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16500000368

第368章 四诊之法⑷

“而这种认识非常的古朴,甚至还带着某些想象的成分,但是它确实体现出古代医家对于循环生理学的认识,并为古代脉诊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血液速度的认识方面,中国古代医家已经注意到血流速度问题。《难经》记载着:人一呼,脉管中的血液流行三寸;一吸,也流行三寸;一呼一吸,共流行六寸。‘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虽说这样的认识不是非常的精确,却是非常的意义的,因为血液速度是血液循环状态的一种重要指标,现代医生为心血管系统病人做临床检查,也把测定大、小循环的时间当作一种常规;呼吸和脉搏频率关系认知,《内经》上所说:人一呼,脉跳两次,一吸,脉又跳两次,一呼一吸,脉跳四次。‘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这样的话语,连续计数,以每分钟呼吸十八次计算,一分钟脉就跳七十二次,而在这里不仅明确地指出脉搏和呼吸的关系,同时也知道呼吸和脉搏频率是一和四的比例,与现代生理学所观察的是一致的;这之外,《内经》还记述了脉搏和呼吸次数之间的比例改变是一种不正常现象:人一呼脉只跳一次,一吸脉只跳一次,以及人一呼脉跳动三次,一吸脉跳动三次,都是病态。‘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日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日病温,尺不热脉滑日痛风,脉涩日痹。’;所有的人都知道,脉搏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反映心脏和肺脏功能之间的关系,临床方面不难观察到,由于肺循环和动脉血液缺氧引起心跳节律不齐、脉搏的性状因之改变的情况。”

“中医对于切脉部位识,切脉的部位,在中国古代还是有一段更变的过程;先后有过‘遍身诊’、‘三部诊’和‘寸口诊’等之说;最开始之时,主要是‘遍身诊’,就是按摸全身,从头到脚可以触摸到的动脉,包括头、颈、两颊动脉,上肢的挠动脉,下肢的烃后、足背、腘、股动脉,这些部位的动脉都在体表,或贴于骨上和皮下;《内经》记述的切脉,主要就是‘遍身诊’;‘遍身诊’又叫‘三部九候’诊,‘三部诊’是指诊头部的颖颓动脉、腕部的寸口就是挠动脉和足部的跌阳,背动脉;寸口诊就是切摸两手掌后突起,挠骨茎突的挠动脉,就是中医常说‘独取寸口’,这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寸口是人体经脉的会合处,诊寸口可以了解人体气血的情况;像这样的方法,《内经》早有记录,以后出现的《难经》、《脉经》等书籍所记述的主要就是寸口诊,而且一直沿用到现在。”

“‘遍身诊’后来已经不时常使用了,甚至不用了,其实,这种方法即使在现在仍有着非常强的实际意义,血液在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压力波叫脉波,脉波通过动脉管传到周身;脉波的形状随循环系统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它反映心脏的情况,也反映动脉管的弹性情况;所以,观察全身各处的脉搏形状,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诊断体征;比如,主要由于主动脉弓等有关动脉发生病变而造成的‘无脉症’,因肢体积血,可使上肢和下肢的一些动脉搏减弱或者消失;对这样的病人进行‘遍身诊’,就可以帮助了解他的血管的病理情况;比比如对心脏病人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用‘遍身诊’也很有意义,对病症更为清楚。”

“与切脉有关的因素,《内经》所说,诊脉要常在清早,这时人的阴气未动,阳气未乱,才可以查出不正常的脉,又说脉应四时气候而变动;并指出诊脉要注意人的性格的勇怯,骨肉皮肤的质地,‘形之肥瘦’,人的精神因素等情况,认为惊恐、忧虑、动静都会使脉发生变化;而这之后的脉书,在这一方面的论述更加全面,诸如男女长幼高矮等等都在注意之列;现代生理学证明,人类心脏的活动:心搏率、心血输出量等。是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以心血输出量来说,在十分静止的状况下,如清晨初醒尚未起床,人的心血输出量就相当恒定,又比如人的正常心搏频率,不但男女有差异,长幼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在同一天内,也常因体态的改变、活动的多少以及精神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异,便可以看得出来,古人对于切脉有关因素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因为这时分辨正常脉和病脉是很有关系的。”

“诊脉是中国古代汉族医学家独创的诊法,近代以来西医看病习惯用听诊器,而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中医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为世界所特有的,中国古代医家很注意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认为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的属性是寒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以及测知病因、病位和判断预后;正像《内经?灵枢经?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是说,脉诊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处理百病,调理虚实;《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过:‘善诊者察色按脉,……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

“这些所说的意思,就是从脉象的权衡规矩,可以识别疾病所主的脏腑;从病人的脉象去辨别浮沉滑涩,可以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这是从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的观点出发的,而这种整体观点又是以经络学说作为基础的;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朕骨节,把全身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脉是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从脉象的变化可以察知内在的变化;所谓的‘有诸内,必形诸外’这就是说,人体内部的变化会在外部表现出来的;脉搏是循环机能的综合表现,脉象的情况因循环系统的情况改变而不同。心脏主动脉活瓣是否健全,心跳是否合乎节律,以及动脉的弹性怎样,都可以通过脉搏诊出。”

“非但如此,由于循环系统和身体各内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组织代谢的任何变化都会给血液循环以一定影响,而机体的重要疾病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所以,脉象不单单反映循环系统的变化,还能反映出其他构脏和系统的变化;比如许多疾病都和血液成分的改变有关,发烧、发炎时,血液中的白血球数相应增加;肝癌、糖尿病等疾患,都能使血液成分起变化,从而导致血流速度等方面的改变,并引起脉象的变化;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关系更加密切;比如,由于血管壁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当有些疾病引起这两种神经的变化时,血管就受影响,从而引起脉象的改变。”

“以此可见,中国古代医学强调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是有着依据的,只不过古人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像今天这样的认识而已;

而所谓的脉象,就是医生用手指感觉出来的脉搏形象,它包括动脉搏显现部位的深浅、速率的快慢、强度的大小、节律的均匀与否等等;正常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节律均匀的,称作‘平脉’,有病时的脉象叫做病脉;不同的病症常出现不同的脉象。中国古代医家对于脉象的研究是很细致的;《内经》上面已经记有十多种脉象,《脉经》总结了二十四种,而这之后的脉书甚至记载了多达三十多种或者更多;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宋代施发的《察病揩南》这本书,记载了三十三幅脉象图,非常的生动有趣。近代用科学仪器描绘脉象,是法国生理学家马雷在公元一八六O年发明脉搏描记器之后,才得以实现的。”

“中国古代医家能在几百年前单单凭手指的感觉和想像,就能绘出如此多的脉象,这在世界脉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古代文献所记的常用脉象约二十多种,比如浮、沉、迟、数、滑、涩、虚、实、儒、芤、缓、弱、结、代、促、紧、弦、洪、细、微等等;脉象当中的‘浮’、‘沉’在《内经》中已有记载,《难经》、《伤寒论》上也都有所论述,而它们所反映脉位,所谓的脉位,就是用手指端去切脉所觉察出的脉搏表现最明显的部位;‘浮’是指用手指轻按就可觉察脉搏、重按反而减弱的脉象,主要表明病在‘表’,常见于外感病初起,机体和外界致病因素是指外在因素相杭争于肌表。”

同类推荐
  • 四界神君

    四界神君

    他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奇才,亦正亦邪,拥有天下第一奇葩之称,他和盘古的好兄弟,他是所有神兽的主人,他是众神不敢触碰的死神。
  • 灵武映月

    灵武映月

    简介:落魄少年上官六月,穿越异界,拜入玄修门下。可惜红尘根重,六欲难除,七情难灭。以致被逐出宗门。茫然而不知所措,其该如何在异世生存。。。。。。这是一本重境界的无聊小说,没有所谓的扮猪吃虎,没有所谓的越级打怪。
  • 铁之心

    铁之心

    两个时空的交汇,摩擦出不起眼的火花,却是两个命运的转折,诞生了一个令人敬畏的名字……
  • 大陆帝尊

    大陆帝尊

    简介:修行世界——帝王大陆,一切以实力说话,强者为王。原本天资平庸的龙云,却因为奇遇,修为从此一路飞升,一颗耀眼的星星升起,但这颗星星如同流星一样......修为再次丧失,得到生死之交的好兄弟的帮助,保住性命一条。也许是天要亡龙云....身躯被奇怪火焰包裹,也许是命不绝已,修为再次回归,从此踏上世界巅峰......
  • 最强战将

    最强战将

    帝国553年9月,身怀绝技的易征其从幽都被贬,沦落在边疆之中当一个小小的监兵长。恰此时,大风皇挥百万虎贲入侵帝国,他凭借高强的武技,出色的指挥能力,同时能穿上神秘的流光战甲,使用最高级别的军器,从此开始了惊人的崛起。我要这个天下只有一个声音。我就是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强战将。
热门推荐
  • 死之天

    死之天

    一个以死为名的人。对天地充满了仇恨。死是他的动力,也是他的目标。为死生,为死强,闯天堑,破魔关,败六圣,逆天道!最终,他的归途,是无边暗域,还是永生无死?
  • 神格风暴

    神格风暴

    在这里,两片大陆相隔万里,有自然系,法则系,战斗系三系神格能力,有枪术,刀术,拳刃等各种武器专精,这是拳头碰撞发出的咆哮,刀光剑影杀出的呼唤,这个古老又时尚,热血又充满梦想的时代叫“神格风暴”刀术专精的天才,体术能力的废材,一个天赋纠结的少年,一天获得一块传承者的宝物,奇迹,从这一刻开始!-------------------PS:书慢热了点,设定有些特别,大家慢慢看能看出来,新书需要灌溉,推荐多扔点谢了,恩..应该是个不错的故事
  • 赫拉编年史

    赫拉编年史

    各位听众,首先声明这是一本慢热,中二,清新等等一切无爱词语组合起来的小说,而且是.....绝世巨坑噢!还请慎重对待,以免阅读此书后留下各类无救后遗症!好吧!既然你要坚持那么下边是正式简介:吾将携狱间无妄之魂,代黄泉之凛冽,行杀伐之审判,生,亦英雄;死,亦传奇!
  • 忠义祠

    忠义祠

    相传尹金城和凌如晦当年有过一次促膝长谈,自此之后,二人忽生嫌隙,尹金城对待凌如晦的态度变得异常冷漠,以致后来将掌门之位传于贾岳。至于那日长谈二人说了什么,世上再无第三人知晓。尹金城临死之时,却将事情原委告知了贾岳。原来当年尹金城确是有意让凌如晦接掌门户,岂料凌如晦拒而不受。他知师父毕生之愿便是要将合虚派发扬光大,成为江湖中第一大门户,那日长谈中,凌如晦毅然言道自己甘负千古骂名,替师父达成心愿,以报师恩,并将心中筹谋和盘托出,尽数禀明其师尹金城。其后他依计而行,急欲挑起武林争端,好教合虚派坐收渔翁之利。逐鹿原一战,玄天教大败亏输,凌如晦也自戕而死,从他破门出户至此已历时一十三年,终教合虚派领袖群伦,卓然成为武林第一大门派。
  • 萌妃开挂:魔帝,我要你

    萌妃开挂:魔帝,我要你

    黑色豪门掌门人唐凤瑶一时失足,穿越到了异世界,成为相府庶女。权门之家明争暗斗层出不穷,各种渣各种狠!想让她做万年炮灰?不好意思,开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她最大的乐趣就是虐虐渣,打打怪,看看美男来使坏!那个一直喊着口号要灭她的妖孽怎么回事?就算是不小心睡了他,但吃亏的是她好不。妖孽男人放话:“你只有两条路可走。”“说说看呗。”“要么睡死本王,要么被本王睡死。”“……”她心里坏笑,不就是睡与被睡吗?她表示,这妖孽不仅人美才绝、权高位重、武力逆天,还进得了厨房、撑得起天堂……肥水不落外人田呐!“男人,你,我要定了!”
  • 恋上我的冷魅小竹马

    恋上我的冷魅小竹马

    他和她从小一起长大,是青梅竹马。两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一起。他一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危险总是悄然无声地来到她的身边。两次的绑架,让他不敢再让她离开自己的视线。那次,她差点失血过多,离开他;那次,她失忆,只记得他,却忘记了他的模样。他为了她,可以去杀人,为了她,他什么事都可以做出来。也有人三番两次前来阻挠他们两人的幸福生活,可都被他一一解决。
  • 终极神座

    终极神座

    七岁前博览群书,七岁后入世修行,别人会的,他看上一眼也就会了,甚至做得更好;别人不会的,大脑之中灵光一闪,即时创造。地下世界的大拿认他当教父,强大的开国元勋认他做嫡孙,玉皇大帝请他做神仙,佛祖请他当娘舅,甚至外星的神仙哭着喊着求他回去接受供奉。他挥挥手,留给他们一个背影和一根中指。命运由我不由人,脚下的路怎么走,我说了算。李不凡,从光阴中来,一步步走向不朽。………………………………(“回复朗日的至刚至阳,用我心中一抹热血洗净明月”,超级喜欢这句歌词,俺要说:回复依山的深情呼唤,用你手中一点支援唱响避水!O(∩_∩)O)
  • 史畸

    史畸

    “啊,那个,这是个充满热血、奋斗、努力的小说”“呃,作者告诉我,说是一本狗血、泄愤、奴隶的小说”丁神打断鲁骅玮的话语。“啊,那个,这个...作者还是你自己编吧”说完和丁神离去。V爵爷:“那个,这个...这俩逗比!哔哔哔哔哔哔(消音)。”
  • 无处不在的力

    无处不在的力

    刘仁志著的《无处不在的力(少年科技广角镜)》开篇提出了地球停止运动的假设,用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了物理学中有关力的话题和定律,从而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增长对天体物理学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假如地球停下来、哪个速度更快、飞离地球、仰望星空。 本书作为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可以加深同学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与理解,让其能够敬畏自然,并能够积极地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本书也可以作为家长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辅助读物。
  • 天枰的倾斜

    天枰的倾斜

    意外变成植物人的主角在引起意外的元凶的帮助下复活。复活的主角与父母不在一个世界,所以以为父母是被自己害死的。一小段略有些堕落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