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99600000017

第17章 母亲病了

婚姻的模样

钱钟书先生把婚姻形象地比做“围城”,然后是诠释:围在城中的人想突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然后是“围城”中人在各种背景、纠葛、情势之下的可怜、可笑、可叹与可悲。作家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无意中被那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包涵了。曾经很流行的一句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说也罢。才子佳人小说中,郎才女貌、花前月下、举案齐眉都是物化了的婚姻图象。

所有的小说都是捏造的。

“对方怎样的好是说不出来的,只觉得很适合,更适合的情形不能想象,如是而已”,我是读到了叶绍钧先生在《过去随谈》的一句话,才确信了婚姻的模样。

确切地说,我是看到了我父母的婚姻,才真正体会到美好的婚姻其实就是彼此适合。

祖父病故,祖母改嫁到了东村一姓郝的人家,拖着年幼的父亲,更多的艰难只能想象,我无法描述。姥爷当过私塾先生,在巴掌大的小村,母亲家也称得上是书香门第。我问母亲,当初为什么会嫁给父亲?只是好奇。你姥姥走得早,大舅当兵去了,小舅就和小雨那么大,家里那时缺人手呢!冬天的菜园里,白菜爱上了萝卜,白菜是卷心的经霜的白菜,萝卜是块茎粗壮的青皮萝卜。清清白白的婚姻。

母亲得了肌肉萎缩,舌头也短了,说话有点含混不清,羞涩的表情是健全的。当时父亲给一家小厂看大门,也给母亲穿衣解手洗脸喂饭熬药。母亲从我的单元楼搬出去不多久,双手已经不听使唤了,走路时胳膊软塌塌地垂下。我想伺候母亲,工作丢了可以再找,可母亲只有一个。母亲愿意去父亲那里。

这些年,我离开老家一直在县城教书。妻在乡镇卫生院上班,生小雨时大出血,查出子宫肌瘤,保守治疗后复发,只好手术。她从此离不开小雨,我母亲便一直跟着她们。庄稼地里的杂草急急地划锄完一遍之后,父亲便坐车赶到我这里,爷俩坐在学校外面的路沿石上说一会话,他动身赶往母亲那里,也就是在人家的地头上吸一袋烟的工夫。一个周末去看我女儿,午饭了,还不见父母的身影,一问,父亲给人家加工大蒜,母亲也陪着去了。正午的阳光下,父亲骑车带着母亲回来了,车轮从细细碎碎的树影里碾过,父母的说话声,像远处滑过来的一道煦暖明朗的阳光。那情形我熟悉,就像十年前父亲带着母亲下坡干活回来,就像二十年前父亲带着母亲赶集买新衣服回来。

我几乎每天都要听同一首歌:《最浪漫的事》。我问同事,小城能买到摇椅吗?同事笑我写文章的人就是浪漫。父亲有没有听过这首歌我不知道,我听见父亲常常对母亲说:“咱老俩谁走得早,是谁的福。”我能看到的,是父亲很耐心地给母亲穿衣解手洗脸喂饭熬药。父亲是个急性子,就像老家屋顶的地瓜秧子,冬日的阳光不紧不慢地搓着,不知不觉地就柔软了。

父亲是2005年春节以后出去给人看大门的。母亲住过去的时候,满园的时蔬长得正旺。菜园就在传达室和厕所之间,原先是一块荒地,父亲和一把锄头发现了它。父亲每天搀着母亲来回地走,像一次次美丽的旅行。母亲胳膊上的力量在悄无声息地消失,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茄子越来越紫,像一团浓得化不开的梦;豆角一天天地把日子拉长了;土豆一直不声不响着,到收获的时候,一个个成了攥紧的拳头。都是些平常菜蔬,种子也是老家带来的,父亲却宝贝得像自家子女一样。那段日子真好,依稀回到了少年时光,我放学回来,轻轻一跳,就碰到了幸福。有一阵子,母亲的手上看着长肉了。我想起来了,那时满园的扁豆挂满了架条,在绿秧的提示下,我看到了一些些青色的手指和活泼的心情。

但是,母亲的体能在迅速地衰竭,先是躺下自己起不来,需要人搀扶,后来胳膊完全成了摆设,只好靠双腿慢慢地往床里面移动,半夜里常常疼起来,父亲的一个耳朵老是醒着,帮母亲拿拿胳膊挪挪腿。母亲不喊疼,老是“嘿嘿”地笑,说自己成废物了,父亲说这是让你享清福啊我还能动弹呢。医书上说,肌肉萎缩的病人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好哭好笑。每当听到母亲的那种干涩的笑声,我的心就不自觉地疼着。

母亲是幸福的。我可以暗笑我父母的种种迂腐,但我必须肯定他们的婚姻。母亲在漫长岁月里的勤劳和宽容,父亲在困难时期的搀扶与呵护,可能是我这一生都不可能亲历的。园里的菜蔬,从下种到开花,从施肥到浇水,从挂果到收获,别人看到的是果实——菜蔬一年中最华美的段落,自己经历的却是风风雨雨,从发芽、结果到枯萎,它们坚持的是同一块土地。好比萝卜和白菜,在冬天的菜园,它们相互温暖着。经霜的白菜才有甜味,冬天的萝卜顺气通窍。一年的相守一冬的搀扶。从种子开始,他们就注视、鼓励、呵护、疼惜。

卷心的白菜,粗壮的萝卜,冬天的菜园。我看到了婚姻的美好的模样。

母亲病了

如残叶掠空而去,/见了你才恍然于根本的根本。

——袁可嘉《母亲》

母亲早就病了。一开始,母亲不觉得是回事,当她终于觉得是回事后,看着我们不安的眼神,自己却说,不要紧,开了春,天气转暖,那时候的胳膊就会有劲了。

2004年冬天,母亲的手明显地不听使唤了,胳膊上的肌肉干瘪得像秋后的茄子。母亲开门时,还得用膝盖顶着手臂,有时实在打不开,就在楼底等我下班。母亲的手几乎成了摆设,筷子都拿不好,只好用汤匙,好像手已经不属于她自己的。我说的是已经,很沉重的一个词语。谈恋爱时,女友说我的鞋垫好看,我便打电话回家,央母亲以最快的时间扎一双鞋垫,母亲说没有活还快一点儿,我说不是入伏了吗坡里哪有那么多活。母亲的手,早就属于锅碗瓢盆春耕秋收。

母亲是肌肉萎缩。那年夏天,当时父母还在妻子的单位,一所乡镇卫生院,父亲买菜,母亲做饭。每天接送女儿上幼儿园外,父亲还用自行车带着母亲去附近的一个村庄干些加工活,把大蒜掰开去皮,三毛钱一斤,人家说,“十斤葱干不了一斤蒜”(按时间算)。把大蒜浸泡在水盆里,再硬的蒜皮也绵软了,一天下来,母亲满是黑色斑的手也变得又白又肿,手上的皮一揭就掉。一天干活晚了,两人急匆匆地往回赶,在一个拐弯处,母亲从自行车的后座上滑了下来,跌伤了右手,几贴膏药打发了。疼了一些日子,用左手料理家务,右手自然帮不上忙,可后来左手也不灵活了,以为是母亲累的,就一直贴着膏药。一个人是靠双手来衣食的。母亲最起码的物质生活受到了影响。我握着母亲肌肉松垮垮的胳膊,说:“娘,咱好好治治吧。”“咱不是刚买了房子嘛,你还得还贷款啊。”“娘,我有钱,我不是还写文章嘛。”

我们离不开母亲的手。我这人向来软弱。记得上小学时,有同学逼着我直直站立,然后他从后面飞跑过来,按着我的肩膀一跃而过。有一次他准备动作没有做好,结果把我压在了地下,他说是我使坏,让他出尽了洋相,便用拳头打我。回到家一见母亲,我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委屈,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淌下来,对,是珠子断了线,我的小学作文就是这样写的。母亲搂着我,左手轻轻拍打我的脊梁,右手抚摩着我的脸,那手掌柔软温暖,放在我的鼻梁上,就像一块软软的海绵,吸着我的泪水。等我抬起头,看到母亲在擦自己的眼泪,然后她去了我同学家。我拽都拽不住她,她的手真有力量,一下子就把我挣脱了。温顺的母亲也有倔强的时候。

母亲的手没有了力量,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独立面对生活的重压。失去了一种爱抚,也许我的眼泪会在心中发霉。我们从县城医院开始,一直到北京天坛医院,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在县城,打听到一个偏方,用熬好的中草药热敷,然后是重复做1000次的扩胸运动。母亲累了,父亲就和她一起做,像个很称职的小学体育老师,悄无声息的,在一个逼仄局促的单元楼,开始了一场生命的赛跑,追赶着母亲跑远的一些力量。几天下来,母亲的手指肿了,红通通的,像冻坏了的胡萝卜。有一次刚上班忘了拿一本书,就赶回家,一开门就看见母亲蹲在厨房里,用两只手托着一个扁豆,用牙齿咬着,咬去扁豆丝。忽然见我进来,母亲显得很慌乱,仿佛我窥见了她的秘密,慌忙把扁豆撂下,把菜盆用脚蹬到一边。这样的午饭,我们怎么咽得下去。我开始登陆一些网站,搜索一些关于重肌肉无力的信息,不少亲友也帮着查找,企图一网打尽,终于找到了北京的一家中医院。

妹妹把母亲拽回老家,求神问医,那神婆说,这病治不好,是神经炎,多吃维生素B吧,妹妹当时就泪流满面,在电话里还泣不成声。回家没有看到母亲。她很晚才回来,串门去了。我眼睛直直地看着母亲,想读出些什么。母亲不自然地笑了,一个孩子般的笑靥,像做了错事。我们谁也没有说话,但我能够感觉到,她什么都知道,母亲通过一个微笑,把她对生死的达观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微笑,真像是在安慰我。按照网上的路线,去北京那所医院取了一个月的中药。觉得既然大老远来了,就弄个明白吧,去了北京天坛医院。女医生端着母亲的胳膊看了半天,像是在确认一件出土文物的具体年代,然后径直问我:“你知道霍金吗?就是那个科学家。”我慌不迭地说知道知道,也许是脸黑的缘故,母亲一脸的平静。会诊结果出来了:运动神经元病。有医生说,毛主席晚年得的就是这个病。母亲笑了。

回到家,和妹妹商量,还是让母亲和父亲住在一起吧,也好让父亲给母亲熬药。母亲还是担心我。我说我没事,这些年我一个人在城里不是很好吗?拗不过,母亲去了父亲看大门的小厂。母亲从来没有喝过中药,引起了反应,肚子拉稀,体力一落千丈,整个人瘦了一圈。暑假,我岳母来了。等了两天,父亲还是脱不开,母亲只好一个人回来,其实岳母已经走了。我一进家门,很高兴:“娘,你自己开门进来的!”结果,母亲哭了:“在厕所里解手……没有台阶下……站不起来了……就从里面爬出来了……”那么有韧性的母亲还是没有抗拒了疾病的反复折磨。我强忍着泪水,硬是让它停在半路。“娘,咱慢慢治,起码不让它发展。”说着说着,我进了卫生间,水龙头哗哗地响着。

很长一段日子,我不读书不写作。我知道一坐下第一反应就是母亲病了。这是我绕不过去的一个主题。我在网上建了几个网页,然后把自己的文章一篇篇放进去,每天数自己的点击率和回帖数,很有成就感的样子。有人问,最近忙啥?我想出书,献给我的母亲,想法浅薄低俗,却很真实。我想让母亲为我骄傲。有时傻傻地想,如果母亲真的离开了我,我的这些成就,还有谁会欣赏,有谁会发出舒心的微笑。她创造了我的生命,可我有足够的力量拽住母亲的生命吗?

也许母亲并不希望我有多大成就。俩人别打仗,把孩子看好,身体好好的,有空就管管飞飞(我外甥)。这是母亲近来常常念叨的话。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一直很喜欢《诗经》,随便打开一篇,便是一些什么蘩啊荇啊薇啊菲啊,像一群青衣素面的乡下女子,它们几乎主宰了我的眼睛甚至身边的世界。“焉得谖(同“萱”)草,言树之背?”这是《诗经·卫风》中的一个句子,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意思是说,我到哪里去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萱草,我们这里叫它“黄花菜”,就好比把“妈妈”叫做“娘”一样。

记得老屋的天井里,确乎有几棵黄花菜,也不知是谁栽上的,好像我生下来就有了。春来探几枝纤细青翠的花茎,入夏开一簇高雅别致的黄花,像极了漏斗的模样。黄英养性绿叶依笼,这是文人雅士的事情。每每仲夏时节,母亲总是很早起来,把天井里三五朵含苞欲放的黄菜花蕾连蒂剪下,在清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好像在经过一番修炼。于是,清晨我们便吃上了香甜甜脆生生的黄花菜。一开始我并不知道,问母亲:“什么菜这么香啊,就像猪肉一样。”那时,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筷子猪肉,还得托关系有肉票。

后来,书读多了,知道民间还有一种传说,当妇女怀孕时,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会生男孩,又名宜男草。这么说,黄花菜也孕育了我,我也是草命。我的眼前常常生动着这样一幅画面:老屋的四围衔着一方湛蓝的天空,湛蓝的天空下面是一些些色金黄形六瓣的花朵,犹如黄鹄仰首张口,吮吸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的母亲怀揣着内心隐秘的激情,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花朵上的露珠,穿行其中,她就是一株秋天的玉米,即使满身都是浓密的叶子,也遮不住腹部饱满的果实。

这是一幅没有底版的照片,我所能记起的最柔软的片段。

我本来要说绝版的。单一个“绝”字,就让人想起绝路绝迹绝望绝症这些词语,即使绝响也是绝后的,太霸道了,决无回旋的余地。我母亲病了,目前国内尚无药可以治愈。我讨厌这个“绝”字。痛彻骨髓。老屋还是卖了。天井还在,新主人美轮美奂的瓦房,也许使天井显得比天更小比岁月更深,也许黄花菜不用三年的时间就能攀上地面,也许更短。我很是耽溺于这样的想象。

2004年秋天,搬来城里不久,母亲就病了,肌肉萎缩。茂密着钢筋水泥的城市,就伸展不开一朵黄花菜的呼吸吗?母亲一躺下,自己就起不来,喝点水也呛喉咙。胳膊上的肌肉就像傍晚的黄花,枯萎了,眼瞅着就要凋谢。去北京寻医问药,火车在潍坊站只停留5分钟。车门太高,我使劲拽着母亲的胳膊,母亲皱着眉头:“别拽,疼!”“大家等等好吗?我母亲病了。”声音很大,我是喊给时间听的。在我把母亲抱上火车的一刹那,她的乳房正贴着我的胸膛,软塌塌的,就像秋后的茄子,干瘪羸弱。母亲的瘦弱,换来的就是我的强壮吗?有一次,在去看父母的路上,5岁的女儿忽然问我:“爸爸,是不是我长大了,就和你们分开了?”我很吃惊:“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我看你和爷爷奶奶分开了,才问的,是不是啊,爸爸?”她居然用了“分”字。下面是一把“刀”,冥冥中一双大手掌握着,谁也抗拒不了的,生生地把“人”分成两下,一边是天涯一边是海角,一边是阳间一边是地下,交谈的方式要么是一轮明月要么是一叠烧纸。

母亲是我生命的来源,如果母亲走了,就像河流失去了源头,我不知道我究竟还能走多长的路程。母亲是我精神的蓝天,一旦母亲离开了,我是不是从此就生活在黑沉沉死寂寂的深夜。

北京回来以后,母亲要熬中药,慢慢调养神经。开始,我还坚持:“我照顾俺娘。工作丢了可以再找,娘只有一个。”我晚上下班要九点半。父母都不同意。母亲去了父亲那里。父亲过了春节,就在一家小厂给人看大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只要父母有一个还能动弹,就不给你报答的机会。2005年夏天。一个闷热的中午。一位散文编辑打来电话:“你今年文章的风格怎么变了?”谈的是稿子。我说家里出了一些事情,可能是情郁于中吧。于是她便开导我宽慰我,就像我的大姐。在电话这端,我已经泪流满面。泪流满面,曾经以为非常矫情的一个词语,现在,在我的身上真实表现着。

我该怎么办?或许我应该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把迎面走来的每一个日子都过得奢侈气派,即使日子突然打住,也必然停留在某个惬意幸福的瞬间。《博物志》上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36岁的我,成了一个孩子,一个可能只有6岁的孩子。

“娘,我的文章发表了,在美国呢。”下午一放学,我便急忙忙兴冲冲地跑去告诉了母亲。我真的看见了母亲的微笑,像一缕傍晚的天光,我的眼前很明亮。这些个夜晚,我都睡得很晚很晚。我在电脑前面不停地打字。我要用稿费给母亲买药,也买豆粉。本来是牛奶的,母亲喝了闹肚子,用她的话说,就是庄户肚子,装不下好东西的。我还要出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在封面俗气十足地写上: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

今夜已经很晚了,打完最后几行文字,已是凌晨两点。母亲也进入梦乡了吧。荧白的电脑屏幕上,我看见一千朵一万朵的萱草花正铺天盖地地盛开。清晨一大早,我还要去天下客那边的早市,——我要买一些鲜灵灵黄蜡蜡滴着露珠的黄花菜,赶到父母那里,一起准备早饭呢。

同类推荐
  • 生命的歌哭

    生命的歌哭

    一双温暖的大手握住;一双微微颤抖的小手;小手刚从地震的废墟里抽出;有惊惶和肿痛;在指缝间传递;可她终于握住了阳光生命等。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工匠谈闻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工匠谈闻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怒放的爱恋

    怒放的爱恋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热门推荐
  • 诡契

    诡契

    我出生的时候脸上就有块丑陋的红斑,我以为这是胎记,直到十八岁的时候,我才知道这是鬼契……
  • 武匠录

    武匠录

    武匠,以武入匠。这是一个纹章的世界,算式的世界。不同的纹章秘技,不同的纹章物品,不同的生存境界。没有人能命令包宇,也没有人能左右或影响包宇。为了走出只属于自己的道路,包宇利用身为武匠衍生出来的计算师能力拼命与人抗争。只有努力才能创造出奇迹,这就包宇走出的武匠之路。
  • 夭之妁华

    夭之妁华

    彦悠向来是喜欢白衣的,她觉得白色是世间最漂亮的颜色。白衣如雪,衬得本就天生冷清的人更加的冷淡了些,仿佛稍稍靠近就会被冻伤一般。也就么有人能看到,那白裳上些微青绿,细细的纹路,淡得看不见了,却如同那冰封雪地里抽出的一枝新绿,带着无限的生机。看见的,只有他,他跟她一样的优秀,一样的高山仰止,所以他们在一起了,所以他们很幸福了。
  • 嫡妻难惹

    嫡妻难惹

    她本是侯府贵女,一朝变故,却落得个父死兄亡,母丧嫂故,良配豺狼,亲儿冻死!她尸骨无存,一朝重生,她回到了十岁那年,扫平家中渣亲戚!打扁前世的豺狼,这一切,谁敢惹她!灭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武尚苍穹

    武尚苍穹

    侠路相逢,道武至尚,我欲渡终生成佛。我乃道家天才、佛门天骄,一心与世无争,尔等却要赶尽杀绝,罢了罢了,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便一领风骚数百年。征服无尽的大域,傲世苍穹,踏碎乾坤,唯吾独尊!
  • 建州弘释录

    建州弘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瞎眼录

    瞎眼录

    身为天下第一大美男的女儿,秦千千表示压力山大——尤其是不知道该如何直视天下男子。这个问题叫她十分烦恼。因为打小看惯了美得天怒人怨的美人爹的她,除了美人她看谁都会觉得眼睛疼,以致疼到后来她养成了看人都不敢直视的习惯。作为吸取教训,她眼疼之余自制《瞎眼录》一本,记录所有见过的男子的瞎眼等级。只是不成想,某天她那美人爹不知为何突然抽风,要将自己许配一个最丑的男人。为了自己今后眼睛的健全,她决定要奋起抗争,请来爱慕美人爹的姨娘团来援助。却想不到有青梅竹马美男两枚也来凑热闹,还与丑男未婚夫相约华山论剑和西湖雅集比试,胜出者才能娶她……喂!她只是想保护自己视力,还没想把自己卖出去好不好!
  • 近世社会龌龊史

    近世社会龌龊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似毒毒刺骨

    爱似毒毒刺骨

    爱的刻骨铭心.爱的背负骂名.爱的义无反顾.相遇注定改变命运.只是这种爱注定会伤人伤己......
  • 领主荣耀

    领主荣耀

    诸神消失后的一万年,晋之大陆人族昌盛,群国争雄。一次意外,地球杀手重生成为晋之大陆不能修行废柴领主?回返封地,以博城为起始,看杀手领主如何演绎一场谓之大陆风云变幻故事……陈晋的领主法则:凡我之庇护者,诸神避退!