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41400000040

第40章 公孙瓒乘虚袭并州,赵子龙晋阳遇故人

却说公孙瓒致书韩遂,道是共伐袁绍,平分冀州,形势大好之时不想朝廷寄来诏书,命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韩遂接诏,黯然退兵,公孙瓒见状,亦回幽州,不想才至幽州几日,兵马尚休息未全,便得冀州处军报,道是袁绍乘着韩遂遣还,欺着并州暂时无主,已发兵并州,现已入窜上党等郡,公孙瓒接报,大惊道:“袁绍若得并州之地,如虎添翼,我等为板上鱼肉矣!”赵云在旁道:“方今之计,一望太守即刻发兵,攻夺并州,二望太守致书朝廷,道袁绍之罪状,以言论之势为后盾。若是并州全境皆为袁绍所有,我等势孤矣!”公孙瓒点头称善,遂命赵云为前部,公孙范等诸将随赵云之后,自领大兵为后援,由代郡入雁门,直入并州,公孙瓒在北方州郡,多有威名,故而幽州军所到之处,尽皆望风而降,又加并州之地已无州牧,赵云等长驱数百里,直至晋阳城内,方才停歇下来。随即到处张贴告示,安抚民心,又命凡军马所过之处,不得放肆,因此城内城外,秋毫无犯,百姓倒也欢喜,皆箪食壶浆,犒劳军士,赵云固辞不受,百姓见状,愈加敬服。

数月之间,公孙瓒便将并州北部州郡,尽皆平定,又闻的袁绍已将上党等地归为己有,现在太原、上党交界处陈兵,公孙瓒便招众将商议,道:“我与袁本初已平分并州,如今犬牙交错,又在太原、上党等处陈兵,相持日久,我又孤军深入,如若本初背后袭我幽州,我等退路则断矣,现当如何,还请诸君为我一决!”言毕,诸人或言再战,或言讲和,独赵云道:“并州新定,民心未稳,太守欲要退兵,当留一支人马在此,若是袁绍来袭幽州,我等可从并州入冀州,迫其回兵,若彼来攻并州,我等可从幽州发兵,直捣冀州,令其首尾不能相顾。”公孙瓒道:“子龙之言,甚合我心,只是若要守住并州,震慑袁绍,非一良将在此不可。”赵云道:“太守之弟公孙范之前戍边有功,何不让其戍守并州,以为犄角之势。”公孙瓒摇首道:“范乃吾之爱弟,先前乃无将可用,不得不遣,今战将俱全,何得用之?我看镇守并州之地,非子龙莫属。”赵云辞道:“云尚且年少,又才疏学浅,何以担此重任?”公孙瓒道:“子龙休的推脱,昔日汝在北平之时,颇有政绩,又深得民心,此番守御并州,如何不能胜任?”赵云道:“以云之才,北平一郡之地,尚可应付,然今日所辖之地,大于北平数倍,云如何能胜任?万望太守另荐贤明。”公孙瓒不允,当下又说了一番好话,将赵云里里外外夸赞一遍,硬将并州镇守之任,交付赵云,又上书朝廷,表赵云为晋阳太守,赵云执拗不过,只得领命谢恩,公孙瓒自留一支人马交付赵云,便率大队回幽州去了。

赵云自留守并州之后,广修内政,无非是先减赋税,收取流民,后又开垦屯兵等,然赵云事无巨细,皆一一过问,百姓初闻新太守之策,道是官府诈术,皆不肯信,赵云乃效仿秦时商鞅变法之事,于府前立一树桩,只高三寸许,一尺宽,莫说是成年之人,就是那黄髫小儿,弱病老者,都能搬动,赵云命人放言,若有人能搬至城门口,便赏金一百,百姓皆不敢上前一试,只是窃窃私语,等了半晌,忽人群中窜出一人,将树桩搬至城门口,赵云见状,当即践言,赐金一百,众人方才信之。未经一年,并州北部大治,百姓皆称颂赵云,南边上党袁军闻之,乘着赵云立足未稳,突然来袭,不想赵云早就在各个隘口,埋下伏兵,袁军大败而回,自此不敢贸然出击。赵云又命人将秦时驿道,重新休整,若有变故,便可快马速入幽州,以通警讯。

一日夜晚,赵云在榻上翻来覆去,只是不能入睡,忽的又一阵阴风,吹的赵云背脊发毛,浑身肉颤,当下连忙起身,穿衣时方觉身上早已沁出一身冷汗,遂于内室起坐,秉烛看书,过了些时辰,渐渐神思昏迷,刚才那一阵阴风又起,将灯弄得忽灭忽明,云抬头时只见一人立于房内,借着月光看时,正是赵云之兄赵俊,赵云吃惊道:“兄长何故在此?此番前来,定有要事!”赵俊只在灯影下往来躲避,赵云道:“你我二人一母同胞,何故闪躲?”赵俊道:“贤弟阳气甚重,不敢近前,今番吾已为冤魂,特来显圣,望贤弟以雪吾恨。”言罢,阴风又起,赵俊不见,赵云猛然惊醒,乃是一梦。当下自思道:“兄长既托梦而来,家中定有变故。只是如今我已为太守,身居要职,眼下又有袁军陈兵两界,若是擅离职守,袁军来犯,岂非罪过?不如先遣人往常山探听消息,在做计较。”

次日赵云便遣数人,轻装简从,装作寻常百姓,往常山郡内打探消息,未过数日,军士便带人来见赵云,云仔细看时,正是当初下山时告之天下大势的隔壁邻里,只是灰头土脸,面黄肌瘦,已无昔日之容,赵云见状,急令置酒摆食,那邻里饱餐一顿,之后便泪如泉涌,对着赵云便拜,赵云急忙扶起,道:“你这一拜折煞我也,往昔皆是街坊邻里,互相接济,好比自家人,即便有事,云亦当尽力,何故却要拜我?”邻里道:“非是为此,乃是小人寻将军寻的好苦,数十日风餐露宿,未尝得一好饭食,于路都只拿糟糠谷物充饥,这便还是好的,在外时日,多是以草根树皮为食,今番历经苦难,方寻得将军,便有酒食款待,小人岂不感激涕零!”赵云道:“些小之物,何足挂齿,但不知你可从常山真定而来?”邻里道:“小人正是从真定而来!”赵云道:“我离常山久矣,只是隶属冀州袁绍,未敢轻进,前番兄长曾托梦于我,道是已为鬼魂,未知我兄长生死如何?”邻里不答,赵云一再逼问,邻里才道:“未敢有瞒将军,将军兄长确实已亡故了。”赵云听罢,未敢真信,道:“我下山时兄长尚是身康体健,虽不习武,亦无有疾之相,如何就这般亡故了?”邻里叹道:“一言难尽!”遂将赵俊亡故之由,一一道来。

原来那邻里自赵云离了常山投军后,亦弃家往山寨处投奔,比那在赵家村时,好的许多,后得赵俊前来,那不少同乡的,皆以为赵俊已死,不敢相认,那认识的,往昔都曾受赵俊相害,无意接纳,独这位邻里,与赵俊相认,又给予吃食,赵俊便推心置腹,将自己杀了张仲,所遭所遇说道一遍,言道欲已改过自新,立誓重新做人,那邻里听了,便去游说各村,将赵俊故事,又复述一遍,恰逢数月前赵云破了神仙军,将张更杀死,除去一害,众人又闻的张仲亦死,赵氏兄弟,声名远播,遂欢喜无限,方才迎了赵俊,又值赵云已投军多时,山寨不可无主,弟业兄承,自然理顺,遂做了山寨首领,那以后故事,自不必叙。

单道赵云自下山投公孙瓒后,赵俊便将小喽啰分为两重,一重练兵,一重帮着乡民,开荒耕作,每日轮换,赵俊因不好武事,只成天领着小喽啰种田耕地,又命人将多余农物,挑至城中去卖,换来钱财,多散于村中众人,众人见状,亦学的赵俊,将自家农作之物买卖,长此日久,常山脚下众村落,日渐富足,生活倒也太平。不想一日小喽啰来报,道是袁绍因冀州境内贼众甚多,常有打家劫舍,杀人越货之事,遂命吕布领军来剿灭山贼,现已击破许多山寨,于常山郡内驻扎,只是不知下一步动静,众人听了,不禁变色,互相道:“吕布英勇无敌,举世无双,若来此处,如何拒敌?不如及早散伙。”独赵俊面不改色,先命小喽啰再探,后道:“我等常盘于山上,深居简出,此处又地势奇诡,除山下村人,莫说外人欲要进出,就是彼等白日里去寻,亦难寻着,况那常山郡内,聚啸山林者何止数十处!我等平日亦为山下百姓做善事,颇得赞誉,他又有何道理,来剿灭我处?”众人道:“且再探听消息,在做计较。”

未得几日,小喽啰便来消息,道是吕布与黑山军张燕大战,大败张燕于常山境内,现今张燕北遁,吕布亦在休整,赵俊等听闻,不禁互相庆贺,独这赵氏邻里,上前进言道:“小人曾闻:‘欲攻其主身,需断其左右。’今公孙瓒与袁绍常有兵事,公孙瓒因欲掣肘袁绍,故而结交张燕,常有书信来往,今番袁绍遣吕布来攻张燕,定是与公孙瓒有些干系,此所谓断其左右也,今子龙亦在公孙瓒处效力,先前得人军报,道是子龙先在界桥救了公孙瓒,后又与袁绍大战,未分胜败,兄长曾道袁绍徒有虚名之辈,目中无人,那吕布亦是如此,如今子龙皆与二人有隙,二人明面胜不得,定来暗中断其左右,兄长乃子龙胞兄,那袁、吕二人迟早要来,往兄长早作准备。”赵俊不以为意,道:“我料张燕被破,公孙瓒定替其报仇,届时袁军心思,统是在彼身上,无心剿我矣!”不想过的数日,幽州方面,毫无动静,赵俊不免心慌,又命人探听吕布消息,道是常山郡内,已无吕布踪影,赵俊这才心安,未曾想忽一日夜,小喽啰慌忙来报,言山下统是袁军人马,不知多少,已入村劫掠,赵俊慌忙领众下山,急护百姓,欲往常山上避难,但见袁军人马,来往飞驰,火光照耀,如同白昼,那百姓在那乱军之中,四散奔走,只顾逃命,走的迟些的,便无辜做了刀下冤魂。赵俊急将邻里拉来,道:“悔不听兄弟之言,以致山下百姓遭此大难,今番唯有救出百姓,以死谢罪,汝当往公孙瓒处寻得我兄弟,替我等雪恨。”言罢,将随身一块木刻,交与其手里,道:“此为我贴身之物,若我兄弟认不得你时,便将此物拿出。”那邻里还欲与赵俊一同赴死,早被赵俊用刀柄击倒,昏厥一旁,至醒来时,见山下早已尸首成堆,血流成河,那邻里见状,大哭一场,只得去幽州寻赵云,不想赵云那时正在徐州,与刘备解陶谦之围,回后不久又与公孙瓒先攻冀州,后攻并州,那邻里不由得受些辛苦,来回奔波,方才至晋阳找到赵云。

那赵云听了邻里一番叙述,才知赵俊已死与乱军之中,不由得义愤填膺,泪如泉涌,当下急火攻心,大叫一声,晕厥过去,众人急忙上来搭救,欲知赵云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羯胡的邀请杀胡令

    羯胡的邀请杀胡令

    五胡乱华时期,白种人羯胡在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白种人国家。在羯胡的残酷压榨下,汉民十不存一,汉民族近乎亡族灭种。汉人冉闵挺身而出,发布了“杀胡令”,斩杀羯胡无数。正在中原汉民获得拯救的历史时期,鲜卑燕国趁机进入中原,冉闵不畏强敌,以一万步兵对十万鲜卑燕国骑兵,十荡十决,接连击败强大的燕军。燕军持续增兵,一代名将慕容恪使用了“连环马”战术,终于击败了汉军,并擒获了民族英雄冉闵。冉闵在大棘城英勇就义,被他的敌人追赠为“武悼天王”。就是在那个历史时期的前夜,刘玉洲来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原,因为莫名其妙的身份,一直在逃亡之中。有一天终于觉悟,要承担拯救民族英雄的重任,重整汉家江山。
  • 政论:历代政论专著

    政论:历代政论专著

    中华文化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风华独具,自成一体,规模宏大,底蕴悠远,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传世价值。
  • 异时空火器时代

    异时空火器时代

    经济困难:本人代办代开发票,黑车洗白,黑钱洗红,洗头,搓澡,按摩,刮痧,拔火罐,算命,背黑锅、打架,挨打,讨债……最后一项:替人坐牢(主营!)价格面议!量大从优!批发更优!预订从速!以上不是广告,而是方明在含冤致死,又莫名生还前数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具体内容:套路、俗套……的异时空战争故事,不过某自以为还是能看的,请列位看官自评。(另,郑重宣布:本文只是架空Y文,各路砖家叫兽,请勿拍砖吼叫,以免吓坏诸多小朋友!)
  • 匪事

    匪事

    战后中国,满目疮痍,一次偶然,让三个世界的男人相识,不同的经历,殊途同归。三个没落的男人,三个不同的故事,身份颠倒,场景转换,最后的子弹又射向了谁?
  • 殖明

    殖明

    公元1660年,是大清顺治十七年,也是大明永历十五年,但大明只剩下了几个孤岛。一个爱玩策略游戏的21世纪猎头公司小职员,也在这一年来到了厦门岛,成了郑成功的18岁长子。只逆袭大清太没出息了,主角还要碾压北极熊,炮轰扶桑岛,一统南洋,圈地欧罗巴,让大明的子民移殖、货殖、繁殖全球!
热门推荐
  • 赤焰道士

    赤焰道士

    道士,是汉族本土宗教道教的教徒别称。他们精通各种道术,武术,炼丹术,在中华大地四处行走,为世间驱魔除妖、或是除去恶俗之人,伸张正义。明,永乐二十年(1422),一直生活在武当山上的少年道士李孝澄,因某些原因,离开武当山,四周游历,踏上了冒险的旅程。
  • 逍遥器圣

    逍遥器圣

    自以为平凡,有点炼器天赋的小人物。却有着不可告人的身世。以为自己是怪胎,其实是拥有上古原兽的血脉。他的身后究竟还有多少秘密?看谢邪天带你体会世间冷暖,闯荡世界!
  • 你好或是再见

    你好或是再见

    韩文中,有一个单词可以翻译成你好,或是再见。上帝偏偏如此无情,这个单词非敬语,只能跟亲密的人说。
  • 当噩梦成为现实

    当噩梦成为现实

    我的记忆从一个梦开始,当天的梦诠释了第二天将会发生的事,将会遇到的人。然而有时梦与现实似乎又并不是如此地契合。我开始不知道该相信梦的指引还是现实的生活。也不知走向生命终结的那一天是在梦中还是醒着。
  • 何事秋风悲画扇.

    何事秋风悲画扇.

    8岁,第一次读到何事秋风悲画扇,我也明白了自己名字的来历。16岁,我入宫。24岁,经过一番争斗我成为贵妃,然而心性早已不是初入宫的女孩。32岁,皇上驾崩,我成为太后。然而,他早已不在。40岁,人人皆道新任皇上圣明,我只含着笑与姐妹一起看着。......64岁,太后驾崩。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 九天生死

    九天生死

    圣武大陆尚武,强者为尊,弱者为卑。武道至尊,笑看天下英豪,俯瞰天地,不动则已,一动石破天惊!杨沧出世,风云震动,逆天改命,踏九霄,直上青云!
  • 摄大乘论本

    摄大乘论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是世界太喧闹,而是你的心浮躁

    不是世界太喧闹,而是你的心浮躁

    本书是感动亿万亚洲读者的心灵读本,拒绝浮躁,找回宁静的自己。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灵净化读物,帮助读者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压力巨大的社会环境下,重新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指引读者远离急躁的负面情绪,忽视喧闹吵杂的恶劣环境,重塑自己的心灵,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拒绝浮躁、摆脱困境、静心做事、自我管理、阳光心态等方面进行解读,帮助读者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灵净化系统,实现真正的身心和谐。
  • 彼岸花开时光诠释爱

    彼岸花开时光诠释爱

    最后,与其说边伯贤得到了她,倒不如说没有,最终,你和我,都会消失在这场青春闹剧中,我是谁,我扮演的谁,我带来的故事,到底有谁会记得,我要讲的故事很长你要认真听,还有,要记住,记得我的名字和我带给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