗吧!
  • 神起圣苍

    神起圣苍

    本是天之骄女,奈何被封印记忆与修为,流落圣苍大陆。看女主一步步打败重生穿越的炮灰,在生死之机打开封印,带领战部走向巅峰。女主非重生,由傻白甜一步步成长。
  • 凤君小仙:花花娘子

    凤君小仙:花花娘子

    顺着血迹孟瑶来到一个坑前。里面居然躺着一个人,不对是躺着一只鸟,也不对应该是鸟人。喂,喂,你死了吗?”等了半天没人应。孟瑶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傻呀,他要是死了怎么回答自己呀,再说了要是伤太重晕过去了怎么回答我呀,看来是饿傻了。梦瑶下到坑里去,她把他的脸转过来,梦瑶惊住了,世上竟有如此美男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文心雕龙)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文心雕龙)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