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5600000008

第8章 忠肝义胆(1)

莫须有--秦桧欲加其罪岳武穆千古含冤

岳飞字鹏举,是我国宋代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北宋晚期,金国大军进犯大宋,当时大宋兵力十分软弱,导致大片国土沦陷。岳飞在疆场上奋勇杀敌,用一军之力狠狠打击了大金国的野心。大金国的军士听到岳家军都闻风丧胆,非常惧怕。后来岳飞拥立赵构为皇帝,建立了南宋。

赵构身边有一个奸臣名叫秦桧,此人异常奸恶狡诈,他一直勾结大金国想推翻南宋,但是岳家军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于是秦桧不停地在赵构面前说岳飞的坏话。赵构听信了秦桧的谗言,相信岳飞和张宪勾结反国。

后来,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虽然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赵、秦最终决定杀害岳飞父子和张宪,韩世忠质问秦桧说没有正确的依据凭什么就定下了这个案子,秦桧回答说:“纵然找不到谋反的书信,难道真的没有吗?可能有吧?”

就这样,一代名将岳飞和儿子岳云在风波亭被秦桧杀害,岳飞被害前,在风波亭中写下8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被害后,宋孝宗即位,准备北伐,便下诏平反岳飞,追封他为鄂王,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还为他写入宋史列志传记。

感悟:壮志未酬身先死,感怀岳飞满门忠。奸臣终遭后人骂,可叹英雄身死只为“有可能”。

鞠躬尽瘁--诸葛亮受先帝遗托匡复汉室劳死五丈原

在汉末时期,诸侯割据,天下非常混乱,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东吴孙氏独霸一方,刘备只是在小小的新野暂居。

此时,徐庶因为迫于曹操压力,必须离开刘备,在临行之前,向刘备推举了南阳卧龙岗的诸葛孔明,说其有平定天下之才,可帮助刘备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刘备带着张飞和关羽连续三次到卧龙岗上请诸葛亮出山,终于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用尽一身才华为其赢得了三足鼎立之势,曾经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与周瑜一起火烧赤壁,大大的加强了刘备的势力。

后来关羽被东吴杀害以后,刘备报仇心切,竟不听诸葛亮劝告,亲自率军出征,攻打东吴,结果大败,自己也病倒在白帝城的永安宫。刘备知道自己病难以治好,便派人日夜兼程赶到成都,请诸葛亮来嘱托后事。

在刘备临死之时把自己的儿子阿斗托付于诸葛亮,诸葛亮痛哭流涕,在刘备身边说:“我得到您的知遇之恩,毕竟用一生相报答,在你去世后我一定会毕恭毕敬的辅佐小皇子。”

后来诸葛亮果然不负前言,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为国家努力奋斗一辈子,直到死去。

感悟:诸葛亮聪明绝顶,可惜出师北伐没有胜利就已经死去了,他的忠烈常常让后人感慨无比,英雄啊,为什么偏就遇到了昏庸的刘阿斗呢。

背水一战--韩信置己于死地复后生成经典一战

韩信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大将陈余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发动进攻,双方战斗很激烈。不一会,汉军假装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奋勇杀敌。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有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之下,士兵才可以死命杀敌,夺得胜利!”

感悟:韩信精明的很啊,懂得人的那种绝境之中奋发求生的思想。可见高明的战略战术不在用兵,而在于善于利用别人的心理。

痛饮黄龙--岳将军激扬沙场阵前豪言畅饮庆大捷

北宋晚期,女真族大金国大举入侵,黄河一带全部沦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非常软弱无能,两个皇帝都被大金国俘虏。举国上下,一片亡国之景象。

此时,民族英雄岳飞带着岳家军与大金国连连激战,都大获全胜。女真族人听到岳家军的名号都是闻风丧胆。后来岳飞带着岳家军大举反扑大金国,渡过黄河向北直杀入大金国领地,也就是当今的吉林一带地区。

为了鼓舞士兵们的志气,岳飞在即将攻打大金国首都时说:“将士们,让我们奋勇杀敌吧,前面就是大金国的首都黄龙府,等到我们攻下了黄龙府,我们要痛饮庆功酒啊。”

一席话说的大家斗志昂扬,纷纷呼应,军心立刻澎湃激扬起来。

所以这里的黄龙指的不是酒,而是大金国的首府,是个地名。现在“痛饮黄龙”用来形容大战在即那种誓要夺取胜利的信心。

感悟:英雄岳飞用这样的呐喊声让全军意气风发,从而获得胜利,可见人的精神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我们做任何事情也要看着前方的胜利,不要为目前的困难吓倒。

马革裹尸--马援征战一生奋斗不息不恋温床恋沙场

马革裹尸说的是东汉初的名将马援的故事,马援英雄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后来又被封为伏波将军。

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一个谋士名叫孟翼的,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

马援感慨地对他说道:“我的功劳很小,却被封为伏波将军,朝廷的恩情实在很大啊,你应该教我如何报答朝廷而不是恭维我。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 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盂冀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他说道: “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马援不说空话,在洛阳仅呆了一个多月,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袭,他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

六十二岁那年,“马援又主动请求出征武陵。原来,那时武陵的少数民族首领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光武帝风他精神矍烁,威武不减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第二年,马援因长期辛劳,患了重病,在军中死去,从而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誓言。

感悟:马援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马革裹尸”,然而此后的龚自珍更发出了“青山处处埋白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的豪壮之语。可见江山辈有英雄出啊。

四方之志--处处青山留白骨

孔穿有大志不念个人私情

孔子的第五代孙子名叫孔穿,字子高,年轻时候到赵国(今河北省南部一带)出游。在赵国,结识了平原君,并且与他门下的宾客邹文、季节两人交了朋友。三个人感情非常好,平日没事的时候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后来孔穿要回鲁国了,与诸位告辞。告别后,邹、季两人上路相送,一直送了三天,陪着走了不少路,总是恋恋不舍。临别的时候,邹文、季节难过得流下眼泪,而孔穿看不出有什么伤心和难舍,只是躬身向他二人轻轻作一揖,就转身而去,各自回去了。

与孔穿同行的人就问:"先生您和邹文、季节相处挺好,因为离别,他们二人都是恋恋不舍,不知以后什么时候能够再度相会,所以伤心流泪.先生你却一点儿不显难过之情,作个揖就依然走了,难道您不感到难过吗?孔穿说:一开始,我还以为这两个人是大丈夫,现在才知道,这二人原来像妇女一样儿女情长、婆婆妈妈。我们男子汉大丈夫生来就应有志在四方、雄霸天下之雄心壮志,怎么能像小猪小鹿一样经常的聚在一起呢?" 与孔穿同行的人说:"照你这么说,他们二人哭泣是不对的吗?" 孔穿回答说:"他们并没有错,但儿女情长、优柔寡断的人,要做大事肯定是不行的。"

感悟: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孔穿是个把个人感情放在事业之后的人。取大义而舍小情,可见办大事情的人必然不能太过感性。

投笔从戎--班超弃文学走疆场西域立奇功

投笔从戎说的是我国汉代大将军班超的故事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以后,请了一个大学问家班彪整理西汉的历史。班彪有两个儿子名叫班固、班超,一个女儿叫班昭,从小都跟父亲学习文学和历史。

班彪死了以后,汉明帝叫班固做兰台令史,继续完成他父亲所编写的历史书籍,就是《汉书》(一部记载西汉历史的书)。班超跟着他哥哥做抄写工作。哥儿俩都很有学问,可是性情不一样,班固喜欢研究百家学说,专心致志写他的《汉书》。班超可不愿意老伏在案头写东西。他觉得写书是柔弱书生做的事情,作为男子汉,不能老这样虚度此生。他听到匈奴不断地侵扰边疆,掠夺居民和牲口,就扔了笔,气愤地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

就这样,他决心抛弃他的抄写工作去从军(文言叫做“投笔从戎”)。

后来窦固为了抵抗匈奴,想采用汉武帝的办法,派人联络西域各国,共同对付匈奴。他赏识班超的才干,派班超担任使者到西域去。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英勇,克服重重困难,先是杀匈奴使臣结交了鄯善,后来又在于阗杀死挑拨离间的巫师,与于阗修好。其他西域的小国家也纷纷来投靠,不但孤立了匈奴,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感悟:班超之志不在修书写史,能让英雄能够把才华用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就是最成功的领袖。否则,历史上将被改写,多了一个文化的庸才,少了一个智慧的武将。

忠言逆耳--樊哙直言谏刘邦还军不入秦宫

秦朝末年,由于秦二世的昏庸无道,天下大乱,各个诸侯纷纷起义反秦,刘邦便是其中的一个。他虽然表面上看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事实上怀有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

公元前207年,刘邦和各诸侯约定谁先闯入关中,谁就做关中王。刘邦率领大军先一步到达了关中地区,并且一直打下了秦朝的国度咸阳。

到咸阳后,见宫室华丽,金银珠宝不计其数,美丽的宫人比比皆是,并且都向他跪拜。他越看越感到新奇,越看越高兴,打算就住在宫内享受一番。 刘邦的部将樊哙发现刘邦要住在宫中,赶紧找到他对他说这些都是导致秦王朝灭亡的东西,而且现在还不到时机,不能贪图享乐。劝他迅速返回霸上,千万不要留在宫中。

刘邦不听劝谏,还是准备住在宫中。谋士张良知道这件事后,对刘邦说:“秦王无道,百姓造反,打败了秦军,沛公才能来到这里。如今刚入秦地,本来应该做出表率,可是你被这些物质上的富有所迷惑,想安于享乐,这是不好的。俗语说:‘忠诚正直的劝告往往不顺耳,但有利于行为;有效的药吃的时候很苦,但有利于疾病。’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忠告。”

刘邦听了,终于醒悟过来,马上下令将府库封起来,随即率军返回霸上。 在霸上刘邦稳定民心,施仁政,安抚百姓,为以后争夺天下赢得了民心。

感悟: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下,要归功于他善于用一些贤能的人,当然他能够容纳别人的劝谏,不贪图享乐的这种胸襟也是的天下得一个重要原因。

陈雷胶漆--陈雷情意感动天下流芳万世

陈重和雷义,是东汉年间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两人关系非常的要好,好比一对亲骨肉一样。平时两人喜欢在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都是有才华的人。太守张云听说了陈重的名声,很欣赏他的德才品行,推举他为孝廉,陈重却要把这个孝廉让给雷义,由于太守不答应,他就先后十几次想太守申请。直到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职。

后来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同情一个人家有老小无人赡养,便替这个人顶罪,被免去了职务。陈重看到好朋友被贬,就不愿一个人做官,便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同雷义一起还乡。

过了一段时期,雷义又被举荐为秀才,雷义为了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不去应命就职。因此乡里人传颂他们两人的事迹,说胶和漆自认为融为一体,坚不可摧,还不如陈重与雷的情谊,荣辱与共,生死相依。

由于他们的名声感动了朝廷,官府府同时让两人一起做官,雷义被任命为灌谒太守,让他负责风俗教化。陈重最后升任会稽郡太守,因为姐姐去世守丧,辞官归乡。

感悟:好一对肝胆相照的生死朋友,一生纵然没有荣华富贵,但是有这一个知己也不忘虚度此生了。

余勇可贾--高固独闯敌营为齐军勇当楷模

公元前589年,晋国的霸主地位渐渐衰退,齐国看到这个机会,就想出兵攻打鲁国,鲁国国君和卫国国军非常焦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有向晋国求救,希望晋国派兵来协助两国一起抵御齐国的大军。晋景公接到求救以后,命令晋国的中军元帅郄克率上、中、下三军,战车800乘,会同鲁、卫、曹及狄人的军队进攻由齐顷公率领的滞留在卫国的齐军。

齐国趁晋国霸业中衰之际,出兵攻打鲁国。鲁、卫两国告急于晋,晋景公命中军元帅郄克率上、中、下三军,战车800乘,会同鲁、卫、曹及狄人的军队进攻由齐顷公率领的滞留在卫国的齐军。齐军大乱,齐上卿大夫高固看到自己的军队已经没有信心,心想我虽然是统帅,但是也要奋勇杀敌,给士兵做出个榜样。于是单枪匹马乘晋军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冲进晋军的营垒。逢人便杀,就好像进入了无人之境。最后,他抓到一个俘虏,绑在自己缴获的车上,跳上车把俘虏带回了齐国的军营。

回到营地后,高固把车系在营前的桑树上,把齐国士兵全部召集过来。大声喊道:“我的勇气还没有用完呢,如果谁想要买的话,就来买我的勇气吧。”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英雄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指还有力气还没有用尽。

感悟:高固为国家不顾生命危险,只要还有一丝力气也要奋勇杀敌的这种精神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我们今天也要用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来进行自己的工作。

精忠报国--岳母刺字造就一代忠烈名将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生了一个小男孩叫岳飞。

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同类推荐
  • 呼鹰楼遐思录

    呼鹰楼遐思录

    中国的传统文化,融汇了几千年深厚的积淀,最高的境界在乎“天人合一”。无论写文章也好,写画也好,练习武术也好……总要经过如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三种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汉赋琅华照寒烟

    汉赋琅华照寒烟

    是一本写尽了世间万般故事的书,那些赋,它们与故事相连,但其实并不与故事有关,它们以优美的文字诉说着故事背后的凄凉。过去的烟尘寒光熠熠,零落之后终归寂寞。
热门推荐
  • 修仙系统

    修仙系统

    实力提升最快的办法是什么?顿悟?你落后了,是升级!嚣张的最佳路径是什么?家世?你小白了,是实力!当修仙系统降临在游戏老鸟身上,修真的路途会是怎么样?PS:书友交流群:151615899
  • 花的恋爱

    花的恋爱

    在那片薰衣草地里,有一对被祝福的爱情,淡淡的花香,他们都沉浸在幸福的怀抱里,谁都不愿意放开对方的手,一路的艰辛,造就了这一对的幸福!
  • 春城花又开

    春城花又开

    谁的青春没有意气风发过?谁的青春没有任性随意过?谁的青春没有迷茫无助过?谁的青春没有轰轰烈烈过?谁的青春没有肆意妄为过?谁的青春没有绝望颓废过?谁的青春没有成长担当过?春城的樱花又开了,可惜你不能和我一起采,屋前的榴莲熟了,看着桌上一堆榴莲,他哭得像个孩子!那本你喜欢的书已经坏了,你还要不要?虽然我听不到了,但你说出来的我懂,你没说的我也懂!
  • 英雄无敌之夕阳血骑

    英雄无敌之夕阳血骑

    献祭换取力量,鲜血见证征服!以吾血为誓、为器、为终结之剑,必将笼罩大地的黑暗扫荡一空!《英雄无敌OL》开服两年之后,散人领主刘逸飞意外重生回到了游戏开服时刻。凭借着两年间摸爬滚打的种种经历、见识,他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称霸资本,亦有心大展拳脚一番~只不过一个奇特的陵寝任务却将他的计划全盘打乱。遗弃者之原、万海之濒、阿拉斯加高原山地,他的身影徘徊在人鬼两界之间,最终以无上的力量奠定了这片纷争之地的安全!然而中立大陆的争霸不过是一个开始~铁拳王朝的崩落,埃拉西亚的暗淡,鬼王大军的威胁......刘逸飞最终能否力挽狂澜呢?当他从守护夕阳黄昏的骑士变成誓将荡清一切罪恶的血祭骑士的时候,他的所有敌人都只能匍匐在地,祈祷着他的制裁之剑不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书友群:46041260,加群的时候注明一下
  • 幻世强者

    幻世强者

    坚持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巨大的忍耐力。坚持是一种希望,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渴望。坚持是一种姿态,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哪怕孤独,绝望!
  • 时光让我爱上你

    时光让我爱上你

    我在你离开的第101天练习了很久的小情歌,只是希望在你回到我身边的时候唱给你听。
  • 大道帝君

    大道帝君

    鼎立无数载的神山,亦是被一掌轰下凡尘!亘古不停的周天星河,亦是从此断绝!万古空前的灾难,三千世界,就是佛陀尊者,也皆不能逃。
  • 黑客特种兵

    黑客特种兵

    丁逸风,一个从战场上回归的特种兵。具有一身神秘的黑客技术,改天逆命的失传医术。在回归都市后却不得不接受父亲老友的嘱托,去进行最后一个任务。“风哥,你为什么要黑进美女总裁的电脑啊,还一直开着摄像头?”“别乱讲!我需要贴身保护总裁!我这是随时待命状态!”“风哥,校花想让你帮她修电脑?你去吗?”“唉,我再说一遍,我是黑客,不是修电脑的!不过既然校花有请,那我还是勉为其难的去看看吧。”
  • 中国抗日先锋

    中国抗日先锋

    一支让日军闻风丧胆的铁血部队?!一个英勇将领!他们凭借六百多人的兵力死守南京雨花台阵地!他们夜袭敌军,截获物资;他们亮出白刃,与敌人近身肉搏!他们是一支让敌人心惊胆战的部队——中国宪兵队!
  • 天书变

    天书变

    随天地初开,人世间混沌成形,出现了天、地、人三本奇书。地书,可以操控森罗万物,改变世事,但就是不能改写天书,也不能改变人的自由意志;人书,是一本最神秘的书,从来都没有人见过,也不知道它拥有什么力量;至于天书,则记载的是人间的命运,由始至终钜细无遗,不能变,也不能改。相传只要集齐天、地、人三书,就可以操控苍穹宇宙,创造命运,成为万劫以来独一无二的真神。为保三界太平,创世神盘古大帝将地书滞留神界,人书下藏地府,而天书则遗落人间。千百万年来,地、人二书相继认主,唯独天书苦苦等待着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出现,由此才引发出一系列的传奇故事。挽歌出品未必是精品,但反应现实写照的《天书变》绝对值得你一读!!!书友群:151294684还在等什么,快来申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