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95800000005

第5章

太阳升起来了,大地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象。阳光洒在静静的村庄,仿佛在向人们赐福。

吃过早饭,波莉姨妈召集全家做祷告。她引用大段的经文,中间掺杂着她自己的原创,二者的结合达到巅峰,在这巅峰时刻,她宣读了西奈山顶摩西律法中最严酷的一章。

接下来,汤姆可以说是摩拳擦掌,准备用功背“经文”。希德几天前就记住了自己的功课。汤姆要集中精力记住五段经文,他从“登山宝训”中选了五节,因为他实在找不出更短的经文。

半小时后,汤姆对自己的功课只有一个大概的模糊印象,因为他的大脑在人类思想之外徘徊,两只手不停地搞小动作。玛丽拿过他的书,要听他背诵。他只好在迷雾中寻找出路:

“有福的是……呃……呃……”

“穷人!”

“对……穷人;有福的是穷人……呃……呃……”

“的灵性……”

“的灵性。有福的是穷人的灵性,因为他们……他们……”

“他们的灵性……”

“因为他们的灵性。有福的是穷人的灵性,因为他们的灵性就是天国。有福的是哀恸的人,因为他们……他们……”

“必……”

“因为他们……呃……”

“必……”

“因为他们必……哎呀,下面的不会了!”

“必得!”

“对,必得!因为他们必得……呃……必得哀恸……呃……哀恸……哀恸……哀恸的人,因为他们必得……呃……什么?玛丽,你怎么不告诉我?干吗这么小气?”

“唉,汤姆,你这个木头脑子,我不是逗你玩。我不想逗你。你必须重新背!别灰心,汤姆,你能背下来。等你背会了,我给你个好东西。去吧,听话。”

“好吧!什么东西,玛丽?你告诉我是什么东西。”

“你别管什么东西,汤姆!我说是好东西就是好东西。”

“你说话可要算数,玛丽。好吧,我再去把它搞定。”

汤姆果然“搞定”了。在好奇心和有望获得的双重驱使下,他集中精力背诵,取得辉煌成功。

玛丽送给他一把崭新的“巴洛刀”,价值一毛两分五。汤姆大喜若狂,兴奋得手舞足蹈。说实话,这把刀什么也割不动,却是正宗的巴洛刀。握着它,你想不出有多么神气——尽管西部的男孩子们都认为,这样的刀具可能会因为被仿造,从而损害它的名气——但这种难以想象的气派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让人至今难忘,也许永远是个谜团。

汤姆打算挥刀砍橱柜,他正准备在桌上先试试刀锋,突然听到玛丽叫他换衣裳去主日学校。

玛丽端给他一盆水,递上一块肥皂。汤姆把盆子端到院子里,放在一个小凳上,然后把肥皂在水里蘸一下,捞出来放在地上,卷起袖子,把水轻轻泼到地上,然后转身走进厨房,拉起挂在门后的毛巾,在脸上使劲擦了两下。玛丽抢过毛巾,说:

“汤姆,你害不害臊?怎么这么坏,水又不会吃了你。”

汤姆有些慌张,重新换了盆水。这一回,他下定决心,弓着腰在脸盆边站了一会儿,然后深吸一口气,开始洗起脸来,结果弄得眼睛上全是肥皂泡沫,他只能闭着眼睛走进厨房,两手摸索着去找毛巾。不过,他总算光荣地证明了自己洗过脸。

可是,他的脸从毛巾后面露出来时,却并不让人满意。因为只有下巴和两腮这片区域是干净的,看上去就像戴了一张面具,这条边界线以外的区域未经浇灌,仍然是黑乎乎的一大片,一直往下延伸到脖子周围。

玛丽把他拉过来,给他收拾一番。这位小弟终于又像个男人样。脸上已经没有明显的颜色差别,湿漉漉的头发也给梳得整整齐齐,凌乱的小卷发大体上也给弄得对称好看了。(他曾私下费尽周折,想把自己的卷发捋展,让它紧贴头皮,因为他认为留卷发没男子汉气概。他的卷发给他的生活增添了痛苦。)

玛丽从他的衣服堆里取出一套让他换上,这套衣服两年来只在礼拜天才穿,简称为“另一身衣裳”——听了这个名称,我们应该知道汤姆有多少衣服。

他换上衣服后,玛丽给他整理好。把他外套的纽扣全部扣上,一直扣到下巴底下,又把衬衣的宽领子翻下来搭在肩膀上,然后拿刷子把他整个扫了一遍,最后给他戴上那顶带有斑点的草帽。这下,他看着帅气多了,但也浑身不自在。干净整齐的衣服束缚了他行动的自由,对他是一种折磨。

他希望玛丽忘了叫他穿鞋,但却失望得要命。她把他的皮鞋整个上了一层蜡油——那个年代只有蜡油——拿过来给他。他终于忍不住了,抱怨说,老是有人逼他干他不愿干的事。玛丽劝道:

“求求你!汤姆,你是好孩子。”

他嘴里嘟囔着穿上鞋。玛丽很快准备好了。三个孩子一起出发,去主日学校——那是汤姆极其讨厌的地方,可是希德和玛丽却喜欢那里。

主日学校从上午九点开始上课,上到十点半,然后是教堂礼拜。两个孩子总是自愿留下来听布道,另一个孩子通常也留下来——那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原因。教堂里摆着许多不带坐垫的高背长条椅,可以坐得下三百多人。它的规模不大,风格简约,顶上用松木板搭成长方体,充当教堂尖顶。汤姆来到教堂门口,放慢一步,招呼一个穿礼拜服的伙伴:

“喂,贝利,有黄书票吗?”

“有!”

“你想换什么?”

“你能给什么?”

“一块甘草糖和一个鱼钩。”

“我瞧瞧。”

汤姆亮出东西。成色不错,令人满意,交易完成。接着,汤姆用两颗白石头弹子换了三张红书票,又拿几个小玩意换了两张蓝书票,后来又拦住其他男孩,继续收购各种颜色的书票,这样过了足足有十五分钟的时间,然后随着一群孩子走进教堂。

孩子们穿得干干净净,叽叽喳喳地走向各自的座位。

汤姆刚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便和一个离他最近的男孩子吵了起来。上课的老师是个一本正经、上了年纪的男人,他把汤姆呵斥了一顿。可是,他刚一转身,汤姆又伸手揪了一下坐在前排的一个男孩的头发。等那个男孩回过头时,他又假装在埋头看书。过了一会儿,他又拿出别针把另一个男孩扎了一下,就为了想听他“哎哟”地一声叫,结果又挨了老师的一顿臭骂。

汤姆所在的整个班级全是一副德行——不安心听课,大声喧哗,调皮捣蛋。背经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完整背出几段经文,都得要老师不停提示。不过,孩子们终于硬着头皮过了关,每个人都得到奖品——一张蓝书票,上面印着一段经文。

能背两段经文就奖励一张蓝书票,十张蓝书票的价值等于一张红书票;十张红书票可兑换一张黄书票。谁攒够十张黄书票,校长就奖励谁一本简装《圣经》(在那个年代,这本《圣经》能卖四十美分)。请问读者,你们谁愿意为了一本《圣经》,即使是多雷版《圣经》,付出艰辛背诵两千段经文?可是,玛丽却以这种方式,下了整整两年的苦功,得到两本《圣经》。一个德裔男孩竟然得了四五本,他曾经一口气背出三千段经文,结果因为脑子过度劳累,从那以后几乎变成了白痴——这对主日学校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幸的灾难,因为每逢重大场合校长总要让这男孩子当众“露一手”——这是汤姆的说法。

只有年龄稍大的学生才会长久下苦功,努力积攒书票,就为得到一本《圣经》。因此,颁发奖品《圣经》是罕见的一大盛事。颁奖那天,获奖者声名显赫,夺人眼球,场内每位学子的雄心烈火都会重新燃起,但这种雄心通常只持续一两个星期而已。汤姆在内心深处可能从没真正渴望得到这样的奖品,但毫无疑问,他整个人多少天来一直向往着这种奖品带来的荣耀和掌声。

等到合适的时候,校长便在讲坛的前面站起身来,左手拿着一本合上的赞美诗,右手的食指夹在书页里,命令大家注意听讲。主日学校的每一任校长按照惯例作简短发言的时候,手里必定拿着一本赞美诗,这和演唱会的情形一样,站在台前独唱的歌唱家,手里必定拿着一页歌谱,但谁也不知其中的奥秘。赞美诗也好,歌谱也罢,台上受罪的那个人是从来都不看的。

眼前的这位校长是个三十五岁的瘦子,留着一缕淡棕色的山羊胡子和同样颜色的短发;他穿着一件立领的上衣,领边直挺挺地往上竖起,几乎顶到耳垂;两个尖尖的领角顺着脖子往前弯过来并向嘴角——就像一堵篱笆墙——逼得他只能直直往前看,要想往两侧看,就得把整个身子转过来。他的下巴支在一条宽大的领结上,那领结就像是一张钞票那样又宽又长,周围还带有花边。他那尖尖的靴子头往上翘起,就像两端尖尖翘起的雪橇滑板一样,这种式样的靴子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穿在脚上的感觉,就像年轻人耐心而又吃力地用脚尖顶住墙连坐好几个小时一样。

沃尔斯特先生的态度很认真,心地诚挚而又正直,对神圣的东西和神圣的场所怀有敬畏之心,对待它们和对待世俗事务截然不同,所以他在主日学校讲话时,语调不由自主变得有些怪异,和平时说话的声音完全两样。

他用这种语调说道:

“孩子们,今天,我希望你们全都尽量坐得端端正正,专心致志地听我讲一两分钟。对,就这样。好孩子就应该是这样。我发现有个小姑娘在往窗外张望,她以为我是在外面的某个地方……以为我在树上,对着小鸟讲话。(大家一起嗤笑)我想对你们说,看到这么多漂亮干净的小脸蛋真好,大家聚集一堂,学习做好人好事,我非常高兴。”

接下来,仍然是诸如此类的话,没有必要写在这里。反正都是一个套路,大同小异,我们大家耳熟能详。

演讲的后三分之一被几个坏孩子搅了。打斗再次兴起,小动作又开始乱搞,满堂坐立不安,到处窃窃私语,如潮水般漫延,就连磐石般孤傲的希德和玛丽也受到冲击。

沃尔斯特先生的讲话突然停住,各种嘈杂声随之戛然而止,大家以一阵沉默来表达对演讲结束的感激之情。

刚才的那一阵窃窃私语,主要是由一桩多少有点罕见的事件引发的——撒切尔律师带进来几位稀客。一个孱弱的老头,一位身体发胖、头发铁灰、相貌堂堂的中年绅士,还有一位尊贵的女士。不用问,这位女士是那位绅士的太太,她的身后跟着一个女孩。在这之前,汤姆一直躁动不安,心里充满苦恼和忧伤,也受到良心的谴责——他不敢看艾米·劳伦斯的眼睛,无法忍受她脉脉含情的注视。可是,当他看到这位新来的小姑娘时,灵魂深处立刻燃起幸福的火焰。他马上开始极力“卖弄”——往这个男孩的身上打一拳,在那个男孩的头上抓一下,扮各种怪相。总之,他使出所有的招数,想迷住这位姑娘,赢得她的赞赏。得意中只有一事让他扫兴——忽然想起在这位天使的花园里蒙受的耻辱。不过,这个瞬即的回忆就像留在沙滩的印记,被幸福的波浪冲刷得不留一丝痕迹。

几位来客被请到最显赫的贵宾席上就座。沃尔斯特先生刚一结束演讲,就向大家介绍了这几位来宾。

那位中年男子原来是位很了不起的大人物——县上的法官。孩子们从没见过这么威风凛凛的人物,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样一块当官的材料。他们既想听他义正辞严吼叫的声音,又怕他真的吼叫起来。他来自十二英里外的君士坦丁堡县,所以是个出过远门、见过世面的人。他那双眼睛曾见过县法院,据说,法院屋顶是用锡瓦铺成的。

大家对他的敬畏,从一片肃静和一排排注视的眼睛里可以得到明证。他便是了不起的撒切尔法官,是杰夫·撒切尔律师的兄弟。杰夫·撒切尔立即走上前去,要与这位大人物亲近,好让大家心生羡慕。听见人们悄声议论,他准会如听仙乐,得意忘形。

“快看,吉姆!他走过去了。你瞧!他要和他握手了!他握住他的手了!天哪,你是不是希望自己是杰夫?”

这时,沃尔斯特先生开始“大出风头”——他打着官腔,这里发号施令,那里发表意见,发现目标就指点,忙得团团转。

图书管理员也“风头出尽”——他怀里抱着一摞书,东跑西颠,唧唧喳喳,忙前忙后,只为讨取小权威人物的欢喜。

一些年轻的女教师也在“风口浪尖”——有的亲切地弯下腰来,安慰刚刚挨了打的几个小学生;有的举起漂亮的手指,警告那些爱惹事的坏小子;有的慈爱地拍拍听话的那些乖孩子。

几位年轻的男教师也“不甘示弱”——有的在轻声训斥学生;有的以别的方式显示着自己的权威和严明的校纪……

大多数的男女教师则是在讲坛旁的图书室里找事做,而且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把那些事做了一遍又一遍(装作很着急的样子)。小女孩们也千姿百态地“惹人注目”,小男孩们更是使劲地“夺人眼球”,结果空中到处都是飞舞的纸团和互相厮打的声音。

沃尔斯特先生只差一步,便可达到狂喜的巅峰,那便是有机会颁发《圣经》作为奖品,并向大家展示一位神童。他曾问过几个优等生,得到黄书票的只有个别人,谁的书票也达不到获奖的张数。此刻,假如能让那个德裔男孩神志清醒,再表演一次经文背诵,他愿付出一切代价。

就在希望破灭之时,汤姆·索亚走上前去,手拿九张黄书票、九张红书票、十张蓝书票,要求得到一本《圣经》。这简直就像晴天霹雳!沃尔斯特十年内绝对想不到汤姆会提出申请。但是,这些书票是铁的事实,就像保付支票,面值无误,不得不兑现。

于是汤姆荣幸地被邀请到法官和众来宾就座的贵宾席上。这一重大新闻一经总部播发,立刻引起轰动,成为十年来最令人惊愕的大事,这位少年英雄的地位一下子荣升到与法官同样的高度。

这下,主日学校又多出一位令人刮目相看的奇人来。男孩子们全都嫉妒得咬牙切齿,最气愤的是那些为汤姆身上那层令人讨厌的光环帮过大忙的孩子。他们曾掏出自己靠背经文得来的书票,和汤姆换了几件他靠出卖刷墙特权积攒下来的宝物,但现在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这些孩子都自惭形秽,因为他们轻易地上了一个诡计多端的骗子的当,就像不慎踩上一条藏在草丛中的狡猾的蛇。

给汤姆颁奖时,校长的赞誉之词滔滔不绝,却不像是真情的流露,但为了逢场作戏,他只能如此。这个可怜的家伙凭直觉猜想,其中必定隐藏着见不得人的秘密。这小子的脑袋里竟然储备了两千段经文,这简直是荒唐可笑——十二节经文就足以撑破他的头。

艾米·劳伦斯为汤姆感到骄傲,极力想让他看到自己脸上高兴的表情,可他偏偏不往她那边瞧。她感到奇怪,有点忐忑不安,脸上时而露出一丝朦胧的疑云,倏忽消失,然后又是疑云满面。她注视着汤姆,见他偷偷瞟了一眼新来的那位姑娘,顿时恍然大悟,伤心欲绝!她醋性大发,恼羞成怒,眼泪刷刷流了下来。她恨所有的人,在她心里,汤姆最可恨。

汤姆由校长介绍认识了法官,可他的舌头却打了结,紧张得连气也喘不上来,心在怦怦乱跳,因为他要面对这位令人敬畏的大人物,但主要由于他是那个姑娘的父亲。假如是在漆黑的夜晚,可能他会匍匐在地向他顶礼膜拜。法官摸着汤姆的头,夸他是个不错的小男子汉,问他叫什么名字。可是,这个小男子汉却张口结舌,憋得满脸通红,终于说出两个字:

“汤姆。”

“呃,不,不是汤姆,你是……”

“托马斯。”

“嗨,对了,就是这个。我就知道这是你的全名。很好!你应该还有个姓,我敢说你肯定还有个姓,告诉我你姓什么,好不好?”

“快告诉那位先生你姓什么,托马斯,”沃尔斯特说,“要叫先生,千万要有礼貌!”

“我的全名是托马斯·索亚,先生!”

“这就对了!你真是个好孩子,真不错,有出息,你是个小男子汉。两千段经文可不是个小数目……实在是太长了。你下了那么大的功夫把它们背下来,永远都不会后悔。因为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它可以造就伟大的人,让他成为有用的人。

“托马斯,将来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一个伟人,一个有用的人。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会说,这一切都归功于我童年时在主日学校度过的宝贵时光,归功于我亲爱的老师,是他们传授给我知识;归功于我的好校长,是他鼓励我、督促我、奖励我一本漂亮的《圣经》,一本豪华精美的《圣经》,让我一直珍藏至今,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受到的良好教育!将来你会这样说的,托马斯!那两千段经文,即使有人出大价钱,你也不会和他交换,你一定不会。

“现在,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我和这位夫人,你不会介意吧?不会,我知道你不会介意,我们为知识渊博的孩子感到骄傲。那么,不用问,你肯定知道十二个门徒的姓名。请你告诉我们耶稣最初选定的两个门徒的名字好吗?”

汤姆使劲揪着纽扣,显得局促不安,憋得满脸通红,眼皮也耷拉下来。

沃尔斯特先生心里一沉,心想,这个孩子连最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法官干嘛偏要问他,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不说话还不行,于是他说:

“汤姆!回答先生的问题,不要害怕!”

汤姆仍然犹豫不语。

“我知道你会告诉我的,”那位夫人说,“最初的两个门徒是……”

“大卫和歌利亚!”

后半场戏实在演不下去了,让我们拉下仁慈的帷幕遮住它吧!

同类推荐
  • 守望者

    守望者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异世妖恋

    异世妖恋

    一场盗墓引发的血案。为了寻找因探墓无故消失的小伙伴,他们踏上了进墓之旅。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性格大变,四周的恐怖丛生,面对险象环生,她该何去何从。一场只为了引她而来的阴谋,她从墓穴穿越回了过去,她该如何去面对?面对千年的等待,他们又将如何展开新一轮的纠缠……
  • 黑道·菩萨杀

    黑道·菩萨杀

    身世凄惨的杀手江楚寒由师父抚养长大,一次他外出时,师父一家惨遭仇家丐帮杀害。为了给师父报仇,江楚寒加入了黑帮龙会。谁知,师父被杀、锦瑟被丐帮弟子轮奸,这一切竟是龙会老大与丐帮帮主共同设下的局。江楚寒忍辱负重,终于夺得了黑帮老大的宝座,可是他和锦瑟的生活却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快乐。
  • 异空公寓:东湖异事,三更狐媚热线(新惊魂六计)

    异空公寓:东湖异事,三更狐媚热线(新惊魂六计)

    飞帘小镇,有无数顽灵,有会飞的尸体,也有看不见的邻居……鬼房子的阁楼暗处,午夜灵猫出没,守夜人阴灯借命!死亡热线,是不见不散,还是来自黑夜的诡火离合?
  • 回首又见他

    回首又见他

    人人都有梦想。麦蓝的梦想,是永远躺在老家被擦得铮亮的木质地板上,含一颗橄榄看窗外天光流转。但人人都说,麦蓝,你该登上高处,看看山顶的风景。她去了,她攀登了,她看见了,嗯,原来,她仍是更爱躺在老屋地板上发呆的日子。那些曾同哭同笑的伙伴……戈葭、闻静、恩美、老班长,后来的他们,又走到了哪里,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走走走,许多相拥的人走散了。久别的人却被洪流再度拥到一起。这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爱是不费吹灰的,哪怕从一开始它就存在。兜完这个圈,抵达同一个站点。你我何其有幸。
热门推荐
  • 虹之上

    虹之上

    七名以彩虹的颜色命名的少女,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却有着极其相似的梦想。命运将她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在实现梦想的漫漫长路上历经坎坷,却也充满幸福与快乐。将双手紧握在胸前,对着滑落天际的流星许下美好的愿望:听说只要这样,愿望就会实现。
  • 半世琉璃之再见了夏天

    半世琉璃之再见了夏天

    我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我梦见我和我喜欢的人结婚了,还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虽然过程有点儿幸苦,但过得很充实,每天都有故事,我们一起尝试了酸甜苦辣,一起分担了所有,我们会一直一直爱下去。。。。。
  • 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

    上古大巫的血脉为何会出现在吸血鬼身上?远古洪荒时期到底出了什么变故?强大如斯的大巫为何尽数灭亡,只留下一个守墓人?到底是谁创造了天使,又是谁秉承天地之威,审判人类?难道真的是天妒人类,所以降下天威,毁灭一切?道佛又会走向何处,难道道佛真的走上歧途,无法超越极境,受因果束缚,卷缩在一隅之地,不敢沾染因果?一切皆源于上古神州,且看主角如何慢慢揭开这神秘世界的面纱。当选择来临的时候,主角又该如何选择,是左手抓住现实,右手却紧握着梦想,心存温暖,眼神却是冷的吗?还是别的什么选择?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叶沐

    叶沐

    注定的相遇注定的缘分,我来到这里只为遇见你,我羽翼未满时,你护我教我,舍心头血助我成神;你逆天地之道法力全无时,我以命相守,宁舍一身修为也要保你周全。当一切尘埃落定,我这个异世的灵魂,再也不愿离开。与一人携手,择永世逍遥。
  • 灵宝毕法

    灵宝毕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匠尊

    匠尊

    一个曾经的辉煌,一段消失的历史。我来了,你在哪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 图书之心

    图书之心

    重活一世,不求改变世界,但为弥补遗憾。是人,就曾因一个选择,而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当你回想时,是否引以为憾?你有无设想过假如选择的是另一条路,又会如何?但你真的可以弥补遗憾吗,当你回到选择之前……什么,美国总统要请我去做智囊、没空,我要看书;哈佛大学想聘我为终身教授?告诉他们,没空,我要看书;啥,《时代周刊》求我上封面,诺贝尔通知我去领奖,联合国让我做形象大使……说了没空,我要看书。你听没听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黍”,没有,还不滚去看书。多看点书。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想想是不是还有点激动呢?
  • 流年血神

    流年血神

    血神无欢,为救心爱之人,踏进险路,机缘巧合之下,得以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