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0300000129

第129章 卡夫卡 多拉(3)

8月初,卡夫卡在米里茨的好日子似乎到头了。疲惫、失眠和头痛又卷土重来了,他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能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太长;有些人只能在旅行时才能找到回家的感觉"。度假营管理上的某些细节让他很反感,尽管他仍然喜爱那里的孩子们,但他决定晚上不再去那里了。一天,艾丽说她打算在这里提前返回布拉格,卡夫卡决定和她一起回去,因为他不想自己一个人留在这里。8月7日,他去了柏林,在那里看了席勒的戏剧《强盗》。两天后,他回到了布拉格。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又和奥特拉以及她的两个女儿一起去了谢列森。8月中旬,他们离开布拉格,到谢列森住了一个多月。在那里,他收到了克洛普施托克的来信,信上说他在马特利阿里的病友,工程师格劳伯去世了。卡夫卡的体重降到了54.5千克,他以前还从来没有这么瘦过。他告诉布洛德,有太多的"反作用力"施加在他身上,使他不能复原。"我一定是那些反作用力的宝贝;他们像魔鬼一样和我作对,或者他们就是魔鬼"。

在谢列森时,卡夫卡收到了卡尔塞里格的信,卡尔是瑞士一位专门出版精装图书的出版商,他在来信中提出以每篇小说1000瑞士法郎的稿酬标准出版卡夫卡的作品,这笔稿酬是相当丰厚的,尤其因为当时德国货币已经开始日趋严重地通货膨胀。但卡夫卡回信说:"我手边的作品都是以前写的,全都没有价值;我不能把它们拿给任何人看。而且最近我离写作已经越来越远了"。不过,他答应把今后写出的作品交给卡尔出版,这一点同他在1921年和1922年写的遗嘱内容是矛盾的。

这个时期,卡夫卡决定为逃脱布拉格的铁爪做最后一博。对他来说,巴勒斯坦实在是太遥远了--他的体温不断升高,体重却在不断下降--但是到柏林去却是可行的。他的退休金是以捷克货币克朗支付的,这会使他免受柏林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9月24日,他去了柏林,在那里见到了多拉,这是自从七周前米里茨一别后两人第一次见面。出发的前夜,他对自己将要实施的计划忧心忡忡,整理行李的工作也让他筋疲力尽。后来,他几乎要去给女房东发封电报,取消预定的公寓。但次日清晨,他终于动身了,离开时,"父亲……心疼地抢白了几句,母亲悲哀地看着"。卡夫卡和多拉在柏林同居了,假如双方的父母知道此事一定会大为不安,卡夫卡此时还从未向他的父母提到过多拉(他只告诉了奥特拉,或者支持他的决定),他对他的一些朋友(比如罗伯特克洛普施托克)也说他只打算在柏林住上几天。实际上,他在柏林施特格利茨区米克韦尔大街8号租了一套公寓,并预交了8月和9月的租金。这套公寓位于柏林郊区,周围花草丛生,树木繁茂,离植物园只有一小段路,离格鲁内瓦尔德森林就更近了。当时,魏玛共和国正面临重重危机:恶性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和政治暴行迭起。卡夫卡对奥斯卡鲍姆说,考虑到他的健康状况,移居柏林的举动是"鲁莽的",但他觉得这可能是他最后的机会了。"像我这样在种种不利因素下鲁莽行事,你只能在历史的书页中找到对应的人和事,比如拿破仑远征俄国。"卡夫卡一直都很崇拜拿破仑,经常在日记里引用后者的名言,领导者(有时他认为艺术家的角色就该是这样)的念头显然激起了他的兴趣,也可能他只是被那些强有力的人物迷住了(比如他的父亲),他自知永远不可能成为这样的人,即便在写作中也不可能。

在柏林,卡夫卡怀念的第一件布拉格的东西是那里盛产的优质黄油,他让奥特拉给他寄了一些(他希望吃黄油能让自己长胖一些)。他告诉奥特拉,柏林的市中心"让我恐惧"。然而,在施特格利茨,一切则是"宁静而美好的。傍晚,暖意醉人的傍晚,每当我走出房子,一阵芬芳就会从锦绣而古老的花园里向我袭来,我觉得我从来没有在别处闻到过如此怡人、如此馥郁的芳香,谢列森没有,美兰没有,玛丽亚温泉市也没有。

同类推荐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热门推荐
  • 冥王的鬼妃

    冥王的鬼妃

    一年前被黑白无常错勾魂魄,一年后在地府任孟婆一职的林微微,在申请的假期获得批准后便到阳间游玩,无聊中看到一具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身体,亦是自己的前世,却没了魂魄,从黑白无常口中得知这身体中了永生之术,了解到永生之术乃是一种失传已久的禁术,中了此术者的魂魄将永远被关在那无天日的地方,不得投胎转世,为了不让自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林微微踏上了重生之路,她必须去救她前世的魂魄,同时也揭开了背后一段段不为人知的秘密……
  • 做得恰到好处

    做得恰到好处

    本书集前人经验之大成,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从平常为人处世的点滴小事入手,详尽介绍了做的恰到好处的技巧。
  • 树荫下的承诺

    树荫下的承诺

    这是一个学生时期的一个约定,也是一切的起发点;青春无悔很,只怕是一场空想罢了。她,一个初中生,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陈霞楠。只因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或是命运的安排之下遇到了他(先不说他名字了)。从此,她的生活五颜六色,不再平凡了。也因此她的青春不再孤单,拥有了一段只属于她们的回忆!
  • 冥日幽风梦

    冥日幽风梦

    襁褓中的婴孩,师尊所救,一生修道道心不移,冥日之体,幽风之名,只为有梦,问鼎九天
  • 异世空神

    异世空神

    我自狂傲,人挡杀人,神挡弑神,天要挡我,我就伐天..........肉身十重,破内为气,养气终结,破空起始。。。有这样一个少年。。。。。。。
  • 镜之传说

    镜之传说

    雪岚消,天风渺,踏歌百世我为豪;青花飘,苍龙啸,剑舞红尘一场笑。真与假的世界,究竟谁是镜中人......
  • 痴傻王爷的绝色懒妃

    痴傻王爷的绝色懒妃

    她,黎小亚,一朝魂穿变成一个古人,躯体家人的疏离及丞相老爹的淡漠让她知道躯体主人是个无人关心的对象,既来之则安之,好好做个米虫,只是老天,嫁人这事未免太快了吧,还是和那个满城皆知的可怜傻王爷,想来没什么不好,换个地方也许可以更好的做个米虫,事已至此,未来就让她来护着她的傻老公
  • 任性圣骑士

    任性圣骑士

    当一个颜值爆表的瘸子朝着武力巅峰一步步爬上去的时候,身后是无数被他的任性和执拗抛下的踏脚石。当这个瘸子成为了圣骑士后,亮瞎了所有人的氪金狗眼。当这个瘸子圣骑士顽固地在愚昧落后的世界推行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许多人都成为了他的敌人。当美丽的瘸子---菲利普踩着一批批旧势力的尸体登上权利的顶峰时,无数人又成为了他的忠实追随者。当菲利普一瘸一拐地走出了属于他的皇宫,站在皇宫外的阳台上接受着下面万千各族人民的顶礼膜拜和歌颂时,他只想抬头望着星空,说一句:“老师,我真的做到了。”
  • 《非人间1》

    《非人间1》

    女子跳楼砸在他车上,女子是市节目主持人肖婷,他恰好收到她一盘专辑光盘,接触光盘的人遭遇离奇不测,每一次死亡同时都有小孩子的笑声在里面。。国际异常现象研究局插足其中,情节高潮起伏,最后发现肖婷竟然是自杀的,原因是为了杀死她肚子里杀不死的孩子
  • 春秋传奇故亊

    春秋传奇故亊

    有一个朝代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无论是文化还是道德,无论是治国还是军事-----这就是春秋。本文将以戏谑的笔法将你带回到那段众说风云,乱世而有趣的上古年代。春秋离我们久远,然而,它留给我们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所蕴藏的不可抹去的基因,后世的汉文明永远有着春秋时的影子,而这种抹不去的基因在我们今天的文化中,无时不在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