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6900000007

第7章

二十一、天堂的路是柏油路

这一节,咱们讲讲农村的“行路难”。

当年的知青,别看只相当于现在的中学肄业生,但多才多艺的人有的是。当年知青中流行一些自创的“地下歌曲”,里面都提及:十分怀恋家乡城市的柏油路。

柏油路,有什么好?在当今的城市里,这是空气最不好的地方。

热爱柏油路,是因为我们当年恨透了乡村的土路。

现在的年轻读者,提到乡村,可能无限神往。多么好啊,满眼青翠,空气新鲜,蔬菜不含农药。可是我们当年的眼光,全不是这样。

就说这路,年轻读者头脑中对路的概念,一定是在地上铺了点儿什么东西——柏油、水泥、砖块之类的,这才能叫做路,再不济也得铺点儿鹅卵石。

可是,当年的黑土地,一出了乡镇,就是土路。这土路,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的路。

乡村土路,晴天还没有什么,因为人踩车压,路面还比较硬。等到雨天,一走就两脚泥,每只鞋上沾的泥,大约有5斤重,人人走路都像宇航员。只有一个办法解脱:提了鞋子,光脚走。

光脚也不保险,雨中的土路,非常滑,弄不好就摔个“狗抢屎”。

下雨天马车从路上一过,车辙印要陷下去半尺,大路上压出两条深沟。太阳晒干了路,沟还在,坐着马车上了这种路,颠得屁股钻心疼。

每逢这时想起城里的路,那是何等的好啊!平平展展的,有路灯,路两旁有人行道、有林荫,还有“扫马路的”负责清洁,城里的工人同志,一下班,能走上这宽宽的林荫路,谈个情、说个爱,过天堂般的生活。

有青年农民诅咒发誓说:只要让我进城,当‘扫马路的’我也干!”

说来说去,工人终究是老大;农民,就该着是“屯老二”。我们每天等太阳落山,才能收工回来,吃完晚饭后,天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房前的土路上,鬼都不见一个。

从集体户出来,走上屯子中的大路,你就看星星、听狗叫吧。“赵家的狗又叫了”——不到农村来,怎能理解《狂人日记》的这句话?

农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马车,老农叫“大车”;有专门的赶车人,老农叫“车老板儿”。

那马车的样子,基本上和秦兵马俑里的铜马车差不多,不过秦始皇的那马车有伞盖,农村的大车是敞篷的。

每个生产队,都有两三辆大车,一匹马驾辕,两匹马拉套,就是歌里唱的那种“三套车”吧。轮子有充气的橡胶轮胎,跑起来挺快,拉1000斤东西没有问题。

车老板儿是技术工种,干这活儿的人,一般都很稳重,能吃苦。尤别看这大车简陋,还颠屁股,可是一般人还坐不上。在农村走路,要是遇到大车空载,可以搭个顺风车,要是大车满载,你就别想好事啦。

农村有钱的人家(养活的儿子多、男劳力多),铆足了劲儿,能买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相当于今日之私家汽车。一般的人赶集、到公社办事、去火车站什么的,就是走路。

我们要感谢达尔文,人要不是进化出这两条腿来,这大道,我们还真不知怎么才能“向前方”呢。那时候的人,特能走,走七八里路是小菜一碟,半天儿走30里路也很平常。

有时候走在野地里,看到遍地庄稼,远处有村庄,可是视野里一个人也没有。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向远方”,歌儿里这么唱。

远方,就是我们知青心目中的天堂,天堂里的路,是柏油路。能在那地方扫马路,也是幸福的。

二十二、啥叫“日出而作”

我前面说过,当年知青下乡,需要过诸多“关”,这里面“劳动关”是最严峻的一关。生活上卫生不卫生的,心一横,也就挺过去了,可农村的重体力劳动,那不是靠意志就能扛得住的。

需要讲明一点:那年头的知青,虽然号称青年,其中年龄最小的一届,只有16岁,算是初三毕业。搁到现在,那就是“金枝玉叶”了。

我们当年,也是金枝玉叶。可是,一声号召,一夜之间就要变成强劳力。

公社时代,可以说是有农业史以来,劳动时间最长、效率又不太高的一个时代。原因是:集体劳动,是挣工分计酬,要想挣得多,就要想方设法延长劳动时间,以至于原来冬天的“猫冬”也取消了,全年不休息,法定休息日只是春节的那几天。

其余时间,都要拼命干。当然,你偶尔不干也可以,但工分就会比合每个劳动力的能力与水平。只是,“革命”年代里,妇女同工不同酬。

一天10分,能值多少钱呢?各地各队不同,从1毛到6毛不等,我们生产队,大概就是3毛钱。算算看,360天,一天不落地干,能折算100元左右。那时候,每个社员分口粮,不是免费的,要扣口粮款,扣除大约30元。这样,暂且不算别的扣除,一年收入就剩下了70元。

再说,一年360天一天不落地干,只是理论上的,一年里总会有些私人的事要处理,修理房子、挖菜窖、走亲访友。所以,一个劳力,一年要玩儿命地干,才能挣到70元。

那年头的时髦货,全钢手表、自行车,单价都在100元以上。

家里如果就一个男劳力,那就只能指望这点儿钱。家里要是有父子四五个强劳力,这家,就发了。所以,你不让农民生男孩儿,行吗?

劳动时间长,我们可以理解了。那么,为什么劳动效率不高呢?

人是有私心的呀。如果给自家干,糊弄庄稼地,就是糊弄自己的肚子。

而集体干活儿,挣的是工分,只要工分能到手,那还不是怎么取巧怎么来。千百年农民老实巴交的劳动伦理,到了公社时期,荡然无存。偷奸耍滑,成为潜规则。

那时候的农民,为何羡慕工人?工人是8小时工作制,8小时以外,自由啦!农民呢,是跟着日头转。东北老农把太阳叫“老爷儿”,一个农民,每天每日,必须亲眼看见“老爷儿”升起,又亲眼看见“老爷儿”落下。从早到晚,只要眼睛是睁开的,那就得在地里干活儿。

这是人的体力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大跃进时期挑灯夜战,那是瞎胡闹,挺不住的。

冬天的劳动强度还尚可,东北的冬天白昼短,下午4点就黑天了。

夏天最要命,到夏天锄地,早上3点半起床,不到4点太阳就出来了,晚上快8点才收工。夏至前后,甚至要劳动16个小时以上。早上不吃饭就下地,干一个半小时再回来吃饭,吃完就下地,中午也是。

无怪当年张铁生发牢骚,这么长的劳动时间,哪有时间复习功课,不考“白卷”行吗?

十六七岁的孩子,早上扛着锄头出工,走在田间小路上,人还没醒过来。

古语里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说法,有的小文人很欣赏这状态,能亲近大自然,不用闻废气,有陶渊明之风。可是,书斋里混出来的哥们儿,你不用干活儿,你就给我早上3点半起来,站在公园里,站到晚上8点,能站上一天不叫苦,站上一个礼拜不拉松套,你基本就可以去做陶渊明了。

我们那时候的知青,嘴上都说,艰苦劳动炼红心,可心里都咬牙切齿:这辈子只要有可能,永不劳动,连扫帚都不摸一下!

二十三、那几年基本是白干

下面我们就来看,那时候东北的四季,都干些什么样的农活。

对我这里的文字描述,没干过体力活儿的年轻读者,可能也就一看了之。但如果设身处地想想:那该有多脏、有多累,大概你们也就不敢嘲笑父辈了。因为,能不能扛得住生活的重压,是人的可贵精神所在。

至于没能赶上一个“好时代”,那不是父辈们的错儿。

我们初下乡时,还好是冬季。早年月的东北老农,冬天都袖手不干活——大地冻得硬邦邦的,有什么活儿可干?可是,自从公社化以后,没有活儿,变着法子也得有活儿可干。

冬季,是积肥的好时光,公社社员的文章就在这上面做。

那时候,化肥没普及,人粪尿又太金贵,一般的土地,只能用猪粪甚至是替代品。到冬天,有两个活儿跟这有关。一个是刨粪;那时夏天积攒起来的猪圈粪,混合了大量泥土,堆成一堆,到冬天完全冻死,比混凝土还结实。要把它刨碎,用马车送下地。

还有一个是刨大坑底;所谓“大坑”,是老农对池塘的叫法。到冬天,村边的池塘完全冻到了底,要用十字镐把上面的冰刨开,扔到一边去,然后把坑底的淤泥刨下来,用马车拉到地里,星星点点地堆成小堆。到春天,这些冻硬了的淤泥融化了,成了黑土,用铁锨散播在地里,据说可以改善土质。

听老农说,旧社会种地可不兴这么施肥,那是要精心积攒农家肥的,一点儿不能掺假。生产队时代用大坑底代替肥料,纯粹是糊弄。

可是,生产队家家户户都有自留地,纯正的农家肥(人粪尿)都“不流外人田”。即便是猪圈粪,生产队似乎也收不上来多少。那时候农民很现实,认为好肥料上到自留地,种出来的东西自己能享受,还能卖钱变现,所以好肥料不能给公家。而大田里种出来的庄稼,还不一定给谁享用呢,什么样随他去吧。

公社化没能解决好利益问题,于是,就只能年年糊弄土地爷。那时候屯子里有不少老资格的农民,经常叨咕:人哄地一晌,地哄人一年”。可是他们的意见,不敢公开提;就是提了,又有什么用?

刨大坑底这活儿,不算累,但是需要力气。抡十字镐,震得虎口发麻、胳膊焦酸。刨的时候,瞄准一个点,一连几下,全靠“震撼力”震下一大块黑冻土来。当时,谁刨下来的块儿大,谁就是能手,那脸上的表情都是“牛哄哄”的。

我抡大镐的技术还不行,就负责把刨下的大土块装车。

这也得豁出力气来干,大块儿的冻土,有六七十斤重,但不可能两人去抬(那不成老娘儿们了)。一个人,弯下腰,一运气就要抱起小磨盘似的土块,悠一下,给扔到马车上。干这活儿,光是俩胳膊用劲儿那根本不行,还得肚子挺、膝盖顶,这才能把土块儿扔上去。

我那时十六七岁,有一股蛮劲儿,一天干下来,几千斤就过了手。

老农看我不吝惜力气,直夸我——但我可不没私心,这完全是为了表现好啊。那年头,只要口碑一坏,年轻人就什么前程都没有了。

那时候,也可以不这么玩命,回家去泡病号,赖在城里当“宅男”。可是,这样做,就等于革命电影里的“逃兵”、“叛徒”、“胆小鬼”,好比是今日的“失败者”吧,谁也丢不起这个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暴风雨中的雄鹰,不做温室里的花朵”,现在,暴风雨的考验来了,只能硬挺着。别看我们是孩子,可孩子也有孩子的世故——人家怎样活,你就得怎样活,别想着有另外的活法。

我只能“刹下腰去”,老老实实干,争取好的群众舆论,为将来做铺垫。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这力气都白花了,一个知青有没有前途,不完全取决于苦干,这里面有很多学问。

那几年的重体力劳动,给我的唯一好处,就是身体素质提高了,到现在也还是好,痔疮、腰间盘突出、颈椎病什么的,一样也没有。

命运不让我坐板凳,我也就没得上坐板凳的病。

同类推荐
  •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语言学的教科书都这样写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中,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也许没有语言人可以维持生理、生命的延续,但决不会有精神世界。没有了精神的世界,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今天的人类进步和社会繁荣。正是因为语言和水、空气、食物一样之于人类太重要了,而且习以为常了,理所当然了,以至于人们反而又不以为然起来。人的心理往往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了某样东西,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当你真正失去的时候,需要它的时候,才会觉得它的可贵。
  • 做证的石头

    做证的石头

    新锐作家余显斌的《作证的石头》,所讲述的故事,总是波云诡异的,如云,罩着山尖;如雾,缭绕不散;如时间的叹息,在文字的夹缝中,悠悠传出。读他的故事,是一种想象,一种发现,一种热血沸腾的参入。在故事叙述中,经常,作者会骑着一匹想象的马,纵横驰骋。希望读者能在这本书的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天宇,俯视苍生,关注生活。本书收录的故事,内容广博,人物众多。其中人物有官场之人,平民百姓,富商老板;涉及内容,包括贪污受贿,尔虞我诈,还有人性的真善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详略得当,层次分明,使读者在故事欣赏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升华。
  • 埋葬大师

    埋葬大师

    本书包括“舌头的功能”、“说嘴容易”、“文人风骨”、“吃的精神”、“街上流行人来疯”、“文人与粥”等文章。
  • 好天气谁给提名:人性的见微知著随笔集

    好天气谁给提名:人性的见微知著随笔集

    本书是仙枝的散文集,收录了在《三三集刊》上发表的51篇散文。作者围绕日常生活的主题,写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人情世故。天真烂漫的笔触里,蕴涵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清新隽永的描摹下,藏不住对人性的见微知著。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热门推荐
  • EXO我的爱恋

    EXO我的爱恋

    朴雅轩居然是exo的未婚妻,那他们之间能发生什么事呢,大家敬请期待吧!
  • 特种修真邪少

    特种修真邪少

    邪少回归,开启新时代,只为寻找最爱的她,却引来无数美女,他是坚守意志还是照单全收,且看沈飞游走都市为护红颜可杀神屠佛!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三国飘渺录

    三国飘渺录

    半部残卷,写满昔日断章。一纸浓墨,氤氲了芸芸众生。——夏侯轩乱世,苍生白骨炼狱。寒眸,定局运筹千里。青青,黄土荒冢春泥。谁怜,祭酒乾坤傲世。——郭嘉清奏凉笛,沧海桑田凄凄。入喉相思,宫门红墙谁依。凝烟碧云,残生蜉蝣蝶梦。轻飘剑冷,挥洒情丝断袍。——刘辨千江连连云山渡,菩提一叶海中宿。潮音阵阵烟波渺,栖落水间青青草。——江流
  • 纸鹤恋

    纸鹤恋

    静“谁允许你牵我手的?”天翔“不用这样吧老婆?”…………o(∩_∩)o...就这样和他走在一块………………(*^__^*)嘻嘻……就这样和他相爱……
  • 时空罗盘之末日英雄传

    时空罗盘之末日英雄传

    一个关于时空罗盘能毁灭世界毁灭宇宙的传言,随着邪教的日益壮大而被传遍于都市之中,一个获背负爷爷遗嘱,凭借羊皮寻宝图和天元玉,欲要寻根问祖并且为母复仇的孤儿,在一点点解开自己迷雾重重的身世之谜的同时,发现传说中的时空罗盘竟然是真实存在的,而发明时空罗盘的外星文明,竟然如此的神奇和强大,外星文明里正义与黑暗的斗争,竟然如此的恢弘绚丽……当世界末日的谣言成真,为了保护地球拯救宇宙,为了浩气长存的正义之光永不熄灭,一心复仇的孤儿,毅然决然地放下个人的恩怨和欲望,义无反顾地投入了一场更加艰难而又华丽宏大的抗争和战斗之中。
  • 笔尖的言灵:本尊道

    笔尖的言灵:本尊道

    现在众多修士所修的分身皆为分神以一缕神识夺舍分身又或者以无上大能凝化身虚影是为身外化身然却有一远古之法取血肉置筋骨蕴意灵成分身夺造化纳本尊……陈陨无奈重生却发现自己成为了别人的分身…命运蹉跎又该怎成本尊道!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梦之园地

    梦之园地

    她,天之骄女,拥有莫梦琳家族千百年来最纯正的血统,冷酷无情,杀人如麻,家族内部和外部的世家都惧怕她,外界人称银发魔女。他,商业帝国家族左家家主,暗紫色的瞳孔似乎可以看穿所有,无心无情,嗜血阴辣,在发现真相时,他终究不再有珍惜这个词汇。一场家族的经历,幽儿有了心,收获了友情,甚至遇见了生命中的阳光,幽儿一直以为她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她是真正的执子者,但是后来她才知道命运是多么的残酷,自己是无法获得幸福的。她始终都是家族前进下的棋子而已,注定的命运无法改变,自己所遭受的折磨是注定为家族所承受,还是个人的憎恨,是阴谋还是利用?事情的真相如何?
  • 王国养成日志

    王国养成日志

    成了一国之君,有了能让天才俯首称臣,女神积极逆推的强大身份,肯定是爽翻天的事情!然而夏杰掌权的王国有点美中不足,这国家有点穷、人有点少、生存环境有点恶劣、还总有人想干掉他……夏杰表示当一国之君好难!他只想好好的建设王国,保护自己周全的同时,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君王,做符合身份的事情。天才称不称臣无所谓,有女神逆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