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朱棣留在乾清宫里早早的就寝,小西因此而美美的睡了一觉。睁开眼就看到还在沉睡的朱棣,心满意足的笑了。过了会儿才不舍的下床洗漱去了。
寅时的时候,小西挂好床幔,轻声说,“皇上,您该起身了。”
朱棣翻了个身背对着小西继续睡觉。小西轻轻的坐到床边,探身进去趴在朱棣的背上笑着说,“你已经醒了,我知道!”
朱棣转过来,睁开眼凑近小西耳语,“小西,生辰快乐!朕为你准备了一件不一样的生辰礼物。”
“是什么呀?”小西兴奋的问。
朱棣伸手抱住小西,坏笑着回答,“那就要看你今天的表现了!”
小西佯装失望的叹口气,一脸可爱表情的解释,“我哥回来都三个多月了,我才见过他两回,和他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三个时辰。我原来想今天求了你的恩典,去国姓爷府讨碗长寿面吃。”小西一口气说完,可怜巴巴的看着朱棣,笑着反问,“我这样能算是表现良好吗?”
朱棣没回答,沉默着坐起身吩咐小西,“时辰不早了,穿戴冕服比较耗时。”
小西没再追问,站起身恭敬的回答,“是,皇上!”
今天午朝散的很早,朱棣回到乾清宫还不到申时,偷闲的带着小西微服出宫。他们坐的双辕马车出了西安门,顺着大道直奔西北方向跑下去了。
小西好奇的问朱棣,“我们是要去国姓爷府吗?”
朱棣微笑着点点头,“你实在聪明!”
小西想了想才好奇的问朱棣,“难道不一样的生辰礼物在国姓爷府?”
“朕的礼物自然要放在朕的家里。”朱棣故作神秘的轻声回答,凑近小西坏坏的问,“你预备今晚如何好好表现?”
“那要视礼物的数量和品质而定!”小西钻进朱棣怀里,捋着他的胡子笑着强调,“我可是乾清宫正四品女官,眼界甚高!一般的金银珠宝可是入不了我的眼的哦!”
朱棣胸有成竹的回答,“现在去看的是三保特意为你准备的。他两次出海可是见过世面了,从他这次归来后送给你的那些东西就可见一斑。虽然这次三保也对朕刻意隐瞒,不过朕猜想势必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稀罕物。”
“那你的呢?”小西急切的问朱棣。很明显朱棣在她心中的地位高于一切。
朱棣笑着握住小西的右手,轻声回答,“独一无二,举世无双,无人能企及的不一样的生辰礼物。”小西被朱棣一连串的修饰语逗的前仰后合。朱棣被笑的没了面子,冷着脸佯装生气的质问小西,“夏小西,难不成你不相信朕的话?”
小西用绢帕擦了笑出来的眼泪,伸手抚平朱棣的眉头才认真的回答,“你还是第一次用了一连串的修饰语来形容一件事情。”小西停下来给了朱棣一个大大的笑容,转身靠在朱棣怀里,柔柔的说,“比起礼物我更在乎你为我准备礼物时的一片心意。”
朱棣抓住了小西话里的重点,故意逗她,“按照你的说法,朕的心意你已经收到了,礼物嘛就不用送了。”
“可以呀!”小西抬起头盯着朱棣的双眼笑着回答,“留了这么大的一个悬念给我,我肯定会一直都把你铭记在心的!”最后的这句话,小西是咬着后槽牙说的。
朱棣微笑着猝不及防的伸手扣住小西的后脖颈,低头狠狠的吻下去,小西笑着热烈的迎合着。两个人正忘情的时候,马车忽然停了下来。朱棣收回吻,把小西紧紧的抱在怀里,低声耳语,“朕已经提前‘惩罚’过你的‘放肆’了!”
小西一愣旋即明白了,笑着轻声回答,“谢谢!”
车外传来三保恭敬的声音,“臣郑和恭迎皇上。”
小西和朱棣依次下了马车,三保恭敬的引着朱棣和小西径直走进正厅。等朱棣坐进上首的椅子里,三保恭敬的俯身行礼,“皇上,臣为小西准备了一份生辰礼物。不知道现在能不能拿上来?”
朱棣语气缓和的说,“今天小西是主角,你问她吧!”
“是,皇上!”三保转身问小西,“午饭吃的好吗?现在饿不饿?”
小西被三保问的摸不着头脑,眨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乖乖回答,“午饭的咕咾肉很好吃,所以多添了半碗米饭,现在还一点儿不饿。”
三保听了小西的回答,愣了一下,抱歉的摇摇头,“是为兄考虑不周,该早上的时候托人给你个信儿,中午少吃些才好。”
小西笑着问,“哥,你给我准备的礼物是吃的呀!”小西心里想着,‘不会是生日蛋糕吧?’
三保轻轻击掌,一名家丁双手举着一个小小的朱漆食盒低着头从屏风后面走出来,恭敬的站在了三保面前。三保接过食盒,等家丁退走,才笑着对小西说,“小西,这是我从暹罗国带回来的做成动物形状的硬饼干,你尝尝。”
小西欣喜的打开食盒,从里面拿出一块小猫造型的饼干,整块塞进了嘴里,大嚼特嚼起来。小西高兴的使劲点头,吃完后大声称赞,“好吃!好吃!”
三保用小银牌验了之后才呈到朱棣面前。朱棣拿起一块小狗造型的饼干,先闻了闻,才疑惑的放进了嘴里,细细的品着。
小西又吃了一块,把食盒拿在手里笑着说,“哥,整盒都送给我吧!”
三保凑近小西高兴的说,“本来也全都是给你的。”
小西偷瞄了眼朱棣,笑着问,“难道没有皇上的?”
“这么大的人还这么淘气!”三保轻声数落小西,“你的生辰,哪有给皇上送礼的道理!”
“也是!”小西微笑着点头同意。
朱棣威严的问三保,“三保,你今天可为小西准备了寿面?”
三保收了笑,恭敬的回答,“回皇上话,臣已经为小西备了寿面。”
小西一脸渴望的看着朱棣,她真的很想和三保一起吃顿饭。朱棣对着小西微微一笑,语气缓和的说,“朕在你这里用了晚膳再回宫。”
“是皇上!”三保和小西一起感激的行礼谢恩。
小西和朱棣安静的坐在回宫的马车上,小西始终把那盒饼干抱在怀里。
朱棣好奇的问小西,“饼干真的好吃吗?”
“一点儿都不好吃!”小西把头靠在朱棣的肩上,“这盒子里除了饼干还有满满的亲情和关爱。我哥这一年漂洋过海,日夜操劳,虽然远隔万里之遥可他还没忘了我的生辰。这份惦念比世上任何的美味都令人回味无穷,值得珍惜。”小西的这番话更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朱棣看着小西沉思片刻,还是把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沉默着把小西拥入怀中。小西见朱棣欲言又止的样子,笑着问,“该不会你在拿自己的礼物和这个做比较吧?”
“你会吗?”朱棣轻声反问小西。
“一个是兄长,一个是家人,没有可比性!”小西放下食盒,搂着朱棣的脖子凑近耳语,“就算你送我的是一根狗尾草,我也会屁颠儿颠儿的插在花瓶里用心的欣赏。”
朱棣释怀的笑笑,轻声问小西,“你的嘴怎么这么甜?”
“刚抹了蜜,要不要尝尝?”小西说完话,噘着嘴凑近朱棣微闭双目。
朱棣低下头轻轻的吻住,两个人的唇边都有了笑容。
马车进入西宫门的时候,朱棣凑近小西耳语了一会儿,小西笑着不住的点头。
刚过戌时,朱棣和小西就熄了灯睡下了。约莫半个时辰后,两个人爬起来,轻手轻脚的穿好外衣和保暖的大氅。
朱棣拿下腰间的团龙玉佩,平放着塞进了床顶正中团龙木雕的龙嘴里,玉佩严丝合缝的嵌了进去。朱棣伸出两根手指同时按下两只龙眼,龙口松动,玉佩正好掉落在朱棣的手里。站在旁边的小西尽力克制着内心的激动,始终安静的看着。
朱棣收回手,沉默的拉着小西一起转到龙床后面的隔断里。这里竟有了个恰能容下一人通过的墙洞。
朱棣转头对着小西微微一笑,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了进去。等小西站稳,朱棣从里面按下墙壁上的机关,墙洞悄无声息的合上了。
密道里清风拂面,两侧的墙上每隔五步左右就嵌有两颗硕大的夜明珠用于照明。朱棣牵着小西的手,两个人一前一后默默的走了一小会儿,然后就开始拾阶而下。小西借着光亮,好奇的观察着四周。他们刚刚经过一个岔路口,连通着方向不同的几条密道,他们走的应该是最右手的那条。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他们走到了一扇小门的近前。朱棣从旁边不起眼的一处凹陷里抠出来一把铜钥匙,插进门上的锁眼,转动钥匙打开了门,默不作声的牵着小西的手出了门。门外豁然开朗,这里要亮很多,小西用衣袖挡着眼睛,过了会儿才适应过来。
整个空间的墙面从上到下都安装了木质的多宝阁,木头的边缘和接缝处包裹了铜活加固。小西偷偷的数着,粗略计算了一下,应该有上千个之多!每个格子里都放着一个或大或小精致无比的盒子,盒子的材质以楠木的居多,也有一些丝绒的,象牙的最少。可能是许久没有人来清扫的缘故,盒子外都蒙着一层薄薄的灰。
朱棣指着架子,骄傲的告诉小西,“你想看的那些真迹都在这里存放着。”小西没说话,用眼神示意朱棣。朱棣点点头,柔声哄着小西,“可以摸!”
小西高兴的在朱棣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才撒欢似的跑进架子,一口气抽出五六个象牙盒子,放在地板上逐一欣赏,朱棣陪着小西席地而坐。几轮下来,小西掰着手指头在心里默数了一遍,抬头环视四周,忽然发现右手边多宝阁的尽头有扇不起眼的小门,因为门的颜色和墙壁相同一般很难发现。小西转头认真的问朱棣,“《富春山居图》是不是在那扇门里面?”
朱棣一脸钦佩的称赞小西,“小西,你对书画果然有些研究!”小西没搭话,安静的等着朱棣的答案。朱棣凑近轻声回答,“那幅画原来一直保存在元大都的皇宫里,后来元朝被灭,画就没了踪影。朕早年就藩北平的时候很巧合的在皇宫的密室里发现了,就一直放在那边了。”
小西想了想,笑着回答,“那就等我们回北京的时候再看吧!”心里想着,‘反正明年春天就能回北京了。’
朱棣笑着点头,“一言为定!”
“还有长城哦!”小西一脸可爱表情的提醒朱棣。
“朕一直记在心里,从未忘记!”
小西拿过朱棣的怀抱看了看时间,惋惜的说,“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去吧!明天还要早起。”
“好!”朱棣点头同意。
两个人互相扶持着站起身。小西一手拉着朱棣,一手指着那扇小门好奇的问,“那里面有什么呀?”
朱棣微笑着摇摇头,淡淡的回答,“里面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