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22700000011

第11章 【渌水亭杂识】(6)

唐之诗人惟陈子昂、张说、高适集中间有幽州之作,此外游宦于兹土者寡。宋则非奉使不至,故题咏亦无多。王之涣《九日送别》诗云:“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窦巩《蓟门》诗云:“自从身属富人侯,蝉噪槐花已四秋。今日一茎新白发,懒骑官马到幽州。”马戴诗云:“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日暮萧条蓟城北,黄沙白草任风吹。”张耒诗云:“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饱风力强。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杀阴山双白狼。”四诗辞俱工。其余杂见于出塞送行之作,如:“屡战桥恒断,长冰堑不流。”徐陵诗。“塞禽惟有雁,关树但生榆。”王褒诗也。“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诗也。“日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裴说诗也。“沙河流不定,春草冻难青。”王贞白诗也。“风折旗杆曲,沙埋树杪平。”马戴诗也。“黄云战后积,白草暮来看。”释皎然诗也。“塞馆皆无簟,儒装亦有弓。”“已行难避雪,何处合逢花。”项斯诗也。“戍楼承落日,沙塞碍征蓬。”张囗诗也。“有雪常经夏,无花空到春。下营云外火,驱马月中尘。”于鹄诗也。“野烧枯蓬旋,沙风匹马冲。”黄滔诗也。“儿童能走马,妇女亦弯弓。”欧阳修诗也。“边日照人如月色,野风吹草作泉声。”范镇诗也。皆善状燕中风景者。

李群玉《湘妃庙诗》:“相约杏花坛上去,画阑红紫斗摴蒱。”范摅《云溪友议》曰:“群玉题庙见二女,曰:‘二年当与君为云雨之游。’段成式戏之曰:‘不意足下是虞舜之辟阳。’”诗人轻薄至此,比于周秦行纪,甚矣。按舜升遐已一百十岁,三十征庸,帝妻二女,度其年已及笄,至此时亦是七八十岁老妪。后人纷纷摹拟湘筠染泪,比迹巫山,非独亵慢圣人,亦且有乖事实。

唐·李益赠卢纶诗曰:“世故中年别,余生此会同。却将悲与病,独对朗陵翁。”卢和云:“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可怜风雨夜,相对两衰翁”句律悽惋,如出一口。

张继在临川寄皇甫冉诗曰:“京口情人别久,扬州估客来疏。潮至浔阳回去,相思何处通书。”以上三句见下一句,别是一体,然其声调亦不愧盛唐。冉答之云:“望望南徐登北固,迢迢西塞望东关。落日临川问音信,寒潮惟带夕阳还。”不但格律与之相埒,而一时相与之情亦可想见也。

王建《宫词》:“太仪前日暖房来,嘱向昭阳乞药栽。敕赐一科红踯躅,谢恩未了奏花开。”今人有迁居或新筑室,朋侪醵金往贺,曰“暖房”,盖自唐人已有之矣。

《兰亭》记丝竹管弦之词,诚为重复。然不特右军言之,西汉《张禹传》“后堂理丝竹管弦”,则汉初已有此语矣。

六一诗云:“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敢传中国,举世无由识古文。”谓日本国有逸书,历问之贸易往来,不然。昔又传闻彼国无《易经》,舟中有此经,即波浪不得过,亦不然。

元遗山编唐诗,鼓吹以柳子厚“登柳州城楼”诗置之篇首。此诗果足以压卷乎?且其中许浑诗入选最多。今人脍炙不厌,无怪乎诗格日卑。

丁鹤年,西域人。洪武初,回回人禁例甚严,行止皆不得自由。丁尝有诗云:“行踪不定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刘伯温家居危疑,《九日》诗云:“薏苡明珠千古恨,却嫌黄菊似金钱。”其意皆可伤也。

《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词虽苏、辛并称,而辛实胜苏。苏诗伤学,词伤才。

宋人好推誉本朝人物。以六一比子长,犹十得五六;以放翁比太白,十不得三四。

昔人好取华丽字以名类事之书,如编珠、合璧、雕金、玉英、玉屑、金钥、金匮、宝海、宝车、龙筋、凤髓、麟角、天机锦、五色线、万花谷、青囊、锦带、玉连环、紫香囊、珊瑚木、金銮、香蕊、碧玉、芳林之属,未能悉数。闻国学镂版向有《玉浮图》,不知何书,当亦属类家也,又有《孟四元赋》。孟名宗献,字友之,自号虚静居士,金时冠于乡、于府、于省、于御前,故号四元。其律赋为学者法,然《金史》不入“文苑”之列,惟见于刘京叔《归潜志》。

三教中皆有义理,皆有实用,皆有人物。能尽知之,犹恐所见未当古人心事,不能伏人。若不读其书,不知其道,唯恃一家之说冲口乱骂,只自见其孤陋耳。昌黎文名高出千古,元晦道统自继孔孟,人犹笑之,何况余人。大抵一家人相聚,只说得一家话,自许英杰,不自知孤陋也。读书贵多贵细,学问贵广贵实,开口捉笔,驷马不及,非易事也。

儒道,在汉为谶纬所杂,在宋为二氏所杂。杂谶纬者粗而易破,袭二氏者细而难知。苟不深穷二氏之说,则昔人所杂者必受其瞒,开口被笑。

《楞严》云:以世界轮迴取颠倒,故人、畜、仙,其类充塞。世之学仙者守清净而间阴阳。非色界天无女人,但有色身,故名色界。欲念消尽者生于此。玉帝犹在欲界第二天,其上更有四层,皆有女人。有女则有欲,但以次轻微而上耳。神仙统于玉帝,事可知矣。人世事,释典无不言之,谓有力者从修罗、虎、象中来。

唐太宗命三藏法师取经,既至西域,有老僧年已七百,谓之曰:“此间经籍甚多,人命短促,能读几何?须服我延年药,庶可读少分。”藏师以帝命有定期而辞之。

《楞严》翻译在武后时,千年以来,皆被台家拉去作一心三观。万历中年僧交光始发明根性,宗趣暗室一灯矣。钱牧斋研究之工,远过钟伯敬。钟于《楞严》,知有根性,钱竟不知也。生天牧斋必在伯敬前,成佛当在伯敬后。

人不可强所不知以为知。唐荆川博极群书,其作《稗编》,门类议论无不精确,唯所列释氏之徒,宗教不分,为人所议。

万松老人,耶律文正王之师也。其语文正王曰:“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王亟称之,谓:“云门之宗,悟者得之于紧峭,迷者失之识情。临济之宗,明者得之于峻拔,昧者失之卤莽。曹洞之宗,智者得之于绵密,愚者失之廉纤。独万松老人全曹洞之血脉,具云门之善巧,备临济之机锋,诚宗门之大匠,四海之所式范。”其倾心至矣。老人有《万寿语》,录释氏新闻。又善抚琴,尝从文正王索琴,王以承华殿《春雷》及种玉翁《悲风谱》赠之。见《湛然居士集》。且作诗寄老人,有“一曲悲风对谱传”之句。又尝寄孔雀便面,附以诗云:“风流彩扇出西州,寄与白莲老社头。遮日招风都不碍,休从侍者索犀牛。”传之法门,亦佳话也。

元人事佛,最可笑者游皇城一事,作史者乃载入《祭祀志》,甚无识见。

明·慈圣太后生于漷县之永乐店,事佛甚谨,宫中称为九莲菩萨。每岁十一月十九日为其诞辰,百官率于午门前称贺,长安百姓妇孺,俱与佛寺前焚香祝禧。享天子奉养四十三年,古今太后称全福者所未有也。

火葬倡于释氏,末俗因之。焚尸之惨,行路且不忍见,况人孤、人弟乎?燕京土俗,以清明日聚无主之柩,堆若丘陵,又剖童子之棺敛而未化者,裸而置之高处,剪纸为旗,缚之于臂,此尤不仁之甚矣。或谓火化俗始自元代,然世祖至元十五年曾严焚尸之禁,且载《大元典章》,论世者未之考尔。

史籍极斥五斗米道,而今世真人实其裔孙,以符箓治妖有实效。自云其祖道陵与葛玄、许旌阳、萨守坚为上帝四相。其言无稽,而符箓之效不可没也。故庄子曰:“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少所见多所怪,见骆驼谓马肿背。《楞严》言十二类生甚详,而谭景升《化书》举之以为异事,人安可不学乎?

释典多言六道,唯《楞严》合神仙而言七趣。神仙在天下之人之上,虽是长年,实有死时,故又言寿终仙再活,为色阴魔也。道士每言历劫不死。夫众生以四大为身,神仙又以四大之精华为身,故得长年。至劫坏则四大亦坏,身于何有而可言历劫?旅次一食可以疗饥,一宿可以适体,谓之到家可乎?

以一药遍治众病之谓道,以众药合治一病之谓医。医术始于轩辕、岐伯,二公皆神仙也。故医术为道之绪余。

《楞严》所言十种仙,唯坚固变化是西域外道,余九种东土皆有之。而魏张人元、旌阳地元、丘长春天元为最盛。取药于人之精血者为人元,取药于地之金石者谓之地元,取药于天之日精月华者谓之天元。而餐松食柏如木客毛女辈者,名为草仙,非所贵也。地元、人元有治病接命之术,天元无之。

明·惠安伯张庆臻患痈疾,伏床七年。涿州冯相国请道师梁西台治之,吸真气二三口。再阅日,庆臻设宴请道师,能自行宾主之礼。京师人所共知者。

劳山、青城、太白、武当诸深山人迹不至之地,有宋元以来不死之人,皮着于骨,见者返走,皆草仙也。既入此途,则与三元永绝。故平叔云:“未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也。然唯绝于人元,而地元、天元则可作。

《楞严》所谓坚固动止而不休息,即华佗之五禽戏法,庄子所谓熊经鸟伸也,以之治病亦有效,成仙则未闻也。

什师《维摩经》注有云:天人以山中灵药置大海中,波涛日夜冲激,遂成仙药。又在《楞严》十种之外,以非人所能为故也。

兽中唯狐最灵,猿次之。狐多成仙,服役于上帝,如宫奴阉者然。猿,地仙耳。

金华人家忌畜纯白猫,能夜蹲瓦顶,盗取月光,则成精为患也。兽亦知天元哉!

鹿仙,非鹿成仙也。山中道士知人元之法者,以鹿代人取药物以有成者之名也。

人之得药者有洗心之工,丹房器皿,弃之而去,故得成仙。不弃去,只成接命者异类。类为孽,无不击于雷神,淫致祸也。乍能变为人形,以为稀事,奇味耽溺不舍,以致丧命,非药之咎也。《楞严》又有云:“日月薄蚀,精气流注,著物成妖。”亦天元之意也。古人有不修而得仙者,其偶遇此精气乎?

魏伯阳以六十四卦譬喻丹道之药物火候,后人遂引《易》成仙家之书。

仙书唯《参同契》、《入药镜》、《悟真篇》是真书,其外《钟吕问答》、《仙佛同源》等皆伪。

谚语云:“剑法不传”。有王老人云:“非不传也,剑以槊比之,锋锷如槊刃,而以身为之柄。徽州目连獶人之身法,轻如猿鸟,即剑法也。”

唐人小说所言剑仙,似乎寓言。而钱牧斋于明末,有客谒之,方巾青布袍,钱以下客畜之。数日后造钱之友冯班,谓曰:“古有剑术,予即其人也。闻牧斋名,故来见之,乃俗流不我识也。”班问其术,答曰:“亦服药,亦祭炼。术成,遇大风即蓦然起行,不觉已乘空矣。后则微风初起而为之,又后则见旭日之光即为之,久久无不如意矣。”言别送至门外,相揖。班揖起,已失其人。

由吾道荣善洞视萧轨之败,言之如目见。盖即道家之所谓出神也。

中行说难汉使曰:“且礼义之敝,上下交怨,而室屋之极,生力屈焉。”此老氏之旨,当时文帝尚黄老,故其一时相习成风如此。

张紫阳之丹法,阴阳清净兼用之。不得其全者互相攻诋,终无效也。唯治病则偏者亦有效,接命则偏者不可矣。

人唯种禾以取米,则糠自得,本无种糠之法。地元之用金石亦然,而世之种糠者甚多。

涿州冯相国之长子名源淮,作元戎于楚时,追取银魂,每两一分,存者散碎为铜铁,天主教之法也。其人来中国,携银甚多,以追取其魂,故行囊不重滞,名“老子藏金法”。

以药汁蒸取黄金之汗以治火病,其效如神。明末宿将曾有之,尝以示客,状如麻油。自云:“攻南方时,有大将被铳伤垂死者,与二匙即愈。”铅汗亦可用,噎隔者进之直下无阻。呕吐之甚者,大肠中粪秽从而出,立刻命尽。非得金石重药,无以治之。草木药轻浮,随呕而出也。故地元家谓草木经火则灰,经水则烂,不可为丹药。金则水火不能伤,故能养命。《抱朴子》中有服金银法。王涯置金沙于井而饮其水,甘露之变受刑,肉色如金。

以药汁浸珠自成粉,能治危病,又能救记性,不健忘。

《相如传》言:在梁著《子虚赋》,天子读而善之。相如曰:此诸侯之事未足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上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亡是人也。欲明天子之义,故虚借此三人为辞。其为“子虚”也,既立此三人名以为上林之地矣。后《上林赋》“亡是公”语与“乌有先生”齐难紧接,无从分段,不知缘何有先后篇之别,岂著《上林》时始改剟前赋而为之耶?不然,则前赋为不了语矣。

注:本篇《渌水亭杂识》,摘自《通志堂集》,包含了其中十五卷到十八卷的全部内容,且按照各卷的原篇章始末将其分为以上四节。纳兰性德于《渌水亭杂识》小序中写道:“癸丑病起,披读经史,偶有管见,书之别简。或良朋莅止,传述异闻,客去辄录而藏焉。逾三四年遂成卷……”由此可知,《渌水亭杂识》应当作于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至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年)间,即在他18~21岁之间完成。而且,由小序也可以看出,纳兰性德并未将《渌水亭杂识》认为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通过和朋友在聊天中的相互切磋,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共同取得此成就。

同类推荐
  • 心花集

    心花集

    姜琍敏是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实力作家,著述甚丰,小说散文皆有突出成就。其文学底蕴深厚,思想沉郁不羁,文字则见性见情、生动活泼而可读性强。尤其其读禅笔记,看似说禅,实际上完全有别于一般就禅论禅的文章,而是别出心裁,纵情发挥,畅谈人生哲理及生活感悟,每每有其独到而发人深省的见解,故现实意味浓而特色尤为鲜明。
  • 与时代同行

    与时代同行

    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本书回顾作者三十年的思想和文字历程,其中有一个转折点,从专业研究兴趣上说,从语言哲学转向了政治哲学;从社会文化立场的表述上说,从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变为既支持、又反思,在表示应当坚持改革的同时,更为注重改革中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的内涵。其中,不变的则是始终要求思想解放,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启蒙、民主、科学、理性。
  • 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

    1919年发表。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后兄弟俩当了办事员,在苦闷中低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热门推荐
  • 痞子白领

    痞子白领

    【“白领时代”征文参赛作品】~~~~~~~{已完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书QQ群醉卧闲谈69594473(已满)把酒言欢16372339(新开)
  • 绝世宠妃:撒旦王爷万万岁!

    绝世宠妃:撒旦王爷万万岁!

    枉死前世,睁眼今生。她听到了整个世界的嘲讽。草包?废柴?呵呵!我本神女,岂容尔等放肆!看本姑娘如何废材变天才,天才变鬼才!父不疼母不爱?霸气转身,夫君宠我就足够。姐姐欺哥哥虐?看谁被欺,我自虐你千百遍。花痴太子强娶?无所谓啦,来!关门放夫君。某王爷脸色铁青,娶她?先过我这关!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英雄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英雄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契约新娘:神医老公不要逃

    契约新娘:神医老公不要逃

    一个契约,将一个剩女和医生绑在了一起。他冷漠高傲,她便去网恋寻求温暖。“你就这么寂寞吗?”“你说你忍不了?好,那有本事和我结婚啊!”
  • 血咒诡事

    血咒诡事

    人有三六九等,鬼有善恶之分。人死即为鬼。寿终正寝为良魂,冤死者,才成恶鬼。没有良魂害人,只有恶人害鬼。***************************************************各位读者小伙伴们,鬼一QQ:1847151581,如对本书有意见或建议欢迎Q我一起探讨哦~~
  • 中老年农民心理保健手册

    中老年农民心理保健手册

    本书从实用心理学的视角,在对农民生活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写成。首先,提炼出了中老年农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众多行为问题,并以条目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力争简洁明了地体现问题;其次,又针对行为问题进行了心理原因分析,从行为表现直接揭示其内部的心理原因。全书分为中年篇和老年篇,中年篇包括12个主题,老年篇包括10个主题,每个主题为一讲。
  • 我的23岁美艳女总裁

    我的23岁美艳女总裁

    一夜温存之后,杀手之王回归龙城,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且看叶尘如何纵横花都。
  • 紫砂壶:神秘汗露血珠壶背后的惊天秘密

    紫砂壶:神秘汗露血珠壶背后的惊天秘密

    木讷的流浪少年唐东被苏东坡记述的“汗露血珠壶”故事吸引,来到宜溪学习紫砂技艺。他在藏身的废窑挖到紫砂鼻祖供春的开山之作“树瘿壶”,却引发了紫砂界的血雨腥风。紫砂泰斗孤舟横也因此再度出山,主动授业。唐东闯过重重险阻,入孤老门下,学艺成功声名大噪。但他淡泊名利,在灵山上潜心制壶,终于领略天人合一的境界,完成东坡之邀——制作出“汗露血珠壶”。
  •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本书按历史顺序精选了中国古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立德、文武兼修的成才过程和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的智勇韬略、精忠报国、出奇制胜的品质与精神,给读者以新的启示与鼓舞。
  • 乱祸之西极

    乱祸之西极

    一次野外游玩,却不想碰到惊天之谜。遇到濒死的齐天大圣,是应是逃?不被世人所知的秘密,是真是假?一切尽在《祸乱之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