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16500000367

第367章 四诊之法⑶

“几千以来,中国的脉学一直都是百家争鸣,在中医四诊法里面,最为实用,所有中医必须掌握的就是四诊法里面的切脉,也是我们常说的诊脉,一个真正的中医,只有切实的掌握诊脉这种手段,才能够有资格给人看病;诊脉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临床方面要掌握脉诊的时间、病人的体位,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每次按脉时间,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五十次为限,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脉诊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更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司马迁在《史记》当中还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他把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这完全是不正确的论断。”

“据历史记载,中国脉诊的渊源很古,比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做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更是医生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医学文献,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普遍了,《史记》记载的另一位名医淳于意,曾经跟从他的老师公乘阳庆学习脉法达三年之久,并且接受了公乘阳庆传给他的《扁鹊脉书》;单单从《史记》记载的淳于意看病的‘诊籍’就是说病案当中就要看得出出来,当时他看病肯定是先诊脉的。”

“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记载,就可以看出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而且还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综合前人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了《脉经》这部医典,这也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这本书把脉分为二十四种,对每种脉象作了说明,并且叙述了各种切脉方法和多种杂病的脉症,把脉诊和病症进一步结合起来,使脉学成为更加实际的学问;这之后,中国古代脉学著述不断的增多;许多名医都精通脉学,比如,明代的李时珍对脉学也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濒湖脉学》等籍;据历史文献记载,清代以前脉学业著述已经不下一百多种,其中虽说有重复,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中国古代脉学的发展;诊脉又称切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而脉象的变化与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相关,病位浅在表则脉浮,病位深在里则脉沉;疾病性质属寒则脉迟,属热则脉数;邪气盛则脉实,正气虚则脉虚;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比如久病脉缓,是胃气渐复病情向愈之兆;久病脉洪,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候;若脉急数,烦躁,则病进。”

“脉诊的方法我所使用的有三种:遍诊法,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三部脉诊法,是指察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其中以寸口候十二经,以人迎、趺阳分候胃气,也有加上足少阴以候肾的;寸口诊法,是指诊察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遍诊法和三部脉诊法已很少采用,只在危急的病证和两手无脉时才诊察人迎、趺阳、太溪,以确定胃肾之气的存亡。”

“脉诊的时候,也是要注意一些基础要点的——时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素问?脉要精微论》就有记载:‘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经络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因为清晨之时,病人不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但也不是说其他时间就不能诊脉,著名的医家汪机认为:‘若遇有病,则随时皆可以诊,不必以平旦为拘也。’总的来说,诊脉时必须要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使气血平静,诊室也要保持安静,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病人情绪的波动,并有利于医生体会脉象,当然特殊的情况下,应该随时随地诊察病人,又不必拘泥于这些条件的;体位:要让病人以坐位或者正卧位,手臂放平与心脏近于同一个水平面,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布枕,以便于切脉,如果不正确的体位,就会影响到局部气血的运行而影响脉象;诊脉的指法: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是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

“诊脉部位取准确后,三指平布的同时用力按脉,叫做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也可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如诊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提食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配合使用;诊小儿脉可用‘一指定关法’,而不是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而且容易哭闹,不太合作;举按寻:这是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以探索脉象的一种手法;滑伯仁在《诊家枢要》一书说:‘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冲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这些的话意思,就是说,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叫举,又叫浮取或轻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间,叫按,又叫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轻不重,还可亦轻亦重,以委曲求之叫寻;因此诊脉必须注意体会举、按、寻之间的脉象变化。此外,当三部脉有独异时,还必须逐渐挪移指位,内外推寻。寻者寻找之意,不是中取之义;平息:一呼一吸叫做一息,诊脉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如脉之迟数,均以息计。另外,还提示医生诊脉时,要虚心冷静,思想集中,全神贯注地体会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曾说:‘持脉有道,虚静为保’;五十动: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是说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意义是:一方面借以了解脉搏跳动五十次中有没有出现结、代、促脉。”

“不过在必要之时可以延至第二、三个五十动,总之以达到辨清脉象为目的,所以每次候脉时间以三至五分钟为最佳,另外一方面,又提醒医生诊脉时不得三举两按草率从事;脉诊要求医生有解剖生理学等有关知识,这方面来说,中国古代有许多可贵的记述;关于心脏、血液和血管的关系,脉和血液以及心脏的关系极其密切;《内经》有着明确记述:‘藏血,脉之气也’,《平人气象论》也提过:‘五脏所主,心主脉一切血液和血管都受心脏控制;血管是血液流行的处所;心和脉是相合的;心气绝了,脉就不通,脉不通,血就不流;脉道通了,血气才流行。’就明确指出脉是血脉,发源于心,脉搏是心脏功能的具体表现,尤其重要则是,《内经》这本书已经记述了血液循环的概念。比如说,饮食经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而传到肝脏,由肝传到心,由心传到肺,又由肺传到心,然后输布精气于脏腑皮毛,《经脉别论》有这样的记载:‘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阴樟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含精,行气于府。’,而且还说脉管的血循环不停地流着,上下相贯,如环无端等等。”

同类推荐
  • 磁变

    磁变

    这里不存在绚丽的斗气,亦无浑厚狂躁的元气,更不存在诡异的魔法!这是一个修炼磁元的世界,璀璨星空,磁修遍布。………无限轮回,超出天道规则,毫无气运可言。苟延残喘着,追寻着,他所不确定的东西!
  • 乱世神缘

    乱世神缘

    任你战力天下无双。我万道辅灵技加身。一指可战你。乱世来临,天变将至。凝灵源、修神窍、炼仙魂。乱世出英雄。三万年前的终极恐惧将再一次袭击晨曦大陆。晨曦大陆的文明将会在乱世之中会覆灭么?一代战争领袖将在这乱世中崛起!
  • 爆破星辰

    爆破星辰

    中国着名枪械专家付炀在与同事进行核实验中因为核泄漏,在辐射中打开了通往异世界的空间通道,出生于星辰大陆东部的莱恩帝国,付炀的父亲是莱恩帝国出名的战神,而付炀却一心喜好魔法和铸器,对武道仿佛不太在意。在付炀一心走向魔道巅峰的道路上,大陆的谜题也在逐渐揭开,神到底是什么?到底是神怜世人还是人定胜天?颤抖吧,那些拒绝神眷的人们!战栗吧,神!
  • 尘归八门

    尘归八门

    在这个世界没有造化,没有轮回当生存的关键——生机成为了人们必须争夺,必须赚取的东西,甚至成为了货币的存在世界又是怎样的局面八门大开世界终将因此改变每个人都朝着永生的方向前进但是终究没有人永生永生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当一切被黑暗笼罩,黑暗的背后,就是答案。。。
  • 云天纪

    云天纪

    剑本凡铁,因执拿而通灵,人本凡人,因梦想而龙鸣一个无名山村走出的少年,拿着一封推荐信来到天都,一段传说就此开始
热门推荐
  • Volume One

    Volume 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提笔落笔皆是爱

    提笔落笔皆是爱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想,付锌钰对我来说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直到最后我才知道,我那颗以为已经消失了的心,已为他而重生,而那时他也消失了。
  • 罪恶之力

    罪恶之力

    这个世界只是表面的和谐,但就是为了维持这种和谐,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猎魔人前仆后继,在猎魔的道路上奉献自己的一切。
  • 神子重生现代

    神子重生现代

    神界!一个人人向往的界面。然而,神界却不止一个,方向分东南西北,神界也同样,分东南西北。在偌大宇宙中,存在着平行宇宙,在这个平行宇宙中,一处神界纠纷拉开了序幕……父神……小妹……不……什么狗屁天道,都是你们这帮所谓仙人的狗屁之词……我在此立誓,如若我侥幸不死,他日定将灭了你们这帮伪君子……冠冕堂皇的话一大堆,都是你们的借口,是你们对不起我们的,你们给我等着……啊!!!……这不是结局,这只是开始……
  • 鸳鸯结

    鸳鸯结

    茶与咖啡,一个来自东方,一个来自西方。本来就是两个极端,可是却又那么的相似。两者尝起来是浓浓的苦,想起来却是淡淡的香。其中,一旦懂得,会是多年以后一份难以忘怀的感觉。
  • 仙魔征途录

    仙魔征途录

    他是盖世强者,武功出神入化,纵横人世之间,难逢敌手。却因触怒仙人,一场仙魔大战在这个命运村展开,此人不愧为天纵奇才,居然将肉体凡胎修到了仙魔之境,强横的实力另仙人都感到难以招架。大战持续了三天三夜,结果如何,无人得知。只是他的存在成为仙人所不容,每次投胎转世,修真者都会前往命运村诛杀邪魔。而邪魔转世十次、也被诛杀十次。十世轮回,无一幸免。这是这一次的诅咒却被破解了。重生的他又会怎样报复十世轮回的夭折呢……
  • 御境

    御境

    修炼的第一次踏步,皆为蝼蚁。???虽为蝼蚁,蝼蚁之上还有草木,草木之上还有人,人之上还有树,树之上还有殿堂楼阁,殿堂楼阁之上还有高山。???站的高度不同,看的便不同。???蝼蚁爬上草木它便高于草木,爬上头顶它便高于人,爬上大树,它便是高于参天巨树,爬上殿堂楼阁它便高于殿堂楼阁,爬上高山,它便能俯视大地!???它虽为蝼蚁出身,努力过后它却能俯视当初俯视他的存在!???一部蝼蚁成长史,一曲高歌,亦一曲悲歌。
  • 爱在一尺之外

    爱在一尺之外

    虽然日子平淡,但是她知足。苏慕谨原本以为可以一直这么幸福下去,最终十年爱情还是经不住考验。转眼间,她就遭遇了父亲的意外亡故,爱人的背叛,被无情的抛弃,前一秒她还是幸福的,下一秒却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失恋失意失爱失亲后的醉酒却招惹了她最不想惹的人,当她完美的搏回一局,麻烦就此种下了……他唐凌志外表俊朗潇洒,商界精英,高学历高智商,竟然被人吃干抺净,拍拍屁股再也找不到人。他说好歹我也是世界首富前五十名,岂能任她舒服,他郁闷!她倒是爽完了,但是他不爽!而且是非常非常的不爽!他说既然你不爱我,那我就精心为你设个局…………他说敢耍我的人还没出生,有种别让我找到你,否则你死定了!
  • 划天为界

    划天为界

    仙人拥有的是不灭的身体,漫长的生命,可是他们同时拥有的是无边无际的寂寞,永恒的孤独,这一世,她幸运的遇到了他,平凡的人生从此有了不同,人都有七情六欲,怎样从一个凡人修成正果,她真的可以成功吗,成仙还是成魔,皆在一念之间。
  • 玉箓资度设醮仪

    玉箓资度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