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函敲了敲桌面,寂静的议事堂响起“咚咚”的声音,仿佛一下下敲击在众人心上,李函沉吟半晌后,说:“如今我们更要谨慎行事,我们青松派避世已久,青松派如今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迟早要被推到台面上,不如化被动为主动,让我们青松派重新浮现在众人面前。”
“此时不妥,如今江湖上形势莫测,我们青松派不能做这个出头的椽子。”
“我们青松派如今已经是出头的椽子,纵然我们不愿意,也由不得我们了!”
“我觉得青松派眼下不宜做出大动作,不然少不得要作为各派立威的靶子。”
李函沉声说:“我青松派何时怕过他人,有事只管来便是,难道这么多年的自守,诸位的胆子是越活越小了?”
“宗主,话不是这么说……”
“好了!我意已决,我们青松派应当主动出击。”
俞子寅此时开口道:“慢!所谓师出有名,青松派不能就这样直接出击,最好是让人抓不住什么把柄。”
“那你说怎么办?”
“近日魔道猖狂,我等正道中人除魔卫道自然义不容辞,纵然我青松派不问世事多年,但是青松派也是一泱泱大派,怎能任由魔道中人残害百姓,百姓何辜!青松派不忍百姓受此佘毒,决意复出诛杀魔头,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此等大仁大义,当为正道楷模,青松派仁义,当受景仰,宗主高义。”
说罢俞子寅对着李函一抱拳,行了一礼,长老也纷纷和道:“宗主高义,青松派仁义。”
李函眼中笑意浮现,连道三声“好”。
“若是正道中人说执意攻击我青松派,亦或是魔道大肆攻击青松派,该当如何?要知道,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俞子寅挑眉,说:“正道,何谓正道?吾等正道中人讲求问心无愧,一心为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但个别门派竟恶意诽谤我青松派,意图污蔑青松派,让我青松派被人群起而攻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等行事,枉为正道中人!自私自利,置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于不顾,内心早已堕落,早已成魔,我青松派在此宣明,必定诛杀此獠!”
“魔道蠢蠢欲动,意欲一统江湖,残害百姓,丧尽天良,更有甚者,伪装成正道中人,挑拨离间,污蔑正道,意图让正道分崩离析,再逐个突破,其心狠毒天下罕见!在此公布天下,欲与正道中人团结一心,诛杀魔头,还这天地一个朗朗乾坤!”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都有笑意,赞道:“正是如此,吾等正道中人,自是要惩恶扬善。” 俞子寅接着说:“青松派避世多年,不忍天下苍生,就此出山,诛杀魔头之后,青松派回归山林,不再出山,不问世事。”
听到此处,长老们都不赞同,颇有微辞,俞子寅微微一笑,说:“到了那时,青松派名望太大,仁慈之名满天下,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青松派宣布事成之后归隐山林,表明青松派无意于江湖地位,谁还能说青松派避世多年,此番出世只为沽名钓誉?
到那时,青松派就是想走,也走不了,青松派高义,心怀天下,光明磊落,不屑功名,青松派自然在正道中有一席之地,青松派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再续百年辉煌,更上一层楼。更甚至,宗主大仁大义,高风亮节,不为武林盟主谁人能当?”
长老们和李函皆是一脸高兴,难怪说人言可畏,青松派占着大义的名头,好好经营,何愁不更上一层楼?正道中人为了名声着想,也不会光明正大地对青松派大打出手,至于魔道,魔道中人,人人得而诛之,你不去,就是背叛了正道,其罪当诛!
“俞公子所言甚是!”
“俞公子大才!”
“俞公子果然是少年英才!”
“……”
俞子寅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没有露出丝毫骄傲的神色,更是让在座的众人高看了一眼,俞子衿倒了一杯茶,缓缓饮着,遮住了嘴角嘲讽的笑容,笑吧笑吧,站得越高摔得越惨,天下苍生有几人能知晓其中真相?苍生悠悠,能赞扬你,自然也能骂你。
如今你们声讨别人,扛着天下、仁义的大旗,他日自有人扛着天下、仁义的大旗反过来声讨你们,谁没有一点龌龊事?正道?也不过是比魔道更擅长于粉饰太平罢了,当你们站的太高,天下都在看着你们,更加容不了你们的一点肮脏,等你们的那些肮脏事暴露出来,那时候……
俞子寅嘴角扬起一个冰冷的弧度,随即消失不见,放下茶杯,仍是那一派温温和和谦谦君子的模样。
“不知俞公子如此大才者来我青松派所求为何?”
俞子寅深色一整,心道终于回过神了,说:“实不相瞒,在下一是不忍家师神算之道被埋没,更重要的是在下想找一味药。”
“哦?什么药?”李函问道,心说,果然,目的不简单,不过,如此,此人看来是可用的。
“天山草,以在下一己之力很难找到,所以前来请求青松派相助。”
众人恍然大悟,难怪,天山草,号称能解百毒,世间少有,不过鲜少有人苦苦寻觅,因为天山草只能医治中毒超过一年且所服毒药药性强烈的人,一般药性强烈根本活不到一年,所以天山草就相当于鸡肋一样,但是天山草确实难找。
众人心下思量,以青松派之能,只是找一味药,还是能办到的。
李函点点头,说:“你这个要求,我答应了,青松派必定会帮助俞公子找到天山草,不过……”
俞子寅说道:“自然,有所求,必然要付出些什么,在下不才,只有一身神算之术,脑子也尚算聪慧,希望能帮到青松派,助青松派延续百年辉煌。”
众人纷纷点头,说:“俞公子谦虚了,公子大才,自是能帮我青松派大忙,如此,便多谢公子了。”
俞子寅说道:“好说好说,在下也在这里谢过青松派了。”
李函端起茶杯,对俞子寅说:“以后便要多多仰仗俞公子了,在下以茶代酒,对俞公子聊表谢意。”
长老们也纷纷端起茶杯,对着俞子寅示意,俞子寅端起茶杯,说道:“诸位客气,以后承蒙诸位的帮助了。”说罢将茶一饮而尽,众人皆是一饮而尽,表面上一派祥和,其乐融融,这暗地里的事,却是心照不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