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0300000128

第128章 卡夫卡 多拉(2)

这是卡夫卡的习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就会留意周围的年轻女人,很快,一个16岁的漂亮姑娘泰尔罗斯勒(后来她去了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做舞蹈指导)闯进了他的视野。泰尔是营地的志愿者,两人在一起相处得很愉快,但不久之后,泰尔就要回到柏林的施特格利茨了。作为离别的礼物,卡夫卡送给泰尔一只玻璃碗,那是她在商店橱窗里看到并非常喜欢的,泰尔回送给卡夫卡一个花瓶。在泰尔的印象中,卡夫卡是个瘦骨嶙峋的高个子,他有点"孩子气,很活泼","尽管那时他的生命已经快到尽头了",他还是经常和他的侄子、侄女一起玩耍、做游戏。卡夫卡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她冒着倾盆大雨到旅馆里给他送花瓶。当时旅馆大厅里的钢琴师正在弹奏格里格?的曲子,"你站在那里,有点被雨淋湿了,微微弓着身子,在音乐面前敛息屏气"。

泰尔的一位朋友,年长一些的犹太姑娘多拉迪阿曼特也在营地当志愿者。一天,卡夫卡到营地用晚餐,信步走进了厨房,碰巧看到多拉在掏净鱼的内脏,不禁说道:"多么温柔的一双手,干得活又是多么血腥"。多拉此前曾经在海滩上看到过卡夫卡和艾丽以及她的孩子们在一起,错把他们当成了一对已婚夫妇。第一次见到卡夫卡,多拉就被他的样子吸引了,甚至一路跟在他们四个人身后,想看看他们要去哪里。很多传记都写到卡夫卡和多拉见面时,多拉刚刚19岁--1948年多拉接受采访时说的话给人造成这样的误解--但那一年她实际上是25岁,卡夫卡40岁。卡夫卡本人也常常在信中歪曲自己的年龄。他们俩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小得多。

多拉记忆中的卡夫卡"高而且瘦,深色皮肤,走起路来大步流星"。他看上去有些落寞,但他很体贴人。"他的脸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那双大大的,有时甚至瞪得圆圆的眼睛。这双眼睛里流露出的不是恐惧(有人曾这样说过),而更像是惊讶。他的眼睛是棕色(在泰尔的印象中卡夫卡的眼睛是蓝色的,似乎没有人能准确描述出他的眼睛的颜色),眼神羞涩。当他说话时,它们就被点亮了,流露出一种风趣的神采。"与人们通常的印象不同,多拉说:"卡夫卡总是兴高采烈。他喜欢玩耍;他是一个天生的玩伴,随时都会搞一些恶作剧。"事实上这并不奇怪,布洛德曾证实说,卡夫卡谈话的方式同他写信的方式一样,充满了冷静而绝妙的讽刺。多拉说:"他的手腕非常纤细,手指颀长、精致,当他讲故事时,这些手指就比划起来。"不久,多拉和卡夫卡就成为了朋友,他们常常在海滩上一起读希伯来文。在给泰尔的一封信中,卡夫卡提到多拉时说,她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我大部分时间都和她在一起"。多拉认为,卡夫卡之所以被她吸引,是因为她是一个东欧犹太人:"我来自东部,是一个无知而满怀梦想、期望的人"。尽管卡夫卡对她的东欧犹太人身份着迷,她本人却向往西方的自由和启蒙精神。

1898年,多拉迪阿曼特出生于波兰中部城市罗兹附近的帕比亚尼采。她的父亲赫歇尔学识渊博,是一个工厂主,20世纪初,他的妻子在生孩子时去世了,随后他把家搬到了西里西亚(当时由俄国统治)的柏德岑。多拉是家中的长女,操持家务和照顾四个弟妹的活计自然都由她负责。赫歇尔和传统的虔诚的哈西德派学者一样,蓄着长长的胡子,穿着土耳其式长袍,戴一顶皮帽子,他是吉尔拉比的追随者,他本人在当地犹太居民中很有威望。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多拉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宗教培养:她上的是希伯来语学校,受到了新生的源自西奥多赫茨尔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强烈影响。1917年,她的父亲把她送到了克拉科夫的一所学校,准备将来让她在东正教学校里当老师,但她违背父亲的意愿逃走了。她父亲后来在德国的布雷斯劳找到了她,并把她带回了家。后来,她再一次逃跑了,他也就随她去了。1920年,多拉搬到了柏林居住。

尽管多拉掌握了很多传统的犹太知识,但她的文学素养远远不及米伦娜,甚至直到卡夫卡去世后,她仍未真正意识到他的作品的价值。1925年《审判》出版后,她才知道卡夫卡曾写过这样一部作品。比起作为作家的卡夫卡而言,她更爱的是卡夫卡这个人,还有他那独特的性格。1930年5月,多拉告诉布洛德:"只要我和弗朗兹在一起,我的眼里就只有他和我了。除他本人之外的任何东西都与我无关,甚至显得荒唐可笑。他的创作并不重要……由于这个原因,我反对在他去世后出版他的作品"。多拉认为,假如在卡夫卡活着的时候,人们没有和他接触过,那么在他死后,人们也不可能理解他。此外,她还对研究和评论卡夫卡的庞大的体系--米兰昆德拉称其为"卡夫卡学"--满怀怨恨,尽管当时这个体系尚处于最初阶段,她说,它"蛮横地闯入了我的私人空间"。最近发现的材料表明,她曾在日记中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卡夫卡那种独特的、无法言传的个性,但是她的描写并不成功。卡夫卡去世后,她成了一个活跃的共产主义者,在苏联活动了一段时间,后来移居英国,二战期间,她被当作外敌关进了监狱,1952年,她在英国的普莱斯托医院去世。她是一个不安分的女人,有时顽固得过了头。不过,在她和卡夫卡一起生活的时间里,她那旺盛的生命力成了卡夫卡力量的源泉。

同类推荐
  • 光新之路

    光新之路

    本书是自传性质的回忆录。该书以纪实的笔法,记述了主人公雷光新从一个来自甘肃农村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再由一名军人逐步成长为一位优秀企业家的艰难历程,充分体现出主人公作为一名军人的坚强意志和作风,体现出浓浓的乡情、亲情和战友情,对于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和一般群众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为你讲述的不是一个纯粹的励志故事,它力图为读者打开一扇嘹望残疾人心灵世界的窗子,让读者再次审视人性、生命的价值和爱情这个神圣的主题。1981年8月23日下午,一个孩子攀爬上放置变压器的水泥台。一声巨响,电将他烧成了一段火后的木头,医生截去了他的双臂。从此,他甩着两只空空的袖管来往于村子里,然后上学、辍学、贩牛、放羊、帮大人守小卖店、到城里摆残棋挣钱。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大象无形曾国藩

    大象无形曾国藩

    只会做好官、写漂亮文章的曾国藩,短短三年间就带起一支湘军劲旅,实现从丁忧侍郎到湘军大帅的神奇转变,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它不仅令当时的仕人大跌眼镜,也成为后世国人琢磨不透的传奇。汪衍振所著的《大象无形曾國藩:从笔杆子到刀把子》以清末太平军起事为背景,从曾国藩于咸丰二年(1852年)丁忧写起,到咸丰四年(1854年)湘勇成军为止,分5篇36章全方位展现了曾国藩从一介文臣到湘军统帅的过程。《大象无形曾國藩:从笔杆子到刀把子》内容以曾国藩的人生转折和心路历程为主线,穿插了时代背景、清廷决策变化、官场势力折冲博弈、满汉大员复杂关系,以及曾国藩如何结识、笼络一干人才为己所用等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史事。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热门推荐
  • 不合夫妻

    不合夫妻

    当林小泥由三天一次发展到一天三次地往丁俊杰上班的公司跑时,公司里那群“豺狼虎豹”就终于再也按耐不住。于是在大家看他俩的眼神不约而同的变得暧昧起来下,林小泥的借口——我妈叫我来送饭、我爸爸叫我来告诉他星期天去钓鱼……等等都开始变得苍白无力。“大小姐,公司没有饭啊?”好事者问。“可是……”欲加解释的小泥发现找不到说话。“电话手机用来干什么的?需要你专门来转告。”又一个明知故问者。“我……”平时的牙尖嘴利现在却哑口无言。“哈哈哈,嘿嘿”看小泥一张俏丽的小脸由白转红是一件在枯燥的工作下相当有趣的事情,于是大家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望着小泥,笑得奸诈而不怀好意。
  • 守护甜心之冷血公主

    守护甜心之冷血公主

    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我!女孩悲伤的喊到。亚梦,别担心,还有我们,我们相信你。仇恨蒙蔽了纯洁少女的双眼,天使脱变成了恶魔,但是仇恨并不能摧毁少女善良的心。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生活中的五行之气

    生活中的五行之气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而本书所讲的五行之气亦即风水理论,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是中国古人认识和归纳自然规律的哲学。本书在解读这门学问时,注重解析它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并剖析其中的科学风水理论,同时解答人们普遍存在的对风水的疑虑,让广大读者理解风水。五行的原理和内涵并懂得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门学问提升自我,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一次青春,一个真爱

    一次青春,一个真爱

    莫浅兮,是幽幽一抹暗香,多想,多想有人来欣赏。林翊冽,是蓝蓝一升天空,只等,只等她来与他共享。当他遇见她时,只觉心中柔软为她而生,当她遇见他时,只觉心中的万千情绪一触即发。而当莫浅兮遇见痴爱如狂的骆亦铭,自己的好友杨素心深爱骆亦铭时,却不能收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该如何坚定自己的信念与霸道嗜血的林翊冽共赴幸福彼岸。
  • 你是我的依靠,谁也替代不了

    你是我的依靠,谁也替代不了

    一次意外的邂逅,他们好像记住了彼此,却不知这原来是他们最敬爱的爹联合设计的,姜还是老的辣。“白痴,我是你的依靠,谁也替代不了”!
  • 名人背后的悬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名人背后的悬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人们不断窥探着名人,也窥探着他们背后的历史。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身上发生的种种传奇的故事,继而开启整个历史文明的大门。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若干年前的未解谜团、故事背后的故事将指引着我们不断探求历史的真相。《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名人背后的悬案》分别从帝王元首、将相名流、艺苑文界、逸事传说、遗迹寻觅五个视角,阐述名人背后未解的谜题。探索未知,寻求历史的真相。只要我们秉承着不断探索的信念,那么层层历史的面纱将被揭开。还原历史,解读历史真实人物的是非曲折,从《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名人背后的悬案》开始……
  • 恋你成瘾

    恋你成瘾

    林执遇上颜习语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这个女人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不惜用尽一切手段得到她。颜习语不知道林执究竟看上她哪一点了,她改还不行吗?她想尽一切方法避开他,却还是逃不开他的手掌心。
  • 好你个妖孽:傲娇殿下你别狂

    好你个妖孽:傲娇殿下你别狂

    公子无双,斜倚窗台;面若冠玉,眼眺远方。梨花微雨,薄暮斜映;水光潋滟,人面桃花。红衣溺雪,踏雪寻梅;司马青衫,巧笑盼兮。自私也好,恶毒也罢,至少你还在,不是吗?
  • 白发孤:血染衣角

    白发孤:血染衣角

    北宫夜曦,爵少的妹妹,季家的外姓小姐,谣传智商低其实智商200的天才少女,这样的她来到了帝壹学院,引来了身边的人一次又一次的情感大爆发还有无数神秘身份的揭开,她又该如何应对?“动杀吾我哥之心者,必生不如死!”“哥,你不希望你的丫头得到爱吗?”“冷陌宸,你给本小姐记住,你以后就是我的了!所以不许再和别的女人眉来眼去,你的眼中一定,一定要只有我!还有,不许再对别的女人笑!不许.....总之有好多好多不许!“阿宸,爱上你,我不后悔!即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